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论文网免费提供企业管理论文范文,企业管理论文格式模板下载

民间借贷危机后温州产业转型升级研究

  • 投稿小兔
  • 更新时间2015-09-14
  • 阅读量527次
  • 评分4
  • 73
  • 0

林孝暖

“温州模式”曾是引领中国市场经济发展的火车头,倍受追捧。进入新世纪后,温州经济社会发展的各种深层矛盾不断涌现,经济发展困难重重。2013年,温州大部分重要经济指标位居浙江省后列。温州的名气这么大,温州的经济指标却如此低迷。这种巨大的反差,令人深思。造成温州近十年衰退的原因是什么?是否可以避免?温州是否还会迎来新一轮的发展?这些问题亟需回答。同时,温州是我国市场经济最早发育成熟的地方,温州遇到的困境也是全国最早的。研究温州发展问题,对其他地区也有借鉴意义。

一、温州民间借贷危机源于产业转型升级的困境

在现代化进程中,新技术不断取代旧技术,推动生产力的发展。随着时代进步,产业总是不断新旧更替。但是,产业转型升级又是件很困难的事。上世纪九十年代以来,温州从政府到民间,从商人到学者,从未停止讨论产业转型升级问题,但成效并不显著。产业转型升级的困境,使温州的传统产业在竞争中逐渐丧失优势,利润越来越微薄。温州民间资本渐渐从实体经济逃离,进入高风险、高收益的投机炒作领域,最终导致2011年民间借贷危机总爆发,温州经济随之陷入低谷。

可以说温州民间借贷危机源于产业转型升级的困境,而民间借贷危机的爆发,则宣告资本投机炒作的失败,同时也令实体经济雪上加霜。温州未来的发展,只有通过产业转型升级,切实发展实体经济,才能再次崛起。

二、民间借贷危机对温州经济的影响

(一)消极影响

1、使温州实体经济陷入困境

2008年美国爆发的经济危机,波及全球,温州实体经济遇到了困难,但也正是产业转型升级的好时机。四万亿经济刺激计划出台后,温州众多企业举债进入房地产业,才真正把温州经济推向了危险的境地。温州的中小企业原先在转型升级过程中,就已步履维艰。2011年以后,因为房地产价格的持续下降,令许多企业背上了沉重的债务负担。不少企业在主业上仍然有竞争力,只是因为大量举债从事炒作而导致企业破产清算,这是最令人惋惜的。

2、打击了信心,加剧了中小企业的融资困难

改革发放以来,民间借贷为温州民营业企业的发展提供了充足资金。2011年以来爆发的民间借贷危机,打破原先建立起来的民间诚信体系,使民间借贷参与者人人自危,民间借贷陷入低潮,企业从民间融资的途径几乎被堵死。而在现行的金融体制下,中小企业很难从银行得到充足的贷款。这就使温州中小企业融资陷入困境。虽然2012年3月开始温州实施金融改革,试图为中小企业和投资者搭起一座桥梁,解决投资和融资的两难问题。但2011年爆发的民间借贷危机迁延日久,至今尚未完全结束。再加上温州金改权限有限,遇到制度与法律的重重阻力难以突破。因此,两年多以来,温州金改的效果差强人意,中小企业融资难的问题并没有得到根本解决。

(二)民间借贷危机对温州的改变

1、促使温州向实体经济回归

2011年温州民间借贷危机对温州的经济发展造成沉重打击。但反过来,这次危机使温州政府和民间对经济发展的前景有了更清楚的认识。大家都认识到纯粹的资本炒作是没有前途的,必须下狠心发展实体经济。

温州这次陷入民间借贷危机后,很多人冷嘲热讽。但温州的困境,其他城市和地区未必就能逃脱,温州的阵痛,其他地方迟早也要经历。2014年两会期间,有政府高官认为中国的房地产泡沫十年之内不会破。但如果这个泡沫迟早要破,不如让它来得更早一些、更猛烈一些、更彻底一些。如果我们换一个角度来看问题,或许这正是温州幸运的地方。相对于那些再撑上十年才戮破房地产泡沫的地方,温州是否又赢得了率先十年的发展良机?

