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论文网免费提供社会科学论文范文,社会科学论文格式模板下载

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中师生关系的局部错位及成因

  • 投稿馬总
  • 更新时间2015-09-14
  • 阅读量925次
  • 评分4
  • 16
  • 0

胡虹霞

摘要:当前思想政治理论课师生关系在总体形势良好的情况下出现了局部的错位,并影响了教学效果。某些高校育人功能的缺位、思想政治理论课正常教学环境的缺失、教师与学生之间交流的缺乏是形成师生关系错位的主要原因。

教育期刊网 http://www.jyqkw.com
关键词 :思想政治理论课;师生关系;错位;成因

师生关系是教育教学中最基本、最活跃、最重要的关系。“优良的师生关系是一种巨大的教育力量,也是一种珍贵的教育资源。”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学性质决定了它与其他专业课最大的不同,就在于它通过诉诸于人的道德品质和精神成长,以实现其课程所承载的育人价值。要达成教学目标,师生关系和谐与否就显得尤为重要。然而,在我国社会转型的新时期,思想政治理论课师生关系在总体形势良好的情况下出现了局部的错位,并影响了教学效果。客观认识这一问题,并积极做出调整,对加强和改进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一、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中师生关系局部错位的表现

1.矛盾冲突型

在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中,有些教师往往居高临下,极力维护所谓的“师道尊严”。他们把教学过程的主动权牢牢控制在自己手中,主要依靠自身的地位优势对学生进行道德教育和思想训导,对待有个性的学生简单粗暴,对于那些冒犯过教师的学生,教师甚至会使用最后的杀手锏给出“不及格”的成绩。在这种高压的说教惩罚式教育模式下,师生之间很容易导致情感对立、关系紧张,学生会因为缺乏安全感而滋生厌恶和憎恨心理,甚至引发师生冲突。

2.一厢情愿型

在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队伍中,有一部分这样的教师:他们有较强的责任心和使命感,对学生能够严格要求,所有与教学相关的活动,他们都一概包揽。在课上,他们是辛勤的政治理论和思想道德知识的传授者,学生是知识的被动接收器,形成教师的“一言堂”;在课外社会实践中,他们忙前忙后,学生是“跟着走”。师生之间缺少沟通和理解。在学生看来,教师可敬不可亲,他们和教师之间的交往主要体现为工作关系,情感交流缺乏,心理距离比较大。在这种关系模式下,学生容易产生依赖、懒惰的品行和懦弱、自卑的性格。

3.形同陌路型

这种类型的师生关系表现为教师和学生均无视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的重要性。有些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以自己是公共课教师为由,“上课来,下课走”,把思想政治理论教学当成单纯的理论知识宣讲,对待工作缺乏热情,对学生不冷不热、不闻不问,教学管理松弛。对学生来说,他们随着获取知识的渠道越来越多样化,也逐渐失去向教师请教、与教师沟通的兴趣。这样,师生间的沟通、交流时间非常少,甚至师生见面互不搭理,形同陌生人一般。

4.貌合神离型

貌合神离型师生关系表面上“和睦友好”,但实质是离心离德、各有所图。它的典型表现是教师取媚学生,学生逢迎教师。在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过程中,有的教师放下应有的责任和操守,用语言、情感、行为等多种手段无原则地迁就、迎合和讨好学生,其根本出发点不是为了学生的发展,而是为了获得学生的好感和好评,有的甚至就是为了在学生评教时获得一个高分,具有明显的功利性。而学生逢迎教师主要是满足自己的实际利益,例如有的学生轻视思想政治理论课,平时不认真上课,快到期末时,请客送礼,老师则“高抬贵手”。在这种情况下,师生关系变成了功利化、庸俗化的衍生物,本应纯洁的师生交往被利益的交易所扭曲了。

二、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中师

生关系局部错位的成因

1.有些高校育人功能的缺位

(1)实用主义教育观的负面影响导致大学教育急功近利。英国教育家纽曼指出,大学的真正功能就是要“培养良好的社会公民”。然而,从十九世纪以来,高等教育由于受实用主义哲学观的影响,有些大学教育从传播高深学问、启迪心智、提升人生境界的象牙塔逐渐变成了单纯传授知识和训练实用技能的场所,大学课堂没有了探究,更缺少了精神上的交流。故此,“职业至上”“专业就是饭碗”的思想在有些大学教育中占据了主导地位,应用学科教育与技能培训成为学校和学生关注的焦点,人文教育、公共理论课程受到轻视。在这种忽视根基和灵魂的教育体制下,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存在价值往往会遭到质疑,和谐的师生关系就更无从谈起。

(2)大学管理行政化引致教师无心育人。大学是做学问、出思想、影响人精神的地方。要实现这一点,大学的学术自由是保障。众所周知,以学术自由为核心的办学理念是柏林大学创办后得以迅速兴盛的根本原因,也是我国现在早期大学教育成功的主要经验。然而,当前我国有些大学行政色彩浓厚,官本位意识浓烈,大学自治、学术自由并未落到实处,教师和学生在学校中的主体性地位很难得到体现。在这样的环境下,传统师道中三位一体的“传道、授业、解惑”渐渐退变成为单一的“授业”。随着师道的转型,和谐师生关系也就失去了最重要的支撑。“传道”“解惑”本应是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过程中师生之间增进感情的最理想的渠道,是实现育人的必要环节,但如今很多教师不愿再主动肩负这个义务,致使传统友好和谐的师生关系渐行渐远。

