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论文网免费提供就业指导论文范文,就业指导论文格式模板下载

以就业需求为导向的高校人力资源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构建

  • 投稿克里
  • 更新时间2015-09-07
  • 阅读量932次
  • 评分4
  • 36
  • 0

张静

[摘要]近年来,人力资源管理专业学生就业难已经成为各高校和社会普遍关注的问题。调查表明,人力资源管理专业的毕业生在就业过程中暴露出许多弱点,主要表现为面试能力差、计算机操作能力弱、实践能力欠缺,这反映出高校在人才培养方式方法上与当前就业需求之间存在差距。因此,高校人力资源管理专业的人才培养模式应以就业需求为导向,从明确培养目标、改进教学方法、加强实践教学、建设“双师型”队伍几方面着力构建。

[教育期刊网 http://www.jyqkw.com
关键词 ]人力资源管理就业需求人才培养模式

[作者简介]张静(1981-),女,河北石家庄人,贵州民族大学管理学院,讲师,硕士,研究方向为人力资源管理。(贵州 贵阳 55 0025)

[中图分类号]G64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3985(2015)20-0073-02

人力资源管理本科专业在我国设立了近20年,是一个相对年轻且应用性较强的专业,虽然该专业的教育已经取得了很大的成绩,但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我国市场对人力资源管理专业人才的需求不断提高。目前,多数高校人力资源管理专业的教育不适应社会就业需求的现象日益严重,因此,对高校传统的人才培养模式进行改革的要求日趋迫切。如何提高人力资源管理专业学生的就业能力,提高应用型人才的培养质量,成为高校人力资源管理专业教学的一项重要任务。

一、当前人力资源管理专业人才就业需求现状

当今社会对人力资源管理专业人才的需求领域主要分布在政府机关和事业单位、生产销售企业、培训机构、高校等,大多从事人力资源管理和教育方面的相关工作。在目前我国人力资源管理的从业人员中,真正受过人力资源管理专业教育的人才还是非常少的,由此可见,社会对人力资源管理专业人才的需求量很大。

在企业人士看来,他们需要的是具备实践经验和较强社会适应能力的毕业生,同时需要毕业生具备相关的专业理论知识,需要毕业生具备良好的实际操作能力、沟通协调能力、团队协作能力,讲求职业操守,专业理论知识扎实,同时对计算机操作和英语口语也有一定的要求。

二、人力资源管理专业毕业生就业难的原因分析

通过对用人单位相关人士以及高校毕业生的访谈可以了解到,一方面,用人单位招不到需要的人才,很多毕业生不具备工作必需的能力与素质,无法快速进入工作状态;另一方面,高校的毕业生也感觉到力不从心,在学校中学习的知识在实际工作中得不到运用,在工作中需要的实际操作能力在学校的课堂上从来没有接触过。这就导致了毕业生就业难成为一种必然,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面试能力差。在当前的就业形势下,应届毕业生求职面试,只是准备了一些相关的证书,因而在面试中屡屡受挫。用人单位认为应届毕业生在专业理论知识及面试行为表现方面都有欠缺,而毕业生自身也感觉到在面试过程中所学的专业理论知识无法灵活运用,同时在言行举止、应变能力、语言表达能力方面表现欠佳,不能使用人单位满意。面试是就业前必须要经历的一个环节,求职者在面试中的表现会给企业留下深刻印象,并最终决定求职成功与否,因此,学校应该重视学生这方面能力的训练及培养。

2.计算机操作能力弱。刚刚走出大学校门的人力资源管理专业的学生大多从事的是基础性、事务性的工作,经常涉及一些图表或者文字材料的绘制和撰写,计算机办公软件的使用频率非常高。然而,用人单位的普遍反映是大部分应届生只熟悉一些简单的操作,对于较常用的Word和Excel等软件的应用表现得很欠缺。很多学生是在工作后要用到这些软件才学的,这样会大大降低工作效率。目前在校大学生大多是人手一部电脑,在设施配备方面是没有问题的,而为何会出现以上的结果,也是高校在教育教学方面应该考虑的。

3.实践能力欠缺。人力资源管理专业是应用性较强的专业,该专业的毕业生所从事的工作具有一定的灵活性。很多参加工作的毕业生反映,在学校学习的理论知识很难运用到实际的工作当中。比如人力资源管理工作者需要与员工进行沟通的地方较多,沟通能力是从事人力资源管理工作应该具备的能力之一。但学生在学校学到的更多是关于沟通的理论知识,很难在实际的工作中有用武之地,其沟通能力的形成往往是在后来的工作中摸索出来的。因此,学校的书本理论还需要与企业的实际情况联系起来。

三、当下高校人才培养模式中存在的问题分析

从人力资源管理专业的需求现状及就业的实际情况可以看出,高校在人力资源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模式中存在一些问题,概括起来有以下几个方面:

1.专业定位不够清晰准确。有些高校开设人力资源管理专业主要是因为市场需求大,生源广,就业不愁,而对该专业的培养目标定位不是很准确。如大多数高校的专业培养目标是这样表述的:“本专业培养具备管理、经济、法律及人力资源管理等方面的知识和能力,能在企事业单位及政府部门从事人力资源管理及教学、科研方面工作的工商管理学科高级专门人才。”这样的专业定位在课程设置上必然缺乏针对性和专业性,很难体现该专业学生特有的就业竞争优势。另外,就业领域定位太过于宽泛,在专业理论课程设置上很难同时满足企事业单位及政府部门在人力资源管理方面的要求。

