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论文网免费提供社会科学论文范文,社会科学论文格式模板下载

浅谈两大经济体制下的效率与公平

  • 投稿汽车
  • 更新时间2015-09-14
  • 阅读量321次
  • 评分4
  • 71
  • 0

朱瑾璇

摘要:本文试从生产力的角度,分析市场经济和计划经济两大体制下的效率和公平,生产力对于二者的影响,并对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下效率与公平问题进行了分析。

教育期刊网 http://www.jyqkw.com
关键词 :效率;公平;生产力;市场经济;计划经济

一、市场经济体制下的效率与公平

从奴隶社会的奴隶贩卖到封建社会的土地交易,市场贯穿了人类社会的发展进程。然而,在资本主义社会之前的任何一个社会,市场的力量都被落后低下的生产力所牢牢束缚,无法作为一种强有力的手段来进行产品分配。直到英国率先进入了资本主义社会,市场经济体制才正式登上了人类历史的舞台。

1.市场经济体制的特征

市场在资本主义社会中苏醒,因此具备了资本主义社会的典型特征。较之于奴隶社会和封建社会,资本主义社会是将一个人的独裁统治扩展成了一个集团的“民主”统治。无论这个统治集团隶属于哪个阶级,占有了哪种生产资料,保持思想和人身的自由以及彼此之间激烈的竞争都是统治集团全体成员必须遵守的规定。市场将这种特征原封不动地遗传下来,即自由和竞争。市场经济体制是以市场为分配手段来维持经济运行的。因此市场经济体制也继承了市场自由和竞争的两大特点。

2.效率与公平的首度失衡

(1)重视效率。在市场经济体制下,资本、劳动、土地和企业家才能都作为生产要素而被调动起来,源源不断地涌入市场。市场为要素所有者创造了一个可以充分发挥自我条件的广阔平台,“有钱出钱,有力出力,有地出地”的游戏规则将原本支离破碎的社会阶层紧密地联合在了一起。由于市场的自由,任何一家厂商的资产和行为都不受管制;由于市场的竞争,厂商可以为了提高利润而尝试不同的生产方式来压低成本,进而提高商品在市场中的竞争力。工业革命之后,层出不穷的先进生产技术创造出了无数的生产奇迹。从亚当·斯密到弗里德曼,从古典政治经济学到现代西方经济学,没有一个人站出来试图挑战它的正确性。市场经济体制大大推动了生产力的发展,并以一种最有效率的方式配置着社会资源和自然资源。

(2)忽视公平。资本主义社会在市场经济体制的推动下取得了人类社会无数璀璨的生产成果,但是也造就了人类历史上最严重的贫富分化和经济危机。市场是以竞争为手段保持自我运行的。但是,在激烈的竞争之中总会有一部分人因为自身条件的限制而被淘汰下来,逐出市场。原来的厂商或者企业家沦为了雇佣工人,而原来的雇佣工人则被迫下岗。失业导致了普遍性的贫穷,因此这些失业者无力购买市场上的商品,从而带来了厂商的产品积压。厂商为了维持利润而裁员,进一步加剧了失业。社会的贫富分化将资源和产品逐渐集中在少数人的手中,产品分配也从高效率转换为不公平。越来越多的失业者成为了社会中的定时炸弹,终于在资本主义社会看似最为繁荣的时候引爆,经济危机随之爆发。

综上所述,市场经济体制是一个不完善的经济体制。它盲目地提高了效率,却牺牲了公平。在市场发育前期阶段会提高生产力。但是在效率和公平二者矛盾激化的时候,便成为了破坏生产力的罪魁祸首。

二、计划经济体制下的效率与公平

早在16世纪西欧资本主义萌芽的时候,就已经有人注意到了市场经济体制的弊端,提出以国家的指令性计划来分配产品的朴素思想。然而在之后的几个世纪里,资产阶级都掌握着国家政权,计划经济体制的美丽愿景被湮没在历史长河之中。直到马克思《共产党宣言》的发表和苏维埃社会主义联盟的建立,计划经济体制才第一次以官方的形式出现在世人面前。

