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论文网免费提供哲学毕业论文范文,哲学毕业论文格式模板下载

从福柯的知识权力论来看学校教育

  • 投稿以太
  • 更新时间2015-09-24
  • 阅读量817次
  • 评分4
  • 72
  • 0

何 璇

(中央民族大学 教育学院,北京 100069)

摘 要:福柯是后结构主义的代表人物之一,他从历史的角度来看待知识和权力的关系,他认为现代社会中的知识与权力之关系既不是从来就有的,也不是一成不变的,而是在历史中形成的。在福柯看来,现代社会实际上是一个规训型社会,规训可能出现在学校、监狱、管教所、医院、工厂等多种制度中,而判断行为是否合乎规范的“法官”存在于整个社会,比如教师、医生等。本文通过阐释知识权力理论,重点分析规训型权利在学校中的运用,并在此基础上浅析知识权力理论对教育的启示。

教育期刊网 http://www.jyqkw.com
关键词 :福柯;知识权力论;后结构主义;教育教学

中图分类号:G64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2596(2015)04-0239-02

一、知识权力论

(一)生平

1926年10月15日,米歇尔·福柯(Michel Foucault)出生于法国普瓦捷市一个医生世家。1946年,福柯考入法国最富盛名的巴黎高等师范学校,福柯在巴黎高师的这段时间为他将来的学术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1950年福柯大学毕业,得到梯也尔基金会的资助,留校做了3年的学术研究后到里尔大学任教。1955年福柯应聘到瑞典的乌普萨特拉大学任教,从事法语教学、讲授法国文学与戏剧,同时被任命为法国外交部文化交流处在瑞典设立的“法国之家”主任。1960年到克莱蒙费朗大学任心理学讲师,1961年获得博士学位,职位由讲师提升为教授,当年34岁。1970年,福柯被选为法兰西研究院的“思想哲学史教授”。之后,福柯的学术活动逐渐活跃起来,代表作相继出版。主要代表作有《精神病和心理学》(1954)、《疯癫与文明》(1961年)、《临床医院的诞生》(1963)、《事物的秩序》(1966)、《知识考古学》(1969)、《词与物》(1971)、《规训与惩罚》(1975)、《性史》(1976-1984)等。

(二)知识权力论

福柯的“知识”是指关于人的知识,大致相当于人文科学,而在其具体论述中往往同真理、理性或科学等说法交替互换。福柯所说的“权力”比通常意义上的政治权力在范围上要宽泛得多,主要指现在社会的各种制度中的知识化权力,即制度与人的权力关系,①也被称为微观权力。

1.权力与知识的关系。“权力产生着知识;权力和知识是直接的彼此包含的;权力关系是以相应的知识领域为前提的,与此同时任何知识都预定了并建构者权力关系”。②也就是说,在现代社会中,由于各种制度的理性化和功能化,权力同知识已联为一体——权力变成了知识化的权力,而知识变成了权力化的知识。这就意味着,各种制度也就是各种“知识、权力”的复合体。知识和权力相互作用,互为依靠,知识无处不在,权力也无处不存,这就意味着权力在任何时候都是正在产生和推进的,循环往复永无终结。且知识不是独立的,客观的,而是以另一种形式与权力紧密的联系在一起,它们成为权力新的保证人,为权力的运作提供了合法化的外衣。

2.权力的特征。首先,“权力”是多形态的。福柯指出,在现代社会,权力渗透在社会的各个领域,如监狱、军队、工厂、学校等,并且其形态是灵活多样的。其次,权力是一种关系,是一张相互交错的网,所以它无所不在。福柯认为,传统的权力观关注的是权力的统治权问题,事实上的权力要复杂得多,它是各种力量关系的、多形态的、流动的场。再次,福柯反对权力中心化,他认为权力是没有中心的,是多元的,来自于各个地方。因此他主张建立微观权力学,将权力视为非中心化的、多元的、分散的关系存在,作为关系性的网络权力,它是在无数点上被运用,在无数点上展开来的。③

3.规训型权力(disciplinary power)。福柯在《规训与惩罚》中具体阐述了规训型权力。他从知识和权力的关系来分析现代社会和现代人,从历史的角度对监狱的诞生进行了考察,他认为长期以来存在于寺院、军队等场域的监管方法直到17世纪和18世纪才形成统一的一般形式,而19世纪被普遍采用的现代监狱无疑是规训型制度中最有特色的权力形式,现代监狱的功能除了处罚犯人还包括对其进行改造。福柯通过对18世纪末设计的圆形监狱的具体描述,说明了圆形监狱的权利运作方式,进而解释了规训型权力的总体化(totalizing)和个体化(individualizing)同一的观点。在福柯看来,现代社会实际上是一个规训型社会,规训可能出现在学校、监狱、管教所、医院、工厂等多种制度中,而判断行为是否合乎规范的“法官”存在于整个社会,比如教师、医生等。

二、规训型权力在学校的体现

学校是微观权力运作的典型场域,除去教育功能,它还具有等级化的权力特征。内部成员的分工和职责明晰,被规训者对机构中的最高权威来说是“可见的”,因而总是会处于结构性监督或规训性审视下。每个成员所处的位置决定其权力的大小和享受福利待遇的高低。学校运用各种规训技术手段,使学校成为一个规训社会的缩影。

