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论文网免费提供社会科学论文范文,社会科学论文格式模板下载

大学生综合测评的思政教育有效性调查研究

  • 投稿李晨
  • 更新时间2015-09-14
  • 阅读量221次
  • 评分4
  • 12
  • 0

周月 董振

摘要:大学生综合测评旨在促进学生素质的全面发展,思想政治教育是大学生综合测评的一个重要目的。笔者通过调查研究发现与综合测评指标体系相应的思想政治教育活动的有效性与教育活动的组织形式、活动相关群体的构成和学生个体的差异有关,高校应从以上维度优化学生综合测评体系,以更有效的发挥综合测评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效性。

教育期刊网 http://www.jyqkw.com
关键词 :大学生;综合测评;思想政治教育;有效性

自大学生素质教育实施以来,大学生综合测评更关注学生知识、能力、道德的全面发展,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成为大学生综合测评的一个重要目的。我国高校旨在提高大学生生思想政治素质的指标体系,从其活动的形式可以大致划分为课内指标体系和课外指标体系;课内又以思想政治必修课程为主,课外活动则可分为正式和非正式活动两种。为提高综合测评在思想政治教育中的作用,笔者对测评体系的各活动构成要素的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效性进行了调查研究。

一、大学生综合测评与思想政治教育的概念

1.大学生综合测评

大学生综合测评又叫大学生综合素质测评。国内学者关于大学生综合测评的定义不一。盛红勇认为大学生综合素质测评就是依据培养目标,设立德、智、体测评指标,并确立相应的评价标准,通过有效途径和方法对学生实施全面考核和激励的一种机制;刘平安,刘粤惠认为大学生综合测评是以量化积分的方式对大学生德、智、体各方面的表现所进行的比较全面并且系统的评价;肖艳玲,罗杰,邵强等则认为大学生综合测评是对学生在校的各方面表现进行的价值判断,而这种价值判断的准确性关键在于设计一套科学、合理的综合测评的指标体系。再比如钟家华,彭宝如等将大学生综合测评定义为“测评主体采用科学的方法,收集被测评者在主要活动领域中的表征信息,针对某一素质测评目标系做出量值或价值的判断过程”;张向阳则将其界定为“大学生的德、智、体等方面制定一系列的量化指标与实施细则”。从论者的定义可知,对大学生的道德考核和激励是大学生综合测评的一项重要任务,其中,其中综合测评中的思想政治教育课程考核、参加文体活动和党团小组活动的学业积分以及班级学生思想道德情况互评以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为主要目标。

2.思想政治教育有效性

思想政治教育是一种特殊而又普遍的实践活动,它的特殊性在于它是针对人的思想政治意识而进行的教育活动而非其它。说它普遍是因为它是人类进入阶级社会后的一种普遍的社会现象,只是在不同的时代和国度它的表现形式或者称谓不同罢了。但需要指出的是“思想政治教育”作为一个概念明确的提出来却是马克思主义诞生之后。江凡认为思想政治教育是“一定的阶级、社会群体用一定的思想观念、政治观点、道德规范,对其成员施加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的影响,使他们形成符合一定社会、一定阶级所需要的思想品德的社会实践活动”。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效性”则是指思想政治教育活动的既定的思想政治教育目标的实现程度,有学者认为它是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生命力所在。陈敏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有效性内涵及评价依据》中将其定义为“思想政治教育活动产生与出现正向结果的效能属性”,韦青松、王小秋在《思想政治教育有效性的科学内涵及评价依据》中指出“思想政治教育有效性的基本内涵包括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在效果、外在效益和效率三个方面的内容,是效果、效益、效率的有机统一”。

二、大学生关于综合测评的态度与效果调查:思想政治教育的视角

为了解大学生综合素质测评体系中各种旨在提高大学生思想政治素质的指标体系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影响的程度和效果,我们对H大学大学生关于综合素质测评体系中的各种思想政治考核项目的态度进行了调查。本次调查采用随机发放的方式,利用该校大学生同年级和院系集中居住的便利,2014年3月于学生公寓中共随机发放问卷1000份,共回收有效问卷937份,其中有效问卷876份,有效问卷回收率为87.6%(大于75%),所以本次调查有效。这次问卷调查涵盖该大学的文学院、化工学院、电子信息技术学院、物理学院、教育学院、政法学院、生物学院、体育学院、艺术学院等14个学院,调查覆盖了理工科和文科的大一到大四的各年级学生。其中男生387 人,女生553人,大一学生237人,大二学生249,大三学生206人,大四学生184人。调查的具体情况如下:

