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论文网免费提供社会科学论文范文,社会科学论文格式模板下载

重庆市农村无职党员教育管理研究

  • 投稿Leo
  • 更新时间2015-09-14
  • 阅读量841次
  • 评分4
  • 46
  • 0

严长安

摘要:加强农村无职党员教育管理,对促进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推进农村经济社会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本文通过对重庆市农村无职党员教育管理工作的专题调研,分析了当前重庆市农村无职党员教育管理现状和管理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建议。

教育期刊网 http://www.jyqkw.com
关键词 :农村无职党员;教育管理

农村无职党员是指没有担任村组干部或从村组干部岗位上退下来的农民党员。农村无职党员数量多、分布广,是我们党加强农村工作领导,增强农村基层党组织创造力、凝聚力、战斗力必须紧紧依靠的基本队伍和政治力量。这支队伍的素质高低、作用发挥充分与否,直接影响党在农村群众中的形象,关系着农村经济社会改革、发展和进步,关系着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成败。因此,加强农村无职党员的教育管理是当前一项亟待解决的重要课题。课题组通过深入调研,对农村无职党员教育管理的现状、存在的问题及原因进行分析,并通过思考提出了对策建议。

一、现状调查

1.教育体系较为完整

一是工作队伍较齐全。以“一骨干三配套”为框架建立了素质优良、专兼结合的农村党员教育培训工作队伍。“骨干”就是以各级党员电教干部为骨干,“三配套”就是党员远程教育站点兼职管理队伍、教育培训兼职辅导队伍、教育培训技术保障队伍三支兼职队伍。二是教育手段较齐全。利用卫星接收、有线电视、互联网络等手段,在全市建成纵横贯通、上下联动的农村党员现代远程教育网络体系。按照现代远程教育、党员电化教育、村级组织活动阵地建设“三位一体”的工作思路,利用电信宽带网络,组建了覆盖到区县的农村党员现代远程教育专网,开通了视频互动教学系统和教学资源中心;依托互联网,建立了重庆市农村党员现代远程教育门户网站《红岩网》;依托有线电视传输网络,建设了重庆市党员现代远程教育数字电视专用频道,最终形成多网并举、互联互通的农村党员教育培训体系。

2.管理格局较健全

一是阵地建设不断完善。很多村都配备了能容纳全部党员的会议室及电脑、投影仪等必备设施,有条件的村配备电子阅览室,增添了健身、体育等活动器具。二是管理方式不断创新。不少乡镇依据农村党员分类指导和教育管理原则,对符合建立党组织条件的农村经济组织单独设立党支部,使党组织的设置能切合农村实际;有的乡镇按照地域相近原则,建立了党员中心户制度。例如,永川区的党员中心户配备了必需的学习、教育设施,使农村无职党员能就近、经常性开展活动。三是活动载体不断更新。各乡镇街党委不断加强农村党组织和党员活动载体建设,有力地推动了农村党建工作向更高层次发展。例如,丰都县在三合街道办事处开展“党的组织进小区、党的声音进楼院、党的温暖进家庭”活动,着力整合资源、创新活动载体、提高服务功能,构建农村党建工作新格局。

二、存在的主要问题

1.队伍结构不尽合理

据调查,一般农村无职党员占该党支部总党员数的90%左右,甚至比例更高。虽然无职党员数量很大,但结构不尽合理,已经影响到农村党组织战斗力的发挥。一是年龄结构不合理,老党员多、年轻党员少,很多农村党支部,35岁以下的党员人数占党员总数比不到20%。个别村党支部中,年龄小于35岁的党员只有1位;二是性别比例不合理,男性党员多,女性党员少,有的村委想推荐一个女党员负责妇女工作都不行;三是分布结构不合理,务工党员多、务农党员少,外出党员多、留村党员少,甚至有的村50岁以下的党员全部外出打工;四是知识层次不合理,在农村党支部,初中及以下的党员人数占一般党员总数的70%以上。

2.无职党员管理松散

从制度层面看,缺少加强农村无职党员管理的方法、考核制度和规定,基层党组织管好、管差一个样,无职党员做好、做差一个样。从认识层面看,一是部分基层党组织或领导干部对加强农村党员管理的重要性和必要性认识不足,存在重经济、轻党建的思想,把主要精力放在经济工作上。认为只要抓好中心工作就万事大吉,对农村党员的管理流于形式。二是部分基层党组织或领导干部认为只要抓好在职党员的教育管理,保证各项任务完成就行了。只有在支部改选、党费缴纳等无职党员尽义务时才会想起无职党员。从党员自身看,一是流动党员管理难,在广大农村特别是偏僻贫困地区,农村党员外出打工、搬迁,很少办理组织关系迁移手续,很多无职党员也成为无名党员。三是离职党员管理难,由于年龄大、有过错、能力差等原因离职的村社党员干部,有的不支持,有的闹情绪,有的泄私愤;四是老龄党员管理难,老弱病残党员无法正常参加支部活动,有的老党员子女不支持、不理解。

3.无职党员素质偏低

一是文化水平偏低。据调查,在很多农村党支部中,具有中专、高中以上学历的无职党员占党员总数的30%以下;二是致富能力偏弱,由于大多数无职党员年龄偏大、文化偏低等原因,找不到发展经济的好路子,缺乏致富本领;三是党性观念淡化,一些无职党员放松了党的理论学习,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发生了偏向,理想信念动摇,宗旨意识淡化,有的私心严重,为己谋利;有的组织纪律性差,对工作不支持、不配合,与普通群众混为一谈;有的不履行党员义务,不缴党费,不参加组织生活;有的信念动摇,信仰宗教迷信并长期参加教会活动。