2、使温州政府和民间的心态更加开放

改革开放以来,温州模式名震海内外,温州人创造财富的神话一次次被传诵,这使很多温州人在潜意识中形成了自恋情绪。往往对夸奖温州持肯定态度,而对批评温州的声音十分反感。温州政府也存在类似的局限性。改革开放早期,由于温州模式的成功,温州政府无为而治的社会治理方式也被上升为一种有效的政府治理模式。九十年代以来,各地政府纷纷组团到温州取经和招商,加剧了温州人的优越感。而当社会形势发生巨变时,温州政府原有的治理模式显得很不适应,但此时温州社会治理的路径依赖已经形成,转变观念很困难。经历2011年民间借贷危机后,温州上上下下都认识到温州确实落后了,必须奋起直追。凡是好的做法,都值得学习。现在,温州争论少了,更多的是拼命追赶。

三、民间借贷危机后,温州产业转型升级的路径选择

加快产业转型升级,就是要实现经济增长方式由粗放型向集约型转变,由劳动密集型、资源密集型向知识密集型、人才密集型转变。温州要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推动产业转型升级,必须政府和企业联运,共同推进。同时,温州的产业转型升级,不能一味地追求发展高新产业。应当从温州现有条件出发,选择合适的途径,把温州的人力资源优势和自然资源优势结合起来,不断提升温州产业竞争力。

温州地处偏僻,是二、三线之间的城市,人才有限,缺乏足够的高校和科研院所支撑,发展高新产业,不可能遍地开花。温州的民营企业经过几十年的发展,集聚了一部分资本,但和财大气国有大企业相比,资本力量还十分薄弱,经不起折腾,发展高新产业时必须格外谨慎。此外,温州的企业家都是从小企业开始做的,很多企业家的经营能力有较大的局限,在企业高速扩张的过程中,往往力不从心,不能很好地管理企业,从而给企业经营带来巨大风险,甚至陷入困境。因此,政府在公共资源配置和政策指引上,不要一味地追求发展高新产业,要允许大量劳动密集型企业的存在。制造业是劳动密集型,但温州的制造业还没有充分地发展起来,还有很大的上升空间。此外农产品深度加工业,也还有很大的发展空间。同时,随着城乡居民的生活水平提高和温州都市化进程的加速,第三产业的发展前景十分广阔。

在温州产业转型升级过程中,政府不要过于关注具体目标,而是做好服务工作,不断改善投资环境,克服投资瓶颈,把产业大发展的舞台让给企业。特别是要激发温州人的创业热情,尤其是在外温商回乡投资的热情。如果政府全心全意发展经济,温州人的创业热情不减,温州经济的再次崛起并非没有可能。

四、政府促进产业转型升级的对策

(一)强化政府自身改革,增强产业集聚功能

过去,由于政府改革滞后,行政效率低下。不少地方和部门“小鬼难缠”的现象严重,吃、拿、卡要现象突出,造成温州经济发展环境不佳,致使许多本土企业搬离温州,吸引外来投资更是困难重重。

当前,各地全力发展经济,改善民生,地方政府之间的竞争十分激烈。一个地方经济发展得如何,与地方政府是否有所作为、如何作为,有很大的关系。 改革开放早期,温州经济社会发展走到了全国前列,其动力主要来源于民间的创新热潮。一次次的全国第一,推动温州经济快速发展。而当改革开放进入深水区后,民间创新能力受到制度制约,这时需要地方政府接过接力棒,通过强化自身改革,增强产业集聚功能,推动社会全面进步。

(二)加强基础设施投资,改善公共服务,为产业转型升级提供有力保障

温州前些年经济发展缓慢,与基础设施建设滞后有很的关系。比如,交通基础设施建设落后,交通不畅,不但城市化进程受影响,也使企业生产成本增加,投资减少。政府在公共服务方面投入不足,使城市生存环境全面恶化,造成大量优秀人才流失,影响城市活力。2011年以来,温州加强了基础设施投资,城市面貌发生了巨大的的变化,为温州的可持续发展打下了良好的基础。未来在继续加强政府投资的前提下,还需不断提高投资效率。

