第一论文网免费提供企业管理论文范文,企业管理论文格式模板下载

黑龙江省农村土地流转及其金融支持研究

  • 投稿阿喂
  • 更新时间2015-09-14
  • 阅读量256次
  • 评分4
  • 22
  • 0

祁丽 迟艳琴

中图分类号:D422.6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0—8772(2015)19-0013-02

土地是我们赖以生存和发展的重要物质基础,其中的农村土地为我们提供了生产和生活所必须的原材料,如何让农村闲置土地获得重新开发和利用,让未闲置土地更好地合理使用,让农村土地合理高效地流转起来,土地流转是发挥农村土地使用效率的有效举措。

一、农村土地流转概念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历史的变迁,当下在农村产生了大量的剩余劳动力,受经济利益的驱使和生活压力所迫,农村剩余劳动力规模涌入城市,原来的这种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以家庭经营为主的生产方式已经无法适应现代社会的发展要求了。为了促进农业产业化发展,为了增加农民收入和农村土地的合理经营,走集约化规模化土地经营将是实现中国农业现代化的必经之路。农村土地流转是实现土地集约化规模化经营的有效措施。

农村土地是村集体所有的,不是个人财产,个人有的仅是承包经营权即有期限的使用权,所以农村土地流转是指土地使用权和承包经营权的流转,而不是所有权的转移,就是在村集体与农户的承包有效期内承包者将自己的土地使用权转让给其他经营者的行为。在农村土地流转的过程中,不改变土地集体所有制的性质和土地的农业用途,土地的承包经营权顶替了所有权成为土地流转的客体。

二、黑龙江省农村土地流转中存在的问题

尽管黑龙江省不断积极参与农村土地流转,不断完善相关的政策法规,但还是存在一定的缺陷。

(一)土地产权不明确,不能用土地进行抵押贷款。

法律上对农村土地产权的归属问题没有明确的规定,况且法律规定农村土地使用权不得作为抵押物,这使得只有土地使用权的农民不可以以土地作为抵押获得银行贷款,这为农村土地流转设置了制度性的阻碍。

(二)黑龙江省农村社会保障体系不健全。

社会保障体系包括社会保险、社会救助、社会福利、优抚安置和社会互助、个人储蓄积累保障等等。目前,农村剩余劳动力进城务工仍然受到诸多因素的限制,比如,可从事的职业种类的限制,薪资水平偏低的限制,被尊重的限制,生活条件差的限制等等,这使得部分农民宁愿在家过清贫的生活,也不愿放弃土地,背井离乡去追求相对较高的收入,土地是农民主要的生产资料,放弃土地就意味着放弃农业生产,放弃了自己的饭碗。

(三)黑龙江省农民对土地流转的政策法规不了解,农村基层组织对土地流转的管理不到位。

由于基层农村组织对土地流转的政策宣传不到位,加之农民整体文化水平偏低,对相关政策的认识和理解不充分等因素,严重制约了土地流转的顺利进行,影响资金向农村地区的流通,从而限制金融在农村地区的发展。

(四)土地流转市场不规范

正规的土地流转市场是土地有效流转的基础,可是时至今日黑龙江省农村土地流转还未建立规范的市场,没有专门的管理部门,更谈不上相关制度的保障,大多数的土地流转都是农民间私下交易,出了问题不知道到哪里去维权,土地流转市场随意、秩序混乱、失于管理、缺乏保障、规范性差。

三、黑龙江省农村土地流转中金融支持现状

(一)黑龙江省农村土地流转中金融支持不足的表现

1.黑龙江省金融业不发达

黑龙江省金融业整体发展水平不高,在全国金融市场中竞争力不强,尤其是金融创新能力发展滞后,虽然实现了持续年增长,但其服务能力远远满足不了黑龙江省经济社会发展的需求,削减了金融业为黑龙江省农村土地流转提供资金支持的能力。地方金融机构数量很少,如仅有江海证券1家证券公司、阳光农业相互保险1家保险公司、哈尔滨银行,龙江银行2家地方商业银行。不仅地方金融机构数目少,而且规模小,影响力也较弱。

