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论文网免费提供企业管理论文范文,企业管理论文格式模板下载

连云港市海洋养殖业可持续发展研究

  • 投稿Aaro
  • 更新时间2015-09-14
  • 阅读量250次
  • 评分4
  • 44
  • 0

苏 进

中图分类号:F127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0-8772(2014)28-036-03

1 前言

海洋经济占据着连云港市经济的重要位置,也是加快连云港市经济发展的潜力所在。连云港市近海生态环境复杂多样,海州湾历来是海洋生物生长、繁殖的场所,丰富的渔业资源使海州渔场成为我国重要的渔场之一。本海区内有各种经济鱼类,蟹虾类,贝类和海珍品,藻类等资源的蕴藏量都非常丰富。连云港市著名的海州湾渔场位于我国黄海中纬度地区的近海大陆架内,北接石岛渔场,南连吕泗渔场。为一开口形海湾,是全国八大渔场之一。海州湾为高低盐水系、冷暖水团的交汇地区,海区营养物质比较丰富,是多种经济鱼类产卵、索饵的良好场所。本市“前三岛”(平岛、达山岛、车牛山岛)附近海域,水深-20-25米,透明度深达4米,海岛四周生长着大型固着性藻类40余种,海洋生态环境优越,是江苏省唯一的刺参、扇贝、鲍鱼等海珍品增养殖基地。海州湾岛礁周围的岩石上自然生长着各种藻类水产资源,如石花菜、海带、紫菜、马尾藻、海箩、海韭、石蒲等。除海带、紫菜已大量养殖外,其他均有待开发。

2 连云港市海洋养殖业现状分析

连云港市海岸北起苏鲁交界的绣针河口,南抵灌河口,海岸线总长度为161.58公里。共有潮上带滩涂面积53.9千公顷,潮间带滩涂面积19.5千公顷,潮下带5米等深线以上面积约84.1千公顷,浅海5米至10米等深线面积约89.7千公顷,10至15米等深线面积近113.9千公顷。连云港市共有岛屿21个,岛屿总面积0.784千公顷,岛屿海岸线长30.6公里。其中主要的有:东西连岛,平岛,达山岛,车牛山岛,竹岛,羊山岛和秦山岛等。连云港市海域面积广阔,海岸类型齐全,为海水养殖与加工业的发展提供了良好的条件。

虽然2012年连云港市海洋产业总体呈下降态势,但也有增长的产业。其中,海洋渔业中的海洋水产品加工增幅最大,与2011年相比增幅为45.78%,总产值增加了51859万元。渔业结构正由单一的近海捕捞向海水养殖、远海(洋)捕捞、水产品综合加工方向发展。全市拥有滩涂面积160万亩,其中潮上带130万亩,潮间带30万亩,另有潮下带可开发浅海域400万亩,潮上带巳开发120万亩,用于耕作19万亩,防护林3.6万亩,养殖14.8万亩,盐田52万亩,另有6万亩巳围未开发,还有3万亩未围,潮间带及海域巳有17万亩用于养殖生产。海洋渔业巳成为海洋经济的重要支柱之一。[1]

(1).滩涂养殖区

赣榆滩涂养殖区共分5个区域。北至绣针河口,南至临洪河口,以贝类养殖为主。海头镇海堤东至最低潮水线之间,北至九里乡,南至兴庄河口,以及青口镇境内海堤以东,南至青口河口,以贝虾紫菜等养殖为主。

连云滩涂养殖区共分3个区域。连云港市连云区连岛西大堤以北,连岛渔港以东海域,该区滩涂以泥为主,营养丰富,生物密度大,适宜于贝藻类养殖,目前主要以紫菜养殖和贝类养殖为主。连云港市连云区连岛水岛村至西大堤码头,此滩为泥沙质,生物资源丰富,天然贝类数量较多,特别适宜贝类养殖。大板桥闸至埒子河滩涂,地势平缓,是半浮流紫菜养殖的较佳区域。新浦滩涂养殖区适宜于对虾缢蛏泥蚶等的养殖,现已开发多处地区养殖。

