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论文网免费提供企业管理论文范文,企业管理论文格式模板下载

国家科技重大专项组织文化作用机制与培育策略

  • 投稿变美
  • 更新时间2015-09-14
  • 阅读量782次
  • 评分4
  • 23
  • 0

冯身洪,孔静静

(同济大学 经济与管理学院,上海 200092)

摘 要:对作为重大科技计划的国家科技重大专项而言,组织文化至关重要,关系到项目执行的成败。本文重点分析了组织文化对内整合和对外适应的机制,进而提出技术与文化协同,技术与制度协同以及实现技术与战略、组织协同三个协同的组织文化培育策略。

教育期刊网 http://www.jyqkw.com
关键词 :国家科技重大专项;组织文化;作用机制;培育策略

中图分类号:F270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000-8772(2014)25-0193-03

国家科技重大专项是多领域交叉集成、参与主体广泛、组织管理复杂的科技计划。与其他项目不同,国家科技重大专项是一种创造性活动,包括发现、发明及其成果推广应用,具有较大的主客观不确定性,目标明确而实现途径复杂。因此,必须建立和完善良好的协同环境、灵活的反应机制、人性的容错制度,实现科技与经济、教育的无缝对接,充分发挥复杂智力系统的作用,以实现科技创新目标。组织文化既是组织有序发展的环境激励因素,也是提高成员素质、促进系统整体有序发展的动力因素,更是导致系统要素间协同合作、良性自组织的关键。对作为重大科技计划的国家科技重大专项而言,组织文化至关重要,关系到计划执行的成败,鉴于此,本文重点分析组织文化对内整合和对外适应的机制,进而提出组织文化的培育策略。

1 国家科技重大专项组织文化的内部整合机制

国家科技重大专项实施是科学发现和技术创新相互促进,实现技术突破和产业升级的过程。协同创新组织文化对科技创新具有导向、规范、调控、驱动等作用,促进成员间沟通,整合组织内部资源。以国家利益至上为主要价值观,基于国家科技管理体制建立相关组织及制度,保障成员、机构实施目标导向行为。同时,重大专项组织文化中包含很多传统文化因素,直接影响领导者及其成员的行动和关系,以及企业、科研院所和高等院校等不同参与机构间的信息沟通、成果集成、联合科研等形式和内容。具体内部整合机制见图1。

精神和价值观对人的行为具有导向作用。以求稳为导向的社会精神,不鼓励创造求变,组织弥漫着不求进取、人浮于事的风气,对创新者求异者持怀疑否定态度,使大胆创新的人难以立足。相反,鼓励创新精神的组织中,固步自封者没有立足之地,创新者受到鼓励和尊敬。重大专项战略重点为内部管理,强调组织创新效率的提高,追求挑战和自我实现,使成员产生强烈的危机感和紧迫感。随着重大专项的实施,组织价值观、行为规范、思维方式等文化要素逐渐明晰,辐射到参与机构和成员,组织文化随之形成。同时,成员对组织产生了认同感,激发成员超越自身的信念和价值观的承诺意识,促进组织获得成功。这些理念和价值观进而得到制度化,不断促进重大专项管理制度完善,丰富组织文化内涵。

作为组织文化的重要表征,组织结构及制度明确成员间关系、行为规则和奖惩制度等,对成员主人翁精神、进取意识,以及公平感、机遇感的产生具有重要作用。重大专项的组织结构具有管理集中控制、实施松散耦合等特点。基于社会网络理论,重大专项正式组织的网络密度较小,成员间连接较少,互动程度较低,社会资本较低。结合中国传统文化,非正式网络的网络密度较大,成员间连接渠道较多,信息沟通频繁,有利于部门间合作,增加组织的社会资本。同时,信息在组织内部扩散较快,管理者可通过非正式渠道得到关于决策或项目反馈信息。此外,网络密度较大促使价值、信念或目标共享,成员情绪极易感染。