2.黑龙江省农村金融发展问题颇多

黑龙江省农村金融发展中存在的问题,一是不良贷款数目较多,难以回收。由于农业生产受自然条件的影响比较严重,这样就使得农业贷款的风险性比较大,再加之金融机构基层工作人员风险防范意识差,农民信用度不高,综合素质差,缺乏稳定的收入等特点,致使农业贷款还款不及时,违约率高,长期下去,金融机构失去对农民的信任,所以金融机构就会削减对农业信贷的投入。二是本该投入农村信贷的资金倒流城市。既然农村信贷风险大,难以回收资金,所以一些地方金融机构不愿将贷款发放给农民,甚至农民自身的储蓄存款倒流城市,致使农民用于农业生产的资金紧张,不利于农村土地流转的顺利进行。

(二)黑龙江省农村土地流转中加大金融支持力度的具体措施

1.创新支持土地流转的金融产品和金融模式

黑龙江省农村土地流转的顺利进行离不开金融机构的大力支持,各大金融机构可以科学运用微贷管理等先进技术,全面推广低成本、可复制、易推广的农村金融产品。根据农村金融服务对象、行业特点、需求差异,细分客户群体,积极开发符合农村经济特点和农户消费习惯的金融产品。积极扩大小额信用贷款和联保贷款覆盖面,探索以“订单+期货”模式引导订单农业健康、有序发展;加快结算产品创新,根据农村金融客户的融资特点创新结算产品,开发适合农村客户需要的结算工具,提高农村客户结算效率,降低资金在途成本,创新粮食流通信贷模式,支持粮食电子交易市场建设,支持创办“粮食银行”试点,减少粮食流通环节,增加农民收入。引导企业通过发行各类债券、信托基金等方式,不断拓宽融资渠道。

2.加强黑龙江省农村土地流转中金融支持的政策保障

加强黑龙江省农村土地流转中金融支持的政策保障,使得金融机构在农村开展业务的过程中缩小成本,降低风险,提升回馈率,减少并抑制本该投入农村信贷的资金倒流城市。具体可以采取建立健全农村信用体系、保险体系等相关政策等。

各级政府要重视农村金融生态环境建设,努力营造廉洁高效的政务环境和公正透明的司法环境。通过开展“信用乡村”、“信用农户”创建活动,创新考核机制,建立守信获益机制和失信惩罚机制,加强农村信用文化培育,逐步将农户及农村个体工商户纳入征信系统,为农村信贷风险控制提供依据。加快农村企业信用体系建设,探索建立农民专业合作社等农村经济组织的信息采集与信用评价机制,为实现金融业和现代农业良性互动发展提供信用保证。

要探索制定土地承包经营权抵押贷款的扶持办法,对农民专业合作社集中经营的土地允许在土地剩余承包期内,以土地承包权办理土地承包经营权抵押贷款。大力推广农户种植、养殖业订单贷款、“公司+农户”贷款等。鼓励农业保险产品创新,与发展订单农业相结合,大力发展以农产品收购订单为依据的跟单农业保险。担保机构要充分发挥融资担保功能,不断创新担保方式,加快组建农业产业链、畜牧养殖、商贸物流、对俄经贸、社区服务等特色专业担保机构,以提升担保融资服务的针对性和有效性。

教育期刊网 http://www.jyqkw.com
参考文献

[1]张冰冰.黑龙江省农村土地流转的金融支持研究[D].哈尔滨:哈尔滨工业大学,2014.

[2]魏书慧.黑龙江省农村土地流转情况的调查与思考[J].统计与咨询,2015,(2).

[3]李维刚,李琪.基于城镇化视角下黑龙江土地流转问题探讨[J].经济研究导刊,2015,(12).

[4]祁丽,曹海英,徐春香.财经院校大学生创业教育课程的科学设置[J].经济研究导刊,2015,(7).

基金项目:2014年黑龙江省教育厅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黑龙江省农村土地流转中的金融支持创新研究(12542027)”。

作者简介:祁丽(1975-),女,汉族,黑龙江绥化人,哈尔滨金融学院讲师,哈尔滨师范大学,教育学硕士,研究方向:高等教育。迟艳琴(1966-),女,汉族,黑龙江密山人,哈尔滨金融学院教授,主要研究方向为高等教育。

(哈尔滨金融学院管理系)

(责任编辑:陈丽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