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论文网免费提供社会科学论文范文,社会科学论文格式模板下载

探究西方现代绘画语言的表现性

  • 投稿黄奎
  • 更新时间2015-09-24
  • 阅读量272次
  • 评分4
  • 30
  • 0

刘连

(皖西学院 艺术学院,安徽 六安 237009)

摘要:绘画发展的一个重要体现是绘画语言的发展。画家在创作过程中常常会利用特殊的绘画语言表达情感。现代绘画随着人们更加关注自身情感和更直接表达情感,利用造型、色彩、构图、空间等提高画面的表现性。基于此,本文主要介绍了绘画语言的表现手法,并探究了西方现代绘画语言的表现形式。

教育期刊网 http://www.jyqkw.com
关键词 :绘画语言;表现性;表现手法;表现形式

中图分类号:J21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3-2596(2015)03-0214-02

在现代艺术中艺术的表现性具有普遍意义,包括绘画艺术。19世纪末的西方现代主义绘画区别于古典时期的“再现”艺术,建立在“表现”上,用具有“表现性”内容的作品沟通画家和观赏者之间的精神。现代绘画更加关注自身情感,更直接表达自己的情感,绘画语言增加了独具特色的表现性因素。现代绘画语言包括造型、色彩、构图形式等构成画面的元素,艺术家重视利用这些因素突出表现性和独立性,并且强化这些因素的表现性,更好地表达自己的观念,具有特殊的价值。

一、绘画语言表现的概述

表现是画家夸张与变形事物外在变化和安排画面结构,表达内心的感受。不管是有意强调,还是主观回避,“表现”都存在于画面中。受到自己知识和经验的影响,我们会对一件事物产生熟悉、喜爱、偏爱等不同感受。而作为抒发感情的媒介,画面会再现出不同感受的形象,而再现程度有所不同。事物的表现性是艺术家传达意义时所依赖的主要媒介,他密切关注和谐表现性质,并通过这些性质对自己的经验进行理解和解释,最后通过他们明确自己所要创作作品的形式。

二、表现手法

(一)夸张和变形

画家经常用到的艺术表现手法有夸张和变形。画家通过强调客观事物的形体特征和动势,充分体现对象的整体感受,此外也表达画家的思想、情感、价值观念。人与人之间的观察视角不同,在绘画时对象和画家直接对话,画面会传达出对象的信息,也会传达出画家的感受,是两者的融合。夸张是夸大、对比、强调、烘托对象的已有特征而突出其特征。绘画变形是用二维画面表达三维世界,画家从落笔于画面开始就从对象上抽象信息,在绘画的时候利用透视缩短、压缩空间、结构穿插等方法提高画面的真实性,虽然最终画面和现实具有相似的形象,可是也避免不了变形。

(二)张力和运动

绘画作为一种视觉艺术,促使我们很难用语言对画面进行表达或者描述。例如,画家和画面中的形象是固定不动的,只有建立内在连贯的结构才能促使画面以及画面中的形象具有生机和活力。观赏者无法在绘画作品中看到真实的运动,由于在画面中看不到物理力驱动的动作和物理动作引发的幻觉,只能看到视觉形象在某一方向的倾斜或者集聚。事物内在结构传达出表现特征,一般只有某个画面具备视觉张力或者运动才会有表现性。画家应用倾斜的式样、节奏和运动感的构图等,巧妙安排图式或者形象,促使画面的各种要素和力互相牵制和抵消,促使画面整体实现平衡。例如鲁本斯的作品《竖起十字架》具有动感和激情,巴洛克风格作品的节奏和韵律非常强烈和复杂。

