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论文网免费提供企业管理论文范文,企业管理论文格式模板下载

直挂云帆济沧海——人民日报社报刊综合业务楼工程侧记

  • 投稿无哀
  • 更新时间2015-09-17
  • 阅读量515次
  • 评分4
  • 84
  • 0

文/姜艳华 李亚楠 张鹏飞

项目部在管理中追求高精尖的管理效果,将科技、创新和鲜活的管理理念贯穿于工程管理始终。

在北京CBD核心区,一座造型如乘风破浪之巨帆的地标建筑傲然挺立,这就是由中国新兴建设开发总公司第一公司(以下简称“一公司”)人民日报社项目部承建的人民日报社报刊综合业务楼工程。该工程建筑面积13.6万m2,檐高180m,造型新颖,工艺复杂,科技含量高。开工伊始,总公司、一公司就对人民日报社项目部提出了打造“精品工程、科技工程、绿色工程”的明确要求,鼓励项目部“强素质、树形象、创品牌”,为总公司和公司的品牌战略增砖添瓦。为此,公司专门组建了以副总工程师王超为项目经理的优秀团队承建此项工程。开工以来,历经了4个春秋,项目部圆满完成了各项建设目标,在CBD核心区扬起了踏浪而来的银色巨帆。

技术创新

科技创新是建筑施工企业提升工作效率、增强核心竞争力、掌握行业话语权的有效途径。同时,随着建筑业新技术、新工艺、新材料的不断运用,以及绿色环保、节能减排等理念的不断深入,建筑行业创新空间越来越广阔。人民日报社项目团队自成立之初就明确了科技创新的目标,力争多出创新成果,用高科技保证高质量和高效率。

建设过程中,项目部科技立项,明确责任人:组织专家论证,寻求专业支持;加大奖励力度,充分调动技术人员的创新积极性。总公司和公司在技术和资金上也给予大力支持,扶持项目部大胆创新。在项目经理王超的带领下,这支年轻、富有朝气、敢于探索和实践的项目团队,研发了一项又一项科技成果。

主楼钢结构工程用钢量大,为保证施工进度,减少焊接量,提高安装效率,项目部成立了以王超为组长的OC小组,发布了《提高超高层钢结构安装速度》课题。已先后申请6项国家级发明专利的泵送混凝土顶升回流施工技术在原有混凝土顶升施工的基础上进行升级,降低了劳动力投入,缩短了劳动时间,节约了高强度混凝土,并减少了高空废料运输,是名副其实的绿色施工,不但赢了得专家的好评,也成为未来施工发展方向。

工程楼层柱间支撑采用BRB屈曲约束支撑,为目前国内BRB运用数量最多、涵盖种类最全的工程项目,同时也是屈曲约束支撑施工难度最大的项目。项目部技术团队研发的《屈曲约束支撑施工技术》,成功解决了屈曲约束支撑安装施工中影响安装质量的技术难题,已经成功申报国家级工法。

工程主楼地上结构造型复杂,外筒钢结构柱为扭转不规则布置,楼板以曲面形式渐变。技术团队对“双曲面弧形超高层复杂钢结构安装关键技术”进行了研究,通过模拟验算钢结构安装过程中的变形,并通过方案调整、增加预调值等方法减小水平变形。尤其是针对三榀曲面桁架格构组合柱的安装过程进行模拟,寻找其变形规律,具有一定的科技含量。

主楼格构柱外幕墙为双层实体幕墙,其中外层的拉索点支陶棍装饰幕墙,受力复杂,张拉难度大,目前在国内尚无应用先例。针对拉索点支陶棍装饰幕墙施工难题,项目部计划完成《拉索点支陶棍装饰幕墙施工工法》,并申报北京市级工法。自工程开工以来,在技术团队的共同努力下,共申请实用新型专利7项,发明专利6项,科技立项2项。

管理创新

人民日报社项目部不仅在技术创新方面取得了显著成果,在绿色文明施工、管理创新方面也为其他项目部树立了标杆。项目部总结提炼出了“高、精、尖”项目部品牌特色,不仅因为项目部承建的是具有时代意义的高精尖工程,更主要的是项目部在管理中追求高精尖的管理效果,将科技、创新和鲜活的管理理念贯穿于工程管理始终。