灌云滩涂养殖区共分9个区域。埒子口到灌河口海堤外潮间带和浅水海域,天然栖息有牡蛎蓝蛤和一些软体甲壳动物等,水质佳,滩涂面宽,适宜开发海带、紫菜、牡蛎、蓝蛤、文蛤、扇贝等水产品养殖区。其中燕尾港区为粉沙淤泥质海岸,滩涂面宽而平坦,水质肥沃,贝类资源丰富,有牡蛎、蓝蛤、文蛤等。四周有大米草防护带,海岸侵蚀性小,营养丰富,生物密度大。已经开发贝类和对虾养殖。灌云境内的五图河闸东边、二湾闸与东龙闸之间、二湾闸西等地区的盐业生产,也规划改为养殖区。

(2) 浅海养殖区

从羊窝头与棋台山向东1000米连线,西至加油站和海军码头连线,中间1500米航道,本海区自1958年开发就为连云区的海带养殖区,之后又先后开发过扇贝牡蛎紫菜养殖,为目前情况下较理想养殖海域,主要用于紫菜、海带、裙带菜、扇贝等的养殖。平山岛南侧海域,本区底质为砂质,有丰富的海珍品资源,水质清澈,水深条件好,透明度高,适合藻类和海珍品养殖。

(3) 淡水养殖区

赣榆淡水养殖区12个,为石桥镇、柘汪镇、青口镇、宋庄镇等乡镇等地势较低的地区,适宜于开挖鱼塘,进行鱼虾蟹多种养殖。

连云淡水养殖区2个,烧香河以西,辛五路以北,东辛农场边境以东,马二份工区以南,该区海、淡水水源充足,因考虑其中部分农田灌溉和海水供给还不能满足大面积海水养殖需要,故仍以淡水养殖为主。东至烧香河,西至大岛农场场部,南至大蒋河,北至气象河,本区原是低洼芦苇地,淡水水源较充足,非常适宜淡水养殖生产。

灌南淡水养殖区1个,堆沟港镇最东北侧及最北端,地势低洼,苗种来源方便,适宜于淡水养殖。

3 连云港市海洋养殖业可持续发展措施

(1) 优先发展藻类养殖业

连云港沿岸的自然条件特点为:基岩海岸少,滩面大,淤泥深,敞口型海湾,受风面大,抗风灾能力弱,海水悬浮物多,透明度小。但就发展水产养殖业而言它有着良好的条件,特别是进行潮间带养殖和浅海海域养殖具有周围县市无可比拟的优势,还有较好开发条件的前三岛,引导得当,其前景是非常乐观的。基于上述连云港海域的客观自然条件,结合近年广大水产工作者的不断探索,连云港海域应优先发展藻类养殖业。总体思路可定位在恢复海带养殖,提高紫菜养殖,开发裙带菜、江蓠养殖,积极探索礁膜、羊栖菜、红毛菜的养殖。

(2)加快海水育苗业发展

加快新品种引进开发和试验示范基地建设,做好七星鲈鱼、石斑鱼、红鳍东方豚等鱼类的示范推广,引进美国条纹鲈、英国大鲮鲆进行试养。虾蟹类继续进行东方对虾抗病优良品种的选育,南美白对虾、锯缘青蟹养殖试验,长毛对虾、斑节对虾、三倍体对虾、梭子蟹规模养殖示范。贝类引进墨西哥扇贝,进行青蛤、多倍体牡蛎的养殖试验,大竹蛏、西施舌的增养殖示范。藻类引进和选育抗病条斑紫菜新品种,开发羊栖菜等新品种。平均每年引进2-3个新的优良品种,逐步形成主体品种、后备品种、新品种相配套的良种繁育推广体系。建设以燕尾镇、柘汪镇为重点,以海珍品鱼类为主的工厂化养殖示范基地。在继续保持商品化育苗业现有的三大拳头产品——中国对虾、中华绒螯蟹和条斑紫菜育苗的同时,适应贝类养殖和海水网箱发展的需要,积极发展贝类育苗和名贵大规格鱼种培育,继续采用细胞工程等高新技术开展海水育苗,不断提高育苗水平。

