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论文网免费提供社会科学论文范文,社会科学论文格式模板下载

建国初期娼妓改造与反改造的博弈

  • 投稿Leo
  • 更新时间2015-09-24
  • 阅读量484次
  • 评分4
  • 63
  • 0

郭艳英

(西安石油大学 思想政治教学科研部,陕西 西安 710065)

摘 要:建国初期,中国共产党将娼妓问题的治理与社会改造相联系,成功治理了娼妓问题。学术界从党和政府的角度研究娼妓改造问题的较多,而从娼妓改造运动的被改造者角度研究较少。本文主要从改造者和被改造者两个角度进行分析,指出了被改造者娼妓并非是一个被动接受的群体,娼妓的改造过程充满了改造与反改造的艰难博弈。对于娼妓改造与反改造的研究不仅有助于了解新中国成立初期娼妓问题治理的艰难性和复杂性,而且能够为当今卖淫嫖娼问题的解决提供分析思路和现实启示。

教育期刊网 http://www.jyqkw.com
关键词 :建国初期;娼妓改造;反改造

中图分类号:D631.4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3-2596(2015)07-0027-03

基金项目:国家社科基金西部项目(14XKS040)《马克思主义妇女观在中国的实践研究》的阶段性成果

一、娼妓改造与反改造的博弈表征

建国初期,中国共产党一方面认为娼妓是社会中受苦最深的阶层,除受神权、族权、父权、夫权的压迫外,还要忍受人世间无法忍受的屈辱,属于受苦受难最重的阶层。另一方面认为娼妓长期的寄生生活又使其身上存在着好逸恶劳、好吃懒做的游民惰性。根据娼妓的这种双重身份,中国共产党确定了改造娼妓的政策基点。即在指导思想上明确娼妓是需要极大同情的对象,是我们的阶级姐妹,但在改造方法上却要采取强制的手段不断克服其游民惰性。

对于娼妓群体来说,她们对自身所从事的职业都很怨恨,但由于长期的妓院生活,又使她们养成了游手好闲、好吃懒做、游堕成性的特点。她们多数相信命运,认为自己所遭受的苦难都是命中注定的。而那些自甘堕落者则认为自己的身体自己做主,靠自己的身体吃饭,是自己的选择;只要世界还存在,娼妓就应该存在。如在上海娼妓改造中曾收容的一名私娼,收容后曾逃跑12次。她一点也没有意识到卖淫是件可耻的事,反而认为比做苦力、种田要惬意得多[1]。在北京封闭妓院时也遭到妓女的抵制[2]。再加上解放后一些老板和领家所散布的谣言:“共产党共产共妻,早晚把你们配给煤黑子,送前线劳军,送大西北开荒种地。”[3]这些谣言对娼妓接受党和政府的收容和改造起了很大的消解作用。因此,一些娼妓在被收容后,出现了集体逃跑、扰乱滋事等行为。

二、娼妓改造与反改造博弈中的改造举措

中国共产党一方面认为妓女是被压迫被摧残的妇女,是旧社会剥削制度的产物,是我们的阶级姐妹;另一方面认为妓女的存在又危害社会治安,败坏道德风尚,影响人民的身心健康。因此对妓女应该集中收容改造,既使本人思想暂时没有想通的,也应坚持收容教养。针对娼妓改造中的“反改造”现象,党和政府采取多种措施化解改造中的反改造行为。

(一)政治思想教育:重塑娼妓思想

首先医治性病,改变称谓,逐步取得被改造者的信任。针对大多妓女患有不同程度性病的实际情况,各地教养所对妓女展开了性病的医治工作。对妓女性病的治疗为妓女对党的信任创造了前提和基础,同时增强了妓女对新社会的认同感。同时将妓女一律称为学员,从人格上对被改造者予以尊重,既是党对妓女教育改造方针的运用,又能从心理上消减妓女的对抗情绪。教养所内还对学员的饮食起居都做了较好的安排。对封闭妓院后属于妓女的财产都做了登记和保管,并承诺出所后予以归还。有的还把学员的孩子和母亲接到教养所同住,让其感受到亲人间的温暖,以此消除她们对收容的恐惧和排斥。通过多方面照顾,逐步打消了学员的疑虑,多数学员与教养所工作人员建立起信任关系。其次通过召开诉苦会和控诉会等方式,引导学员树立正确的阶级信念。诉苦运动一开始在各地教养所开展并不顺利[5],但当她们得知曾经的老板被逮捕时,有的学员主动要求诉苦。一人诉苦引来多人诉苦,启发学员诉苦的方式开始发挥作用。许多教养所通过召开控诉大会的方式,帮助学员找到自己苦难的根源。镇压反革命运动,审判并处置了一批恶霸妓院主和凶残的老鸨,使学员们感受到新旧社会的本质区别。如部分学员在听到妓院老板和一些老鸨要伏法时,颇有感触地说:“在旧社会我们受迫害,警察保护老鸨,压迫我们。现在人们政府为我们伸冤,我们才吐了苦水,真的翻身了。”[6]最后,采取多种形式对学员进行政治思想教育。如北京妇女教养所在对妓女的教育和改造中,通过讲与她们身世相近的故事、看根据自己的遭遇编成戏剧等方式提高她们的思想认识。配合婚姻法的宣传教育,向学员讲解新的婚姻法,帮助她们树立起正确的婚姻观念。各地还利用多种渠道对教育改造妓女的各项工作进行宣传和介绍。如通过发布告、有线广播、召开群众会议、报纸介绍等方式不断宣传党对妓女的教育改造政策,争取广大群众的支持,动员社会力量参与学员的改造,帮助学员树立对新生活的信心。

