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论文网免费提供金融银行论文范文,金融银行论文格式模板下载

缓解中小企业融资难的物流银行成本收益研究

  • 投稿傲慢
  • 更新时间2015-09-15
  • 阅读量1062次
  • 评分4
  • 10
  • 0

文/管敏

【摘要】物流银行模式具有物流商的信息优势和银行的资金优势,是解决中小企业融资难的有效途径之一。在分析物流银行业务成本收益的基础上,探讨了我国物流银行发展的制约因素,并提出要实行差异化发展战略、合理分担成本及收益的对策建议。

教育期刊网 http://www.jyqkw.com
关键词 中小企业;物流银行;成本收益

【基金项目】湖南省哲学社科基金一般项目(11YBA182),湖南省教育厅一般项目(12C0782);湖南省情与决策咨询研究一般项目(2012ZZ76)。

【作者简介】管敏,湖南商学院财金学院讲师,中南大学博士研究生,研究方向:商业银行经营管理。

一、引言

所谓“物流银行”,实际是从事物流业务的银行的“质押贷款业务”,指将银行的资金流与企业的物流进行结合,向公司提供融资、结算等银行服务于一体的银行综合服务业务。2009年,在金融危机席卷全球并严重侵蚀实体经济之际,众多企业经营与发展面临严重困难,尤其是众多的中小企业停产、歇业、倒闭的不计其数,因其可抵押固定资产普遍较少,难以得到大企业提供的担保。但这些中小企业的动产资源潜力巨大,每个企业手上都会有原材料、半成品、成品库存等,若这些资源可以作为质押物,那融资的情况就会大大不同了。物流银行业务的创新,正好迎合了这种需求,它主要是针对中小企业缺乏可抵押资产的状况而设计的,不失为当前解决中小企业融资难的有效途径之一。基于此,本文在探讨物流银行的成本收益的基础上,分析制约我国物流银行发展的因素,并就我国全面开展物流银行业务提出对策建议。

二、物流银行业务的收益成本分析

假设(参见图1):①存在一个经济系统,由中小企业和银行组成。将所有中小企业作为整体看待,企业资金短缺;将所有银行作为整体,银行资金充裕,社会资金总量为OO´,银行为OA,企业为O´A。②资金通过物流银行业务,可以更好地由银行流动到企业。③由物流银行业务产生的收益,可以在银行、企业间公平分配。④资金的边际收益递减,FF´为银行的资金边际收益线,JJ´为企业的资金边际收益线。

当没有开展物流银行业务时,也即中小企业还是通过自己原来的途径获得资金进行生产,银行资金运用途径没有增加,此时银行的资金边际收益OC明显低于企业的资金边际收益O´H。银行的资金总收益为OFGA,企业的资金总收益为O´JMA,整个社会的资金总收益为OFGA+O´JMA。

开展物流银行业务后,银行资金被投入到中小企业。由于资金供求变化,银行资金边际收益必然上升,企业资金边际收益下降,当两者资金边际收益相等时,银行资金便不会再投入企业。在图1中,银行的资金流向企业,资金流量为BA,银行的资金量变为OB,企业的资金量则为O´B。开展物流银行业务,可以增加各方收益,但也产生成本。

(一) 收益分析

1.中小企业融资渠道畅通。中小企业由于固定资产较少,抵押担保能力不足,在向银行申请贷款时不易成功且数额有限。首先,在它们日常的经营结算中商业票据使用较少,不可能广泛运用票据质押或贴现获得融资。其次,经营过程中信息不透明,造成企业与银行信息不对称。再次,我国证券市场门槛较高,中小企业难以进入证券市场融资,加上其底子薄、自身信用观念薄弱、风险高,不可能通过发行债券获得资金。

因种种原因使得中小企业融资受到约束,自身发展也受限制。而物流银行就有助于解决这一难题。首先,生产商可将其必要的原材料、半成品、产成品库存与流动资金进行灵活转换,降低融资成本,并可通过提升下游经销商支付能力的方式,加快生产商资金回笼速度,扩大生产商销售规模,提高产品市场份额。其次,经销商可充分利用其畅销产品的经销资格和实物库存,实现无形资产与有形资产的结合,提升个体信用等级,突破经销商融资瓶颈。在市场不饱和状态下,融资能力的提高会直接带动经销商贸易条件的改善和经营规模的增长。再次,有了银行资金的加入,就弥补了自身资金的不足,增加了总收益。虽然资金的边际收益下降,由O´H降至O´ T,但因为资金总量增加,使得资金的总收益增加, 由O´JMA 增为O´JEB。其中,AREB要作为银行资金的报酬(即资金的利息) 支付给银行,RME则是增加资金获得的净收益。

