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论文网免费提供金融银行论文范文,金融银行论文格式模板下载

我国商业银行操作风险管控研究

  • 投稿织锦
  • 更新时间2015-09-28
  • 阅读量342次
  • 评分4
  • 19
  • 0

刘松涛,王俊帆,曾云阳

(福建农林大学经济学院,福建福州350002)

[摘要]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和金融体制改革的深化,当前我国商业银行面临的风险也逐步呈现多样化的趋势。在商业银行面临的诸多风险中,操作风险作为商业银行最基础的风险之一,也呈现复杂化演变的趋势,并受到了越来越多的关注。本文首先概述了商业银行操作风险的定义并对其进行分类,接着描述了商业银行操作风险的特征,进而分析了商业银行操作风险的成因,最后有针对性地提出了一些相关建议,希望能为我国商业银行操作风险管控工作提供帮助。

教育期刊网 http://www.jyqkw.com
关键词 ]商业银行;操作风险;成因;对策

[DOI]10.13939/j.cnki.zgsc.2015.22.048

1商业银行操作风险的定义

操作风险是商业银行在日常业务经营和自身发展壮大过程中所必须面对的一种具有普遍性和基础性的风险,其具体指的是商业银行在日常经营过程中所遇到的同市场风险或信用风险不直接相关的风险[1]。此外,巴塞尔银行监管委员会在《巴塞尔新资本协议》中将商业银行的操作风险定义如下:商业银行的操作风险具体指的是商业银行由于不完备或者有缺陷的内部程序、不完善的技术系统以及人员或者受到外部事件的冲击从而带来损失的风险[1]。

2商业银行操作风险的分类

商业银行的操作风险具体可分为:操作失误风险、操作战略风险[2]。

操作失误风险指的是商业银行工作人员在日常业务操作中出现失误进而导致的相关风险。具体而言,商业银行不论是在人员配备、操作流程或是技术运用等环节上都可能出现某些操作失误,进而引发相关风险。商业银行的操作失误风险虽然不可避免,但却可预期、易控制[2]。

操作战略风险指的是非商业银行工作人员在日常业务操作中出现失误而导致的相关风险。具体而言,操作战略风险属于因市场环境、政策法规等外部因素变化而引起的相关操作风险。因此,商业银行的操作战略风险较难进行预测和控制[2]。

3我国商业银行操作风险的特征

3.1兼具内生性与可控性

内生性与可用性是商业银行操作风险的显著特点。具体而言,由于商业银行的操作风险大多来源于商业银行内部,例如操作流程的不合理、操作规章的不健全、操作人员的不专业等。因此,商业银行的操作风险具有将较强的内生性特征[3]。此外,也正是由于操作风险的内生性,这也就导致商业银行可以通过内部调整对操作风险进行有效防控。

3.2风险与收益非对等性

风险与收益的非对等性是商业银行操作风险有别于商业银行面临的其他风险的重要特征。具体而言,商业银行在日常运营中面临的信用风险和市场风险一般都遵循风险与收益相对等原则,但操作风险却非如此。在大多数情况下,操作风险与收益呈现出非对等性,也就是说商业银行的操作风险并无法为其带来相对应的收益。

3.3兼具复杂性和独特性

复杂性和独特性是商业银行操作风险的一大特点。具体而言,商业银行的操作风险的成因较为复杂,内部操作程序错误、工作人员操作疏忽和外部环境变化都有可能引发操作风险。此外,从实践中来看,不同商业银行的不同操作风险间往往不存在紧密联系,例如这些风险导致的损失程度、发生频率都各不相同。因此,商业银行操作风险具有一定的独特性。

3.4兼具广泛性和包容性

广泛性和包容性商业银行操作风险的另一大特点。具体而言,商业银行的操作风险从风险爆发和管理角度看,其覆盖了商业银行大部分的经营管理业务。具体而言,操作风险可能发生在商业银行日常业务中并给商业银行带来轻微损失;又有可能产生于非日常业务中,但却会给商业银行带来重大损失。因此,商业银行的操作风险具有一定的广泛性和包容性。

4我国商业银行操作风险的成因

4.1商业银行内部管理模式较为落后

当前,我国商业银行内部的管理模式大都属于间接管理模式,这种间接管理模式可能就会导致上下级之间的信息不对称现象,而信息不对称就容易给某些心怀不轨的内部员工提供了犯罪可能和空间。此外,随着金融创新的增加和业务类型的多样,商业银行对于网上金融业务、理财咨询业务等新型业务的内部管理尚不规范,这也容易导致相关操作风险的产生[4]。

4.2商业银行风险防范体系存在缺失

当前,我国部分商业银行仍然没有建立起应对和防范操作风险的相关体系,例如关键风险指标、风险数据库、风险评估库等。此外,有些商业银行尽管已经建立起相关风险防范体系,但在日常工作中却无法将其全面完整、认真细致地涵盖到具体操作流程的每一个环节,导致这些风险防范体系形若无物。

