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论文网免费提供企业管理论文范文,企业管理论文格式模板下载

会计监督体系的现状与构建

  • 投稿麦克
  • 更新时间2015-09-18
  • 阅读量821次
  • 评分4
  • 42
  • 0

祝秋月 逄艳波

(佳木斯大学国际教育学院,黑龙江 佳木斯 154007)

摘 要:现代社会的经济细胞是企业,企业最理想的组织形式是公司制(尤其是指股份有限公司)。在财产权或订约的观点下,企业并非独立存在的主体,它只不过是一种“若干契约的结合”,而不是一个人。为了维护契约缔造者的各种利益,就需要对企业活动进行监督,尽可能的减少利益冲突。而我国现实的经济生活中,企业经理人员为了实现某种自身利益,操纵财务报告的编制、粉饰会计数据,其结果是大量会计信息失真,给企业组织的缔造者造成重大损失。本文通过分析会计监督体系的现状与对策研究的相关理论,在此基础上,提出强化会计监督策略,希望可以为会计领域的研究提供一定的借鉴。

教育期刊网 http://www.jyqkw.com
关键词 :会计监督;监督机制;对策

中图分类号:F231.6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0-8772(2015)08-0134-02

收稿日期:2015-02-10

作者简介:祝秋月(1992-),女,黑龙江大庆人,本科。研究方向:会计学;逄艳波(1974-),女,黑龙江佳木斯人,硕士,副教授。研究方向:管理学。

一、会计监督体系的现状

1. 会计监督的规范体系现状

目前,我国监督法规体系可以分为基本法律、行政法规和部门规章三个层次。第一个层次是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务委员会制定的基本法律,主要包括《会计法》《证券法》《公司法》及《注册会计师法》。第二个层次是国务院颁布的行政法规,包括用于规范企业财务会计报告的构成、编制和对外提供行为的《企业财务报告条例》及规范股票发行的《股票发行与交易管理暂行条例》。第三个层次是在国家基本法律及国务院法规的统驭之下,由立法机关授权的会计监督行政部门制定和发布的部门规章。如财政部发布的《企业会计准则》《企业会计准则—基本准则》、38 项具体准则、《企业会计制度》、证监会发布的《公开发行股票公司信息披露实施细则》《及关于完善公开发行证券公司信息披露规范的意见》等。

2. 企业会计监督目标

会计监督目标是指监督者通过监督活动所期望达到的境地和结果。我国理论界学者从不同角度对会计监督的目标进行描述。有的学者是从政府的角度来看,[1] 认为监督是为了使会计能更好的满足政府的目的;而有的是从证券市场的角度来看,认为监督应能更好地改善会计信息披露问题;还有的就是从会计的角度认为监督是为了使会计工作能更为合理、有序地进行。

3. 企业会计监督方式

会计监督方式是指会计监督主体采用何种方法和形式来对监督客体进行监管。不同的会计监督主体,所采用的会计监督方式、方法会有所不同,概括的讲,主要有直接监督和间接监督两种。[2] 一般而言,内部监督主体主要采用直接监督方式,外部监督主体主要采取间接监督方式。具体而言,企业内部会计监督主体可以通过建立和完善内部会计控制制度、加强内部审计来加强会计监督;投资者、债权人一般通过委托审计中介机构审计来进行;而注册会计师是在接受委托后,通过评价单位的内部控制,或根据会计准则、会计制度对企业的财务报表进行评价、分析等方式对企业进行监督。

二、会计监督体系存在的问题分析

1. 缺乏会计信息公开制度

会计信息原本是私人信息,私人企业通常没有动力向社会公开其会计信息,政府即便是为了税收目的也无权要求私人企业公开会计信息。公开发行股票的公司,出于投资者利益的需要,则强制其公开会计信息。我国企业很多为非上市公司,其会计监督的方式与上市公司有很大的不同。

第一,企业会计信息为保密起见,很难为公众所获得,尽管《企业财务会计报告条例》规定,企业的财务报告应当向职工代表大会公布,这在一定程度上扩大了会计信息的使用范围,但在实践中,会计信息的流动依然不足以让公众掌握。

第二,企业股权流动不强,企业的股权普遍都可以在市场上自由买卖,而中国特殊的国情却使得相当数量的股权流动较弱。占有较大份额的国有股、法人股不流通,股权呆滞。

资本市场流通速度较慢,增值能力较弱,股市封闭运行,市场功能得不到正常发挥;股权结构出现大的非流通股与少的流通股并存的“二重构造”,造成流通筹码不足,易受操纵,资本市场投机风险加大。

2. 会计监督机制不完善

我国现行的会计监督机制是单位内部会计监督、社会审计监督和政府部门监督,三位一体的会计监督机制。[3] 虽然现行会计监督机制对保证会计工作的正常进行,维护社会经济秩序,能够发挥一定的作用。但是,现行会计监督机制仍然存在一些问题。政府监督存在重复进行和职能不到位的问题。各种监督职责不清,造成重复检查,增加被查单位负担,一旦出现问题又相互推卸。政府监督没有形成威慑力,影响监督的实际效果。此外,有的政府部门监督人员素质不高,法制观念淡薄,主观随意性很大,更有甚者,私心过重,一旦得利便放弃原则。随着经济的发展和会计改革的深化,对政府监督也应提出新的要求。

