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论文网免费提供社会科学论文范文,社会科学论文格式模板下载

从台湾志工看志愿精神的培育和传承

  • 投稿猪小
  • 更新时间2015-09-14
  • 阅读量836次
  • 评分4
  • 46
  • 0

林璐

摘要:志愿精神是志愿服务的核心和基石, 志愿服务持续深入开展以及调动志愿者主动性都需要志愿精神的支撑。本文以台湾慈济慈善事业基金会志工为研究对象,从规章目标、教育培训、公信力、礼仪仪式等方面分析慈济培育和传承志愿精神的做法。反思大陆地区在开展志愿服务、倡导志愿精神方面亟待完善的方向,提出重视传统道德文化、发挥社会工作者功能、社工带动志工的观点。

教育期刊网 http://www.jyqkw.com
关键词 :志愿精神;志愿者(志工);志愿服务

志愿精神是指一种自愿的、不为报酬和收入而参与推动人类发展、促进社会进步和完善社区工作的精神,是公众参与社会生活的一种非常重要的方式。在一些国家,志愿精神是公民社会和公民社会组织的精髓[1]。志愿服务的持续深入开展以及调动志愿者积极主动性都需要作为内在动力的志愿精神的支撑,志愿精神都发挥着积极而重要的作用。

关于志愿精神的研究集中在三个方面,一是涉及志愿精神与传统文化和社会道德的关系,强调从传统慈善观念、传统文化道德观念中挖掘适应现代志愿精神培育的宝贵资源[2];二是侧重志愿精神的本土化发展以及在构建和谐社会中的影响和作用,通过比照国外经验提出挖掘本土文化中已有的可与志愿精神对接的资源[3];三是从政府作为、规章制度建设、教育培训以及激励机制几个角度关注培育志愿精神的经验做法[1] [4] [5] [6]。相关研究选取多元视角对志愿精神进行讨论,却并不全面。一是仅从传统文化或制度建设,抑或教育培训等某个或某几个方面进行讨论;二是偏好以西方国家在志愿服务中的经验做法为标杆作比较研究。为了倡导志愿精神,推动志愿服务长效开展,我们选择在台湾志愿服务中具有一定影响力的慈济志工进行深入观察和访谈,分析讨论其培育和传承志愿精神的做法,反思大陆在志愿服务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提出推动志愿服务长效开展,传递志愿精神的建议。

一、大陆地区志愿服务现存问题

从1987年广州市诞生全国第一条志愿者服务热线电话,“志愿服务”从破土而出的萌芽发展到现在已近三十个年头,但与发达国家践行百年的志愿服务相比,我国的志愿服务还处于发展的初级阶段。在2001年,我国志愿服务计量课题组曾开展第一次大规模志愿活动调查,对全国六省市——北京、上海、新疆、四川、黑龙江和广东的志愿服务状况进行调查[7]。此后关于志愿服务状况的大规模调研便少有,更多的是针对某个省市的志愿服务调查活动。结合此类调查研究结果和实践观察,我们将志愿服务的参与现状归纳为:短期参与的多,长期参与的少;大型活动参与的多,日常服务参与的少;青年学生参与的多,其他群体参与的少;登记参与的人多,实际参与的人少。

以福建厦门为例,厦门市社会科学院2012年“推动厦门市志愿服务进一步规范化发展的研究”重点项目就厦门市志愿服务现状进行调查,调查发现厦门市的志愿服务存在着自组织能力不足,缺乏培训、激励及评估机制,缺乏统一管理监督,资金瓶颈等问题[8]。在针对其他省市的志愿服务调查研究中,此类问题也存在。我们认为除缺乏志愿服务立法,缺乏统一管理监督,缺乏系统的志愿服务培训,缺乏有效的激励评估机制之外,在志愿活动中只关注服务任务的完成而忽视挖掘志愿服务背后的意义,忽视引导志愿者从中思考和反思志愿精神,也是影响志愿服务未能长效开展的关键因素。