4.3商业银行内部控制制度存在漏洞

当前,我国商业银行尽管已经建立起一套较为完善的操作风险内部控制制度,例如在会计业务和授信业务上的事前审核、事中防范、事后审核等,并针对操作风险多发的信贷领域实行客户经理与授信经理分离、贷款审核和贷款批放分离、专家集体团论制度等[5],但商业银行在日常业务运行中依然容易爆发出诸多操作风险,这说明商业银行的内部控制制度存在漏洞。

4.4商业银行操作风险防范意识薄弱

当前,我国部分商业银行对于操作风险的防范意识仍然较为薄弱。具体而言,首先,这些商业银行的管理层和基层员工在日常工作中始终较为忽略关注操作风险以及防范操作风险,并认为即使爆发操作风险,其导致的损失也较小且位于可控范围之内。此外,这些商业银行无法将操作风险的具体管理进行明确的权责划分,且银行内部的风险建设和教育相对落后。例如,当前我国大部分商业银行将员工职业道德风险防范和教育交由银行保卫部门负责,而对传统的业务处理则由内部审计部门负责进行核查。显然,员工的职业道德和业务处理是相互交织的,而商业银行将其割裂将不利于针对操作风险进行有效防范。此外,也存在相当一部分商业银行忽略对操作风险的建设和教育,并存在风险教育“走过场”的形式。

5改善我国商业银行操作风险管理的对策及建议

5.1强化员工风险防范意识,提高从业人员自身素质

商业银行内部从业人员既是引发操作风险的主体,也是防范操作风险的主体。因此,商业银行有必要通过强化银行内部从业人员的风险防范意识和提高其职业素质来降低操作风险发生的概率。具体而言,首先,商业银行可以建立操作风险教育平台,通过此平台来开展员工继续教育,使其理解和熟练相关业务的操作流程和关键的风险部位,以确保其操作流程的合格合规。此外,商业银行也可以通过这个平台来增强员工的职业信念、职业道德和职业操守,让其牢记自身工作岗位职责。其次,商业银行也要建立起公正公平、科学合理的人力资源管理体系,并完善员工的奖惩机制、晋升机制,以此来增强员工的归属感与责任感。最后,商业银行也可以根据员工个人的职业素养和业务能力,并具体结合员工的年龄阶段、学历水平和工作经验,将其恰当地分配到适合他们自己的岗位,并对重要部门的员工实行严格筛选和岗位轮换,以防范操作风险的生成。

5.2完善内部控制制度建设,更新优化内部管理模式

在内部控制制度建设和内部管理模式优化上,商业银行应该尽可能制定详尽的业务规章制度和操作流程手册,并可以改变当前的间接管理模式,实行重要岗位和核心业务直接管理和汇报模式,以此来减少相关操作风险的生成。具体而言,商业银行可以针对操作风险实行银行内部层级负责制度,通过层层负责和监督来提升监管的效率并促使银行内部员工严格遵守规章制度。此外,商业银行不同层面的工作人员也要进行分工配合,以切实完善内部控制制度,提高操作风险管控效率。具体而言,商业银行的高级领导干部要肩负起组织制定监管模式的任务,并将这些制度向下级进行有效传达;商业银行的中层管理干部和业务部门主要负责人要切实执行好上级的任务,并针对这些任务进行积极督办,扮演好高层领导与基层员工之间的传递桥梁、纽带和传声筒的角色;商业银行的基层员工也要根据上级指示,切实提高自身的业务操作技能,将操作风险控制在第一线。

5.3增强操作风险防范意识,明晰相关部门监督权责

商业银行的管理干部和基层员工都应该增强自身的操作风险防范意识、增强风险防范能力,以便有效控制操作风险。具体而言,商业银行高级管理干部应该增强操作风险防范意识,切实转变商业银行的整体经营理念,改变传统经营方式,并加深对操作风险的认识和理解,将对操作风险的管理和防范纳入商业银行整体风险防控的范畴之内。此外,商业银行也要通过对内部相关部门的整合来明晰这些部门的权责,以便这些部门可以更好地对商业银行操作风险进行监督和管理。

教育期刊网 http://www.jyqkw.com
参考文献

[1]巴塞尔银行监管委员会.巴塞尔银行监管委员会文献汇编[M].北京:中国金融出版社,2002.

[2]巴塞尔银行监管委员会.巴塞尔新资本协议[M].北京:中国金融出版社,2004.

[3]白可秀,王贺.对商业银行操作风险防范状况的调查与思考[J].辽宁经济,2013(3):54-55.

[4]廖智健.我国商业银行操作风险现状调查及策略研究[J].时代金融,2013(17):162-164.

[5]黄新颖.内部控制视角下商业银行操作风险完善途径[J].财会通讯,2013(5):112-113.

[作者简介]刘松涛(1992—),男,福建漳州人,在读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农村金融、县域经济与产业培育。王俊帆(1991—),男,福建福州人,在读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县域经济与产业培育。曾云阳(1991—),男,福建泉州人,在读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县域经济与产业培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