(三)引导产业集群健康发展,增强区域产业竞争力

各地在工业化过程中,都会自发形成产业集群,温州也不例外。改革开放以来,温州的许多地方都形成了特色鲜明的产业集群。产业集群实际上是产业链,集群内部的企业分工合作,有利于提高劳动生产率。集群内部的竞争,则有利提高产业的核心竞争力。发展良好的产业集群有助于区域内的特定产品在国内、甚至国际竞争中保持优势。同时,产业集群内部形成良好的生态环境,有利于优秀企业的发展壮大,可以避免企业搬离本地区。因此,政府应当根据不同产业的特点,出台有针对性的扶持政策,引导温州各地产业集群健康、快速发展,全面提升温州产业竞争力。

(四)大力发展临港产业,积极破解发展空间制约

凡是依托港口便利,具有发展优势的产业,都可以称作临港产业。临港产业具有时代性,传统的临港产业主要指石化、能源等产业,而现在,许多地方的临港地区也重视机械装备、汽车、现代物流等产业的发展。温州临港产业的内涵则更丰富。与北方岩基海岸线不同,温州沿海有众多的岛屿和丰富的涂滩资源。在温州,通过半岛工程 ,可以获得优良深水港;通过海涂围垦,可以获得大批工业和农业用地。因此,温州发展临港产业,不但有交通上的便利,更可以解决城市化和工业化过程中的土地问题,是未来温州与其他城市竞争中保持优势的有力保障,全力发展临港产业的决心不能动摇。

(五)力促温商回归

温州有几百万商人在全国和世界各地经商办企业,经过长期奋斗,大多事业有成。他们手中掌握大量资金和信息。温州要在来竞争中获得优势,必须充分利用温商资源。温州通过海涂围垦,解决困扰温州发展的土地问题后,温商大规模回归的条件逐渐成熟。当然,要让温商真正回得来、安得下,还必须解决其赢利问题。只有大部分温商回归项目都赢利了,才能源源不断吸引更多的温商回归。

(六)积极推进小微企业园建设,激发创业热情

温州人喜欢创业、冒险,也能吃苦。过去,城乡规划刚起步,随便搭个棚就能搞生产。改革开放初期,温州大量企业都是前店后厂的家庭作坊,许多大企业就是从这里起步的。当前,城乡规划越来越严格,创办企业的条件越来越苛刻。如果不能解决这个问题,温州人的创业热情就会被抹杀。因此,大力推进小微企业园的建设,降低创办企业的门槛,可以为温州经济发展提供持续不断的活力源泉。

(七)强化环境整治,充分发挥温州的环境优势

温州地处沿海,气候温暖,降水充沛,自然环境十分优越,这正是温州未来发展的优势所在。温州可以充分利用自然环境的优势集聚产业和人口,促进转型升级。

当然,地理环境和自然资源的优势是上天赐予的,并不能自然而然地转化为经济的胜势。要利用自然环境吸引人才、留住人才,政府部门还要做好城市规划,同时加强环境治理,把温州打造成真正的创业天堂。

(八)充分利用温州山水优势,大力发展旅游业,促进第三产业全面提升

温州山水资源丰富,是中国山水诗的发源地,历来有“山水窟”的美称。但温州旅游业发展滞后,已经开发的旅游景区十分有限,与山水资源大市的地位极不相称。随着我国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旅游业发展正处于井喷阶段,发展前景十分广阔。温州应当抓住这一历史机遇,以旅游业为抓手,通过全力推进旅游业的发展,促进温州第三产业全面提升。

(九)消除歧视,降低生活成本,吸引、集聚优秀人才

21世纪的竞争归根到底是人才的竞争。一个城市如果不能吸引、集聚人才,最终就会失去活力。而新世纪的头十年,是温州人才流失最严重的时期。不断暴涨的房价,相对短缺的教育、卫生资源,使温州的生活成本不断攀升,幸福感下降,致使温州优秀人才大量流失。

单靠政府的优惠政策引进几个高级人才,无助于解决温州人才匮乏的现状。优秀人才是一个复合的概念。除了高职称、高学历人才外,熟练的工人、技师也是重要的人才。特别是精力旺盛、创业欲望强烈的人,才是一座城市真正的活力之源,是必须珍惜的人才。因此,政府要从改变生活环境上着手,切实降低房价,发展公平教育,消除各种歧视,把温州打造成一个宜居、幸福、充满活力的城市,最大限度的吸引、集聚各种人才,使温州经济始终充满活力。