首先,在学校中,规训要从空间上对个体进行分布,为此要有一个相对封闭的空间,并从功能和级别上对其进行划分。以大学为例,学校会首先分为教学机构、管理机构;教学机构又分不同的院系,每一个院系又设置了不同的专业,每个专业根据学生人数的多少开设班级。针对管理机构,会下设党委部门、行政部门和校属单位等。

其次,规训包括了对活动的控制,这主要是通过制定活动时间计划来实现。比如学校制定的校历,以学期为单位对学校的所有成员时间进行安排,以期望对规训的对象进行活动监控。

再次,规训还包括了对日常进度的安排,也就是说按不同阶段的复杂程度对有关的训练进行组织。比如课程表、专业培养计划等。学校根据每门课程的目标、复杂程度和学生的素质制定了学习的计划,具体的说就是规定了课程完成所需时间、能得到的学分、学习的学期和考核方式等,以实现培养出合格的学生的教育教学目的。

最后,规训通过一些手段来对力量进行整合——在这种整合中个体的位置和移动都服从于既定的效率原则。比如学校规定休完多少学分,并且保证英语通过大学生英语四级,没有任何违反校规的行为发生,就可以顺利毕业。因此,学生们为了能拿到学位,会自主提醒自己按照专业的培养计划选修课程,遵守每学期的课程安排上课,以期望能顺利通过考试,按期拿到找工作的入场卷。也就是说学校利用是否获取毕业证来实现各种规训力量的整合。

三、对教育的启示

(一)从教学层面看

福柯认为在学校这个微型的权力关系网络中,各种力量关系相互影响、相互制约。校长、教授、讲师、学生共同构成了一个复杂的权力关系网络,没有中心,没有实体,又互相牵制、依靠、影响。表面上,有的学生对老师非常尊重,但实际上学生也可以通过语言和行为对权威进行挑战;校长对于全体教员有监督管理的权力,同时他也有赖于教师共同努力促进学校的发展。因此,学校中的每个成员都是即处于服从的地位又行使着权力。

从教学过程来看,师生在课堂中进行对话教学。具体的说就是需要教育者引导学生对其所学知识要具有主动意识,并以对话为基础而不是以传输的方式学习知识,通过学生参与课堂互动讨论来实现双向教学。此类教学方法的优点是能激发学生的探究意识,培养学生独立学习的能力,有利于学生个性的塑造,对对教师素质要求较高,对学生的基础要求也较高,比较适合在学生基础条件较好、学习意识较强的学校开展。

(二)从主体观层面看

后结构主义者认为自我不是封闭孤立的,而是在同他人的关系中形成的,他人同自我一样具有主体性。因此要求我们坚持理解宽容平等对话的主体间性的行为。体现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就要学会耐心倾听学生的想法,给学生提供自我表现的机会和时间,积极构建一种对话情境,从而使双方在这一情境中都能从对方的经验里增长见识。同时,教育主体要有较强的反思意识和能力,由于教育实践是不断更新发展的,因而要通过不断反思推动自身主体性的发挥。

(三)从知识观层面看

福柯的知识权力论强调权力的消解,也就是说在课堂上,要注意权力分散,充分尊重学生的受教育权和发言权。教师应通过各种形式与学生分享权力,比如鼓励学生教学实践,敢于质询权威,把学生的质疑当做一种知识来分析,把学生的愿望、经验和经历作为教学中不可分割的一部分。

(四)从课程观层面看

课程使学生有机会获得学习内容,而权力在分配着“有机会”和“无机会”,消解权力需要通过多元的参与者的行动和交互作用实现。不仅是教师,学生、家长、教育专家、科学家以及当地精英都可以以不同的方式参与课程设计。同时在课程设计上课程编制应体现多元性动态性特点,课程安排要与学生的生活密切相关,要将课程与教学统一化的思想贯穿到教学实践中。

福柯是后结构主义的代表人物之一,他从历史的角度来看待知识和权力的关系,他用“考古学”和“谱系学”来形容他的研究意在表明现代社会中的知识与权力之关系既不是从来就有的,也不是一成不变的,而是在历史中形成的。

注 释:

①②夏光.后结构主义思潮与后现代社会理论[M].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3.199,200.

③吕振合,王德胜.知识与权力:从福柯的观点看学科场域中的权力运作[J].自然辨证法研究,2007,23(9).

教育期刊网 http://www.jyqkw.com
参考文献

〔1〕夏光.后结构主义思潮与后现代社会理论[M].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3.

〔2〕[美]乔治.瑞泽尔.后现代社会理论[M].华夏出版社,2003.

〔3〕刘少杰.后现代西方社会学理论[M].北京大学出版社,2014.

〔4〕杨善华,谢立中.西方社会学理论(下卷)[M].北京大学出版社,2013.

〔5〕[美]乔纳森·特纳.社会学理论的结构[M].华夏出版社,2001.

〔6〕李克建.后结构主义与教育研究[J].全球教育展望,2008,(10).

〔7〕朱晓斌.从结构主义到后结构主义[J].学习理论的嬗变,外国教育研究,2000,(8).

〔8〕汪霞.从结构主义到后结构主义:教育观的演变[J].全球教育展望,2001,(12).

〔9〕吕振合,王德胜.知识与权力:从福柯的观点看学科场域中的权力运作[J].自然辨证法研究,2007,23(9).

(责任编辑 孙国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