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论文网免费提供社会科学论文范文,社会科学论文格式模板下载

浅谈男性社工队伍建设的困惑及紧缺

  • 投稿温存
  • 更新时间2015-09-14
  • 阅读量336次
  • 评分4
  • 18
  • 0

张熠辉

摘要:本文从男性角度出发,通过对部分男性社会工作者的深度访谈以及平时对其工作状况的了解,想要明确两个研究目的:一是了解部分男性社会工作者的工作状况,关注男性社会工作者面临的职业困惑,深度挖掘背后的原因,并从政府、社会、机构、同辈群体和个人角度提出相应的解决建议;二是在此基础上,呼吁社会工作专业的男学生进入社会工作职业领域内,并将正在从事社会工作职业的男性继续留在岗位上,通过努力改变社会工作职业领域内男性社会工作者紧缺以及高流失率现象。

教育期刊网 http://www.jyqkw.com
关键词 :男性角度;社会工作者;困惑;介入策略

一、社会工作者的界定和分类

社会工作者是指遵循助人自助的价值理念,运用个案、小组、社区、行政等专业方法,以帮助机构和他人发挥自身潜能,协调社会关系,解决和预防社会问题,促进社会公正为职业的专业工作者。目前国内的社工主要分为两类,一是岗位社工,主要是用人单位通过岗位的形式向社会工作机构购买社会工作者的服务,社会工作者在用人单位提供的岗位上工作,这是主要模式;二是项目社会工作,即社会工作机构通过申请一定的项目经费,根据项目要求提供服务,项目期满后即结束服务,项目社会工作主要以深圳市新成立的社区服务中心为代表。

二、男性气质与两性分工

1.社会传统观念困惑男社工

随着社会的发展,性别意识和性别平等观念深入人心,这让人们开始重新审视“男主外,女主内”的观点,女性走出家庭,踏入社会,这对男性的解放来说无疑是一件里程碑意义的大事。然而传统观念根深蒂固,并未实现真正意义上的男女平等,尤其是在广大的农村地区,社会对男性仍然持“养家糊口”“买房买车”这一硬性要求,部分男性自身也觉得这些经济压力都是属于自己的,在结婚这件事情上,男性就是应该承担更多的经济责任。

传统社会关于男女两性任务分工的模式以社会和家庭为标准将男女双方隔离开来,与之相伴而生,出现了男性承担社会责任、女性承担家庭责任,挣钱养家便成为男人们必须要承担的责任。传统观念认为男性应该多担当,增加了男社工的工作量,像有的男性社会工作者在机构一个人带了三个项目,还要做岗位社工,每天工作12小时,工作量实在太大,工资又很少。机构个别的女性社会工作者就很轻松。加上男性还要买房,这么少的工资让他们很难买得起房子,买不起房子就娶不到老婆,让他们不得不重新审视热爱的这个职业,为了房子和老婆,很多男性社会工作者不会长期从事社工。

2.工作非专业性而偏行政化

工作行政化表现为工作内容的行政化和工作形式的行政化。工作内容上表现为开会做记录、给领导端茶倒水、整理材料、做些打印复印工作等等;工作形式上表现为领导不重视社工的专业性,以为他们就是普通的行政工作者。行政化的工作环境,用行政化的方式做着行政化的工作内容,使得社会工作者开展专业服务的时间大大减少。社会工作者在机构主要工作内容为用人单位行政工作、开展专业服务、机构项目策划以及整理专业服务材料。据调查对象反映,用人单位行政工作成为他们的主要工作内容,他们很少有时间开展专业服务。尤其对于刚刚入职社工机构两年或者不满两年的调查对象,其正处于职业困惑阶段,这一因素很容易影响到他们的职业规划。

三、对男社工职业困惑的介入策略

1.加大政府的支持力度

作为一门新兴的专业,社会工作在我国的发展离不开政府的扶持和推动。政府对社会工作的支持主要体现在两方面:一是出台相关政策,从政策上对社会工作发展给予支持;二是提供资金,从财政上扶持社会工作的发展。针对近几年社会工作发展过程中出现的问题,政府给出了积极回应。民政部先后出台了《关于加强社会工作专业人才队伍建设的意见》《社会工作专业人才队伍建设中长期规划(2011-2020年)》,指出建设社会工作专业人才队伍建设的重要性,对社会工作者在激励机制和晋升渠道上做出了明确规定。