2.思想政治理论课正常教学环境的缺失

(1)思想政治理论课受轻视影响师生关系。思想政治理论课作为传播主流意识形态的重要渠道,其政治地位和育人价值理应受到重视。然而,在社会现实生活中,“泛政治化”所遗留的历史包袱尚未得到彻底清除,思想政治理论课常被视为“副科”而受到冷落。在这样的大环境下,高校有一部分学生认为思政课理论抽象、说教多,学起来枯燥乏味;还有一部分学生认为思想政治理论课可有可无,借故逃课现象严重,即使留在课堂上的多半也是三心二意,看课外书、上网、带耳机听音乐或呼呼大睡。学生对思想政治理论课的轻视和厌倦,形成了对教师工作的一种巨大冲击。一些思政教师因此就会产生成就感降低和失落感增强的心理,职业认同感差,因而在如何处理好师生关系这个问题上就更无多大兴趣了。

(2)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工作负荷重影响师生关系。首先,教学工作量大。当前,高校师生比过低造成思政教师授课时数多,有的教师同时担负着好几个专业的好几门思政课程的教学任务,工作量近乎超负荷。其次,科研压力加重。在高校,做课题、写论文、评职称的压力不断增加,尤其是近年来对教师的考评重心转向学术科研水平方面,教师的科研业绩直接与岗位津贴挂钩,这给教学任务繁重的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带来了更大的压力,使他们产生焦虑感和疲惫感。在这样的情况下,当他们面对学生时,就少了份从容和优雅,也就无暇思考如何改进方法来营造和谐的教学氛围,来与学生建立起亲密友爱的师生关系。

(3)大班授课环境易导致师生关系疏远。不可否认的是,现在大部分高校的思想政治理论课并非正常班授课,而是采取大班、超大班上课的形式进行,庞大的教室里教师只能通过扩音器向学生“ 喊话”。在这样的教学环境中,教师极难对所有的学生表现出关心和爱护,也极难做到以学生为中心,用自己的人格风范去感染和感化学生,使学生“亲其师、信其道”。

3.教师与学生之间交流的缺乏

心理学研究表明,空间上的接近,交往频率的增加会使人更易于深入了解对方的内心世界。人与人的交往总是因接触而熟悉,因熟悉而了解,一旦了解对方,人们往往会自觉地调整自己的行为,求同存异,以适应对方,从而增加人际吸引,建立起良好的人际关系。

当前,在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学过程中,教师与学生之间交流的缺乏是导致师生关系变得疏远淡漠的又一重要原因。教师与学生之间交流的缺乏主要归咎于如下两个方面:

首先,机械论话语体系消解师生交流的主观愿望。在传统目的论的语境中,教师与学生因怀着对善、德性的追求和执着而主动地在教育场域中相遇和交往,形成了亲密无间的伦理共同体,此时的师生关系是亲密而友爱的。然而当人类步入近代,在自然科学尤其是牛顿力学的影响下,机械论被建构起来,并逐渐受后人所推崇。在机械论的话语体系下,知识不再是德性,知识沦为了改造自然的工具,教育逐渐变得功利化了。在这样的教育语境中,师生减弱了对善的共同追求和执着,淡化了师生之间精神世界和生命世界的交流,转而更多地关心个体的自然欲望及其满足,此时的教师与学生的关系在一定程度上变成了个体之间为了实现各自的利益而形成的契约关系:学生从教师那里获得有用的知识,教师则从学生那里获得出售知识的报酬。师生之间的关系因潜在的契约而变得疏离,彼此走近对方的主观愿望逐渐被消解。

其次,接触机会的减少阻碍师生交流的客观实现。其一,高校扩招后造成师资队伍人员不够,人力紧缺。扩招后师生比扩大,纵使是很有热心的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也没有足够的时间和精力来与众多的学生交流;其二,高校大规模合并后,担任公共基础课教学的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需在各个校区之间来回流动,上完课就必须马上走人,课后无暇答疑或与学生交流;其三,随着媒体技术的发展,当前的学生可以从网络、电视、广播等多种渠道获取信息与知识,与老师的接触多限于课堂,其他的交流一般是通过网络或电话等方式来完成,面对面的交流极少。以上多种原因直接阻碍了师生交流的客观实现。

除上述原因外,当代大学生自我意识的迅速发展,精神方面自立性的增强,移动互联网文化对思想政治理论课的负面影响,以及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表现出来的品德和能力等,都可能成为影响师生交往和师生关系的因素。

教育家严元章曾经指出:“今后教育的改革,急需着力推行的首要工作,便是师生关系的改革,因为教育效果的提高,精神的因素,人的因素,是决定性的因素。”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改革亦是如此。笔者认为,当前,纠正和调整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中师生关系的错位现象,可以从如下三个方面进行努力:第一,重塑“大学精神”,关注大学生精神成人问题;第二,完善教学共同体,优化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环境;第三,确立平等的师生观,形成友好和谐的师生交往文化。

教育期刊网 http://www.jyqkw.com
参考文献

[1]顾明远.民族文化传统与教育现代化[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98:358.

[2]约翰·亨利·纽曼.大学的理想[M].徐辉,等.译.杭州:浙江教育出版社,2001:18.

[3]姚叶,黄俊伟.过去大学的师生关系与现在大学的师生关系[J].大学教育科学,2010(2).

[4]严元章.中国教育思想源流[M].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93:16.

[基金项目:本文为北京市属高校青年拔尖人才培育计划资助项目“当代大学生‘精神成人’新问题与思想政治教育创新研究”的阶段性成果。(项目编号:IT&TCD201404128)]

(作者单位:北京印刷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