三、西方现代绘画语言的表现形式

(一)造型方法方面

20世纪在现代主义艺术方面,“变形”的语言打破了传统透视法,用“纯形式”语言替代了模拟再现的写实传统,促使艺术形式语言走向极端,也充分体现了艺术家的主观性。形体指的是形状和体积,这是画面的主角,它是欲表达信息主体的载体。通过形的内部结构关系表现出形体的表情、转折、起伏和关系等。形的外部结构构成形体的轮廓,形的外部结构决定形的张力和冲击力。简洁的形的张力和冲击力较强,繁复的形的张力较弱。画面的结构指客观物象形体的构成和组合,这是将画面各局部小的形体构成一个严密的整体形象;也指画面中各种元素的构成和组合,是将画面各个孤立的元素符号组成一个有联系有秩序的完整视觉样式。画面中形体结构的夸张变形可以更加贴切地表现画家的思想内涵,也提高了画面造型语言的独特性,促使每一个画家都有自己独特的风格。画家莫迪里阿尼的作品创作题材大部分是肖像和裸体画,作为20世纪杰出的肖像绘画大师,其代表作《坐着的裸女》《躺在白色靠垫上的裸妇》完全体现出其艺术风格。画面中的人物肖像拉长了脸部变形,一般是鹅蛋脸,颈项很长,鼻子纤细,眼睛是杏形的,姿态温柔,其线条体现出韵律之美,简化了空间。塞尚将一切形体的形象转换成色彩之间的差别,利用色彩对形态进行塑造,他注重形体上的色彩表现,利用色彩将这些单独的立体几何形状组织于画面,形成具有个性的绘画语言。毕加索突破传统绘画的人力比例,以远近透视为法则,几何形体化处理了人体和背景,形成简洁和犀利的线条。他并非在一个固定视点对所看到的情形进行描绘,而是同时在同一个平面上描绘从不同视点看到的侧面,利用块面之间的关系表现不同的空间概念。还有一种是组织不同形式的点、线、面,直接联系起形式、符号以及人内心的情感,将人的精神状态表现出来。

(二)应用光线色彩

艺术家的眼睛直接提供光线感受,不同于科学家对光线的物理解释。色彩是物质最基本的视觉表现,是视觉艺术中最具感情的因素,可以再瞬间引起视觉注意和情感共鸣。画家表现的客观世界促使光和色在视觉上达到和谐。光束决定物体的颜色,而光会随着时间发生变化,所以印象派画家主要是捕捉物体色彩的瞬间变化。他们注重自然的光和色的变化,尽力在绘画中真实体现自然的光和色的变化。他们将户外的阳光加入画面,对物象固有色进行改变,促使画面不再是单调的灰暗色,而形成各种颜色,具有丰富的光感。比如莫奈的作品《日出·印象》分离了形和色,以跳跃的笔触和并置的色彩表现出真实的瞬间,勾勒出港口笼罩于晨曦和海雾的景色。梵高的艺术探索深刻影响了后来的艺术发展,利用颜色表现自己内心对社会和自然的感受和激情。色彩和用笔可以充分表现出他的情绪,通过组合色彩和笔触形成绘画语言,促使观赏者也产生和他一样的感受。他的色彩不仅仅是为了构图和塑造静止空间,更是表达情绪和生命感受的载体,例如《夜的咖啡》。马蒂《红色的和谐》重视色彩的应用,只用单纯的色彩组成和谐的画面,重视色彩的表现性。拉图尔的《新生儿》利用光来表现情感,其画作经常运用烛光,促使他的作品更加含蓄和神秘。契里柯大部分作品都有长长的日光影子,通过光的照射等表达思想,非常神秘。综上所述,不同时期的画家不断更替和演变光色的选择和运用而表现情感。