(3) 建立并推广“渔协”组织,巩固和提高海洋捕捞业

海洋捕捞是连云港区域的传统产业,曾有过辉煌。目前在海洋渔业中仍占相当的比重,但就整个行业而言,近年衰退较严重,这有全国的大趋势和区域性体制调整二方面的原因。但无论如何,捕捞业在连云港区域还将长期存在下去,是连云港区域海洋渔业的重要组成部分。那么海洋捕捞究竟应该怎样发展?作者认为在目前的经济体制条件下,首先是引导渔民建立自己的自治组织--“渔民协会”。由渔协具体去进行产供销体系的建立,形成强有力的产业群体,有利共图,共同发展。近几年仅蟹类运销一项,外地客商每年都要在连云港净赚近亿元。由此可见,海洋捕捞并非没有利可图,而是产销体系脱节,没有形成产业集团。渔民协会完全可以担当其重任。日本,韩国及欧美也都是如此运作的。

(4)加大执法力度,切实保护好海洋渔业资源与海洋渔业环境

近年来,我国近岸海域生态环境严重受损,生态环境还在恶化。[2]连云港区域近年来海洋捕捞在不断衰退,海水养殖发展也不快,而海洋环境却在不断恶化。具体表现为:赤潮一年较一年严重,在一定程度上给海水养殖带来危害。特别是2012年,连续出现三次赤潮,第一次是在7月27日至30日;第二次是在9月7日至13日;第三次是在9月25日前后。其中第二次持续时间较长,范围也较大。几次赤潮造成养殖鲈鱼的大量死亡,死亡率达80%;附着于各种筏架及岩礁上的牡蛎和贻贝大量死亡;紫菜前期出苗不理想,等等。这说明连云港海域的海洋污染在不断加剧,海洋沙漠化进程在加快。因此要下大力气加以治理,连云港区域的海洋渔业前途和命运才会光明。

(5) 挖掘人才,重用人才,走科技创新之路

目前科技发展突飞猛进,海洋渔业也不例外,新技术、新产品、新知识不断涌现,传统的海洋渔业唯有全力与之嫁接才能发出耀眼的光辉。在海洋捕捞方面,新型网具材料,现代的通讯、导航、渔机设备,不仅使经济效益大为提高,而且渔民在安全、劳动强度方面也大有改善。在海水养殖方面,多倍体技术、防病免疫技术、基因工程技术不断地在生产中得到应用,使对虾养殖恢复生机,紫菜养殖长期保持优良品质,牡蛎养殖效益成倍增长等等。[3]在水产品加工方面,海洋食品、海洋保健食品、海洋药物更是目不暇接,使原本很原始的海藻养殖恢复了昔日的辉煌,原被认为是非营养物质或是废品的海洋产品身价倍增,等等。而所有这些,我们连云港区域尚处于起步阶段,所有这些也更需要人才,需要人去驾驭,起码需要人去认识,唯有此才能找到问题的切入点,引导连云港区域的海洋渔业走向新世纪。

 

教育期刊网 http://www.jyqkw.com
参考文献

[1] 赵新生, 海洋与渔业 , 连云港年鉴[Z], 2006第191页;

[2] 毕建国,我国海洋渔业生态环境污染及治理对策[J],中国渔业经济,2008年2期16页

[3] 陈述全, 给予可持续发展的渔业生态环境保护研究[J] , 中国渔业经济, 2006年6期39页

作者简介:苏进(1972-),男,江苏连云港人,连云港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初等教育学院副教授,主要从事连云港市海洋产业布局的研究

(连云港师范高等专科学校 初等教育学院)

(责任编辑:陈喜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