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论文网免费提供企业管理论文范文,企业管理论文格式模板下载

巩固地方农业基础的体制机制策略分析

  • 投稿Caib
  • 更新时间2015-09-14
  • 阅读量189次
  • 评分4
  • 99
  • 0

中图分类号:F3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0-8772(2014)28-004-03

一、序 言

随着中国工业化、市场化、信息化、城镇化、国际化深入发展,农业与农村正经历着一场重要变革,这也对巩固我国农业基础地位提出了新的要求,如农业资源环境和市场约束的增强,保障农产品供求平衡难度的加大,要求加速转变农业发展方式;农产品贸易竞争加剧,促进优势农产品出口和适时适度调控进口难度加大,要求加快提升农业竞争力;农业比较效益下降,保持粮食稳定发展、农民持续增收难度的加大,要求健全农业支持保障体系;农村生产要素外流加剧,缩小城乡差距难度加大,要求加大统筹城乡发展力度;农村社会结构深刻转型,兼顾各方利益和搞好社会管理难度加大,要求进一步完善乡村治理机制等。

然而,在地方农业发展过程中,整体出现的农业基础建设落后于经济发展水平,缺乏资产经营管理、农业保障能力不足、布局不合理、农业技术不高等诸多问题,并不能满足农业发展变化的要求,因此,有必要充分认识当前“三农”工作中面临的新形势、新挑战,切实巩固农业基础地位,这其中,有关地方农业基础的体制、机制建设问题显得尤为重要,本文拟提出深化农村机构调整与体制改革,构筑强化农业基础的长效机制及等策略措施,为解决“三农”问题提供某些意见和建议,以就教于方家。

二、深化农村机构调整与体制改革

深化农村机构体制改革是强化农业基础、促进城乡一体化发展的动力源泉。必须不断深化农村机构体制改革,激发亿万农民的创造活力,为农村经济与社会发展注入强大动力。

(一)推进农村管理体制改革

深化乡镇机构改革,加强基层政权建设。加快转变乡镇政府职能,着力强化公共服务和社会管理,为农村经济社会发展创造有利环境。从不同地区实际出发,明确乡镇工作任务和工作重点,严格控制对乡镇党政领导的“一票否决”事项。完善县乡财政体制,增强基层财政实力,建立健全村级组织运转经费保障机制。探索建立农村公益事业建设新机制,支持建立村级公益事业建设“一事一议”财政奖补制度试点。进一步加强农民负担监管工作,推进减轻农民水费负担综合改革试点,继续开展重点领域农村乱收费专项治理工作;

(二)加快农村金融体制改革

加快推进调整放宽农村地区银行业金融机构准入政策试点工作。加大地方农业发展银行支持“三农”的力度,推进农业银行改革。继续深化农村信用社改革,加大支持力度,完善治理结构,维护和保持县级联社的独立法人地位。邮政储蓄银行要通过多种方式积极扩大涉农业务范围。积极培育小额信贷组织,鼓励发展信用贷款和联保贷款。通过批发或转贷等方式,解决部分农村信用社及新型农村金融机构资金来源不足的问题。加快落实县域内银行业金融机构将一定比例新增存款投放当地的政策。推进农村担保方式创新,扩大有效抵押品范围,探索建立政府支持、企业和银行多方参与的农村信贷担保机制。制定符合农村信贷业务特点的监管制度。加强财税、货币政策的协调和支持,引导各类金融机构到农村开展业务。完善政策性农业保险经营机制和发展模式。建立健全农业再保险体系,逐步形成农业巨灾风险转移分担机制。

(三)切实保障农民土地权益

继续推进征地制度改革试点,规范征地程序,提高补偿标准,建立健全对被征地农民的社会保障制度,建立征地纠纷调处裁决机制。对未履行征地报批程序、征地补偿标准偏低、补偿不及时足额到位、社会保障不落实的,坚决不予报批用地。对违法违规占地批地的,坚决依法查处。严格农村集体建设用地管理,严禁通过“以租代征”等方式提供建设用地。城镇居民不得到农村购买宅基地、农民住宅或“小产权房”。开展城镇建设用地增加与农村建设用地减少挂钩的试点,必须严格控制在国家批准范围之内。依法规范农民宅基地整理工作。

(四)加强对农民工权益保障

建立统一规范的人力资源市场,形成城乡劳动者平等就业的制度。加快地方城市户籍制度改革,探索在城镇有稳定职业和固定居所的农民登记为城市居民的办法。各地和有关部门要切实加强对农民工的就业指导和服务。采取强有力的措施,建立农民工工资正常增长和支付保障机制。健全农民工社会保障制度,加快制定低费率、广覆盖、可转移、与现行制度相衔接的农民工养老保险办法,扩大工伤、医疗保险覆盖范围。鼓励有条件的地方和企业通过多种形式,提供符合农民工特点的低租金房屋,改善农民工居住条件。农民工输入地要坚持以公办学校为主接收农民工子女就学,收费与当地学生平等对待。农民工输出地要为留守儿童创造良好的学习、寄宿和监护条件。深入开展“共享蓝天”关爱农村留守、流动儿童行动。