领导者与成员的关系,不仅由正式的组织机构或制度决定,领导者的个人魅力,包括智慧、品德、能力、性格等起重要作用。我国法律体系正在完善,成员行动指南倾向于领导者的决策,而非相关模糊的制度规定。在没有书面的价值观和信念引导条件下,组织文化对领导决策起关键作用。作为组织网络的中心,重大专项的第一行政负责人和专职技术责任人,是重大专项决策管理与实施的信息交汇处,是组织信息有效传输的关键。

组织成员不具备完全的决策自由,与组织的相互认同需经过具体社会网络过滤得以建立。受传统计划经济体制的影响,我国科技管理体制的行政作用较强,参与主体间存在明确的行政级别和功能分类。重大专项突破门户之见、鼓励团队合作,有序组织协调各方的功能领域和环节,实现不同背景、不同特长人员的知识支持和共享。实施过程中研发组织模式推动组建产学研用紧密结合的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力图形成各方共同投入、分工协作、成果共享、风险共摊的利益共同体,充分发挥创新主体作用,集成各方优势,开展“大兵团”联合攻关。

2.国家科技重大专项组织文化的外部适应机制

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进程的加快和信息技术应用的快速发展,企业的竞争范围增大,与组织相互作用的外部要素激增,环境的不稳定程度增大、复杂性增加。以技术突破和产业发展为主要目标的重大专项参与主体—大型国有企业必将参与更广泛的国际竞争,遭遇更复杂的外部环境。由于多数重大专项处于科技追赶阶段,国际竞争力相对较弱。由于发达国家技术进一步突破也需较长时日,参与企业的竞争环境相对稳定。

文化在组织从优秀到卓越的飞跃过程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不仅指导成员日常行为以实现既定目标,而且直接影响组织对外部环境反应的速度与效果。文化应该有助于强化组织在竞争环境中有效运营所必须实施的战略和结构设计。按照外部环境的灵活或稳定程度、战略重点集中在内部或外部两个维度,组织文化可分为适应性文化、使命性文化、团体性文化和行政机构型文化。重大专项的外部环境相对稳定,战略重点为内部管理,属于行政机构型文化,较多地运用会议、工作报告、先进人物事迹、象征物等促进成员合作。首先,通过表征的宣传,使得重大专项的文化特征鲜明,树立组织的社会形象,让更多公众了解、认识组织及其目标,获得社会的认可,增强组织外部沟通、协调能力。其次,通过重大专项阶段性成果的宣传、应用,以及与其他组织的交流,把重大专项的理念、精神和形象辐射到社会,对社会心理产生引导和调试作用。第三,通过重大专项成员与外部的沟通,获得更多环境信息,动态调整组织的阶段目标,整合外部资源,增强组织适应性。

重大专项实施过程中涌现了传统文化的中庸、权变、威德等中国管理要素,以及实事求是、勇于拼博、刻苦勤奋的当代科学精神。为进一步促进重大专项有序实施,须正视组织权力距离、领导行为、部门能力和关系等方面存在的问题,将合理文化因素植入科技创新活动和创新主体,正确处理组织的文化、战略及环境之间的关系,优化培育科技创新文化,完善国家重大科技创新项目的管理模式。

3.国家科技重大专项组织文化培育策略

3.1端正科研价值观,实现技术与文化协同

科研价值观是人们在认识和处理科研问题时所持有的价值目标、价值取向、价值追求、价值信念、价值标准等的总和,对科研人员的思想和行为起主导作用。树立正确的科研价值观,是端正价值取向、调动科研人员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的固本工程。老一代科研人员淡泊名利、潜心治学、攻坚克难,取得了“两弹一星”等重要科研成果,不仅为国防和国家建设提供了有力支持,同时也铸造了我国科研的优良传统。现在部分科研工作者在精神状态、价值追求等方面存在着“官本位”等浮躁庸俗之气,从端正科研价值观入手加强思想建设,有助于保持科研人员的精神动力、提升整体科研能力,保障重大专项顺利实施。

