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论文网免费提供畜牧渔业论文范文,畜牧渔业论文格式模板下载

仔猪副伤寒的流行、诊断及防治

  • 投稿吴寒
  • 更新时间2015-09-15
  • 阅读量456次
  • 评分4
  • 18
  • 0

迟国文?

(黑龙江省穆棱市畜牧兽医局 157500)

仔猪副伤寒又称猪沙门氏菌病,是由猪霍乱和猪伤寒沙门氏菌引起的仔猪传染病,是仔猪的一种较常见的肠道传染病,成年猪很少发生。该病在各地猪场都有发生,特别是在饲养卫生条件差的猪场常有发生,给养殖业造成很大损失。?

1 流行特点与临床症状

多发生于1~4月龄仔猪,20天以内及6月龄以上猪很少发病,所以又叫仔猪副伤寒。病菌常存在于猪的粪便、脏器以及被污染的土壤中,其病原体在污染的水中能生存4个月至1年以上,往往成为重要的传染源。一年四季均可发病,但以冬春季节多见,多雨季节发病较多,呈散发性或地方流行。

临床症状表现为急性型和慢性型。急性型为败血症,慢性则为大肠坏死性炎症及肺炎,出现严重持续下痢,有时发生卡他性或干酪性肺炎。急性型多见于断奶后不久的仔猪,体温升高,食欲减退,寒颤,常堆叠一起。病初便秘后下痢,粪便呈淡黄色或灰绿色,恶臭,有时出血,后期腹部、耳及四肢皮肤出现深红色或青紫色斑点。有的突然发病死亡。该型病程短,死亡率高。耐过者转为慢性。慢性型该型表现为逐渐消瘦,食欲减退或废绝,贫血,持续或周期性下痢,粪便呈灰白、黄绿或暗绿色、恶臭,混有血液。眼有黏性或脓性分泌物,腹部皮肤出现痂样湿疹。有些病猪咳嗽,体温稍升高。病程2~3星期或更长,愈后猪多生长发育受阻,成为僵猪。?

2 诊断方法

仔猪副伤寒除少数急性败血型外,多表现为亚急性和慢性,与亚急性和慢性猪瘟相似,应注意区别。临床症状以腹泻为主,耳、尾、蹄等处呈蓝紫色;病变以肠道为主,大肠有干酪样坏死,并有周围平滑而中间略凹的溃疡,肠壁增厚;另外在肝、肺有干酪样坏死。本病也可继发于其他疾病,特别是猪瘟,必要时可借助实验室诊断区分。本病仅发生于6月龄以下的猪,主要是断奶前后的仔猪。有时大架子猪和母猪也有发生。根据症状可以初步诊断。

但要确诊还是需要进行实验室检查。采取病猪的粪、尿或肝、肾、肠系膜淋巴结,流产胎儿的胃内容物,流产病畜的子宫分泌物少许等作涂片镜检或分离培养。将被检材料制成涂片,自然干燥,用革兰氏染色镜检,沙门氏菌呈两端椭圆或卵圆形,不运动,不形成芽孢和荚膜的革兰氏阴性杆菌。或将病料直接划线播种在选择培养基(S.S琼脂)和鉴别培养基(麦康凯琼脂)各一平板,置37℃培养24h。沙门氏菌一般为无色透明或半透明中等大小,边缘整齐、光滑、较扁平的菌落。挑取沙门氏菌可疑菌落接种于双糖铁斜面,置37℃培养18~24h,观察底层葡萄糖产酸或产酸产气,产生硫化氢变棕黑色,上层斜面乳糖不分解,不变色则可初步判定为沙门氏菌。?

3 预防措施

加强饲养管理和卫生条件,消除发病病因,保持饲料和饮水的清洁卫生。采用添加土霉素等抗生素的饲料给予预防,给予优质全价的配合饲料,增强抵抗能力。本病常发区,仔猪断奶口服或注射1~2头份仔猪副伤寒冻干弱毒疫苗。

发病后,立即隔离病猪进行治疗,彻底消毒污染猪舍,死猪进行深埋等无害化处理。耐过猪不能用做种用,予以淘汰。圈舍要定期清扫消毒,饲槽要经常刷洗干净,粪便堆积发酵后利用。在将断奶猪从不同地方混合一起运输到育成猪场之前,要充分准备尽量减少运输途中的应激。采取投放同一来源、同一年龄的猪进入饲养栏及育成的管理措施。用具和食槽经常刷洗,圈舍要清洁,经常保持干燥,勤换垫草。及时清除粪便。仔猪提前补料,防止乱吃脏物。断奶猪根据体质强弱分槽饲喂,给以优质而易消化的多样化饲料,防止突然更换饲料。对于1月龄以上或断奶仔猪,用仔猪副伤害冻干弱毒菌苗预防。耐过猪不能作种用。本病常发地区仔猪可采用15~20日龄首免,间隔3~4周再免一次。?

4 治疗方法

0.5%诺氟沙星注射液,每千克体重0.5mL,肌肉注射,每日2次,连用3~5天。将大蒜5~25g捣烂成泥状或制成大蒜酊内服,日服2次,连服3~4天。临床还可选用恩诺沙星、庆大霉素、卡那霉素、土霉素、等抗生素疗法。在治疗过程中,为了增强机体抵抗力防止并发症的出现,可用黄芪多糖、5%葡萄糖混合饮水以促进疾病的康复。若病猪出现脱水现象可加入补液盐,严重脱水的用0.9%生理盐水进行腹腔注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