2.银行资金收益率提高。首先,银行通过物流银行业务将资金贷放给中小企业,增加了贷款对象。物流银行处在商品流通领域,所支持的绝大多数是商品生产和经销企业,目前我国的商业贷款①还有很大的操作空间。据中国人民银行统计数据计算,2007年1月份至2009年2月份,13家全国性股份制商业银行②的存款增长率平均为2%,而商业贷款增长率仅为1%;有价证券投资在资金运用中所占比例为19.8%,而商业贷款只有3.59%,即使在2008年2月整个证券行业不景气的情况下,证券投资在资金运用中所占比例也有19.75%。同时,物流银行业务可以使银行通过与核心客户的合作,深入到上、下游企业,进行捆绑营销,集中力量开发集团或系统客户,扩大营销半径,实现跨区域授信,并能增加优质客户的忠诚度,促进优质客户数量的持续、快速增长,形成稳定的公司客户群体。其次,银行可以将贷款过程中一些复杂的环节交给专业的物流企业代为执行。物流银行业务以供应链中“产销”“购销”环节的真实贸易为背景,并借助第三方物流公司的监管能力,既避免了“厂-商-银”业务模式下生产商挪用资金、虚假销售等情况,也避免了动产质押业务模式下由银行派人看管和由客户自行看管的不规范行为,降低了银行授信风险。再次,银行资金流入中小企业后,资金的边际收益由以前的OC上升至ON,虽然原有资金运用途径的收益减少, 由以前的OAFG 减少为OBEF,但其损失却由投资收益加以弥补,并有剩余。在图1中,银行因为开展物流银行业务投入企业的资金从企业得到了AREB的回报,扣除损失AGEB,还有净收益GER。

3.物流企业增强竞争力。对于物流企业来讲,通过与金融机构合作开展物流银行业务,一方面增加了资金配套功能,获得了监管费用收益,增加了附加值,提升了企业综合服务价值和竞争力,吸引并稳定了众多客户;另一方面,物流企业作为银行和客户都相互信任的第三方,可以凭借物流银行这块业务招牌,化被动的物流服务为主动的服务营销,可以更好地融入到客户的商品供应链、销售链中去,做专、做大、做强物流服务,同时还可加强与金融机构的同盟关系,逐步实现物流产业发展战略。

4.社会经济“造血”加快。对整个社会来说,未开展物流银行业务时,资金总收益为OAGF+O´AMJ。开展物流银行后,资金总收益为OBEF+O´BEJ,增加的总收益量为GEM。然而,整个社会的资金收益量增加,并不是因为投入了新的资金,而是由于物流银行业务的开展,资金得到了更好的利用。

(二) 成本分析

1.银行的机会成本。银行的资金总额是有限的,图1中显示为OA。银行通过开展物流银行业务投入到中小企业的资金量BA,也可以找到其他运用途径,同样获得AREB的利息收益,这实际上蕴含了银行选择的机会成本问题。在银行所获得的收益增加额GER中,包含了机会成本部分。

2.各主体的操作成本。对银行而言,开展物流银行业务需要专门的业务团队,付给专业人才报酬。当贷款笔数多、资金额度大的时候,会增加银行内部的资金调度成本。在物流银行业务开展的前期,银行需要与物流企业、中小企业进行衔接,商定各方事宜。而在业务开展中,银行则要对融资企业的资金账户进行监管、结算,需要对质押货物有一定程度的了解。在整个过程中,涉及了很多不直接表现为货币价值的隐性成本。如银行为了更好地了解业务情况、严格控制风险,建立与物流企业对接的信息系统,还将增加一笔信息系统建设费用。