4.发挥作用渠道不多

广大农村无职党员的政治觉悟、责任意识和社会影响力均明显高出普通群众,在发展农村经济中起到“发动机”作用;在发展公益事业中起到“助推器”作用;在维护农村稳定中起到“稳定器”作用;在处理突发事件中起到“排头兵”作用。但由于没有具体职位和相应责任等原因,相当一部分农村无职党员确实存在先锋模范作用难以发挥等问题。农村无职党员由于无职无责,除了参加党组织活动、交纳党费外,与群众没有什么区别。他们想干事无用武之地,想管事没有名份;同时,由于农村无职党员具有较强的党性观念和组织纪律性,有为党多做工作、为群众办实事的良好愿望,对计划生育、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等农村工作能带头完成任务。

三、对策和建议

1.调结构,促使农村无职党员队伍更加合理

一是改善年龄和文化结构,重点发展35岁以下,高中及中专学历以上文化程度的青年党员,以解决农村无职党员队伍年龄老化、文化偏低的问题;二是调整分布结构,注意培养各阶层的优秀青年入党,积极鼓励致富能人、退伍军人、返乡民工、回乡知识青年等入党,逐步形成党员年龄、文化、技能、地域等合理结构;三是畅通“出口”问题,也就是建立新陈代谢机制,在严把“入口”关的同时,要强化“出口”关。对那些缺乏革命意志,不履行党员义务,不符合条件的党员要及时进行处置。切实解决党员队伍中存在的突出问题,提高党员队伍整体素质。

2.严管理,促农村无职党员职责履行到位

一是健全制度。对农村无职党员实行规范管理,必须按照“实际、实用、实效”的原则,健全完善各项规章制度,走规范化、制度化的管理模式。在解决部分基层党组织或领导干部对农村无职党员教育管理认识不足问题的同时,也要健全对农村无职党员的考评体系。二是分类管理。为适应快速发展的社会形势,应根据不同类别,提出不同要求。比如,请老党员多做调查研究、做关心下一代健康成长等工作;对流动党员实行外出登记制度,使他们始终在党组织视线范围之内。也可以按行业相近、兴趣相同、年龄相仿等情况组成党小组,方便管理。三是量化管理。由村党支部对无职党员参加学习、发展经济、维护稳定等情况,细化为量化考核指标,定期评先树优。

3.抓教育,促农村无职党员提高素质能力

农村无职党员教育工作重点:一是做好教育规划。围绕教育重点科学制定教育计划,把教育培训工作向农村入党积极分子延伸。二是增加科学教育内容。在科学教育的同时,依据实际情况,合理地加入培训农技知识、法治知识、市场经济知识等。三是灵活的教育方式。运用集中培训、专题研讨、参观学习等方式进行系统教育培训;运用党员电化教育、远程网络教育等方式进行普及教育培训;对流动党员寄送学习资料,发送手机短息、qq信息,对老弱病残党员落实专人上门辅导等方式进行专门教育培训。

4.搭平台,促农村无职党员服务农村发展

针对农村无职党员普遍存在“隐身”“潜水”的现象,可以采取多种措施搭建平台,改变农村无职党员“无权管事、不会理事、无法办事”的状况。例如,采取党员佩戴党徽、党员家庭挂牌、建立党员形象公示栏,把农村无职党员身份亮出来,增强他们的荣誉感、责任感、使命感。又如开展“设岗定责”活动,按照“按需设岗、因事设岗、因人设岗”的原则,为农村无职党员“量身定岗”,实现“人人有担子、处处有事做”。再如,贵州绥阳开展的“践诺摘星”,浦北的“一句话承诺”等活动也值得推广。这些活动都有效增强了无职党员干事做事的主动性、积极性,促使无职党员以多办实事、多谋福利的实际行动赢得群众的信任和满意。

5.强保障,促农村无职党员工作更有激情

村干部要加强对农村无职党员的关心。一是要建立关怀机制。例如,对年龄在70岁以上,具有一定党龄且无固定收入的农村无职党员实行定期发放补贴政策。二是建立帮扶机制。比如,针对家庭贫困、面临困难的农村无职党员,开展机关党员干部与农村无职党员结对帮扶活动,帮助他们解决就业、脱贫等实际困难。三是建立跟踪机制。面对新入党的农村无职党员应在关心他们生产生活的同时,对他们的思想情况进行长期跟踪,帮助他们提高认识。

另一方面要强化对农村无职党员的激励:一是物质激励。对工作突出,贡献特别的党员给予物质奖励。但要注意把物质奖励与党的思想政治工作优势结合起来,防止一切向钱看的激励行为。二是荣誉激励。通过上级表彰、舆论宣传的形式,进行精神鼓励,充分发挥党员模范作用。三是成长激励。将思想政治素质好、带富能力强、协调能力强的年轻无职党员纳入后备干部进行培养,按照规定进入村“两委”班子。

[本文为中共重庆市委党校2013年度一般课题:《当前重庆市农村无职党员教育管理研究》;批准号:CQDX2013B—044]

(作者单位:中共丰都县委党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