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论文网免费提供社会科学论文范文,社会科学论文格式模板下载

从《自然与艺术》看歌德的文艺观

  • 投稿丁丁
  • 更新时间2015-09-24
  • 阅读量802次
  • 评分4
  • 63
  • 0

冯 宁

(大连外国语大学,辽宁 大连 116044)

摘 要:歌德创作了许多不朽名作,他的文艺理论也同样深刻,而《自然与艺术》是作者对其文艺观最精练的概括。在《自然与艺术》这首诗中,歌德用凝炼的语言,探讨了自然与艺术的关系。不同于很多诗人,歌德不认为艺术是对自然的完全投影,它们有着更紧密的联系。歌德认为,艺术即神化的自然,艺术反映着理想化的自然。本文通过对歌德诗作《自然与艺术》的分析,探讨歌德眼中的自然与艺术。时至今日,他的许多观点依然对我们具有启迪和借鉴意义。

教育期刊网 http://www.jyqkw.com
关键词 :歌德;自然;艺术

中图分类号:I106.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2596(2015)04-0163-02

约翰·沃尔夫冈·冯·歌德(Johann Wolfgang von Goethe 1749 - 1832)是德国文坛在古典文学时期最主要的代表,也是18世纪欧洲最伟大的作家。恩格斯曾说过,歌德是“最伟大的德意志人”,是文艺领域里“真正的奥林匹亚神山上的宙斯”[1]。歌德创作作品总计有140多卷,包括各种诗歌、戏剧、小说等等。诗人虽然没有专门就文艺理论问题发表论文,但歌德用诗意的语言形象地表述了他的艺术观念和感想,写成了《艺术家的晚歌》、《诗歌》、《诗歌是彩绘窗玻璃》等诗篇,《自然与艺术》(Natur und Kunst)是这类诗篇中最著名的一首。

诗人创作过不少有关自然的诗歌,如歌颂自然雄伟壮丽景色的《守塔人林克斯之歌》,描写自然瑰丽多彩风光的《日出》,感叹自然静谧优美境界的《漫游者之夜歌》还有研究自然世界科学法则的《永恒寓于变化》。不管是歌颂自然,还是研究自然科学,诗人都坚决反对18世纪时在德国文学界中所盛行的对客观世界不可知论的主张,反对当时文坛流行的神秘主义、宗教情绪和对现实的仇恨态度。歌德强调,自然是客观的存在,即文艺必须从客观现实,也就是自然出发,要先抓住亲身经历的具体的客观事物。在《自然与艺术》这首诗中,歌德写道:

“自然与艺术似乎在互相回避,

可转瞬间它们已携手同行。”[2]

歌德认为,自然代表的是客观世界的存在,尽管其自身内的矛盾或规律并未被完全发现,还存在着不解之密。这些秘密被诗人称为“公开的奥秘”,诗人用这个词来形容或者概括凡是本来可以理解、而尚未理解或难以理解的事物。

歌德认为,如果将自然比作“公开的奥秘”,那么艺术就是自然“最宝贵的诠释者”,歌德的文艺观念也是围绕这个“公开的奥秘”,或者说是围绕自然与艺术的关系展开的。诗人常将完美的艺术品叫做“自然的杰作”,也曾在演讲稿《说不尽的莎士比亚》中提到:“莎士比亚观察世界,并将自然的奥秘描绘出来。”歌德如此形容莎士比亚,与歌德处于同一时期的文豪海涅也同样称歌德是“反映自然的一面镜子”。可以说,艺术和诗歌能够完美的诠释自然。

《自然与艺术》在诗体上来说是一首十四行体诗,十四行体诗歌以优美的韵律和严谨的结构而著称。这种诗体根源于一种仅流行于民间的抒情诗歌,大约可追溯到13至14世纪。14世纪意大利大诗人彼特拉克的抒情《歌集》使十四行体这一意大利诗歌形式迅速传遍欧洲,这种文体也因此以这位最著名的实践者彼特拉克命名。后来又经莎士比亚等欧洲重要诗人的艺术实践,十四行诗逐渐成为近代西方诗歌中的一个重要诗体。19世纪初,由于勃伦塔诺等浪漫派诗人的努力倡导,一股十四行体热遂在德意志诗坛悄然兴起。意大利的十四行诗有四个诗节,首先是两个四行诗节,以两个三行诗节结尾。其韵律格式前八行为abba abba,后六行的格式为cde cde。这种诗体流传到英国后,著名大文豪莎士比亚发展出他独特的十四行诗体,全诗分为三个押交叉韵的四行诗节和最后押双韵的两行诗节,其韵律格式为abab cdcd efef gg。十四行体由两部分构成:第一部分是两段四行诗,后一部分为两段三行诗组成,即按四、四、三、三编排。近代西方的十四行诗体除了这两种基本形式外,还有若干由此衍生的变体。十四行诗体要求以五音步抑扬格为基本韵律,每行十一个音节,一首十四行诗歌的尾韵不可超过五韵。它对结构、韵律、韵式、长度都有严格的规定,属于西方抒情诗形式中要求最严苛的诗体之一。在此之前,歌德也写过十四行体诗,但数量有限。这不是他得心应手的诗体。1705年,他写了一首题为“十四行体”的十四行体诗,第三、四诗节是:

“所以我想沉浸在艺术的十四行诗里,

自豪的在语言凝练的限制里,

用现在我感觉最好的诗体创作:

在这里,我不知该如何舒适地安顿自己,

往常我总乐于雕刻整块木头,

现在有时不得不也用胶粘合。”[3]

