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论文网免费提供企业管理论文范文,企业管理论文格式模板下载

对农科研究生乡土情怀的初探

  • 投稿我最
  • 更新时间2015-09-14
  • 阅读量436次
  • 评分4
  • 15
  • 0

衡文平 傅 琼

(江西农业大学 政治学院,江西 南昌 330045)

摘 要:农科研究生的乡土情怀是指扎根于农科研究生内心深处的、热爱乡村的情感。由于受城市优于农村偏见的影响,不少农科研究生的乡土情怀逐渐淡化。在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今天,农村对农科人才的需求越来越多。正确认识农科研究生的乡土情怀及其重要性,培育并提升农科研究生的乡土情怀,引导其回归自我,回归农村,服务基层,是论文的基本追求。

教育期刊网 http://www.jyqkw.com
关键词 :乡土情怀;农科研究生;三农

中图分类号:G648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000-8772(2014)13-0232-02

一、乡土情怀的界定

乡土情怀如同乡土文化一样总是带有浓厚并且鲜明的地域特色,洋溢着浓郁的乡土气息。情怀释义为含有某种感情的心境。由此可推乡土情怀就是指对乡村热爱的心境:对乡村生活的热爱,对乡村的赞美,对乡村的向往亦或是服务并扎根于与土相联系的乡村。这里所讲的农科研究生的乡土情怀是指扎根于农科研究生内心深处的、热爱乡村的情感。这份情感不仅是对乡村生活、乡村环境、乡土文化进行溢美之词的赞誉,更多的是指在这赞誉之上,重回乡土,回归乡村,就业在农村的意愿。值得肯定的是,单单在热爱与赞美的程度出发,无论是来自农村的学生还是来自城镇的学生都普遍具有热爱自然,热爱淳朴民风的乡土情怀。他们或满足于乡村的静谧远离城市的喧嚣;或欣赏乡土人民的敦厚朴实,感叹乡土人民哺育儿女的辛劳,但不得不承认有一部分已经淡出了大众的视野,那就是扎根于农村,服务农民的意愿强烈程度。受当今享乐主义价值观的影响,城镇学生自然人往高处走,不愿服务乡土。乡村学生则舍弃乡土气息,追求与“众”不同,以此来光耀门楣。所以,无论是对当代农科研究生的就业方向指导,还是对其价值观、人生观、世界观的指引端正,还是发挥农科研究生专业优势,促使产、学、研真正的相结合,为服务农村发展做贡献,都值得将乡土情怀重提,由此激发农科类研究生归乡的热情,将含蓄的、内在的、含着对乡土感情的心境化为回乡奋斗的动力。

二、提升农科研究生乡土情怀的重要性

农科研究生在我国当前的研究生整体数量中占有着很大的比例,他们是农业科技创新与农业服务的高素质人才,既肩负着改变自身命运的压力又承载着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任。所以提升农科研究生的乡土情怀对促进教学、实现农科类研究生自我价值以及全面建成小康社会都有着重要意义。

1、对教学工作的促进、教学质量的提高具有深远意义

其一,有益于把握农科研究生的基本心态,做到因材施教。对农科研究生乡土情怀的研究,有益于帮助其转变专业学习心态,扎实学好专业知识。其二,有利于增强农业高校与农村的对接能力,彰显学校特色。农业部部长韩长赋说:当前农业高校的老教授们经常学校农村两边跑,既体现了农业高校的学科特色,也体现了教授们的帮农助农精神。所以,对于农科研究生的乡土情怀的培育与提高,传承了农科教师们的科学精神,推进农业科技的发展,增强农业高校与农村的对接性。此外,有助于提升农科专业教育教学质量,实现教与学的契合性,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提供强有力的人才支撑和智力支撑。

2、对农科研究生自我价值的实现具有主导意义

乡土情怀的重提,会引起乡土研究生对现状的思考,为踌躇满志的毕业生指明方向,激发内心奉献农村的澎湃。农科类研究生只有心系乡村,扎根于乡土,回归淳朴品质,方能学有所长、学以致用。有助于增强农科类研究生的自信心,以消除官本位思想带来的负面影响,避免个别职位就业拥堵的现状。从而树立自信心,在实现社会价值的同时,也满足自我价值的实现。

3、对小康社会的全面建成具有现实意义

解决“三农”问题的根本是人才。农村要实现城镇一体化,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还需要在根本上解决人才问题。乡土情怀更容易唤起这类学生对乡土的眷恋,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起到双管齐下的功效。通过充分发挥农科研究生实用人才的辐射带头作用,激发农民学科技、用科技的积极性,同时积极营造有利于农业人才成长发展和创业兴业的社会氛围,使广大干部群众认识到农村实用人才资源开发是整体性人才开发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加速农村经济发展的迫切需要,是缩小城乡差距、助于全面建成小康社会顺利进行的重要保障。

三、农科研究生乡土情怀的现状分析

在内在和外在双重因素的影响下,众农科类研究生的乡土情怀并不乐观:大都倾向于追求与“众”不同,远离乡土,降低甚至已经缺失了在乡村创业的意愿。

乡村意愿的降低可以从近几年农科类研究生就业形势可以看出:自2005年以来某高校的研究生就业率与其它专业研究生相比远远要低于2005年以前。[1]而从就业单位的性质看,往往是教育系统、科研单位、事业单位的“铁饭碗”岗位,而需要大显身手的部门系统则成了大冷门。造成冷门的原因是多样的:首先由于学生的个性特征所致,毕竟内因是事物变化发展的根本原因。他们来自农村,本身带有浓厚的乡土气息,受传统就业和为了光宗门楣,实现“唯有读书高”的气节,认为党政机关,事业单位才是精英的首选,导致学农不爱农,大多数人都采取“曲线救乡”的路径,不愿再回到农村基层。加上一定的家庭因素影响,多子多女的农村家庭培养高学历学生的不易,更增添了几分返乡的怨气。其次,学校教学体系上的传统性——导师负责制:导师学术上的指导大于学生择业的关心,农科类学生中,学术、调研、实验填充了研究生的全部生活,缺乏学校和导师的就业指导,当今农科政策倾向的指引,没有形成对农科行业的初步认知。于是在自我期望过高的基础上,逃离乡土的意愿遂加深了,乡土情怀于是大大降低。

