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论文网免费提供社会科学论文范文,社会科学论文格式模板下载

浅析社会学理论中的类比策略

  • 投稿clar
  • 更新时间2015-10-21
  • 阅读量580次
  • 评分4
  • 64
  • 0

孟超

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社会学系 102488

[摘要]在社会学理论形成发展的阶段,社会学的奠基者们以类比的方法,从相关学科中汲取了大量的理论资源。类比策略在为社会学理论所用的同时,也以隐喻的方式潜在地对其理论内在逻辑产生着影响。近几十年中,社会学理论发展又有了极大的突破,但是类比的策略(尤其是与自然科学最新进展的互动)也渐为研究者们所忽视。本文指出,类比有助于学科创新,因此有必要延续类比、学科间互动的策略。在最后,本文指出了类比或学科互动的几种可能的发展路径。

[教育期刊网 http://www.jyqkw.com
关键词 ]类比;社会学理论;牛顿力学;隐喻

一、社会学理论中的类比

假如我们愿意对社会学理论做一个简单梳理的话,不难发现社会学是一个非常善于汲取其他学科理论资源的学科。先看看社会学创立初期具有奠基地位的学者:孔德的社会物理学、斯宾塞的生物进化类比,都借用了自然科学的理论资源。更晚近一些,我们能看到结构主义理论与语言学、功能主义与生物学、理性选择理论与经济学的亲近关系。从没有哪个学科在其理论中用到了如此多的类比。为什么在社会学理论中类比大量出现?

原因之一,在于社会的高度复杂性。因此,理论家们对社会进行理论建构时面对的问题是:①降低系统复杂性;②令社会具象化,使之既降低到理论家个人经验可以把握的层次,又能为他人经验所验证。类比法可以很好地完成任务。

其二,在诞生初期,社会学这一新兴学科缺乏概念工具的积累。采用类比或相关学科理论资源借用的方法能够有效缓解社会学理论资源的匮乏。

其三,在于社会本身的多维性。这意味着,我们可以通过多重视角去审查社会,而这些观察彼此是不冲突的,因此,我们可以放心地指认各学科或事物与社会本体之间的相似性。

接下来,本文将以经典社会学理论中的牛顿力学隐喻为例,来揭示类比与社会学理论的某种内在联系。

二、牛顿力学:经典社会学理论背后的关键隐喻

在自然科学取得了辉煌成就的19世纪,学者们试图利用自然科学的方式(或至少是自然科学的哲学)理解社会,似乎不足为奇。社会学公认的奠基人孔德将他的学科定名为社会物理学,彰显了其用自然科学的方法揭示社会之秘的取向——虽然孔德的努力并没有成功,但是其思想影响了其后数代学者,形成了实证主义范式。

然而更为重要的是,自然科学以隐喻的方式,微妙地影响了学者们对于社会的理论构型。其中最为重要的是牛顿力学的隐喻,它甚至贯穿了经典社会学理论的整个发展过程。我们还将指出,在接受了经典社会学家考察世界的方式的同时,也就很可能接受了这种考察背后的隐喻及其局限。

牛顿力学是“进入现代科学世界的大门”1。其体系的核心在于:惯性是物体的根本属性,惟有外力才能克服物体的惯性。大至天体系统,小至原子,都遵循一种永恒的完美秩序。接下来,我们来看看牛顿力学的隐喻究竟是如何在经典社会学背后产生作用的。众所周知,功能范式与冲突范式的互动是经典社会学理论的基本母题之一。利奥塔在《后现代状态》中指出:“最近半个世纪中,对社会的描述基本上有两种模式:一种是社会构成一个功能整体,另一种是社会分为两个部分。我们可以用帕森斯和他的学派解释前一种模式,用马克思主义思潮解释后一种模式。”2这两种理论派别之间的差异似乎是不可调和的。但是,假如我们从类比的角度去审视这两大理论,却能够发现它们之间的某种相似性,即:无论是帕森斯学派还是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拥护者,其理论背后的隐喻都是牛顿力学。