1.计划经济体制的特征

计划经济体制是随着社会主义社会的出现而确立的,它从诞生之日起就成为了社会主义社会进行产品分配的有力工具。社会主义社会与资本主义社会相比,最大的差别就是将“私有制神圣不可侵犯”这一论断彻底推翻,用国家所有制抑或公有制来取代私有制,用硬性的政令来取代自由竞争的市场。因此,计划经济体制也完全取代了市场经济体制,成为了国家指令的助推器。在计划经济体制那里,国家的意志高于一切,社会上所有产品和资源统一由国家分配。因此,计划经济体制的特征就是国家所有和统一分配。

2.效率与公平的再度失衡

(1)重视公平。社会主义社会建立的核心原因,就在于资本主义社会之中严重的贫富分化无法再推动生产力发展,需要用一种新的社会制度来取代它。社会主义社会建立伊始,消灭贫富差异和实施公平分配就成为了它存在的意义。社会主义社会将生产资料全部收归国有,消灭了私人剥削劳动人民的工具。国家按照计划来分配产品和消费资料,公平性得到充分的实现。从苏联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到新中国建立后的人民公社,公平的产品分配方式大大推动了社会全体成员的劳动积极性。就在资本主义社会奄奄一息的时候,东方世界却出现了另一番“全民劳作,人人平等,多快好省地建设社会主义”的繁荣图景。计划经济体制终于战胜了市场经济体制,取得了前所未有的胜利。

(2)忽视效率。计划经济体制解放了社会,同时也束缚了社会。由于生产和分配完全通过国家的意志来执行,因此面对千千万万的不同消费群体,计划成为了“紧箍咒”。每一个消费者都具有不同的需求,无法通过国家的一纸正文就可以衡量。由于国家计划的盲目实施,出现了劳动者为了生产而生产,而不是为了消费而生产,进而导致供给和需求的断层。公平分配的背后,隐藏了一个接一个付出和获得不对等性生产矛盾。大锅饭的最终结局,就是越来越多的人开始懈怠,以磨洋工的方式来获取国家的定额分配。苏联在斯大林计划经济模式下取得了举世瞩目的生产奇迹,可是国防和军工科技的领先并不会带来人民群众基本生活水平的提高。最终,计划经济体制所隐藏的效率和公平的矛盾逐渐凸显,导致了生产力的停滞和倒退。在生产力日益萎缩的局面下,公平性也无法再得到保证。

综上所述,计划经济体制与市场经济体制一样,也是一个无法真正承担起解放生产力和发展生产力历史使命的畸形体系。按国家计划分配在一定程度上保障了公平,但是它也同时牺牲无数个人的劳动工作效率。在一个没有效率的社会中,公平性无法维持下去,生产力依然会返回到原先的落后水平。

三、生产力与效率和公平的关系

1.生产力决定效率和公平

效率和公平是国家经济体制中分配领域的两大指标。纵观人类社会发展史,我们发现,生产力水平的高低衡量着分配方式的发展,进而决定了分配制度里的效率和公平。

在原始社会,生产力水平低下,产品剩余匮乏,人类依靠结成团体进行捕猎活动,产品的多寡完全取决于捕猎量和消耗量。每一个部落当中总会存在年迈的,或者因为捕猎而受伤的成员。这一部分成员无法再从事捕猎活动,但是依然要消耗捕猎的食物。为了满足部落全体的生存需求,他们只能把这部分老弱病残的成员杀死或者逐出部落,而将捕猎得到的食物重新分配给可以劳动的那一部分成员。

由此我们看出,在一个生产力落后的社会,社会为了保持效率只能去牺牲公平。随着生产力的发展,人类社会的产品剩余逐渐增加,效率和公平的相互关系可以得到适当的兼顾。资本主义社会是人类社会之中第一个使用国家福利和税收政策来进行收入分配的社会。我们不得不承认资本主义社会存在压榨和剥削,但是不可否认的是,资本主义社会较之于封建社会和奴隶社会的唯一优势,就恰恰在收入再分配上面。美国总统罗斯福面对资本主义危机,采取了一系列手段保障失业人员的基本生活。试想,如果罗斯福生活在一个奴隶社会,没有发达的生产力作为支撑,没有丰腴的产品作为依靠,又如何落实福利救济政策呢?因此,随着社会生产力的发展,社会分配会兼顾效率和公平。

市场之所以在资本主义社会中复活,而在封建社会和奴隶社会中沉睡,其核心因素就是资本主义社会的生产力较之于后两者具有了革命性的飞跃。正是资本主义社会的生产力刺激了市场的发育,市场再通过影响分配方式来推动生产力的发展。在市场和生产力相互促进,相互引导的过程中,效率和公平也在不断地运动,对立统一。