1.大学生对思想政治教育公共课程的态度的调查

思想政治教育公共必修课程是国家规定的大学生必修课程,其成绩考核作为大学生思想政治水平的重要依据。该大学各院开设的思想政治教育课程有《中国近现代史纲要》《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思想政治道德基础》《形式与政策》等,本此调查选取大一到大四各年级都已学习结束的《中国近现代史纲要》《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三科课程作为调查。

调查显示,三科课程中,有一科达到优秀的学生(85分及其以上)有277人,占31.62%;二科达到优秀者有129 人,占14.73%;三科全优秀的学生有81人,仅占9.25%统计人数的,三科都未达优秀有389人,占了44.41%(图一)。

思想政治教育课程成绩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水平,但大学生的课程成绩受多种因素影响,因此,为提高调查的效度,笔者对大学生对三科课程的喜好和影响大学生课程学习态度的因素进行了调查。前一项项调查显示,喜欢这三科课程的大学生占39.27%,不喜欢也不厌恶的学生占33.36%,对三科课程反感的学生占27.37%。第二项调查表明,影响大学生对这几科课程喜好程度最大的是课程与学生专业的相关系,其次是课程的思想体系,排在第三位的是教师的因素,其它因素对学生课程的喜好度影响较小,只有不到12%的人是受其它因素的影响。(图二)

2.大学生对思想政治教育正式组织活动的态度调查

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正式组织活动是指由学校或者年级、班级体等有关单位或组织组织实施的有计划、有目的的与思想政治教育有关的活动。这类活动如学校组织的歌唱比赛、人文讲座、国际知识竞赛等、年级组织的年级会议、校团委组织的入党教育、爱国主义教育等、班级开展的爱心主题班级活动等。正式组织活动是与学生自发开展的非正式组织活动相对应而言的。组织行为学表明,组织利益于个体利益越密切,个体在这些活动中就表现出更大的积极性,对活动结果产生更大的理想期望。为避免“利益相关性”这一无关变量的影响,我们选择了与班级、年级相比与学生利益直接相关性较小的学校思想政治教育活动为调查对象。笔者调查调了H大学生关于学校”红歌“比赛的态度,各人数比例,喜爱者有291人,占33.22%;中立者有423,占48.29% ;反感者有162 人,占18.49%(图三)。

3.大学生对思想政治教育非正式组织活动的态度调查

与正式的思想政治教育活动相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非正式组织活动是指由学生自发组织的有利于学生思想政治素质提升的各种活动。如大学生社团活动组织的历史知识竞赛、三下乡义务教育活动、文艺汇演等;学生自发的宿舍文化营造、红色旅游、抗战宣传片观赏等;此外,还有学生个人为提高自身修养进行的各种自我教育活动。当前,大学生社团已成为大学生大学期间自发组织活动开展的主要阵地和大学生成长成才的大舞台,学生社团甚至成为各大学校园文化建设十分重要的力量之一。为此,为了解非正式组织活动与大学思想政治意识发展的关系,笔者对大学生对社团义务活动的态度进了调查,具体结果如图(图四)。

4.各群体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相关度的调查

学校是一个开放的大系统,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虽然以大学校园为主战场,但大学生在现实生活中的人际关系却十分复杂,尤其是大四年级学生,为就业而四处奔走,与社会接触更为频繁。所以有人常说:踏进大学的校门就已经是一只脚迈入了社会。大学作为社会的一个子系统,社会中的各种群体的思想、文化都对大学生的思想政治素养产生影响,社会环境中的各种因素与对大学的思想政治教育活动产生作用,可以说大学中的各种思想政治教育活动的有效性实际上也是这些活动与社会大系统中的各种思想、文化的力量相互作用、相互碰撞后所呈现的一种相对静止与平衡状态。因此,了解综合测评中各种指标体系的思想政治教育有效性必须将校内外各种因素当成一个整体来考虑,有必要对校园内外各群体和因素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意识影响的强度即各群体和因素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相关度进行调查。据此,笔者对教师作风、大学课程学习、父母、同学等同辈群体、社会风气对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意识影响的强度实施了调查,具体结果如图五所示。

