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论文网免费提供畜牧渔业论文范文,畜牧渔业论文格式模板下载

猪高热症的诊断与防治

  • 投稿周楷
  • 更新时间2015-09-15
  • 阅读量482次
  • 评分4
  • 43
  • 0

胡显奇,苑琳勇,安立萍

(黑龙江省宝清县畜牧兽医总站 155600)

猪高热症是由多种因素引起的。患猪发病突然,临床上多以发热40℃以上,皮肤发红,粪便干燥,尿少,食欲下降或废绝,喜饮脏水等为特征。由于不易确诊,因此也将其称为“无名高热病”。本病一年四季均可发生,以春、夏两季为多发期,用磺胺类药物等抗生素和解热药物治疗只能缓解症状,停药后容易反复,如果单独用中药治疗,效果不佳。根据临床经验,引起猪高热症病因复杂。现将笔者近年来治疗的方案介绍如下,供同仁参考

1 流行特点

在规模猪场很少发生高热症,主要发生在中、小型养猪场和农村散养户中。一般哺乳仔猪很少发生该病,但个别发病猪群死亡率达到85%以上;生产母猪发病率在25%左右,流产率达到20%~40%,病死率达到10%~25%;保育猪发病率在20%-50%,病死率达到30%~50%;育肥猪发病率在25%左右,病死率达到20%~50%。猪高热症常年都能出现散在的发生,没有明显的季节性,但在气候炎热潮湿的环境下,该病较为多见。

2 临床症状

不同地区的病猪在临床症状上存在差异,一般病猪体温升高到41. 0~42.5℃,呈稽留热,嗜睡,喜伏卧,精神沉郁,食欲不振或废绝,甚至有些病猪停止饮水;耳后耳缘发绀,皮肤发红,身体多处皮肤出现紫红色的斑块状,如四肢末梢和腹下等,少量病猪的背部皮肤毛孔存在铁锈色的出血点;有些发病严重的病猪全身都呈紫色;有些病猪出现明显的呼吸道症状,严重时表现呼吸困难,进行严重的犬坐式或腹式呼吸,急促气喘,有的呈呼吸不规则或出现喘气;大多数病猪的眼睑发生水肿,结膜炎等症状,且眼有泪斑,分泌物增多;有些病猪打喷嚏、咳嗽,流有清鼻涕,少量流有脓性鼻涕;有些病猪出现便秘,粪便秘结,呈球状;有些病猪出现呕吐或下痢,尿量较少,且颜色加深,混浊发黄;有些病猪病程稍长,表现出贫血症状,全身苍白,且被毛粗乱;有些病猪出现一些神经症状,如震颤、甩头、四肢划水样等,最终全身抽搐而死;有些病猪后肢无力,濒死前无法站立。猪高热症病程一般在4~10天,长的持续20天,死亡速度快,死亡率高,死后大多数存在败血症变化。但是,有些病猪通过治疗或耐过,也能够逐渐恢复健康。

3 剖检变化

对病猪进行剖检,发现该病的病变主要是肺部发生变化,有些病猪的肺脏可见出血斑、出血点,有的苍白;有些病猪肺脏发生水肿,呈斑驳状到褐色大理石样病变,有的则发生实质变性,如海绵状,且能飘浮在水中;有些病猪肺如同水煮状。大多数病猪的肺脏出现多处肉变,尤其是心叶、尖叶和膈叶的前端,有些病变肺叶支气管被脓性分泌物充满,气管内出现较多的泡沫,有些气管环黏膜充血。病猪心肌存在出血点,心包存在大量淡黄色液体。病猪肝脏有些发生肿大变性,且呈黄棕色,有灰白色或黄色条纹状坏死灶存在于表面;有些呈灰白色,存在出血点和坏死灶。病猪肾脏,有些发生明显肿大,呈土黄色或褐色,出现淤血现象,质地较脆;有些出现典型的大理石样花纹;有些出现很多的针尖状出血点;有些出现坏死点、坏死斑。病猪脾脏发生肿大,且边缘存在许多梗死灶。病猪的胃出现充血或出血,有些病猪的胃底黏膜发生溃疡、出血,最终坏死,且在回盲肠处存在大量溃疡灶。病猪的肠道严重出血,尤其是结肠和小肠大部分出现坏死灶。病猪体内淋巴结大多数发生肿大,尤其是肺门淋巴结和腹股沟淋巴结肿胀明显。有些病猪膀胱黏膜出血,喉头黏膜水肿、出血。个别病猪发生多发性浆液纤维素性腹膜炎和胸膜炎。

4 预防

猪场采取科学的饲养管理是预防猪高热症的首要条件。对于规模化猪场,要采取标准化饲养,生产工艺流程科学化;对于小规模猪场和散养农户,要饲喂购买自规范化企业生产的预混料,且必须符舍营养标准。猪适时进行免疫接种也能够有效预防该病的发生。根据当地疫情制订规范化、科学化的免疫程序,并通过实地证明,确保对本地区、本场的猪群能够起到均匀一致的免疫力。另外,采取药物预防也是非常必要的,这是由于猪场可能发生的疫病种类非常多,无法全部通过免疫得到控制,特别是目前还存在较多的疾病尚未研制出有效的疫(菌)苗。但要注意,不能够使用抗生素进行预防,建议使用中药保健和益生菌。猪场还必须制订严格的消毒制度,并确保执行彻底;定期对种公、母猪进行检测,及时将带毒的种猪淘汰,从而净化疫源。

5 治疗

对于猪高热症,要对症采取积极有效的措施进行综合性治疗,尽可能避免因细菌二次感染而导致死亡,同时控制病情蔓延和发展。

对于疑似病毒性感染引起的高热性疾病,目前尚未研制出有效的治疗药物,一般是通过采取早期发病猪群中已经恢复健康猪的血清,给新发病猪进行注射,作为紧急治疗方式。另外,为避免发生继发性细菌感染,可以对症配合使用适量的广谱抗生素进行辅助治疗。

对于由细菌性感染引起的高热性疾病,采集病料后首先进行药敏试验,一般选择的抗生素类药物是细菌敏感的。在用药过程中,必须严格控制用药剂量和治疗时长,重视合并使用相配伍的两种抗生素,例如治疗用的退热药物通常选择双黄连注射液、柴胡注射液等,同时配合使用硫胺素、维生素C、黄芪多糖注射液进行治疗,具有较好的治疗效果,减少死亡。

对于原虫感染引起的高热性疾病,要按照病性使用有效药物,并确保用药剂量足够,且按照疗程进行治疗。但要注意,抗寄生虫药物一般都具有一定的毒性,所以在使用过程中必须根据病猪的体质情况,控制用药剂量,并给予适量强心和营养等药物,从而减轻药物对机体的毒副反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