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论文网免费提供企业管理论文范文,企业管理论文格式模板下载

我国城乡居民收入差距探析

  • 投稿PBsm
  • 更新时间2015-09-14
  • 阅读量642次
  • 评分4
  • 24
  • 0

李景瑶 张忠慧

(佳木斯大学 黑龙江 佳木斯 154007)

摘 要:收入分配问题是社会学、经济学研究中一个古老的话题,近年来随着中国体制改革,特别是收入分配领域改革的深入、城乡居民的生活水平得到了极大的改善,同时利益主体和社会结构也发生了重要的变化,各地区、各阶层、居民与居民之间财富占有状况的不同使得收入差距日趋扩大,而其中又以城乡收入差距最为突出。本文通过分析我国城乡收入差距、原因和对策的相关理论,在此基础上,分析我国城乡居民收入差距的原因,提出缩小我国城乡收入差距的策略。

教育期刊网 http://www.jyqkw.com
关键词 :稳定增长;城乡收入差距;收入差距

中图分类号:F244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000-8772(2015)07-0236-02

收稿日期:2015-02-10

作者简介:李景瑶(1993-),女,黑龙江省哈尔滨人,本科,研究方向国际经济与贸易。

一、收入差距的概念

收入差距通常可以分为相对收入差距和绝对收入差距两种。相对收入差距是以收入比重(百分比)或相对份额表示的收入差距,是不同阶层居民收入的相对比重的差别,是衡量收入分配公平与否的重要标志。而绝对收入差距是指以货币或其他事物指标表示的收入差距,是居民相对于自己过去收入而言的。绝对收入差距是用来计算不同阶层居民的富裕程度的,对贫困问题的研究多采用绝对收入差距这一指标。从理论上说,绝对收入差距和相对收入差距两者的变动并不存在必然的联系:即在经济发展过程中,绝对收入差距的变动并不必然引起相对收入差距同方向或反方向的变动。从实际社会经济现象来看,一般情况下居民绝对收入的提高有可能缩小居民间的相对收入差距,也有可能反而使居民的相对收入差距越来越大。

二、影响我国城乡居民收入分配差距的因素

(一)经济发展阶段的因素

我国居民收入差距不断扩大与我国目前的经济发展水平有很大的相关性。根据西蒙·库兹涅茨(Kuznets)的“倒U理论”,收入分配差距与经济增长之间存在倒U型的关系,随着一国的经济增长,该国收入分配差距呈现先扩大再缩小的发展态势。马霄鹏、高伟(2013)的实证研究表明,库兹涅茨“倒U型曲线”在我国是适用的,且我国还未达到经济增长引起收入分配差距缩小的拐点。从这一点看,城乡收入分配差距扩大可以说是我国市场经济发展的必然的阶段性产物。

(二)制度设计和政策因素

长期存在的城乡二元经济体制,是我国城乡收入差距不断扩大的主要原因之一。新中国成立初期和改革开放前期,为了促进国民经济整体实力的快速提升,我国实行了“农村支持城市、农业支撑工业”的城市偏向政策,并且为了确保农业生产中拥有足够劳动力,保证城市偏向政策的有效执行,同时防止农民涌入城市对城市的生产、生活带来冲击,我国推行了严格的城乡分割户籍制度。户籍制度阻碍了农村劳动力向城市工业部门转移。城乡户籍制度是城乡分割体制的基础,它是传统计划经济体制下的产物,符合当时对城市倾斜发展和城乡社会稳定的需要,但是随着市场经济体制的不断深入,它已成为影响社会协调发展和城乡居民收入差距的因素。

社会保障制度不健全,保障覆盖面存在严重偏失。我国的社会保障主要体现在社会保险、社会救济与社会福利等方面,其覆盖面存在严重的偏失,目前城镇居民享受到的社会保障利益较多,而农村居民能享受到的社会保障利益较少。

(三)人力资本差异

人力资本理论认为,劳动者的收入与其受教育程度密切相关,通常情况下,劳动者受教育程度越高,劳动能力越强,其生产率就越高,报酬也越高。在教育方面,由于城乡二元户籍制度,农村居民无法享受与城镇居民相同的教育资源和受教育机会。农村与城镇相比,无论是在教学机构数量、师资力量,还是教学设备、教育经费上,都相去甚远。而教育条件和机会的差异导致农村人力资本积累速度明显赶不上城镇,农村居民普遍受教育程度低,劳动生产率处于较低水平,导致了农村居民增收困难,从而引起城乡收入差距持续扩大。

(四)政府对三农的保护和投入不足

改革开放30多年来,虽然我国政府不断加大对“三农”的财政投入力度,建立健全“三农”投入稳定增长机制和强农惠农政策支持体系,有力促进了农业生产、农民增收和农村社会事业的发展,推进农业、农村发展发生了可喜变化。但我国财政投入扶持农业发展的力度仍然不足,不仅远远低于发达国家,而且也低于发展中国家财政对农业投入的一般水平。以国家对农业科技的投入为例,2009年,我国农业R&D投资强度(R&D经费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为0.37%,不仅弱于全国整体R&D投资强度1.70%,而且与全球接近1.4%、发达国家超过5%、发展中国家超过0.5%的农业R&D投资强度相比也存在较大差距,说明我国对农业R&D投入不足。农业投入不足,致使我国农业生产力水平的提高要明显落后于二三产业,这也是城乡居民收入差距不断拉大的重要原因之一。