这不能说是对十四行诗体充分肯定的正面评价。它说明歌德对这种结构形式要求严苛的诗体起初在一定程度上抱有怀疑态度,感觉它不方便创作,不易做到得心应手。

然而,《自然与艺术》的第一诗节描述了歌德这种创作理念的转变。年轻的歌德十分排斥当时社会的规则对他创作的限制,主张“自由”、“个性解放”,歌颂“天才”和“力量”,尤其在狂飙突进时期,歌德文风豪放不羁,蔑视现实的庸俗和社会陈规,要求个性解放,寻求扩展自我;或者可以狭义的理解为,对这种严谨的十四行体诗歌的反感。此时诗人追求的是形式上的自由,以随意的形式表达情感,如歌德在狂飙突进时期的代表作《少年维特之烦恼》,其自由和奔放的情感与传统规则格格不入。随着德国由封建体制向资本主义制度转变,德国文坛进入古典时期,迎来了德国文学的第二个高峰时期。歌德的中晚期作品,其创作风格转向朴素、宁静与和谐。此时的歌德承认了现实社会的规则存在的必要性,认识到约束、克制自己奔放的热情和不过分追求理想的必要,认为人应受到规则约束,艺术创作也是一样。诗篇第一节后半段,清晰地表达了诗人理念地转变:

“我心中的方案也已缈无踪影,

二者对我似乎有同等吸引力。”[4]

他对十四行体已经不再反感,指出自然与艺术看似截然不同,实际上紧密相连。歌德认为,艺术家应该仔细观察现实生活,从丰富多彩的日常生活中找到灵感。不要去担心素材的匮乏,只有以现实生活为根基才能创作出完美的艺术品,不以现实生活为依托所产生的作品是没有灵魂的。正如他在《歌德谈话录》中所说的:“艺术要从现实出发并为现实服务。”[5]

诗人在《自然与艺术》的开篇就探讨了自然与艺术两者之间的关系。我们也可以从歌德早期的诗歌作品中找到谈论有关“自然”与“艺术”关系的痕迹,比如在1797年歌德创作的《神与印度舞姬》:

“神要求她干奴隶差事;

她倒显得越来越高兴,

她老早学的一套本领,

逐渐逐渐变成了本性。

开出了花朵,过不多久,

就会看到果实的出现。”

这首诗歌的创作时期稍早与《自然与艺术》。这里的“自然”(Natur)可翻译为“本性”,指的是纯朴的,未经修饰的,原本属于人类的天性。反之,“艺术”(Kunst)在这首诗里译为“本领”,歌德认为,这是后天因为生活、经历、职业等原因具备的一种能力,需要通过长时间的练习才能获得。这种艺术性,是需要通过向他人学习和经验的积累得来。在《浮士德》中,歌德认为“本领来自别人的传授”[6]。歌德认为,单独个体作为人类社会的一员是负有责任的,个体习得的知识与后天培养的能力需为社会所有。在《自然与艺术》的第二诗节中,歌德也强调了这一观点:

“唯一必须的,是诚实的努力!

倘若我们能在确定的时间,

孜孜不倦全神贯注于艺术,

自由的自然又会在我们心中炽燃。”[7]

通过对第一诗节的分析,第二诗节所蕴含的思想就不难理解了。连接自然与艺术的途径只有“诚实的努力”,方能让“自由的自然”在“我们心中炽燃”。

本诗的第三诗节讲崇高完美的境界只是才华横溢、豪放不羁的艺术家追求的目标,实际上是达不到的。诗人在《自然与艺术》中明确的表达了自己的观点:

“世间一切文化无不如此:

不羁的才智之士枉自

追求达致崇高完美的境地。”[8]

这应该是歌德在审视欧洲千百年来大作家、大艺术家的创作生涯和传世名著而形成的观点以及诗人本人长期从事艺术创作实践的体悟。以《浮士德》为例,诗人很清楚《浮士德》上部中的“瓦尔普吉斯之夜”和下部的“古典的瓦尔普吉斯之夜”都脱离了剧情发展的主线。歌德还说过,《浮士德》下部第三幕“绿茵遮蔽的林苑”里哀悼欧福里翁的挽歌同整个第三幕中的古典气息不甚相称,但他并未尝试修改,也许就因为“追求达致崇高完美的境地”只是枉费力气,所谓的完美并不存在。

最后一段诗节中:

“谁要有大作为,必须全力以赴;

在限制中方能显出大师,

只有规律能赋予我们自由。”[9]

这是本诗的点睛之笔,也是理解《自然与艺术》内涵的教育期刊网 http://www.jyqkw.com
关键词 句。歌德认为,艺术家不仅要顺应艺术规律、规则的要求,也要懂得克制、约束自己,不可一味任性施为。这段诗节集中表达了歌德文艺观念和艺术风格由狂放不羁向和谐,遵从规律的转变。

《自然与艺术》表达了诗人在文艺理念上的转变,由早期的蔑视规律、否定一切限制、追求自由,到中后期的尊重规律,认为限制方能铸就大师,规律才能赋予人自由,表现了歌德更为成熟的文艺观念。由此可见,《自然与艺术》是一首不可多得的、表现歌德文艺理论的、语言简练易懂的佳作。

教育期刊网 http://www.jyqkw.com
参考文献

〔1〕恩格斯.德国状况[A].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2.634.

〔2〕〔4〕〔7〕〔8〕〔9〕歌德.德语诗歌精品读:漫游者之夜歌[M].天津:南开大学出版社,2007.186.

〔3〕冯至.论歌德[M].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1986.104.

〔5〕爱克曼.歌德谈话录[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78. 240.

〔6〕歌德.浮士德[M].北京:北京燕山出版社,2000.28.

〔10〕高中甫.歌德名作欣赏[M].北京:中国和平出版社,1996.

〔11〕余匡复.德国文学史[M].上海:上海外国教育出版社,2007.

(责任编辑 徐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