为了更清楚地认识这一点,我们来看看法国学者米歇尔·福尔塞对社会变革理论的颇有趣味的分析3。福尔塞指出,要理解社会的变化,只凭经验注意到社会系统在两个时间点上的差异是不够的,人们无法凭此确定社会深刻变化的实质。为此,必须指明所参照的理论状况。无论是帕森斯还是马克思,给出的这种理想状况都是平衡状态。帕森斯学派认为,社会系统具有一个由多种部分构成的稳定结构。要想打破这种状态,即发生社会变革,必须借助外力。马克思主义理论是帕森斯学派的反面,它认为社会是矛盾双方的角力场,其本身就内含有对立,即不稳定。这种不稳定的结构之所以没有瓦解,在于强制力的作用。一旦强制力不足以维持,那么社会就会趋向变革。

福尔塞指出:“上述各学派在思考平衡或不平衡时所参阅的,是其在力学里所描述的东西,即分别是秩序状态或无秩序状态。”4由此,我们看到了功能主义和冲突论两种范式在处理其固有问题上的无力感:功能主义强调平衡的永恒性,不引入外力就无法解释社会变革;冲突论强调不平衡的永恒性,不借助外力就无法维持社会存在。这两种处理方式虽然获得了力学系统的永恒美感,但是既无法处理其理论的逻辑难题,又都排除了社会内部的可能性。

直到今天,基于牛顿力学的社会学理论仍然非常有效。在我们使用“张力”、“秩序”等词语的时候,我们很可能已经接受了其理论背后牛顿力学的隐喻。否认社会与力学系统的相似性显然是不可能的。但是无疑,作为一种具象化和简化策略的、基于力学的理论构建策略,也不可避免地带有某些弊端。这就要求我们在阅读经典社会学理论时,保持对其背后隐喻的警惕性和敏感性。

三、类比的未来

从前文的分析中我们认识到,通过类比社会与其他自然物或人造物之间的相似性、从其他学科中汲取理论资源,是社会学早期学科发展和理论创新的重要源泉。但是,在社会学最近的发展中,类比似乎已经失去了原有的关注。经过百年的发展,社会学已经发展出数量巨大的学科资源。看看卷帙浩繁的社会学出版物和论文就能对这一点有直观感受。这意味着,每一个社会学研究者都拥有大量的可以借鉴的互文本。贝尔特指出:“在20世纪晚期,在社会理论家中已经有一种倾向,避免应用从其他学科中得来的知识。许许多多学者倒是假定,理论进步惟有依赖仔细考察、重新利用先前的社会理论。”

此外,类比法特别适合处理高度复杂、宏大的社会系统的理论思考;而这种系统由于其非物质性,无法如经济学那样用清晰简明的公式进行说明。而近几十年来的社会学理论已经将普遍存在于经典社会学理论中的“宏大性”束之高阁。后现代主义的反动、对唯智主义的批判、对实践的重视为社会学的理论转向奠定了哲学基础。社会学自身的发展,也使得其理论越来越趋于微观化,无论是社会学理论的多元取向、建构取向,还是互动取向、制度取向,都不必对社会有一个总体性的交代。

需要指出的是,虽然忽视与其他学科互动的社会学理论也结出了不少硕果,但是忽视了类比也封闭了学科发展的一些可能性。类比策略不仅有助于吸纳新的研究方法,还可以激活社会学本身的创新灵感。对于中国社会学来说,更是应该注重这种互动。主宰中国社会学理论界的是一些碎片化的、文献综述样的、译介式的、缺乏想象力的理论生产,这既是学科专业化造成的,也是理论创造力不足(或者至少是理论创新的自信不足)的后果。