而银行收益ERG 中就包含了对这部分成本的弥补。对于中小企业,传统融资只需与银行做好相关工作,而物流银行业务中则加入了物流企业这一主体,融资企业需要与物流企业做好全面的货物相关工作,与银行处理好资金相关事项。新加入一个主体,融资企业就会增加与新增一方的处理、协调费用。在企业增加收益RME 中就包含了这部分成本。物流银行因开展物流业务对物流信息提出了更高要求,需要做好对中小企业信息收集、资信调查、货物监管等工作,就要投入更多的人力、财力。建设高标准、实用性强的物流信息系统,满足银行、企业的物流信息需求,会增加信息系统建设费用;如果质押货物不处于物流企业自身的仓库中,实行库外监管时,物流企业则需要专派人员或委托货物所在仓库人员进行看管,就要额外增加相应的人工费用。物流银行业务的开展,可能会刺激企业对物流外包的需求,如果物流企业原来的运输、配送条件不足,就会增加对车辆、仓库、装卸设备等基础设施的投入,加强人员力量,也导致费用增加。社会增加总收益MEG中,应该有一部分用于弥补物流企业成本,而弥补部分来自银行和融资企业收益的一定比例。

三、全面开展物流银行业务的制约因素

(一) 物流行业水平参差不齐

由于目前物流企业高度分散化,规模小,市场份额小,银行在选择合作物流企业时,往往倾向于那些实力强、市场份额大的企业。据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提供的数据,在我国1700万个流通企业中,单体经营户所占比例高达93%,规模以上的只占1%。而且,有相当一部分物流企业是由计划经济时期的商业、物资、运输、粮食等部门的储运企业转型而来,条块分割严重,企业缺乏整合,集约化经营优势不明显,缺乏大规模运作的能力。

目前,我国物流企业的信息管理技术水平不高。据中国仓储协会早前的一份调查报告显示,我国的物流企业中有61%完全没有信息系统支持,而在有信息系统支持的企业中,绝大多数企业的信息系统功能不完善,只有38%的企业有仓储作业管理,31%的企业有库存管理,27%的企业有运输管理。由于信息化程度不高,很难全面开展物流银行业务。

物流成本(物流总费用占GDP 的比重) 较高,影响企业物流外包。2008年,全国社会物流总费用为54542亿元,与GDP的比率为18.1%,比2007年下降了0.3个百分点,但仍比美、日等发达国家高出许多,相当于其他国家多年前的物流水平。图2清楚地显示出,1991~2008年,我国物流成本几乎是美、日物流成本的2倍。此外,我国第三方物流市场不成熟,秩序不规范,很大程度地制约了物流外包。对于物流银行业务而言,如果企业没有将物流外包,而是自营物流,就谈不上物流银行质押贷款。

(二) 商业银行对象定位误偏

商业银行选择合作物流企业对象时也存在误区,无论是全国性还是区域性商业银行,大都将目标锁定那些实力强、市场份额大的大型物流企业,一般不考虑中小物流企业。大型物流企业对应的核心目标客户一般是大型制造企业,大企业一般有其固定的上下游客户,物流企业提供服务的对象就是以大型制造企业为核心的“1+N”目标客户群。因此,这就抬高了物流融资门槛,使物流银行无法在中小企业中广泛普及并开拓业务。

(三) 企业经营理念尚没有转变

首先,在会计处理上,企业把原材料看作是生产成本的部分,原材料的资产意识淡化,甚至库存商品的成本意识也超过了资产意识。再加上企业传统融资习惯和实践中传统融资方式的影响,企业很少用原材料或库存商品抵押融资。其次,中小企业没有树立现代化的物流观念。生产企业自营物流的比例偏高,物流社会化程度低,企业物流供应一般都由企业自身或供货方来承担,第三方物流公司承担的较少。即便是物流外包的企业,对物流服务需求的层次还不高,仍集中在传统仓储、运输等基本服务上。生产企业的外包物流主要集中在干线运输,然后是市内配送;商业企业的外包物流一般依次集中在市内配送、仓储、干线运输等环节上面。

(四) 物流银行业务存在风险

首先,信用风险。企业可能伪造仓单、提货单,套取银行资金;货物质权的充分性难以保证,企业可能以次充好,货物来源可能不合法,货物可能不畅销、价值可能不稳定。其次,市场风险。市场上一些突发状况可能导致货物滞销或价值大幅减少,银行贷款不能按期如数归还。再次,操作风险。这来自于银行和物流企业两方面,由于内部操作失误导致的损失。物流企业对货物承担监管和保管责任,如果工作人员疏忽或与货主衔接不当,使货物处于空白监管状态,则可能发生货损。银行可能由于物流企业的介入而懈怠,忽视自身职责。最后,经营风险。企业以仓单质押获得资金后,用于解决生产经营中的流动性问题,一旦企业决策失误,银行贷款难以归还。即使银行实现质权,也会有处理成本。最后,法律风险。在保兑仓业务中,原始仓单归银行掌握,销售商随缴保证金随提货,会使仓单记载价值大于实际货物价值,此时仓单的法律效力如何尚没有明确规定,银行的质权是否充分不得而知。