3. 法律环境的缺陷

法律环境的缺陷是会计监督不力、会计信息失真成为现实的关键因素。[4] 一般而言,要想通过法律手段治理会计信息失真,就必须以法律形式明确虚假会计信息的非法性。会计信息失真的产生,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一定时期法律环境的具体情况。第一,受法律制度的科学性制约。如果会计法规缺乏科学性,就会为会计信息真实性的判断带来困难,从而影响会计法规的贯彻执行,会给不法分子钻法律空子制造虚假会计信息留有余地。第二,受会计法规的可操作性制约。

会计法规中关于会计信息质量方面的判定方法和标准要有可操作性,只有这样,才便于执行部门对虚假会计信息认定和管理。如果会计法规模棱两可,操作性不强,其贯彻执行就会大打折扣,会计信息失真就容易成为现实。第三,是受人们的法律意识制约。一定时期人们的法律观念和法律意识,直接影响着人们对法律法规的遵守情况。如果人们能自觉遵守会计法规的有关规定,会计信息失真的可能性就会大幅度下降。我们虽然制定了各种相关的会计法规,但如果对违反会计法规的行为处罚不力,或流于对会计违法行为的检查,客观上就会形成对违法行为的纵容,导致会计信息失真的现象日益泛滥。

三、完善会计监督体系的策略

(一)建立会计信息公开制度

第一,制定企业会计信息公开披露的制度规范,约束企业会计信息公开和报告的行为,使企业的会计信息成为公开可以获得的信息。第二,选择或建立企业会计信息公开的渠道,如专门的网站。第三,建立企业会计信息数据库,并予以公开。第四,开辟企业会计信息的讨论区,允许公众公开发表质询和研究报告。企业会计信息的公开披露制度,也可以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企业因不同目的而随意调整会计报表的问题。

(二)建立有效的监督机制

1. 协调政府监督机制

政府监督中财政、审计等部门的重复、交叉监督方面存在问题,需要建立政府监督行为的社会评价和责任约束机制。所谓政府监督行为的社会评价和责任约束机制是指要有一个社会民主评议机制和政府监督人员对其监督行为的后果承担责任的制度安排。建立这一机制是杜绝官僚主义,防止监督人员公权私用,实现政府监督科学化。政府各监督部门在监督过程中要依法监督、相互协调,做到各司其职、各尽其责。

2. 规范社会监督机制

注册会计师只有在形式上和实质上均做到真正的独立、公正,才能真正超然于委托人或其他利害关系人之外,才能不偏不倚地做出判断,提出意见,对受托于己的客户和社会公众负责。

3. 强化社会舆论监督机制

要逐步解决企业会计信息披露质量中存在的问题,需要全社会的共同监督、社会公众的检举监督以及新闻媒体的监督曝光,人民群众参与的舆论监督会计工作,是一项涉及面很广的经济管理工作,对企业会计工作的监督,仅仅依靠会计人员、注册会计师和政府有关部门的力量是远远不够的,必须发挥人民群众的力量,任何单位和个人都有权检举揭露违法会计行为,这应是法律赋予各单位、每个公民的权利和义务,对监督会计工作的依法进行有重要的意义。

(三)优化法律环境

从目前的实际情况来看,会计信息失真、会计造假现象仍是层出不穷、屡禁不止,这一问题的存在,严重影响了会计监督职能的发挥,使以《会计法》为中心的会计法规体系受到冲击。因此,健全和完善这一会计法规体系,无疑成为当前会计监督体系法制环境优化的头等大事。

首先要根据《会计法》的有关规定,结合会计工作的实际情况,研究制定与《会计法》相配套的法规、制度或者实施办法,以保证《会计法》各项规定的贯彻落实;其次,促进《会计法》与相关法律的衔接;再者,规范《会计法》、会计准则和会计制度的关系。

目前需要着重解决以下几个问题:一是各级领导干部要增强法律意识和法制观念,自觉的带头严格执法、依法办事,纠正和杜绝行政执法中的随意性。二是要理顺行政执法体系,规范行政执法行为。三是要坚持行政执法的严肃性,提高行政执法的质量。四是加强行政执法队伍建设。五是建立对行政执法的监督机制,加强对行政执法的监督,确保其合法、适当及有效。

教育期刊网 http://www.jyqkw.com
参考文献

[1] 刘玉海. 会计监督问题研究[J]. 商场现代化,2013,(2):16-17.

[2] 王宝林. 会计监督相关问题探讨[J]. 社会科学,2013,(1):102-103.

[3] 吴琳芳. 会计信息质量与会计监督[M]. 北京:科学技术出版社,2012:52.

[4] 孟雯. 会计监督[M]. 北京: 北京大学出版社,2013:45.

(责任编辑:王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