(二)寄生性改造:建构娼妓新身份

娼妓从阶级属性上来看不属于被推翻的阶级,但她们的生活方式和观念形态却与被剥削阶级密切相关,是必须予以消灭的。她们虽与农民和工人一样都属于被剥削者,但长期的寄生生活使她们不再具备农民和工人阶级所具备的劳动观念和劳动能力。因此,对娼妓的改造首先要改变其寄生性,让其在树立劳动观念的同时还必须具备劳动能力,只有这样,才能实现其身份从娼妓到新社会自食其力劳动者的转变。首先,开展文化教育和劳动技能教育,帮助她们树立劳动观念。针对学员文化素质低,文盲、半文盲比重大的实际,在各地教养所开展了对学员的文化教育活动。针对学员中普遍存在的怕劳动、依赖性强等寄生习性,各教养所内展开了生产劳动教育,帮助学员树立劳动观念,掌握生产劳动技能,增强学员面对未来生活的信心,为最终转变为自食其力的劳动者提供支撑。

其次,建立稳定规范的学习和生活制度,改造其自由散漫的游民特性。各地教养所都建立了严格的管理制度和工作制度,对学员包括作息时间、学习时间、劳动时间等都做了详细和严格的规定,并严格执行。如武汉市妇女生产教养院对学员进行分组管理并制定了严格的作息制度和请假制度。

最后,安排出路,完成新身份的转变。各地教养院经过几个月,甚至更长时间的教育和改造后,在学员们的身体和精神面貌都发生根本变化的前提下,教养院对学员的出路开始做出安排。如北京市截至1950年7月底,多数学员都得到了有效安置。其中有596人结婚,占到整个收容总数的45.3%;有379人回家,占收容总数的28.1%;有62人参加剧团、医务等工作,占收容总数的4.7%;送安老所的8人,占0.6%;对无家可归的209人,政府为她们组织了新生棉织工厂,让她们参加生产。对学员改造的目的是要把她们纳入到正常的社会秩序中,让她们有一个稳定的家庭、稳定的工作,尽量消除可能重操旧业的一切因素。

(三)破解谣言,践行诺言:塑造政府新形象

针对改造中流传的谣言,党和政府通过具体的措施一一打破了谣言,实现了诺言,塑造了有别于历史上一切旧政权的新形象。如刚入教养所不久,一些妓女听到抽血非常害怕,都说自己没有病。以为抽她们的血是要给志愿军战士输血。针对这一谣言,工作人员做了耐心的宣传解释。向患病学员讲解其病情的严重性和危害性以及政府为给其治病的具体花费。多数学员受到了教育,对医务人员、工作人员及党和政府充满了感激。谣言破解,增加她们对新社会的认同度。如有的学员说:“以前我们害病,有谁理呀,席子一夹就给拉到天坛跟底下埋了,现在共产党拿我们当人待,我们要转不过脑筋来,可就太对不起毛主席和人民政府了。”针对把妓女集中起来是要为一些煤黑子婚配的谣言,党和政府在教养所内积极宣传新婚姻法。对教养所内的学员经过一段时间改造达到出所要求时,有结婚对象的助其结婚,对想与学员结婚的男性进行严格的审查,努力保证学员婚姻的自主性和独立性。

(四)区别对待,分化瓦解:解构娼妓群体

长期以来,娼妓群体由于姿色、才艺和所服务对象的不同,她们之间也是有等级划分的。虽然她们都属于被剥削者,都是旧社会和旧制度的受害者,但是等级的划分在娼妓当中确实存在。对于高等妓女来说,她们生活条件比较优越,自我感觉较好,对党的改造政策抵触情绪较大;对于中下等妓女来说,多数是生活所迫被逼入娼门的,因此对党和政府的改造政策比较支持。在各地准备陆续禁娼和对娼妓的收容改造过程中,党和政府对娼妓的政策和措施就得到了部分来自底层的由于生活所迫而沦为娼妓的人的认可和配合。如在北京封闭妓院集中妓女时有的妓女说:“这样做好,政府叫我们换脑筋。”“政府叫我们到哪里我们就到哪里,反正是叫我们学好。”