三、大学生综合测评与思想政治教育的相关性分析

通过调查结果的分析,笔者认为综合测评体系的思想政治教育有效性受体系中各指标对应的教育活动的形式、活动的相关群体和学生个体的差异的影响。

1.综合测评体系中的思想政治教育形式

首先,从思想政治教育课程教学的来看,大学生爱好思想政治教育课堂的教学的学生所占比例不高,笔者通过访谈发现,喜欢思想政治教育课程的同学多为马克思主义学院的学生,这与问卷中的另一调查的结论是符合的,即学生对课程的喜好与其专业与课程的相关性有关。另一方面,对这些课程不喜欢的学生多为理工科的学生,笔者认为,除与专业的相关性外,这与理科生注重实验操作的教学方式有关。其次,课外思想政治教育形式来看。与正式组织活动先比,非正式组织的思想政治教育活动更受大学生欢迎。而与课堂教学相比,课外活动更受学生青睐。所以,笔者认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应增加学生课外活动的开展,对理科生而言这一点尤其重要。另外课外活动又要以学生自发组织的活动为主,因此,大学要做好大学生社团的指导管理工作,充分发挥学生社团活动的作用及其思想政治教育的效力。

2.综合测评体系中的思想政治教育的各相关群体

统计结果表明,对大学生思想政治公共课程学习兴趣的影响,教师的因素是第三位的。教学是大学育人的主要活动方式,也是国家公民教育的首要手段,因此,提高课堂教学的思想政治教育的效力的关键在教师综合素质的提升。教师知识水平影响学生对课程内容的信度,教师是否知晓教学艺术直接关系学生的学习兴趣,教师的思想作风和道德习惯浸染着学生的思想政治意识与道德品行。大学教师要首先“为人之师,为世之范”。其次,从学生道德的影响指数来看,社会和父母因素对学生影响较大,当前社会参与办学已成为西方大学教育的一个重要理念,我国大学的综合测评体系应吸引社会各种力量的参与,实现综合测评主体的多样化,形成学校、社会、家庭一条线、共给力的教育格局。

3.学生个体差异性与综合测评中的思想政治教育

如前所述,不同专业的大学生对思想政治教育公共课程学习的态度是有差异的,文科类学生的课程学习积极性较高,理科生则较低。因此,理科的思想政治教育课程不宜安排的过于集中,应尽量安排在不同的学期进行以减轻大学生的疲惫心理,提高大学生课堂教学的思想政治教育效力;其次,通过增加选修和课程学分也是激励理科生更积极的学习思想政治教育课程的重要方式。另一方面,为理科思政课程教学配备懂的教学艺术,具有亲和力,综合能力素质高的教师也是解决这一问题的一个有效途径。学生干部在思想政治教育课程学习和课外活动中都表现较高的积极性,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应充分发挥大学生干部,尤其是具有党员政治面貌的学生干部的带头作用和辐射作用,以点带面,多个点,多条线,最后实现一大片的思想政治教育格局。

总之,课程学习、正式组织活动、非正式组织活动在综合测评体系中的构成结构,综合测评的相关群体结构,学生个体特征都会对综合测评的思想政治教育目标的实现产生重要影响,高校应重视从以上各方面着手,实现大学生综合测评结构的优化。

教育期刊网 http://www.jyqkw.com
参考文献

[1]盛红勇.大学生综合测评与人格特征的相关研究[J].常德师范学院学报( 社会科学版),2003(4):95-97.

[2]刘平安,刘粤惠.大学生综合测评与综合素质的培养[J].中国科教创新导刊,2008(16):42-43.

[3]肖艳玲,邵强,罗杰,赵俊平.大学生综合测评指标体系及评价方法[J].大庆石油学院学报第,2003(2):79-82,134.

[4]钟家华,彭宝如,江晴,温强.对大学生综合测评的探析[J].理论视野,2009(2):47.

[5]张向阳.广州高校大学生综合测评制度激励效果实证研究[J].电子世界,2012(5):160-161.

[6]江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有效性的科学评价[D].上海:华东师范大学,2008.8.

[7]陈敏.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有效性内涵及评价依据[J].思想政治教育研究,2005(5):39-40.

[8]韦青松,王小秋.思想政治教育有效性的科学内涵及评价依据[J].华北电力大学学报( 社会科学版),2007(3):134-136.

(作者单位:四川旅游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