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论文网免费提供畜牧渔业论文范文,畜牧渔业论文格式模板下载

羊破伤风的流行与防治

  • 投稿雪歌
  • 更新时间2015-09-15
  • 阅读量189次
  • 评分4
  • 13
  • 0

代新颖?

(黑龙江省嫩江县畜牧兽医局嫩江镇畜牧兽医站 161499)

破伤风又名锁口风、耳直风,是一种急性中毒性传染病,多发生在新生羔羊,绵羊比山羊多见。羊破伤风病是由破伤风梭菌引起的人、畜共患的急性创伤性、中毒性的传染病,该病为散发,没有季节性,必须经创伤才能感染,特别是创面损伤复杂,创道深的创伤更易感染发病。?

1 病原?

病原为破伤风梭菌。破伤风梭菌又称强直梭菌,分类上属芽孢杆菌属,为细长的杆菌,多单个存在,能形成芽孢,位于菌体的一端,似鼓槌状,周鞭毛,能运动,无荚膜。幼龄培养物革兰氏染色阳性,培养48h后常呈阴性反应。破伤风梭菌产生破伤风痉挛毒素、溶血毒素及非痉挛性毒素,其中破伤风痉挛毒素引起该病特征性症状和刺激保护性抗体的产生。溶血毒素引起局部组织坏死,为该菌生长繁殖创造条件;静脉注射溶血毒素可引起实验动物溶血死亡。非痉挛毒素对神经末梢有麻痹作用。破伤风梭菌繁殖体的抵抗力与一般非芽孢菌相似,但芽孢抵抗力甚强,耐热,在土壤中可存活几十年;10%碘酊、10%漂白粉及30%双氧水能很快将其杀死。本菌对青霉素敏感,磺胺药次之,链霉素无效。?

2 流行特点?

根据病羊的创伤史和比较特殊而明显的临床症状,确诊不难。破伤风梭菌在自然界中广泛存在,羊经创伤感染破伤风梭菌后,如果创口内具备缺氧条件,病原在创口内生长繁殖产生毒素,作用于中枢神经系统而发病。常见于外伤、阉割和脐部感染。?

母羊多发生于产死胎和胎衣不下的情况,有时是由于难产助产中消毒不严格,以致在阴唇结有厚痂的情况下发生该病。也可以经胃肠黏膜的损伤感染。病毒侵入伤口以后,在局部大量繁殖,危害神经系统。由于本菌为专性厌氧菌,故被土壤、粪便或腐败组织所封闭的伤口,最容易感染和发病。?

3 临床及病理变化?

病初症状不明显,只表现起卧困难,精神呆滞。随着病情的发展,四肢逐渐强直,运步困难,头颈伸直,角弓反张,肋骨突出,牙关紧闭,流涎,尾直,常有轻度腹胀,先腹泻后便秘。体温一般正常,仅在临死前体温上升至42℃以上,死亡率很高。?

由于肌肉挛缩,导致尸温增高,可长久持续。尸体无特殊变化,只见神经组织有淤血和小点出血。心肌有时有脂肪变性。骨骼肌有时萎缩呈灰黄色。?

4 治疗?

把病羊圈入环境安静,黑暗温暖、卫生干燥的圈舍中喂养,尽量减少声光、刺激,保证水和营养的供给,喂有营养易消化的流食,勤饮勤喂,注意维持水和电解质的平衡。严重病羊牙关紧闭,不能采食和饮水,可输入营养或用胃管投给,最好在喂前30min注射氯丙嗪等镇静解痉剂,可消毒。对佩戴耳标造成的感染发病,去掉病羊耳标,彻底除去感染创伤内的坏死组织,对伤口用3%双氧水或0.1%高锰酸钾溶液进行清洗消毒,最后涂擦碘酊,每天处理1次,连续处理3天,以清除产生破伤风毒素的根源。大剂量肌肉注射青霉素,每千克体重?2.5~?5.0万U,链霉素每千克体重10mg,2次/天,连用3~5天。对兴奋不安的病羊止痉可选用氯丙嗪,每千克体重?2.0~?2.5mg,或用25%硫酸镁注射液10~20mL肌肉或静脉注射,并配合5%碳酸氢钠注射液100mL,40%乌洛托品注射液10~20mL静脉注射。对咬肌痉挛、牙关紧闭病羊,可用3%普鲁卡因5~10mL和0.1%肾上腺素,0.2~0.5mL,混合分点注入两侧咬肌注射,每天1次,直至患羊开口。对病情较重的羊可进行强心补液,纠正酸中毒等;对不能采食的病羊,应立即补液补糖。用破伤风抗毒素治疗,首次用量为3mL,以后每2天用2mL。?

配合中药治疗能缓解症状,缩短病程。可应用“防风散”,即防风8g、天麻5g、羌活8g、天南星7g、炒僵蚕7g、清半夏4g、川芎4g、炒蝉蜕7g,水煎2次,将药液混在一起,待温加黄酒50g胃管投服,连服3剂,1次/2d。上述方剂可适当加减,当伤在头部,重用白芷;伤在四肢加独活5g;瞬膜外露严重者,重用防风、蝉蜕;流涎量多者,重用僵蚕、半夏;牙关紧闭者加蜈蚣1~2条、乌蛇3~6g、细辛1~2g。另外,可采用散风活血解表剂,如乌蛇散,根据病情加减。乌蛇散:乌蛇、全蝎、天麻、天南星、川芎、羌活、独活、荆芥、薄荷、蝉蜕、僵蚕各9g,防风12g,当归15g,将以上各药共煎为水,分成3次灌服,1次/8h,直到痉挛消失为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