因此有理由相信,类比——或者说与其他学科的互动(尤其是自然科学最新成果)——仍会在社会学理论中占据应有的地位。可以预见到的是,至少有如下几种思路,蕴含着巨大的潜力:第一,系统论类比的进一步发展:复杂性系统。西利亚斯总结了复杂系统的十个特征:复杂系统由大量的要素构成;复杂系统中的要素动态地相互作用着;相互作用的层次相当丰富;相互作用是非线性的;相互作用处在相当短的范围;相互作用中有回路;复杂系统是开放系统;复杂系统在远离平衡条件下运行;复杂系统具有历史;个体要素不知道它们所嵌入其中的整个系统的行为6。由此可见,现代社会与复杂系统之间存在着高度的一致性,或者可以说,现代社会就是一种复杂系统。

另一种策略认为,面对高度复杂的社会系统,用直观对其进行整体性的把握已经不太可能了。如果想真正作出考察甚至预测,必须以复杂的认知工具复现系统的复杂性,而不是以某种具象化的形式对其进行简化。计算机模拟的方式可使这一观点成为可能。

第二,社会行动者的原子化类比。比较有代表性的是社会网络分析。在互联网时代和大众传播时代,对社会行动者进行原子化处理,不仅是一种方法论策略,更是一种本体论策略。通过数学模型和计算机,我们或许可以发现在互联网时代人们在虚拟互动和信息传播中的一些奥秘。

第三,与心理学的互动。方向之一,是心理社会学,它寻求将“个体心理现象与社会生活框架”7联系到一起。在国内,相关的研究仍是一片空白,而且遭到了很深的误解:心理社会学被等同于社会心理学、社会价值观分析或文化分析。方向之二,是利用心理学加深对人本性的理解。以涂尔干为例:涂尔干敏锐地认识到了个人与社会的关系,但是其对人性和人之本质的预设仍然是哲学的。在现代心理学中,有很多关于社会交往、社会支持对人的心理健康影响的研究,这些成果有助于加深我们对人的心理状态和社会之间关系的认识。

注释

1鲍桑葵:《关于国家的哲学理论》,汪淑钧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10年版,第59页。

2利奥塔尔著:《后现代状态》,车槿山译,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2011年版,第45页。

3菲利普·卡班、让-弗朗索瓦·多尔蒂耶:《法国视角下的社会学史与社会学思想》,吴绍宜、夏其敏译,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0年版,第230页。

4菲利普·卡班、让-弗朗索瓦·多尔蒂耶:《法国视角下的社会学史与社会学思想》,吴绍宜、夏其敏译,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0年版,第237页。

5帕特里克·贝尔特:《二十世纪的社会理论》,瞿铁鹏译,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2002年版,第267页。

6保罗·西利亚斯:《复杂性与后现代主义:理解复杂系统》,曾国屏译,上海:上海科技教育出版社,2006年版,第169页。

7菲利普·卡班、让-弗朗索瓦·多尔蒂耶:《法国视角下的社会学史与社会学思想》,吴绍宜、夏其敏译,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0年版,第230页。

教育期刊网 http://www.jyqkw.com
参考文献

[1]鲍桑葵:《关于国家的哲学理论》汪淑钧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10.

[2]保罗·西利亚斯:《复杂性与后现代主义:理解复杂系统》.曾国屏译.上海:上海科技教育出版社,2006.

[3]迪特里希·德尔纳:《失败的逻辑:事情因何出错,世间有无妙策》,王志刚译.上海:上海科技教育出版社,2010.

[4]菲利普·卡班,让-弗朗索瓦·多尔蒂耶:《法国视角下的社会学史与社会学思想》,吴绍宜,夏其敏译.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0.

[5]林德宏:《牛顿力学所蕴含的价值观》,《科学技术与辩证法》2006年第6期.

[6]刘建洲:《隐喻:生物学与社会学对话的桥梁》,《学术探索》2003年第5期.

[7]帕特里克·贝尔特:《二十世纪的社会理论》,瞿铁鹏译,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2002.

[8]乔治·瑞泽尔:《后现代社会理论》,谢立中等译,北京:华夏出版社,2003.

[9]让-弗朗索瓦·利奥塔尔:《后现代状态》,车槿山译,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2011.

作者简介

姓名:孟超.出生年月:1986年10月.职位:博士研究生(在读).专业:社会学.研究方向:社会结构与变迁.作者单位: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社会学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