(五)农村金融机构的影响

我国“二元”经济结构导致城乡金融发展严重不平衡,金融资源主要集中在城市。各农村金融机构成立的初衷是为“三农”发展提供资金支持服务。但是总体看来,农村金融机构在扮演一个从农村抽血的角色。受利益的驱动,各金融机构吸收的农村闲置资金大部分都流向了经济比较发达的城镇地区,出现了金融资源的“马太效应”。

三、缩小我国城乡居民收入差距的措施

(一)进一步深化收入分配制度改革

收入分配制度改革的核心内容是分配制度中分配原则的确定和各生产要素宏观分配比例的确定。未来需要进一步深化收入分配制度改革,统筹初次分配和再分配,保证收入分配的合理化和有序化。要确定生产要素按贡献参与分配的原则,使各种生产要素能在市场中公平竞争,公平参与收益分配。

(二)积极推进户籍制度改革

人口流动是社会发展的必然结果,有利于人才交流和劳动力资源配置和社会均衡发展。改革我国现行户籍制度,建立城乡统一的劳动力市场和就业机制,消除农村劳动力转移障碍,促进农村劳动力自由流动,是缩小我国城乡居民收入差距的最有效措施。

(三)深化土地制度改革明晰土地产权

解决我国巨大的城乡收入差距,还须通过推进土地制度改革,提高农民收入着手,解决制约农村经济发展的问题。虽然目前农村的土地可以通过转包、租赁、互换经营和入股等方式进行合法流转,但由于农民并不拥有土地的所有权,所以这种流转制度只是土地承包权的流转而非土地所有权的流转,这就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承包者进行持续投入和长远规划,也使转包土地的农民无法彻底离开乡村、融入城市。因此需进一步深化土地改革,明晰土地产权,把土地的所有权落实到农民手中,从根本上提高农民的收入,改变农民的命运。同时,国家应当抓紧完善相关法律法规和配套政策,适时推进农村土地管理制度改革,加强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管理和服务,建立健全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市场,发展各种农村土地规模经营模式,实现农村土地规模经营;建立以市场为导向的农村土地资源配置机制,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四)继续完善社会保障和公共服务体系

建立兼顾公平和保障社会稳定的社会机制,消除农民后顾之忧,完善社会保障和公共服务体系,使农村居民享有更好的社会保障是缩小城乡居民收入差距的重要举措。虽然近年来我国的农村社保体系改善显著,但仍需继续推进和完善。一是,当前农村社会保障的基础仍然是土地的保障,必须改变以土地作为农民最后保障的局面,以“市场代替土地”,实现农民社会保障市场化运作。二是要加大财政对农村医疗卫生基础设施建设,尤其是乡卫生院、村卫生室的扶持力度,促进农村医疗卫生事业发展,巩固和发展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完善农村医疗救助制度,使其更好地惠及农民群众。三是主导建立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创造条件实现城乡养老保险制度有效衔接。四是需进一步实施好城乡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并逐年加大农村居民最低生活保障经费投入,并做好申请、审核、批准等各环节的监督工作,使困难的群众能够真正受惠。五是推进农村扶贫开发,确保全体人民共享改革发展成果。

(五)强化教育机会均等加大农村人力资本投入

激发出缩小城乡居民收入差距的内在动力,人员素质的高低是决定收入水平的重要因素,因此应采取多种切实有效措施,全面提高农村居民的人力资本存量,从根本上缩小城乡居民收入差距。首先,切实抓好农村九年义务教育。要加大农村地区的公共教育经费投入,完善义务教育免费政策和经费保障机制,改善农村办学条件和办学模式,为每个劳动者提供公平的教育机会,并在提高教育质量上狠下工夫,提升农村人力资本水平。其次,大规模开展农村劳动力技能培训。继续支持新型农民科技培训,提高农民务农技能,促进科学种田。扩大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阳光工程实施规模,提高补助标准,增强农民转产转岗就业的能力。加快建立政府扶助、面向市场、多元办学的培训机制。各级财政要将农村劳动力培训经费纳入预算,不断增加投入。再次,整合农村各种教育资源,发展农村职业教育和成人教育。提高农民受教育的年限与知识水平,提高人力资本存量,增强就业的适应能力和竞争能力,从而提高收入。

教育期刊网 http://www.jyqkw.com
参考文献

[1] 陆铭、陈钊.城市化、城市倾向的经济政策与城乡收入差距.

《经济研究》2012年第6期.

[2] 杨晓羽.教育不平等与收入分配差距:中国的实证分析.《管理

世界》2013年第1期.

[3] 夏龙.经济发展、制度变迁与城乡收入差距.《经济与管理评

论》2012年第5期.

[4] 茶磊.缩小城乡居民收入差距的国际经验比较与启示.《中州

学刊》2013年第6期.

[5] 蒲红刚,刘玉强,张喜东.经济二元结构与城乡收入差距关系

分析.《商业时代》2013年第31期.

(责任编辑:王兰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