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论文网免费提供社会科学论文范文,社会科学论文格式模板下载

辛亥革命对中国政治现代化的影响

  • 投稿甲鱼
  • 更新时间2015-09-14
  • 阅读量762次
  • 评分4
  • 37
  • 0

唐淑楠 冯贺

摘要:政治现代化是人类现代化进程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政治现代化主要包括政治制度化、政治法治化和政治民主化等方面的内容。辛亥革命的功绩主要在于彻底推翻了两千多年的封建君主专制统治;但同时,由于其历史局限性,辛亥革命对中国的政治现代化也产生了不利的影响。从政治现代化的视角回顾辛亥革命,重新反思辛亥革命对中国政治现代化的推动作用及不利影响,对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建设具有重大的意义。

教育期刊网 http://www.jyqkw.com
关键词 :辛亥革命;政治现代化;现代国家

辛亥革命是中国历史上一次真正意义上具有现代化特质的革命,由此开启了中国政治现代化的历史进程。一百多年来,中国的政治在发展中继承了辛亥革命的历史遗产,不断由传统走向现代,走向成熟。

一、辛亥革命对中国政治现代化的贡献

1.推翻了封建君主专制制度,扫清了政治现代化的制度障碍

中国传统的政治结构是一种高度一元化的金字塔结构。金字塔的顶端是绝对皇权,中层由科举选拔的儒家知识分子构成,下层则是地主士绅组成的乡绅阶层。这样一种政治结构具有高度的“稳定性和板结性”,一方面,它维护了封建君主专制统治的稳定性;另一方面,其容纳社会变革的能力与功能有限,也阻碍了中国传统文化中接近现代性因素的发挥。

辛亥革命用暴力手段推翻了满清贵族的统治,代之以中华民国,结束了封建君主专制制度在中国两千多年的统治。中国的历史发展不再是改朝换代的循环,而是以人民主权的现代合法性代替了天命王道的旧有价值观念。民主共和来源于人民的选择,经由法律明文规定,在法理上确定了自身的合法性。“辛亥革命促成了旧体制的瓦解和新体制的建立,中国历史因之越出了改朝换代的旧轨”①,中国开始走向现代政治的新纪元。

2.宣扬民主共和观念,促进了近代政治思想的传播

鸦片战争以后,西方近代政治思想在中国逐步传播开来,但其传播的范围始终局限于上层官僚和一小部分先进知识分子,先进中国人在寻求现代化的道路上不断失败,“部分原因就在于人们普遍不愿完全抛弃古老的道理,而是趋向于对这些道理进行重新的界定”。②

辛亥革命后,中华民国建立,民主共和观念深入人心。“在此之后,帝王由人主、天子、君父变成了人民的公敌。‘敢有帝制自为者天下共击之’成为一种时代意识”,袁世凯和张勋掀起的两次复辟运动由于缺乏广大民众的支持而失败。同时,近代民族主义思想也得到了广泛的传播,并且成为中国人政治意识最强大的因素。

3.创立了资产阶级共和国,开始了资产阶级宪政的尝试

“中国现代化的最初启动可以上溯到19世纪60年代的自强运动。”③辛亥革命之前,中国的现代化运动主要有三次:自强运动、维新变法、立宪运动,这三种运动彼此之间既相互联系,又相互区别。维新变法和立宪运动中虽然有过政治现代化的一些内容,但实质上却与政治民主化——政治现代化的核心相违背,因此并不能算是真正意义上的政治现代化。中国的政治现代化真正开始于辛亥革命。

中华民国开启了中国尝试走向现代法治国家的先河。南京临时政府创立后,《临时约法》以根本大法的形式确立了近代资产阶级民主共和政体,设计出了“三权分立”“ 分权制衡”的政治体制,从法律上限制了国家最高权力机关—总统的职权与任期。南京临时政府还颁布了一系列与此政治体制相适应的法律,最终形成了一定意义上的资本主义法律体系。从清末“立宪”到民国“宪政”,辛亥革命开辟了在中国推行现代法治国家的新模式。

4.现代性政党的形成,促进了政党政治的发展

同盟会是辛亥革命的领导力量,也是近代中国第一个资产阶级性质的政党,相对于传统的君主世袭制而言,同盟会的成立无疑是中国政治现代化的一大发展。辛亥革命后,伴随着民主共和制度的确立,各种现代意义上的政党和社会团体如雨后春笋般涌现出来。这些政治性团体具有一定的纲领和主张,尽管组织比较松散,但都具备一定的影响力,成为民众讨论国家形势、关心国家命运和进行政治沟通的平台。政治性团体的发展从现实层面否定了专制制度,成为现代政治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辛亥革命作为现代意义上的政治革命,推翻了两千多年的君主专制制度,建立了民主共和国,可谓“创数千年未有之变局”。正是在辛亥革命的历史作用下,中国政治开始了由传统向现代的转变。

