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论文网免费提供社会科学论文范文,社会科学论文格式模板下载

内部审计与公司治理关系研究

  • 投稿悠理
  • 更新时间2015-09-14
  • 阅读量329次
  • 评分4
  • 25
  • 0

李伟昌 赵洪进

摘要:随着现代企业制度的不断发展,公司治理结构也日益完善,内部审计作为一项监督与评价机制,是促进公司治理机制有效运行,实现组织价值增值的重要手段,同时,公司治理也是内部审计工作开展的制度环境和重要保障。本文从研究内部审计与公司治理及其相互关系出发,分析我国企业内部审计现状,针对存在的问题提出合理化建议,以期完善内部审计的公司治理功能。

教育期刊网 http://www.jyqkw.com
关键词 :内部审计;公司治理;相互关系

一、公司治理与内部审计的定义

1.公司治理的定义

迄今为止,由于学者们研究的角度不尽相同,关于公司治理的定义,尚未形成有统一认识,然而他们在本质上都有着相通之处。归纳起来,公司治理是指通过某种制度或规则,来规范公司所有者、董事会、高级管理层之间的权力、责任和利益,从而形成三者之间的相互制衡,以保证资产运营的效率、效果以及所有相关者的利益最大化。

2.内部审计的定义

国际内部审计师协会(IIA)作为专业的国际性机构其发布的内部审计定义最具有代表性:即内部审计是一种独立、客观的确认与咨询活动,旨在增加组织价值及改善组织的运营,它通过应用系统、规范的方法,评价并改善风险管理、控制及治理过程效果,帮助组织实现目标。从国内来看,比较具有权威性的内部审计定义是我国内部审计协会于2013 年颁布的《内部审计基本准则》(第1101号):即内部审计是一种独立的、客观的确认和咨询活动,它通过运用系统、规范的方法,审查和评价组织的业务活动,内部控制和风险管理的适当性和有效性,以促进组织完善治理、增加价值和实现目标。相对于2003年《内部审计准则》中关于内部审计定义,该定义于国际内部审计师协会(IIA)更加接近,表明我国内部审计的发展逐渐与国际接轨。

二、内部审计与公司治理的相互关系

1.内部审计与公司治理有着共同的理论基础

内部审计与公司治理都是由公司所有权与经营权分离所导致的受托及委托责任的需求而产生的,他们有着共同的理论基础,即受托责任理论。公司治理的目标是通过完善与加强公司治理机制,从而保证受托责任能被有效履行。委托人在受托人经营行为严重损害其权益时,就需要有效的内部审计对其经营行为进行监督和检查,从而确保公司受托责任履行的同时,提升公司治理的效果。近年来,公司治理的关注对象不仅仅局限在所有者与经营者之间,而是不断向内外部各利益相关者拓展,从而受托责任的内容以及范围也不断拓展,内部审计应该根据公司治理新的需求,不断对职能和技术进行拓展和更新。

2.内部审计与公司治理目标具有一致性

内部审计与公司治理在目标上具有趋同性。内部审计是受所有者的委托,基于所有者的立场,对公司的财务状况及经营活动进行检查和评价,旨在通过审计,发现公司经营决策、内部控制和财务管理中存在的缺陷以及风险,并提出完善、纠正的建议,使得经营决策更加科学,完善内部控制和财务管理中的缺陷,及时识别公司运营风险,减少公司的损失,即实现所有者利益最大化和企业增加价值。公司治理的目的在于建立一套权利均衡机制来协调公司各利益方的关系,重点是激励和约束经营者,围绕所有者利益最大化目标开展经营活动,并向董事会提供真实业绩报告。由此看来,二者的最终目标是一致的,即都是为了提高组织的效率,确保组织目标的实现。

3.内部审计与公司治理相互依存、相互影响

良好的公司治理环境是内部审计发展的前提和基础,建立有效、合理的内部审计模式是良好公司治理结构的内在要求。内部审计可以缓解公司所有者与经营者之间委托代理问题,它可以提供管理层财务责任和管理责任履行情况的报告,公司所有者可以从报告获取相对可靠的信息,从而缓解两者之间的信息不对称,这也是良好的公司治理的内在需求。因此,内部审计与公司治理互相依存,互相影响。

三、我国内部审计现状及其存在的问题

1.内部审计机构设置不合理,独立性较差

独立性是内部审计工作有效进行的根本保证。内部审计缺乏独立性,就不可能对公司财务活动及重大运营活动做出客观公正的评价。目前我国内部审计机构设置没有定式,多数为内部审计机构隶属于公司财务部门,直接受财务总监管制,或者受分管财务管理的副总经理领导,只有少数上市公司的内部审计隶属于董事会及其审计委员会。我国《上市公司治理准则》,虽然对审计委员会做出了“独立董事应占多数并担任召集人,审计委员会中至少应有一名独立董事是会计专业人士”的规定,但由于我国上市公司股权结构比较集中,“内部人控制”问题严重,从而影响审计委员会的独立性。