三、娼妓改造与反改造博弈的结果及现实启示

建国初期,面对娼妓改造中的反改造行为,由于党和政府制定了有针对性的改造举措,在娼妓改造与反改造的博弈中取得了成功。在新中国成立初期仅仅几年的时间,中国共产党不仅废除了罪恶的娼妓制度,而且娼妓的身份发生变化,由旧社会的寄生性群体变为新社会自食其力的劳动者,娼妓改造最终取得了成功。总结这段历史,为当今卖淫嫖娼问题的解决提供了现实启示。

(一)规训惩罚与利益关注相结合,加强对失范群体的教育和引导

福柯在《规训与惩罚》一书中指出:“一种为了实现某种社会而进行巧妙强制的设计现代社会的‘规范化训练’不仅通过惩罚作用于人的肉体,还通过监视和强制的方法塑造人的灵魂。”因此,对于失范群体来说,规训与惩罚对于纠正其思想和越轨行为来说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建国初期中国共产党在废除娼妓行动中,对娼妓强制进行收容改造。改造期间,通过政治思想教育重塑娼妓思想,加强文化教育和劳动技能教育,组织生产并安排出路,让其由游民转变为新社会的劳动者。在娼妓改造中,针对一些自甘堕落者,无理取闹者加大惩罚力度,保障了娼妓改造工作的顺利推进。中国共产党在对娼妓问题治理时,没有采用清理、镇压和关押等方式,而是采用改造的方式,将旧社会的被剥削者改造为新社会的主人。采取了免费为娼妓进行性病的治疗;把收容的妓女作为阶级姐妹,并以学员相称;改造中思想政治教育与劳动改造相结合,让学员在劳动中体会和感受到自己的价值;保障学员享有的政治、经济方面的权利;对学员进行生产技能的培训等措施。在改造过程中,对娼妓人格予以尊重,强化她们的自我价值认同。这些做法卓有成效,使她们成功融入到新社会正常的生产和生活中。在当今对卖淫嫖娼问题的治理中,应把规训惩罚与利益关注结合起来。一方面要对卖淫嫖娼行为依法打击和惩处外,另一方面还要关注失范群体的人权,尊重其人格。同时应该加强对弱势群体权利的保护和关注,特别是生活困难的女性群体和进城务工的女性群体的收入、就业环境和相关的社会保障问题。通过就业技能培训和思想文化教育帮助她们掌握生产技能,提高思想认识,从而根治卖淫嫖娼问题。

(二)加强道德和法律建设,建立对卖淫嫖娼的双重制约机制

卖淫嫖娼既是道德问题,也是法律问题,因此解决卖淫嫖娼问题需要从道德和法律两个方面展开。通过加强思想道德建设,提高公民的思想道德素质,在全社会形成良好的社会风气,从思想根源上杜绝卖淫嫖娼现象的产生。通过加强法治建设,不断完善并坚决执行严禁卖淫嫖娼的相关法律法规,使卖淫嫖娼的组织者、纵容者、参与者、幕后的保护伞都受到法律的惩处,有效打击卖淫嫖娼活动。

建国立初期娼妓改造成功的原因之一就是新的社会风尚在新社会的确立。它不仅为娼妓问题的治理提供了一个好的环境,而且也切断了新的娼妓产生的可能性。改革开放以来,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人们的思想观念发生了很大变化,个人利益至上、享乐主义思想逐步占据人们的头脑。部分女性将自己的身体作为一种获取金钱的资源,把从事卖淫活动当作投入小而回报高的理性选择。如何改变这一现状,需要积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推行公民道德建设,不断转变人们的思想观念和价值观念,重新树立良好的社会风尚。同时,加强对禁止卖淫嫖娼法律法规的完善,建立能够为预防和打击卖淫嫖娼活动有效机制,从法律及制度层面根除卖淫嫖娼问题。除对卖淫嫖娼者实施拘留和罚款的处罚外,如何建立系统的针对卖淫嫖娼者的教育和惩处体系是未来预防和打击卖淫嫖娼活动需要思考和解决的问题。

教育期刊网 http://www.jyqkw.com
参考文献

〔1〕〔5〕杨洁曾,贺宛男.上海娼妓改造史话[M].上海:上海三联书店,1988.201,66,100,111.

〔2〕〔3〕北京市公安局.北京封闭妓院纪实[M].北京:中国和平出版社,1988.38,38,70,38-39.

〔3〕[美]贺萧.危险的愉悦:20世纪上海的娼妓问题与现代性[M].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2003.26.

〔4〕于海洋.新中国成立初期娼妓业改造述评[J].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学报,2010,(4):120.

〔6〕北京市档案馆.国民经济恢复时期的北京[M].北京:北京出版社,1995.4.

(责任编辑 徐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