二、辛亥革命对中国政治现代化影响的不利方面

1.政治权威缺失,缺少强有力的领导集团

政治权威是指依法行政的权威,即公共权力的权威。现代化是一个综合性系统化的社会全面整合的过程。“它的一切工作只不过是创建一个适应现代文明的权力机制和充满现代文明生机和活力的社会结构,保障人的全面发展。”④一个国家在现代化的进程中必须要有高度的政治权威,才能保证社会的长久稳定和高速发展。

辛亥革命后,溥仪虽还有一定的影响力,但作为国家最高权力机关的政治权威却不复存在,封建势力再也得不到广大民众的支持。同时,革命党人也没有能力树立另一个政治权威有效地领导中国的政治现代化运动。孙中山是革命党人的领袖,但“缺少财力,武力和帝国主义列强的支持”。袁世凯虽然是“参议院一致公举”为大总统,但是经过二次革命,复辟闹剧后,也失去了大多数人的支持。辛亥革命后,政治权威的丧失导致了政府效率低下,严重阻碍了中国的政治现代化进程。

2.辛亥革命后不久,中国陷入了军阀混战的局面

辛亥革命后,南京虽然成立了名义上的临时政府,但革命的胜利果实很快被袁世凯所窃取。1916年,袁世凯死后,军阀势力集团失去了领导核心,“在旧的统一已被推倒和新的统一尚未到来之前,出现了一个军阀割据的时期”。军阀作为一种新旧势力相互结合的封建势力,又有着异乎寻常的特点:一是军队私有化,军队成为军阀的私有物;二是军阀对地盘的占有。军阀的统治实质是实力的武治,他比寻常的封建统治者带有更大的动乱性和黑暗性。

军阀对中国政治的改造,极大地阻碍了当时中国社会正在进行的政治现代化进程。最明显的就是军阀主义造成的政府的瘫痪:一方面,军阀主义下,中央政府随着军阀势力的增减而不断变化;另一方面,缺少对军阀的有效约束,中央政府的命令也无法得到彻底贯彻。政府职能弱化,导致政府无法对全国的资源作出统一的调配,严重阻碍了中国政治现代化进程。

3.政治参与不足,广大民众政治冷漠

现代政治一个最显著的特点是民众广泛参与政治,这既体现出政治制度的合理性与吸引力,又表明了民众对政治制度的信任与支持。在传统政治形态下,金字塔式的政治结构,严重阻碍了普通民众政治诉求的表达,迫使民众习惯性地对政治完全冷漠,民众只有服从,几乎与政治绝缘。

辛亥革命后,民主共和观念虽得到广泛传播,但革命党人并未认识到普通民众在政治建设中的作用,也没有动员民众参与到新政权的建设中来。无论是传统政治势力还是资产阶级,都将政治视为精英人物的“特权”,将普通民众排除在外,使得“政团不过是读书绅士阶级的专用品”,“清颠覆后,所有的政党都不与民众发生关系,都成了水上无根的浮萍,暂时都没有成功的希望”。这样,新政权的现代政治色彩便大大减弱了。

三、辛亥革命对当今政治现代化建设的历史启示

辛亥革命所开创的关于民主共和的实践给我们留下了一份丰厚的历史遗产。辛亥革命期间广泛传播的民主共和思想影响深远,中国共产党人更是这些思想的忠实继承者和践行者。

1.以民主共和为目标的政治现代化是一个漫长的历史过程

自辛亥革命以后,中国的政权更迭频仍,各式人物在历史舞台上粉墨登场,无不体现着中国政治由传统向现代转变的历史震荡。一个有着两千多年专制传统的国家要过渡到现代社会,不是一次疾风骤雨式的暴力革命就可以达到的目标,而是需要一代人甚至几代人的不断努力方能完成的使命。各国政治现代化的实践证明,专制国家进入现代民主社会不是一蹴而就的,反复实践的基础上,才修成正果。

2.以民主共和为蓝图的政治现代化是一个多元的有机系统

政治现代化不是一个单一的政治模式,而是一个复杂的有机系统。政治现代化不仅是制度上的现代化,更包括政治参与,政治思想等各方面的现代化。另一方面,政治现代化又是现代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同经济现代化、文化现代化紧密相联,密不可分。因此,对政治现代化的推进,绝不能只注重某一方面,而应是协调推进,立足整体。

引文注释

①陈旭麓.近代中国社会的新陈代谢[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2:342.

②[美]吉尔伯特·罗兹曼.比较现代化课题组译.中国的现代化[M].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2010:45.

③罗荣渠.现代化新论[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13:219.

④王海光.旋转的历史-社会运动论[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5:103.

(作者单位:辽宁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