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论文网免费提供社会科学论文范文,社会科学论文格式模板下载

城市农民工的社会适应性研究

  • 投稿家慧
  • 更新时间2015-09-14
  • 阅读量717次
  • 评分4
  • 60
  • 0

商巍

摘要:农民工现象已有30多年历史,已从一代农民工发展至二代、三代,越来越多的农民工进入城市,为城市的发展作出了巨大贡献。然而,这绝不意味着他们已经成为传统意义上的“市民”,他们无论是生产生活方式还是思维方式、思想观念都还处于艰难的过渡时期。因而,加强对农民工社会适应性的研究,是当前必须高度重视的社会课题。

教育期刊网 http://www.jyqkw.com
关键词 :城市;农民工;社会适应性

一、基本概念

1.农民工

农民工首先是一种社会现象,发生在我国城镇化进程中,其他国家不曾有过,在中国漫长的发展历史中也是首次出现。对于农民工,学术界有不同的定义。较为主流的观点是:农民工指的是具有农村户籍和农业户口,个人拥有一定的农业土地使用权,但是大多数时间并不从事农业生产,生活在城市、工作在城市却不能享受和城市居民相同的社会待遇的人群。因此,农民工的基本特征是:一是农村户口,来自农村,身份划分属于农民;二是不以从事农业活动为主;三是主要从事二产或者三产。因此,农民工与传统意义上的工人有所区别。

2.社会适应性

最初提出“适应”这一概念的是美国的高斯席德,他认为,适应就是环境变化时,移民作出的行为调整。对于城市农民工来说,从农村进入城市也是一个过程,他们作出的行为调整包括生活方式、心理预期、社会交往以及工作方式等多方面。而城市农民工的社会适应性则是指,城市农民工适应城市的社会环境和生产生活方式,为促使自身更好地在城市中生存和发展,形成的从环境中获取资源的能力。

二、城市农民工社会适应性

城市农民工要想真正融入城市生活,需要具备3 个方面的条件,一是职业稳定;二是具备相应的经济收入和社会地位;三是相应的社会交往。基于此,城市农民工的社会适应性包括3个层次:

1.经济层面的适应

城市农民工之所以离开农村进入城市,首要目的是为了获取经济收入,这也是他们在城市生存和立足的根本。因此,经济层面的适应也可以称之为生存适应。一是职业,目前,农民工依然普遍从事着工作条件差、环境恶劣的体力劳动。

此外,其工作劳动强度大、劳动时间长,但是待遇偏低,甚至不能正常缴纳社会保险。因而,他们对自己的职业状况有很多不满意的地方。二是经济收入,这将直接决定城市农民工的生活质量。近年来,随着宏观经济的快速发展,农民工的收入水平有了较大程度的提高。但是总体来说,全面衡量显性收入和隐形收入两方面因素,农民工的经济收入较城市居民依然存在一定的差距。因此,他们的生活方式、消费观念甚至居住条件都阻碍他们融入城市的步伐。

2.社会层面的适应

所谓社会层面的适应,指的是农民工适应城市居民的行为方式和生活方式。生活方式实际上是一个群体性概念,而生活方式往往是由经济条件决定的。一是语言、日常行为和外在穿着打扮。农民工特别是青年农民工进城后,对城市居民的穿着打扮有着极强的模仿力,卫生习惯也有了很大改观,当前已经很难根据外形来判断农民工和城市居民的区别了。农民工还在言谈举止方面对城市居民进行效仿,他们学说当地话和普通话,学习城市居民的恋爱方式等等,这些反映的都是城市农民工观念的变化。二是休闲方式,比较而言,农民工的休闲方式相对简单单调,城市特征不明显,他们用于休闲娱乐的消费比重也相对较低。三是人际交往,这是农民工融入城市的主要途径,也是一种更高层次的社会需求,显示了农民工适应社会环境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当前农民工的交际对象主要是同事和同乡,也都普遍来自农村,事实上,农民工存在着主动和城市居民交往的意愿,但是效果并不明显。

3.心理层面的适应

指的是城市农民工在观念、心态方面与城市居民趋同的情况,只有完成了时间观念、法律意识等多个层面的融合,才能说农民工真正实现了对城市的适应。一是对城市居民的看法,进入城市,农民工必须基于自身观察和感触对城市环境和城市居民作出反应,这种反应往往是多样性的。二是归属感,即农民工是否对所处的城市产生了认同感,是否在心理上产生了归属感,这是更高层次的心理需求,也是心理特征趋于稳定的表现。三是现代意识的形成,这其中包括继续学习和自我发展的意识、商品经济意识、法制意识、自我意识以及市场观念等等。