四、提升农科研究生乡土情怀的路径

鉴于农科研究生乡土情怀提升的重要性,和目前存在的导致服务农村意愿过低的现象以及优化农林高校农科类专业的资源,真正发挥农林高校在农业发展上的实质作用。笔者认为有必要改善这种供需失衡,为提高农科研究生的乡土情怀指出几点建议措施:

1、树立自我认知和行业认识,确保正确选择职业、顺利就业。

客观充分的行业认识是大学生形成理性职业价值观的充要条件。[2]自我认识是指对自己的正确定位。行业认识是指人在学习生活交往中形成对某一行业的认识评价。在择业、就业过程中,农科研究生对自己正确的认识的提高,有助于其立足现实,回归自我,克服和消除“万般皆下品,惟有读书高”的自负和清高。例如,在专业教学过程中,融合与农科类相关的农村经济发展的现状和发展趋势分析,以及农村发展经济所需要的农科类的知识技能要求,使他们对乡土的认知得以改观,逐渐培养相应的能力,改变拥挤“铁饭碗”的盲目价值观。

2、强化政策的调控力度,积极争取政府的财政支持。

由于受传统观念的影响,以及当代“功利化”“官本位”思想官念的诱导,鲜有农科类研究生服务“三农”的情况。政府的相关部门应该基于这一实际,解决实际问题:根据当地乡村的发展情况,适时的制定相关政策以吸引怀有乡土情怀的回巢。除此之外,财政的补给不可或缺。如:加大对农林高校的财政拨款,农科专业实行产学研相结合的教育模式,从实验到大范围推广,能有效的促进科学成果的转化,所以应在财政上给予大力支持。

3、调整培养目标,完善教学模型

农科研究生培养模式要具有自身的特质。[3]专业的设置与职业息息相关,使得农科研究生专业与涉农行业结合得非常紧密。此外,知识结构的设计是实现培养目标的根本所在。农科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课程设置应充分反映了知识的宽广性和应用性。[4]不同的农林高校在教学上应各具特色和侧重点,与地域特色的社会和经济发展相适应。发展实践型专业教学模型有助于构建具有中国特色的农科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体系,同时无形当中增加了农科类研究生的竞争实力。

4、加快农业经济发展,培育大型农业技术企业

在农科人才供给增加的同时,应想方设法增加对人才的需求,只有实现农科人才的供需平衡,才能最终达到农科人才的充分就业。[5] 我国农业基础比较薄弱,高技术农业企业偏少的事实,造成了整个农行业对农科人才需求的萎靡。诚然,发展大型特色农业技术企业已成为必然。用其建设发展的成果证明乡土情怀回归的充分性和必要性。

5、建设信息交流平台,加大宣传引导力度。

在相关教学和工作的实际,我们应当增强研究生对农村形式、政策的了解,以便做出更适宜的决策,引导学生向中西部农村进军;发挥社会媒体的舆论作用,加大对乡土情怀先进模范代表的宣传。基层工作者,有一份乡土情怀,有一颗仁心,是基层民众之福,像云南“索道医生”邓前堆、贵州“最美乡村女医生”钟晶等。乡土中国,正是有千千万万名这样的基层工作者,才为乡民撑起了别样的天空。他们来自农村,怀有着浓郁的乡土情怀,是基层队伍中最稳固的群体,同时又是破解农业、农村、农村的重要力量。在农村实用人才回乡过程中,注意发现和树立典型,实现培养一个,激发一批,带动一片的新局面。

教育期刊网 http://www.jyqkw.com
参考文献

[1] 戴雪飞,贺梅英.影响农科研究生就业的因素分析和对策[J].青岛农业大学学报(社科版),2009(05):77.

[2] 陈静.职业认知对高校人才的培养和大学生就业的意义[J].学校党建与思想政治教育,2011(391):20.

[3] 涂俊才,李名家,秦发兰,汪华.美国农科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模式与启示[J].安徽农业科学,2007(35):19.

[4] 戴维春,马履一,远望.努力构建具有中国特色的农科专业研究生教育体系[J].学位与研究生教育,2001(12).

[5] 刘希山,石磊,房爱理,刘明明.农科研究生就业现状调研分析与对策研究[C].山东省农业干部管理学院学报,2010.27(4).

[6] 盛世法,余丽云.重视农林高校在科普教育宣传中的作用[J].云南教育研究,1997(2).

[7] 宋华明,汪惠云,周留根.建立面向社会主义经济的农科研究生招生就业新格局[N].学位 与研究生教育,2000(4).

[8] 王丽娟,郭志宏,胡凯,朱宁.关于农科高校大学生就业问题的思考[N].黑龙江农业科学,2009(3).

[9] 刘胜.对农科大学生择业心理问题的思考[N].福建农林大学学报.2003(6).

[10] 刘萍.论贾平凹的乡土情结[D].南京:南京师范大学中国现当代文学,2008(3).

(责任编辑:王兰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