(十)加快温州都市化进程,促进产业转型升级

新世纪以来,由于城市规划落后,行政执行不力,温州城市建设始终龟缩在沿江的狭长地带,致使土地资源日益稀缺,导致温州房地产价格节节攀升,迫使企业大量外迁。直至2012年贯通温州城区的高速路瓯海大道通车后,瓯海和龙湾两个新区迅速崛起,温州的城市建设才进入正常轨道。但从长远来看,瓯海和龙湾的城市建设也会渐趋饱和。温州未来大都市的发展方向,必须向北跨越瓯江,朝乐清、永嘉方向发展;向南,跨越大罗山,朝瑞安、平阳、苍南方向发展。重点应当向南发展。因为温州南面是浙江八大水系中的飞云江和鳌江的出海口,这里不但有瑞安、平阳两座千年古县城,更有近百年来迅速崛起的鳌江和改革开放后兴起的龙港。人口和产业的聚集度极高,离温州城区又很近,极易融入温州都市圈。如果未来温州都市化进程顺利,将会有力推动产业的转型升级,促进经济繁荣。

五、企业实现产业转型升级的对策

(一)专心致致做实业

对于大部分温州中小企业来说,实业才是真正的财富源泉。金融、房地产业看起来似乎利润很高,但这些行业门槛高,风险大,对于大多数企业并不合适。只有资本和人才储备非常深厚的企业,才有条件进入这些行业。2009年至2011年,温州大量中小企业通过借贷筹资进入房地产市场。但才两年时间,大部分人被套,严重影响实体经济,很多人办厂一年所得,还够还银行利息,甚至被逼到破产边缘。还有一些人成立借贷担保公司,筹集巨额资金给炒房者提供融资便利,最后也因房地产价格的持续下跌而陷入破产境地。

(二)积极稳妥地推进产业转型升级

在当前残酷的市场竞争条件下,企业的转型升级战略选择,必须既要积极主动,又要稳妥推进。温州企业产业转型升级成功的例子不少,他们的经验值得好好总结推广。比如,平阳萧江 1999年被中国地区开发促进会命名为“中国塑料编织城”、“中国塑料编织第一镇”,其国内的市场份额最高时达到1/3,现在不足9%。但萧江企业家多年如一日,心无旁鹜,始终坚持提升企业的核心竞争力,使萧江这个传统的塑编生产基地,至今仍然有竞争力。

在萧江众多的企业当中,正一和立天代表了产业转型升级的两种方向,都取得了成功。2010年,正一塑业花了1200万元从奥地利引入阀口制袋机设备。仅需5名工人,每天生产成品塑编袋多达2.5吨。而用传统的方式生产同样数量的塑编袋,至少需要350名工人。正是通过不断改进技术,提高核心竞争力,使正一塑业的激烈的竞争中始终立于不败之地。立天集团同样起步于塑料编织袋生产,2004年开始涉及棉纱纺纱,2009年正式进军家纺行业。同时,立天集团与国际企业合作,实现从棉纺到家纺制品的一条龙生产。但即便跨行,立天干的仍是“编织”的活儿,还在自己熟悉的技术圈子里转,并没跨到完全陌生的领域去。在塑编产业不断萎缩的今天,立天集团通过转型,获得了较快的发展。

教育期刊网 http://www.jyqkw.com
参考文献

[1] 郑延智,《劳动力成本上升对产业结构升级转型的影响研究》,《华东交通大学学报》2012年第4期。

[2] 高顺岳,《温州产业结构现状与转型升级政策取向》,《浙江工贸学院学 报》,2009年第2期。

[3] 高向军,《促进产业转型升级用地政策评析—基于沪浙闽地区的调查》,《中国土地科学》,2012年第5期。

[4] 谭晶荣,《长三角地区产业转型升级特征、路径与实施方略》,《企业经济》2012年第9期。

[5] 王木正、林迎颖,《温州萧江塑编产业转型升级谋突围》,温州商报2012年11月6日。

作者简介:林孝暖 (1970-),男,汉族,浙江平阳人。讲师,研究方向为公共管理。

(中共平阳县委党校 教研室)

(责任编辑:刘娇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