三、构筑稳固的地方农业长效机制

在中国经济与社会发展的新阶段,现代农业的多种功能日益凸现,农业的基础地位与作用日益彰显。必须更加自觉地加强农业基础地位,不断加大强农惠农政策的力度。这就要求我们加快构建稳固农业基础的长效机制,巩固农业的基础地位。具体如何构建,其策略主要体现在如下几个方面:

(一)构建城乡一体化发展机制

加快破除城乡对立的二元格局,推进形成城乡发展规划、产业布局、基础设施、公共服务、劳动就业和社会管理一体化新格局。建立健全城乡一体化的生产要素市场,引导资金、技术、人才等资源向农业部门和农村流动,逐步实现城乡基础设施的共建共享、产业发展的互动互促。切实按照城乡一体化发展的目标要求,完善各级地方行政管理机构和职能设置,逐步实现城乡社会统筹管理和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

(二)加大对“三农”投入力度

加快农业基础建设,既是改善农村民生的迫切需要,也会催生更大投资和消费的需求。强化农业基础地位,必须引导各类要素资源合理地配置,推动国民收入分配切实向“三农”倾斜,大幅度增加对农业和农村有效投入。要坚持落实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和“多予、少取、放活”的方针,坚持把基础设施建设和社会事业发展的重心转向农村。重点加强农田水利、农业综合开发和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加强农业投入管理,提高资金使用效益,加快农业投入立法。

(三)完善各项强农惠农的政策

坚持和完善农业补贴制度,不断强化对农业的支持保护。继续加大对农民直接补贴力度,增加粮食直补、良种补贴、农机具购置补贴和农资综合直补。扩大良种补贴范围。增加农机具购置补贴种类,提高补贴标准。认真总结各地开展政策性农业保险试点的经验和做法,稳步扩大试点范围,科学确定补贴品种。全面落实对农业生产的各项扶持政策,逐步形成稳定规范的制度。根据保障农产品供给和调动农民积极性的需要,统筹研究重要农产品的补贴政策。各种强农惠农政策要向重点产区倾斜,向提高生产能力倾斜。继续对重点地区、重点粮食品种实行最低收购价政策。

(四)探索乡村有效的治理机制

引导社会团体更好地发挥党联系群众的桥梁和纽带作用。在党组织领导下,培育和发展服务“三农”的社会组织,发挥在扩大群众参与、反映群众诉求方面的积极作用,实现政府行政管理和基层群众自治有效良性互动。鼓励有条件的村建立与农民生产生活密切相关的公益服务员制度。支持和帮助乡镇企业建立工会基层组织。发挥民兵组织在新农村建设中的作用。不断增强社会自治功能,创新农村社区管理和服务模式,优先在城市郊区开展农村社区建设实验工作,加强农村警务和消防工作,搞好农村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努力把农村社区建设成管理有序、服务完善、文明祥和的社会生活共同体。

(五)建立农业、农村良性互动

搞好农产品优势区域布局规划与建设,支持优质农产品生产和特色农业发展,推进农产品深加工与精加工。要通过降低成本增收,大力发展节约型农业,促进秸秆等副产品和生活废弃物资源化利用,提高农业生产效益。要通过非农就业增收,提高乡镇企业、家庭工业和乡村旅游发展水平,增强县域经济发展活力,改善农民工进城就业和返乡创业环境。要通过政策支持增收,加大惠农力度,防止农民负担反弹,合理调控重要农产品和农业生产资料价格。进一步明确农民家庭财产的法律地位,保障农民对集体财产的收益权,创造条件让更多农民获得财产性收入。

教育期刊网 http://www.jyqkw.com
参考文献

[1] 姜作培.影响农业基础地位的主要因素和对策构想[J].经济问题,2002,(9).

[2] 熊伟.中国城乡一体化视野下的工农业关系研究[J].河南商业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3,(1).

[3] 叶兴庆,周旭英.强化农业基础地位的对策[J].中国农村经济,1995,(2).

基金项目:许昌市科技局软科学项目:“许昌农业现代化进程中的基础设施建设研究”阶段性成果,项目编号:1405020;许昌市科技局软科学项目:“许昌市推进农业现代化的科技平台研究”阶段性成果,项目编号:1405017。

作者简介:李南云(1983—),女,江西南昌人,硕士,讲师,从事三农问题研究。

(许昌学院公共外语教学部)

(责任编辑:刘娇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