三、城市农民工社会适应性存在的主要障碍

1.制度阻碍

阻碍农民工适应城市最大的障碍在于以户籍为特征的二元管理制度,户籍管理最大的特征在于属地管理和身份管理。尽管近年来,中央政府不断放宽人口流动的限制和约束,但是由于长期的户籍管理,劳动保障和社会福利等公民权利都是与户籍直接挂钩的,因此只要“农民”的身份没有打破,农民工进入城市的障碍就无法彻底消除。具体体现在:一是户籍导致农民工无法获取与城市居民相同的就业条件和教育条件,增加他们在城市中生存和发展的成本;二是户籍制度还导致了不平等观念的存在,农民工在城市难以获取普遍的认可和尊重,也是他们难以适应城市生活和城市环境的重要障碍;三是户籍制度会阻断城镇化进程,促使更多的农民工返回农村和农业。可以说,制度的不合理是当前城市农民工社会适应性进程中的最大问题。

2.个人障碍

农民工舍弃土地进入城市是一种理性行为,基于对付出和回报的衡量和比较。因而影响农民工适应城市的一个因素依然是其个人障碍,具体表现为农民工的人力资本因素、经济因素和心理因素。

一是人力资本因素。人力资本直接影响农民工对城市环境的适应情况,其中最为显著的因素是教育因素。一般情况是,农民工受教育的程度高,对城市环境适应性就强,能够快速融入。二是经济因素。经济因素又分为农民工固有的经济资本和在城市中获取的经济收益两个部分,二者对农民工适应性的影响是相反的。三是心理因素。即中国传统的乡土情结阻碍农民工接受新的城市文化和价值观念。四是心理因素。

3.社会性障碍

一是歧视与冲突。即城市居民对农民工的普遍性歧视以及双方心中都根深蒂固的不平等观念。这种歧视是双方冲突的根本诱因,也是农民工心理上抵触融入城市的根源。二是社会成本。当前,随着经济的发展,城市生活成本居高不下,对农民工来说这一问题更加突出,农民工干扰了正常的城市管理体系,增加了社会管理成本;另一方面,农民工大量涌入城市提高了城市就业的压力。最后,个别农民工因为法治观念淡薄造成的违法乱纪现象也是社会成本提高的一个原因。综上所述,社会性障碍是阻碍农民工融入城市、适应城市的最大障碍。

四、提高城市农民工社会适应性的对策

1.改善农民工生存的硬性环境即提高农民工的工资待遇和劳动保障水平,改善他们的工作环境和工作条件以及居住环境。其根本在于制定出台政策确保农民工和城市居民一样,享有平等公正的就业机会和就业待遇。

2.优化农民工生活的软性环境

这就需要城市各级政府首先要转变思想观念,把农民工当做是“自己人”,积极主动地为农民工提供和城市居民相同的公共服务和生活环境,强化农民工与城市居民的沟通了解,加强新闻媒体的舆论宣传等等。

3.消除制度性障碍

各级政府要对户籍制度实施积极有效的探索,改变依附于户籍制度的社会保障制度、城市住房制度以及劳动制度等等,加快教育、卫生等公共服务建设步伐。

4.改革社会管理机制

衡量农民工社会适应性的一个重要指标就是他们参与社会组织的情况,这也是增进农民工对城市认同感和归属感的有效途径。各类社会组织要积极主动地吸引鼓励农民工参与,从而在更大程度上保障他们合法的社会权利。

提高城市农民工的社会适应性是一个历史性命题,我们一定要敢于改革、善于改革,用坚持不懈的精神推动社会治理结构和治理思维的持续变革,为农民工在城市中留出更多的空间,不断提高他们的社会适应性,从而加速城镇化、现代化发展进程。

教育期刊网 http://www.jyqkw.com
参考文献

[1]李培林.流动民工的社会网络和社会地位[J].社会学研究,2013(2).

[2]李强.关于城市农民工的情绪倾向及社会冲突问题[J].中国社会科学,2011(12).

[3]王春光.新生代农村流动人口的社会认同与城乡融合的关系[J].中央党政干部论坛,2014(1).

[4]郑可夫.都市的角落[M].北京:中国城市出版社,2012.

(作者单位:中共营口市委党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