信息共享引入“云技术”。PMIS局域网的应用是这支团队在管理上的一大亮点。工程技术部负责人、海归博士陆涛擅长信息化管理,在得到项目部领导的肯定与支持后,最终实现PMIS系统成功上线。该系统包含了云文件共享、虚拟表单填写、动态表格、动态图形分析等核心技术,对杂乱无序的部门资料进行系统地整合分类,方便调取,做到了各部门信息的无缝对接,同时系统还设置了各级权限,保证了系统文件的安全性和保密性,PMIS系统的建立,简化了工作程序,提高了工作效率。

文明施工追求绿色低碳。项目部在施工过程中创新应用泵送混凝土顶升回流技术,在提高施工效率的同时降低了环境污染。项目部成立的Q C活动小组,从群塔施工着手解决了分段作业难的问题,缩短工期35天,节约塔吊用电成本30余万元。根据超高层永久性泵房的使用特点,在施工阶段提前协调建设单位,于主楼16层安装永久性泵房,解决了结构施工阶段超高层临时用水的难题,节约了施工成本。与此同时,在主楼各层设置集水桶,通过集水桶上的回水管收集废水,并输送至设置在夹层的沉淀池,废水经沉淀后输送至水泵房循环利用,节约了大量水资源。为解决施工人员对讲机、手机等必要的通讯设备安全充电的问题,项目部研发出一款新型USB插座,这种插座通过安装在插座盒内的变压装置将输入的36V安全电压变为5V的输出电压,实现了安全绿色的工人用电模式,不仅避免了安全隐患,还体现了人文关怀。

工作效果崇尚极致。项目部坚持以周密细致的工作态度把关每一个细节,以严谨务实的工作作风打造精品工程。工作中,从每一次演示课件的制作到每一次汇报材料的撰写,无不经过项目部技术人员字斟句酌的推敲;从施工中每一组数据的填写,到最终结果的统计,无不经过项目部人员数十次的核查确认。项目部还安排专人每曰进行水表、电表、燃气表的抄表工作并对数据进行动态分析,两年来,累计记录数据一万多组,为该工程的绿色施工和经营分析等多种工作的开展提供了有效而真实的数据支持。项目部注重以制度把握方向,立志建设效率工程,严格落实逐级责任制度,从公司总工到技术员自上而下对负责的业务层层把关,全体人员深入工地了解情况并进行切实有效的技术指导。坚持预算算量双人复核制度,主管复核与技术复核后才由预算和技术领导同时复核,最后交项目经理审核,精打细算,合理控制资金流动。

人民日报社项目部以先进科学的管理理念和管理手段,为传统施工管理赋予了新的内涵与活力,同时也为新兴一公司贯彻执行了7年之久的品牌建设工程注入了新的生机。

文化创新

团队建设。大家目标一致——以完成工程建设任务为头等大事,风清气正人心齐。项目经理王超和党支部书记宋波,不仅给予员工工作上的支持,也给予他们生活上的关照。不定期与员工谈心,倾听心声,掌握动态,答疑解惑;谁家有了困难,他们都要亲自走访,协助解决。为了让大家保持健康体魄和良好心情,项目部在后勤保障上也做足了“功课”,每年定期进行员工体检,制作餐饮意见反馈表,及时调整工地伙食;引入市政热暖,配备淋浴间。一系列细致入微的举措,让员工真切体会到了这个大家庭的真情与关爱。

人才成长。项目部领导重视人才的培养,与班子成员一起研究人才培养方案,并贯彻落实。“压担子”是项目部培养人才的第一法则,项目部鼓励年轻人突破常规,大胆创新,给予他们积极探索的平台和资金保障。言传身教、个别帮助、定期考核是项目部提升员工素质的有效途径。经营副经理韩春莲放手让预算人员积极参与到算量、合同管理、价格签认、变更洽商编写等各领域工作中,自己把关审核、校对和纠错,这个过程比亲力亲为更费时费力,但是预算员在项目中很快成长起来。一批批青年才俊在人民日报社项目部成长成熟起来,为公司的管理团队储备了新生力量。与此同时,更多的管理人员在这种氛围的感染下也加入了创新团队。武庚作为生产主管,对顶升回流技术实践阶段给予了最大支持和配合;王云飞作为一公司的第一届品牌员工,内退返聘的老一辈现场施工管理者,在这个工程中又总结出了新的技术成果。

如今人民日报社报刊综合业务楼这座巨帆已经在项目部建设者的手中完美扬起,带着乘风破浪的气势,载着“中国新兴建设,建设新兴中国”的理想远航。

(作者单位:中国新兴建设开发总公司第一公司)

◎本栏目主持人:靳明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