(三)构图形式方面

构图指的是画家为了表现作品的主题思想和美感,在一定空间内对人或物的关系和位置进行空间安排和处理,将个别或局部形象组成艺术的整体。绘画沟通的不同表现画家审美意向、艺术追求和个性的不同,带给观众不同的视觉感受。构图时观察角度的确定非常重要,由于同一个主题,从不同的角度就会产生不同的画面效果。比如俯瞰全景,像鸟儿从高处向下俯视看到的构图,经常用于某种故事或事件的表现。主要由于从高处向下俯视,不同于人们平常接触和感觉的情景,从一个高视点观看全景整体,展现出另一种情景。由于俯瞰视点不同于平常的视点,促使构图表现出远近感,也表现出事物的整体,可以更加理性表达画面。比如夏加尔的《我与我的村庄》就是利用此种构图表现有故事的情景。此外,也可以观察被封闭的空间,封闭的空间和无限广阔的空间相比是静止的,例如走到尽头的小路给人稳定的感觉。因为封闭了画面空间,增加了场景的沉闷性,所以需要打开通道,提高画面的平衡,比如梵高的《精神病院的走廊》。还有一种是形体不定形不均等的分布,此种画面轻快散漫,没有要点,不同于传统构图意识,画面分散安排主体,促使主体成为不具有明确中心性的群体,而群体像天边的彩霞一样随意散步,具有一定的美感,表现出朦胧美。这和说明性描绘物体质感或量感的方法不同,用色彩或者笔触随意表现美感,比如《青空》。

(四)空间表现方面

再现性绘画就是在二维平面上再现三维空间的物形和环境,并最大程度的逼真。传统绘画空间的表现是再现真实自然,画面以科学严谨的透视法则为基础。现代绘画空间语言的平面化不同于古典写实绘画减弱的三度空间,推动了现代绘画空间语言的发展和变化,积极推动了后世画家丰富画面的空间语言形式。从马奈的绘画就开始通过颜色平涂构成平面化的画面空间,比如他的《奥林匹亚》就平涂处理其颜色。通过不断发展,到马蒂时期可以将线条的作用简化为单纯的限制色域,对形体进行暗示,用几块颜色构成整幅画,利用构成形式的不同表现出不同的画面旋律。其代表作品为《舞蹈》,简单的土红、蓝色和绿色构成画面,用简化的线条将人物的外形勾勒出来,促使画面运动具有旋律感,也形成极强的形式感,进而颜色和形式成为平面空间的构成。立体派画家多视角的观察方法和以几何形体分析归纳物体的方法是对塞尚观察方法等的继承,此种方法将物体的形体打散开来,而打散的元素是结合形体形式,然后重新组合这些元素,促使这些元素互相叠置和渗透,提高平面的立体感,需要注意的是平面只是一个空间的容器,应用此种方法的代表作品有毕加索的《弹曼陀罗铃的少女》。而克里姆特的作品具有严谨精致的构图,其平面感极强,瘦弱修长的人物处于抽象神秘的氛围中,他以装饰元素本身特性为依据对画面进行组织,提高画面的形式感,比如《吻》。

绘画作为一种艺术实践活动,利用造型、色彩、构图、线条等语言形态,以一定的形式法则为依据进行搭配组合,传达精神。现代时期对西方绘画来说是一个发展和变革的时期,各种风格流派不断更新交替。在这个时期,画家创造了很多视觉形式和绘画语言表现形式,给人们的视觉带来了丰富的体验,给作品主题、气氛、意境的表现带来了更好的形式。现代绘画语言得到人们重视,画家也更加广泛地应用具有表现性的现代绘画语言。

教育期刊网 http://www.jyqkw.com
参考文献

〔1〕吴甲丰.西方写实绘画[M].文化艺术出版社,2005.

〔2〕梁冰.浅析现代绘画语言[J].戏剧文学,2004(8).

〔3〕雷鹰.油画材料对西方绘画语言的拓展及影响[J].科教文汇(上旬刊),2009(6).

〔4〕张天娇.论油画色彩的情感表现[J].芜湖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6(3).

〔5〕聂建平.探索油画语言 表达生命情感[J].艺术教育,2003(1).

〔6〕鲁道夫·阿恩海姆.艺术与视知觉[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54.

〔7〕陈洪健.新具象绘画及其精神性探索[J].大众文艺,2010(2).

〔8〕梁智龙.谈西方当代表现性绘画同中国写意绘画表达方式的契合[J].北京印刷学院学报,2011(5).

(责任编辑 孙国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