端正科研价值观,首先要培养实事求是、勇于创新的科研态度。坚持崇尚真理,勇于超越前人、超越自我,不脱离实际,不固步自封,不急功近利,不迷信权威,不包装炒作,不弄虚作假,严谨细致,深入钻研,大胆突破。实事求是、勇于创新体现了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与现代科学精神的和谐统一,是科研应有的价值态度,是科研的本质所在、灵魂所系。其次要建立注重实践的科研价值标准。坚持以实践为认识的源泉、动力和目标,着眼重大专项需求开展研究,确保科研成果真实、可靠。最后是造就淡泊名利、无私奉献的科研价值境界。坚持以繁荣和发展科学为己任,保持恬淡之心,不怕苦怕累,不心浮气躁,不追名逐利,正确对待名利地位和个人得失,努力在科研实践中实现人生价值。

3.2健全培育现代科研制度,实现技术与制度协同

制度与文化相辅相成,制度能够促进文化的形成,文化又影响着制度的制定与实施。制度是文化的基础,脱离了制度的维护,已经形成的文化,也会逐渐淡逝。文化的形成受到制度的制约,文化培育不仅应通过提倡宣传,更应注重通过制度来培养,没有相对应的制度,文化将是空中楼阁。就重大专项而言,完善科研管理要搞好制度建设,造就一个框架结构合理、运转程序规范的科研制度。通过制度加强科研文化建设,为科研工作者提供精神源泉和价值动力,以制度为根基促进文化形成,以文化为灵魂引领制度创新,使制度与文化形成相互促进、相互攀升的良性循环。

建立培育现代科研文化的制度,首先是在制订规则方面下功夫。我国科研系统很多功能和组织结构的设计,都参考了西方发达国家的做法。虽然沿袭了计划经济时代体制,部委掌握自己的科技计划,但在操作上,也引进了发达国家的竞争机制。舶来品要在我国健康发展,必须经历一个融入我国文化的自适应过程。有必要赋予引进的西方发达国家科技体制中国特色,其过程应包括针对中华民族文化特点的特别调整,而不是简单的同化过程。其次,健全制度规范,对科研工作者的行为进行必要的道德乃至法律约束,约束科研工作者行为,保障科研工作者权益,实现程序管理,体现法制化和规范化。

3.3建立正确的领导者选择规则,实现技术与战略、组织协同

从文化形成与传播过程看,作为科研文化的缔造者和诠释者,领导者的知识、能力和品质等要素是科研文化的主要原生酵素。领导者通过树立新的理念、确定新的工作标准,制约和导向科研文化的形成和发展。从文化传承与革新看,领导者是新文化的倡导者与设计师,是文化变革的执行者。由于会涉及到部分人的观念和利益,文化变革会受到多方阻力,不仅需要全体科研工作者积极参与,更需要一个纵观全局的领导者进行整体把握。

作为重大专项的领导者,首先要具备全面的专业能力。领导者是重大专项的领路人,必须有能力对重大专项的实施整体设计布局。其次,具有强烈的责任心和高尚的科研操守。“两弹一星”等重大科技项目的领导者是钱学森等老一辈科学家,他们高尚的品格、为国献身的精神至今仍为我们所敬仰。重大专项的领导者是整个科研团队文化的倡导者和设计师,他们的风格、精神极大地影响着科研文化。最后,具有变革精神。与以往计划经济条件下的重大科技项目的实施环境不同,重大专项的实施是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对应科研文化也应与时俱进。领导者应根据重大专项战略目标,把握时代脉搏,变革科研文化。

教育期刊网 http://www.jyqkw.com
参考文献

[1] Schein E H.Organizational culture [J].American Psychologist,1990,45(2):109-119.

[2] L Jarder.Particularistic trust and general:A network analysis in Chinese organizations [J].Management and Organizational Review,2005,3:437-458.

[3] 张扬,易显飞.论文化对科技创新的作用机制[J].长沙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21(3):21-24.

[4] 柯丽敏.文化对科技创新发展的推动作用分析[J].科技管理研究,2007(9):31-33.

(责任编辑:赵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