在资金支持上,各级政府响应民政部、财政部号召出资购买社会工作服务,并逐步加大政府购买社会工作服务的经费投入。然而政策和资金本身是好的,在执行的过程中却出了问题,这些年一直在提倡提高社工薪资待遇,却还一直少有实质进展。关于政策中社工的待遇方面,政策应当结合各地的实际消费水平、物价水平进行合理调整,避免出现“做社工养不起自己”的现象。另外,建议政府政策可以多考虑男性社工的实际情况,例如可否考虑将男性社工的户口随工作一起迁入工作所在地,解决其后顾之忧,等等。最后,政府应当加大对社会工作的宣传力度,让更多的人了解社会工作,愿意接受社会工作服务,这会给社会工作者提供良好的工作环境,有利于吸纳更多的专业人才。

2.男性社会工作者需要得到社会大众的支持

这里的社会环境主要是指社会大众提供的社会大环境。传统的性别职业分工体系将男女两性定格在不同的职业类别领域内,造成劳动职业的性别隔离。这种职业性别隔离在我国经济转轨时期尤为明显,表现在以下两个方面:一是横向隔离:就是男女在某一职业中的构成比例与其在全部劳动力人口中的比例不一致;二是纵向隔离:在具有较高的技术、责任、地位、收入的职位上存在着女性所占比例相对于男性不断下降的趋势。这种职业性别隔离一方面使得女性长期被束缚在制造业、批发和零售贸易餐饮业、社会服务业、卫生体育和社会福利业等行业类型上;另一方面也把男性定位到了责任、地位较高的职业类型上,让男性承担了更多的社会责任和家庭经济责任,增加了男性的职业压力、经济压力和精神压力。按照传统的性别职业分工,女性在社会服务行业中占绝大多数,服务业被认为是“带有女性标签的职业类型”。男性做社工,承受着巨大的舆论压力。目前并没有证据证明男性不适合从事社会工作职业,与之相反的是,在一些特殊领域,比如缉毒、社区矫正、监狱、老人、青少年等领域内反而更加需要男性,男性力气大、勇敢、理性这些不同于女性的性别优势弥补了女性社工在这些领域内的不足,有利于社会工作的良好发展。

3.社会工作者同事之间相互支持

社会工作成立之初就是作为慈善事业发展的,与我国的慈善公益精神不谋而合。社工机构也应当具有更多的公益精神,然而笔者调查发现,社工机构更加重视的是如何盈利,而忽视了公益性质。同事在划分部门和服务对象之后,相互之间缺乏互相协助互相支持的公益理念,使得原本应该具有公益气象的社工机构充斥着商业化的气息。同事之间的相互支持对刚入职的男性社工至关重要。目前社会工作在我国正处于起步阶段,男性社工对于社会工作的未来发展存在很多困惑,看不清社会工作未来发展方向。这就需要社会工作机构同事之间相互支持,相互帮助,共同成长进步,一起为社会工作的更好发展注入活力。

据调查,一线男社工远远少于一线女社工,目前这一职业女性偏多是事实,但是一项职业的健康发展离不开两性的共同参与。社会工作机构同事应当发挥自身的积极作用,鼓励支持男性社工,在精神上帮助他们缓解职业压力以渡过暂时的困惑期,以更加积极的姿态迎接社会工作辉煌的明天。

教育期刊网 http://www.jyqkw.com
参考文献

[1]郑杭生,祝平燕,夏玉珍.性别社会学[M].武汉: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

[2]王思斌.社会工作导论[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7.

[3]李春玲.性别分层与劳动力市场[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1.

[4]蒋美华.转型期中国女性职业变动研究[M].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2010.

[5]米德,著.性别与气质.宗正纯,等,译[M].北京:光明日报出版社,1989.

[6]萨拉·得拉梅特,著.性别角色与学校.李文,等,译[M].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1988.

(作者单位:扬州大学社会发展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