总之,生产力决定社会的发展程度,进而决定了社会分配的方式,决定了效率和公平。

2.效率和公平对生产力具有能动的反作用

经济学中一直存在一个疑问,这个问题从1825年以来就悬而未决。为什么资本主义社会相对于封建社会和奴隶社会更加先进,却首先爆发了经济危机?马克思说,是资本主义生产的社会化和生产资料的私人占有制度二者的矛盾激化了这场危机。那么为什么同样也存在私人占有制的封建社会和奴隶社会却从来没有出现过经济危机呢?爆发经济危机的原因,是社会生产力发展到一定高度,社会分配方式的效率和公平的矛盾无法再调和了。奴隶社会和封建社会生产力低下,分配方式不完善,效率和公平二者水平都很低,因此无法将其中的矛盾激发出来。相反,资本主义社会分配方式相对于封建社会和奴隶社会,生产力和分配水平都大大提高。在资本主义社会里,分配方式仅仅片面地局限在效率的保障上,公平被抛弃了。随着生产力的进一步发展,效率越来越高,公平越来越低,二者的矛盾终于激化,以生产性过剩的经济危机形式表达出来。经济危机的爆发大大破坏了生产力,使得生产力水平倒退萎缩,进而效率和公平的矛盾得以缓和,再一次进入“萧条—发展—高涨”的经济怪圈。如果效率和公平无法得到兼顾,就只能以经济危机的形式爆发破坏生产力,从而调和分配里的效率和公平之间的矛盾。

综上所述,效率和公平对于生产力有着能动的反作用。

四、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下效率与公平问题

我国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以来,国内外专家学者对此争论不休。然而,事实却向世人证明,我国的经济体制真正地适应并满足了社会生产力发展的需求,创造了举世瞩目的经济增长奇迹。这其中的原因,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第一次做到了效率和公平的兼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调和了效率和公平这两大分配矛盾,弥补了原本的市场经济体制和计划经济体制存在的缺陷,从而培育了适合生产力发展的良好环境

社会主义社会的优越性,就在于它将人与社会放在了资本之上,强调以人为本。相对于社会主义社会之前的几种社会形态,公有制成为了现实,进而消灭了生产资料对于劳动者的剥削。公有制是保证分配公平的重要条件,而公有制恰恰是社会主义社会的特征。因此,社会主义就是公平分配的代名词。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与资本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不同之处,就是它批判地继承了市场对于资源配置的有效性,摒弃了市场经济体制固有的“效率大于公平”的片面性。除此以外,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保证了公平分配,因为生产资料掌握在国家手里,全体社会成员就是生产资料的主人,不存在剥削和压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摆脱了计划经济体制的“绝对平均主义”,真正地调动了劳动人民的工作积极性。市场的特性融入社会主义制度,使得生产和消费得到了完美的契合,又保证了一定程度的竞争,加速经济运行,推动生产力发展。社会主义的公有思想嵌入原本冰冷无情的市场竞争,保证了合理的收入差距。因此,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是将公平和效率有机结合,为实现社会的高效率公平分配创造了物质条件。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之所以可以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就因为它的分配方式以一种对立统一的矛盾运动力量来支配公平和效率。公平和效率不再以经济停滞和经济危机两种方式来彼此冲突,而是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下相互促进,相互发展。

我国目前经济中仍然存在许多弊病:过高的基尼系数、区域间经济发展不协调、市场发育不完善等等。这仅仅是我国实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初期阶段的必然效应。任何一个国家的进步都是在各种经济问题相伴下进行的。我国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生产力低下,没有足够的力量来培育市场机制。但是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逐步完善,生产力得到提高,这些经济问题就会自然解决。相反,国外敌对势力总是对我国的青年学子进行蛊惑和诱骗,试图将他们的思想灌入我们的大脑来怀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重要性。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是21世纪最伟大的发明,它是真正能够带领我国通往现代化的必经之路。我们应该毫不动摇地坚持社会主义思想,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大旗,向祖国光辉的未来大步迈进。

教育期刊网 http://www.jyqkw.com
参考文献

[1][美国)伊斯雷尔·柯兹纳,著.冯兴元,等,译.市场过程的含义[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2(9).

[2][美]迈克尔·佩蒂斯,著.王璟翻,译.大失衡[M].南京:译林出版社,2014(10).

(作者单位:兰州大学经济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