而台湾志愿服务始于20世纪五六十年代,志愿者(志工)队伍不断壮大得益于民间慈善机构的发展。1966年发起成立的台湾慈济慈善事业基金会(下文简称“慈济”),发展至今已成为台湾最大的公益慈善机构。志愿服务涵盖医疗、教育、人文、环保等四大志业八项重点工作[9]。在接触慈济志工,参与观察慈济服务的过程中,我们感受到了慈济培育和传承志愿精神的用心和坚持。因此,本文选择分析慈济在培育志愿精神方面的做法,为推动大陆地区志愿服务长效开展,传递志愿精神提出建议。

二、慈济志愿精神的讨论

本文主要从规章制度、教育培训、组织公信力、礼仪仪式四个方面分析慈济培养、启发志工内化志愿精神的做法。

1.无形的规章

一般地,组织通常都会设定一系列的明文规章来阐明目标、架构、权利义务关系。规章可以发挥对成员的约束作用。在慈济,约束志工行为却是慈济创始人证严上人所说的“以戒为制度,以爱为管理”的无形规章。“戒”指的是自我要求,“爱”指的是彼此的互爱关怀。这传递出台湾慈济管理志工、培育志愿精神的一个重要理念,志愿精神不仅包括利他助人,还在于自我约束及互信互爱,事实上已扩大志愿精神的概念范围。一方面,规章让志工了解如何开展志愿服务,帮助别人,又顾及服务对象的尊严,将这种无形规章体现于具体服务,并内化于心。另一方面,从慈济的规章可以看出,慈济已将志愿精神内涵加以延展,不仅强调助人,也看重志工的内省,并通过内省改变行为方式。

2.特殊的培训

开展培训一直是组织建设,实现组织目标,传递组织文化、理念的重要手段。在大陆,志愿公益组织也会提供相关的培训课程,为志愿者讲解机构理念以及服务须知或技能训练。志愿者在这类单向教学式的培训中只是作为纯粹的信息接收者,通过“听”可以记忆志愿精神的理念却不能内化为价值观。慈济的培训并不局限于单向教学式授课,而更看重志工在成长过程中价值观的养成,强调价值观的获得是需要志工亲身经历和反思体会的。在访谈中,几乎所有受访志工都提到选择志愿服务就意味着选择付出和奉献,但却能从中收获欢喜心和感恩,在“做”的过程中学会助人,也懂得爱人,将志愿精神内化于心。教育不仅贯穿在志愿服务的始终,也成为慈济四大志业之一。慈济对于教育的重视表明志愿精神的培育和传承要从小培养。这样的培训教育才能真正深刻地影响一个人,才能让志愿精神传递让志愿服务普及和持续开展。

3.公信力

公信力是公众的信任度。慈善事业是一种建立在自愿和信任基础上的事业,慈善事业的成败, 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慈善组织的自身建设和能否取得社会公众的信任[10]。借助慈善事业中公信力的概念,我们认为,在志愿者中建立公信力对培育志愿精神同样重要。慈济在服务项目以及费用支出上做到公开透明,其网站上均列出各年度服务成果,详细说明各类服务方案,实施内容、财务收支情况以及实物捐款明细。慈济将募款服务进行公开透明的运作,在社会中建立起公信力,也赢得了志工的充分信任。志工的信任感一旦形成势必推动志工积极主动参与到服务中,在一个值得信任的组织中“欢喜做”,志工找到了归属感,志愿精神也逐步养成。

4.礼仪和仪式

涂尔干在《宗教生活的基本形式》中认为“礼仪是一些行为的方式,它仅在集合的群体中存在,其功能是去建立、维持和改变群体中的心灵状态”[11]。涂尔干提到的礼仪是针对宗教信仰中的礼仪仪式,虽然本文讨论的志愿精神还未上升到信仰层面,但它作为一种价值观念将影响志愿者的心灵状态。这种改变通过何种渠道实现?礼仪仪式的作用不可小觑。