四、全面开展物流银行业务的对策建议

(一) 实行差异化发展战略

不可能让所有银行都瞄准全国性或跨区域性的为数不多的大型物流企业,导致中小企业不能普遍享受物流银行业务的融资便利。商业银行应该重点针对自身业务密集区域内物流企业和中小企业,为他们的融资提供服务。不同的物流企业拥有不同的核心客户,不同的核心客户就会有不同的“1+N”客户群,银行与多家物流企业合作,就会形成一张宽广的融资业务网络,使中小企业普遍受益。此外,物流企业和银行在定位和服务方面都应该与同行竞争对手有所不同,走特色化路线。物流银行业务以中小企业客户为中心,根据客户所处行业、生产经营特点提供特色方案,根据客户不同的需求层次提供内容不同的服务。

(二) 合理分担费用和利益

利润在企业经营活动中处于首要地位,处理好收益分配问题才能吸引各主体积极参与其中。对于仓库管理人员的工资性支出、仓租费用,应坚持“谁融得资金由谁承担”的原则,但是在保兑仓和授信融资模式中,也可遵照生产商和销售商的合同规定,融资企业还应承担银行贷款的利息以及贷款中产生的其他费用。物流企业的收益除了仓租等常规性收入外,还应该从银行方面获得一定利润。如果银行的利息是5%,则可要求1 个点或其他收益,具体由两者协商。

(三) 严格控制风险

在银行内部,应成立物流银行业务专职部门,制定业务开展细则,如商品融资管理办法、仓单质押管理办法等等。选择放贷对象时,参照物流企业建议,挑选资信良好的企业。选择物流合作商时,可参考物流与采购联合会每年公布的A级物流企业名单,选择适合的物流企业合作开展业务。在与物流企业合作方面,首先,银行与物流企业应达成共同的战略发展意识,签署合作协议。其次,银行可以考虑收购或参股物流企业,直接参与到物流企业的经营中,就可以减少信息不对称,大大降低银行风险。另外,银行可建立与物流企业对接的信息系统,以更充分、更有效、更便捷地获得抵押货物信息。

(四) 推进物流园区建设

一方面,物流园区聚集了多数物流企业,有利于发挥物流企业整体优势和互补优势,提升物流服务,吸引企业物流外包。另一方面,以物流园区为载体的物流银行业务,有利于银行统一操作口径,降低货物监管、保管风险。同时,信息化已经成为现代物流的重要组成部分。利用物流管理系统处理和控制物流信息,对银行而言,诸如企业客户生产销售的资料收集、资信调查、资信档案管理,还有涉及质押货物的最新信息唾手可得;对物流企业而言,通过信息系统,可以根据客户需求的轻重缓急,即时有效做好物流工作,提升服务水平;对融资企业而言,高效的信息系统可使物流服务商随时了解货物的状态,最大限度地为多个客户服务,降低单个客户服务成本。

注释

①中国人民银行在《其他商业银行人民币信贷收支表》中,将短期贷款分为工业、商业、建筑业、农业、乡镇企业、三资企业、私营企业及个体贷款、其他短期贷款。

②包括交通银行、中信银行、中国光大银行、华夏银行、中国民生银行、广东发展银行、深圳发展银行、招商银行、上海浦东发展银行、兴业银行、恒丰银行、浙商银行、渤海银行,不包括工、农、中、建四大银行。

教育期刊网 http://www.jyqkw.com
参考文献

[1]王传松.物流金融研究综述[J].物流科技,2008 ,(11):12-16

[2]杜红权,胡介埙.我国开展物流银行服务的理论与实践[J].上海金融,2005,(6):11-12.

[3]张凯,董千里.物流银行金融服务创新解除中小企业融资障碍[J].财经理论与实践,2008,(1):39-42.

[4]申风平等.物流银行业务效能及其风险防范[J].武汉金融,2008,(10):30-32.

(责任编辑:夏明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