2.教学方式方法过于单一。由于受到传统教学理念的影响,很多高校在人力资源管理专业的教学过程中,仍然偏重于理论教学,重课堂教学而轻实际操作的现象普遍存在,且在教学的方式方法上也过于单一,固守教师在课堂上信息的单向传递,而不重视学生的主动参与,这样的教学方式很难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教学效果差,同时也无法满足社会对人力资源人才的要求。另外,教师所使用的教学工具陈旧,教学手段单一,使得教学效果不佳,导致学生对专业知识的掌握仅仅停留在理论知识的简单记忆,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欠缺,仅仅局限于应付考试而已。

3.实践教学所占比重严重不足。人力资源管理专业实践性非常强,但大多数高校对实践教学并不重视,没有设置科学合理的课程体系,实践教学的课时设置严重不足,教学设置的内容也流于形式,很难满足高级应用型人才培养的目标。

同时,由于学校经费的局限,使得实践教学实验室建设跟不上,学生缺乏必要的训练和辅导。学生到企事业单位实习的机会少,实习时间短,实习的工作大都停留在一般事务性工作,学生很难有机会到相应的岗位进行学习和提高,实习效果的检查也仅仅是一份实习报告及一个实习单位的公章。这样的实习方式,学生的工作实践能力和适应能力都得不到充分锻炼,实习效果不尽如人意。

4.教师实践经验缺乏。人力资源管理专业是一个相对年轻的专业,教师队伍普遍缺乏系统的实践经历,教师学历水平比较高,但实际操作能力偏低,没有在企事业单位工作的经历,无法将理论更好地联系实际。因此在指导学生实践方面缺乏必要的能力,影响实践指导效果。而人力资源管理专业的实践性非常强,各企业需要的是具有一定实际操作能力和工作能力的人才,因此对缺乏实践经验的教师来说,在实践教学过程中显得力不从心,导致实践教学效果欠佳。

四、高校在人力资源管理专业人才培养中努力的方向

1.准确定位专业培养目标。高校在人才培养方面的最终目标是学生能够适应社会和市场的需求,顺利就业,以服务于经济发展。地方高校在培养目标中应该详细到具体的地区,根据地区经济发展的实际情况,有针对性地设置相关的课程、进行实践教学。同时,人才培养目标中对于就业领域的定位也要准确,目前,高校人力资源管理专业的课程设置主要是面向企业的,如果学生要在党政机关、事业单位就业,还应辅修其他相关课程并取得相应的学分,这样有助于学生更好地理解专业要求。

在专业课程的设置上,要注重理论联系实际,一方面专业基础课要注重其基础性和理论性,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确保学生掌握理论知识;另一方面,专业课的设置上要强调该专业的专业性,体现该专业的竞争优势,比如工作分析、人员测评、绩效管理、员工关系等课程要注重其实践性,着重锻炼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

2.实施多元化教学方法。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引导学生自主学习,培养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在教学过程中要注重增加学生课堂参与的环节,通过案例教学、情景模拟、专题讨论、游戏活动等方式,将理论知识更好地融人其中,使枯燥的理论生动形象,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注重培养学生的思考能力和各种工作技能。人力资源管理是一门管理艺术,教师应提高自身授课技巧,有针对性地传授学生各种技能,以适应市场对该专业人才的要求。

3.提高实践教学的比重。重视实践教学的课程设置,丰富实践教学的内容。在校内建立完善的人力资源管理专业实训室,使学生在实训过程中体会到比较系统、全面的人力资源管理工作,如要求学生制订工作说明书、劳动合同、招聘计划书、人事测评等,使学生更好地理解人力资源管理的工作性质。

重视校外实习基地建设。学校可在当地选择体制健全、管理水平先进的企业,进行校企联合,在互惠互利的基础上,一方面企业为学生提供实习机会;另一方面学校为企业输送所需人才,并为企业提供必要的理论和技术支持。同时,学校要与企业经常沟通,了解企业对人才的需求变化,及时调整相关课程设置,提高人才培养的实用性。

根据实际情况调整学生实习的时间及实习期限,在企业人力资源部门用人的高峰时间为学生提供实习机会,并灵活调整学生的实习期限,不要仅仅局限在暑假两个月,对学生的实习检查要更加看重学生能力的考察。

4.加强“双师型”队伍建设。从事人力资源管理专业教学的教师,既要有扎实的理论知识,又要同时具备丰富的实践经验。为了达到这一要求,一是学校要提供必要的条件,让专业教师到企业进行半年以上的挂职锻炼,参与企业的相关工作,以提高自身的实践能力。同时,学校要为专业教师提供继续深造的机会,使专业教师及时更新人力资源管理专业知识,不断提高自身的教学能力,改进教学的内容。二是聘请企业人力资源专业中高层管理人员来学校为教师进行讲座或担任实习导师。

[教育期刊网 http://www.jyqkw.com
参考文献]

[1]周志洪.地方高校人力资源管理专业实践教学改革研究[J].湘南学院学报,2012(6).

[2]陈冰冰,基于社会需求视角的人力资源专业人才就业能力体系研究[J].商业经济,2012( 10).

[3]刘伟,高校人力资源管理专业实践性人才培养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中国人才,2011( 7).

[4]张宏如.基于提升就业能力的人力资源管理实践性教学创新[J].实验室研究与探索,2011(10).

[5]彭绪梅.人力资源管理专业学生职业素养培育问题的探讨[J].商业经济,2012(7).

[6]黄利梅,以就业为导向的人力资源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探究[J].农业网络信息,201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