参与观察慈济冬令物资发放,发现志工发放物资时都会统一90度弯身递送物品并合十掌向贫弱者表示感恩和祝福。志工表示志愿服务也要顾及人的尊严,即使是一时需要帮助,但每个人的生活都含有他人的付出需要感恩。因此不管是90度鞠躬还是合十掌道感恩和祝福,这些仪式和礼仪已不仅仅代表一个动作或一句话,而是存在于慈济这个集体中,用来塑造每个成员的心灵,间接地引导志工在助人中要尊重、关爱、感恩,志愿精神也就自然而然形成并深深影响着志工。

三、实现志愿服务目标,传承志愿精神的建议

慈济在规章目标、教育培训、公信力、礼仪仪式四个方面的做法为培育传承志愿精神奠定了坚实基础。尽管慈济在志愿者运作模式和理念目标上未必与大陆本土公益机构一致,但在志愿服务中强调传统道德文化及志工反思,鼓励志工在志愿服务中“欢喜做、甘愿受”,内化志愿精神的做法也为本文提供几点反思:

1.重视和重拾传统道德文化

复旦大学的于海教授曾区分了中国传统道德与志愿精神,认为前者是在传统伦理社会中形成的具体人伦道德及其引申,它们都指向熟人社会;而志愿精神主要是对与己无直接利害关系的他人的贡献,源于宗教的慈善传统,是普世主义和抽象的博爱原则,这正是中国的特殊主义道德传统所缺乏的[2]。与现代志愿精神同道德传统抽离的观点不同,慈济所倡导的现代志愿精神正是注入了中国传统道德的观念。从传统文化、道德观中挖掘适合培育志愿精神的内容和资源,连接志愿服务、志愿精神以及传统道德文化引导志工对伦理道德的思考,对价值观的重新选择,以更加积极的态度面对生活,志愿精神内化于心生根滋长。就大陆地区志愿精神的培育和传承而言,我们需要打破志愿精神与传统道德文化的界限,重视和重拾传统道德文化,从传统道德文化中挖掘适宜培育志愿精神的元素,在开展志愿服务中促其融合发展。

2.社工带动志工

顾名思义,参加志愿服务的人,称为“志愿者”(志工);从事社会工作专业的人,称为“社工”。在完善志愿服务的过程中,由社工带志工,发挥社工功能,为培养、传递志愿精神发挥作用。对于志愿者来说,可能参加过无数次的志愿服务但不见得能真正从志愿服务中反思和认识志愿精神,志愿者并非反思能力差而是缺少能够带领志愿者进行反思和感悟的机会和引导者,这方面社会工作者可以发挥作用。社会工作者不仅可以协助志愿者进行方案规划和服务训练,更能通过服务评估引导志愿者对自身和服务成果进行反思。志愿者和社工的结合有助于志愿者认识自身在志愿服务中的体验和价值,从而扩大对志愿精神的认识将其内化于心。

教育期刊网 http://www.jyqkw.com
参考文献

[1]丁元竹,江汛清.志愿活动研究:类型、评价与管理[M].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2001.

[2]安国启.志愿行动在中国[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02.

[3]陈霞.关于在全球化背景中建构本土化志愿精神及文化的思考[J].生产力研究,2009(6):6-8.

[4]张燕红.志愿精神与非营利组织志愿者激励方式探析[J].重庆科技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10):95-96.

[5]汪小琳.非政府组织中志愿精神培育研究[D].中国石油大学:行政管理系,2010.

[6]邓文英.论当代大学生志愿精神的培育[D].中南大学:思想政治系,2010.

[7]丁元竹.我国志愿服务的发展现状与问题[J].志愿服务论坛,2001(1).

[8]巨东红.我国志愿服务规范化发展的实证研究——以厦门市为例[J] .山东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4):52-57.

[9]台湾慈济慈善事业基金会.慈济简介电子书.http://www.tzuchi.org.tw.

[10]孟天运.发展慈善事业提高公信力是关键[J].学习与实践,2006(7):112-116.

[11]上海社会科学院宗教研究所编.宗教研究译文集[C].上海:上海社会科学院宗教研究所出版社,1986:5-20.

(作者单位:厦门城市职业学院人文社科与艺术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