2.内部审计范围局限,内部审计职能有待拓展

我国的内部审计大部分还停留于对过去的、已经发生的经营业务事项进行监督、审查,其审计范围比较局限,而内部审计范围不仅要涉及过去的、已发生的经营事项,还要对正在进行以及未来的经营中可能出现的风险进行防范和控制,协助管理层进行管理决策,从而减少公司不必要的损失,进而增加企业价值。此外,我国内部审计主要对公司的财务信息进行确认和审计,主要起“查错纠弊”作用,严重妨碍了咨询业务的发展,不利于内部审计评价、服务、咨询功能的拓展。

3.缺乏高素质的专业内部审计人才

我国企业中大部分内部审计人员知识结构比较单一,缺乏复合型的专业人才。在我国,大多数内审人员都是财会工作者,知识面比较局限,兼之在公司治理中地位不高,很难吸引知识面比较广,有着高素质的内审人才。因此,内部审计很难与经营管理、风险管理等要求高的领域相融合,从而限制了内部审计在公司治理中发挥作用。

4.传统的内部审计方法与技术比较落后

随着现代化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传统的内部审计方法已不适应公司治理发展的要求。内部审计人员多数还局限于用传统的财务审计方法对公司的经济活动和运营管理做出评价,即便发现问题和提出建议,由于出发的视角局限于财务领域,而忽略了经营管理中存在的潜在风险,这将不利于帮助公司高层管理者进行重大决策,完善公司治理。

四、完善我国内部审计公司治理功能的建议

1.合理设置内部审计机构,从而保证内部审计的独立性和权威性

内部审计的独立性是保证内部审计工作权威性的基础,而内部审计工作的独立性主要取决于内部审计机构的设置是否具有独立性。内部审计缺乏独立性和权威性,就不可能顺利对公司财务活动及重大运营活动做出客观公正的评价。我国内部审计机构的设置主要有财务总监或其他职能部门领导模式、总经理领导模式、董事会及其审计委员会领导模式、监事会领导模式。虽然从理论上,在监事会下设内部审计机构模式最佳,独立性和权威性最高,但是我国监事会大多只有监察权,没有直接对公司重大经营管理以及公司高级管理层任命的决策权;因此,这种模式很难顺利开展有效的内部审计工作。在实际工作中,可以采取直接在董事会下或者下设的审计委员会设置内部审计部门。董事会及其下设的审计委员会在组织中拥有较高的地位,从而归属于其的内部审计机构也具有较高的权威性和独立性,有利于有效地对公司经营管理活动及重大经营决策进行监督和评价,还可以解决高级管理层的道德风险和逆向选择,深入了内部审计的工作范围。此外,这种内部审计机构设置模式可以发现问题直接向董事会及其下设审计委员会报告,不受制于高级管理层,从而及时解决问题,提高内部审计工作效率。

2.扩展审计范围和拓展审计职能,发挥内部审计在公司治理中的作用

随着经济和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公司面临的经济环境日益复杂,不确定性程度增高,风险管理日益重要,内部审计应将工作重心从传统的财务审计、控制评估扩展到绩效审计、风险审计、战略审计等领域,不仅要查错防弊,更要将内部审计职能向管理、服务与咨询等多种增值职能拓展和转变,对企业的经营管理进行分析、确认、风险评估、咨询,积极参与到管理层决策中去,不断完善公司治理,减少公司不必要的损失,从而实现组织价值增值。

3.全面提高内部审计人员综合素质

内部审计要在公司治理中积极发挥作用,提升企业价值,离不开高质量的内部审计成果。而内部审计人员作为内部审计工作的执行者,对内部审计工作质量有重要影响。这就需要全面的高素质的内部审计人员,不仅要懂得财务会计,还要懂得经营管理、信息管理、法律等多方面的知识。目前,我国内部审计人员专业机构单一,普遍综合素质不高。因此,我国要全面提升内部审计人员的素质。一方面可以开展内部审计师资质认证以及后续教育,不断更新学习新的内部审计知识以满足公司治理对内部审计的要求,另一方面,提高内部审计工作的准入条件,并且内部审计部门要合理引入专业多元化的内部审计人才,打造一支多元化、精干高效、综合素质优秀的内部审计团队。

4.改进传统的审计方法与技术

为了更好地融入公司治理中,现阶段内部审计必须从传统的事后审计向事前审计、事中审计与事后审计相结合转变、从传统的静态审计向动态与静态审计相结合转变,并利用现代高科技信息技术采取远程审计和现场审计相结合,减少审计成本,提升内部审计的工作效率。

教育期刊网 http://www.jyqkw.com
参考文献

[1]姜波.内部审计对上市公司治理结构作用研究[M].大连海事大学,2010.

[2]王叶.浅议内部审计与公司治理[J].财经纵横,2013 (6).

[3]凌生春.关于我国内部审计定位的思考[J].会计研究,2007(10).

(作者单位:上海理工大学管理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