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论文网免费提供哲学毕业论文范文,哲学毕业论文格式模板下载

对中庸的再思考

  • 投稿鹿壹
  • 更新时间2015-09-24
  • 阅读量669次
  • 评分4
  • 78
  • 0

马靖

(辽宁师范大学 政治与行政学院,辽宁 大连 116029)

摘要:“中庸”是儒家思想最核心的理念,它集中体现出中国式的智慧。本文旨在通过对“中”、“庸”以及“中庸”的把握,再认识中庸思想,并分别从“至诚”、“致曲”、“和谐中正”的修身智慧与“执两用中”、“五三九一”治国管理理念两个维度来理解中庸精神,最后探索如何走出中庸的误区,进而能理性自觉地把握中庸的真谛,践行中庸之道,使其在全球化和多元化的背景下发挥应有的作用。

教育期刊网 http://www.jyqkw.com
关键词 :中庸;智慧;理念;理解;把握

中图分类号:B22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3-2596(2015)03-0045-03

“中庸”高扬“极高明而道中庸”的人文精神,是一种至高的道德标准,又是一种卓越的思考与可操作的方法。几千年来,中庸思想影响到整个中华民族的民族心理、思维模式和价值取向,在中国传统文化中产生了深刻影响。

一、中庸思想的解读

古往今来,对“中庸”的解释颇多,可谓是剪不断,理还乱。所谓“中”,有内部、里面的意思,亦有中正、正中之意。后来沿着正、中正、正中等意义的方向引申出去,“中”便成为一种准则和标准。冯友兰曾说:“‘中’,就是办事要恰到好处。”[1]事情有一个适当的标准,叫做“中”;超过这个标准,就是“过”;没有达到标准,就是“不及”。处理很多事情要合乎这个标准,就是“执中”,这是著名学者张岱年对“中”的理解。

“中庸”之“庸”,绝不是“庸医”、“庸才”、“庸俗”之“庸”,那是指无能、无才、下流。这里的“庸”大概有以下三个方面的含义:其一,是“用”的意思,《说文》中这样说道:“庸,用也,从用丛庚。”[2]《尚书·大禹谟》说:“无稽之言勿听,弗训之谋勿庸。”[3]都将“庸”释为“用”。其二,是“常”的意思,即“定理”、“规律”之意,哲学家庞朴在《“中庸”平义》也提到“常是对变而言的不变,不变的也就是绝对的。儒家将用中的要求表述为中庸,想来是要以此来表明,他们提倡的用中,不是他们主观设定的,而是本之于常的”[4],所以这里将“庸”理解为“常”之意。其三,是“平常”、“普通”的意思,例如朱熹所解读的:“中者,不偏不倚、无过不及之名。庸,平常也。”[5]

孔子继承了先哲的智慧,且将“中”与“庸”连结起来使用,作出了超越性的创新。《论语·子罕》:“中庸之为德也,其至矣乎!民鲜久已。”[6]意思是说,“中庸”作为一种道德伦理,它是可用一个“至”来描述的。“至”便是至极、至高、至美、至善,然而可惜的是人们却已经长久地缺少这种“中庸”之德。在这里,中庸是一种至高无上的道德伦理标准。中庸亦是一种哲学范畴、思想方法,如朱熹《中庸章句》所说:“中庸者不偏不倚,无过不及,而平常之道,乃天命之所当然,精微之极致也。”[7]简单地说,中庸就是不偏不倚,无过无不及。“中庸”就是“用中”,它是一种平衡、均衡的智慧,是环绕着“中”、“中正”、“标准”、“准则”做出的能动的、主动的、智慧的平衡,最终达到和谐的状态。

总之,中庸是一种拒绝平庸、拒绝庸俗、拒绝庸人的本原的智慧、理念,是人类精神的精华。

二、中庸是个人修身的智慧

“修身”与“修道”,是《中庸》反复强调的“修身”主题,并以重视与实践自身品性德行的修炼作为做人的第一根本准则。《中庸》说道:“故君子不可以不修身。”[8]君子是社会的梁柱,必须得一本正经地修身,社会这座大厦才能坚挺。“自天子以至庶人,壹是皆以修身为本。”[9]可见,修身是天下所有人的必修课。

中庸之中有很多关于修身智慧的论述,这里不能一一谈及,仅从“至诚”、“至曲”以及“和谐中正”这三个方面做以解说。

(一)“至诚”的个人修身的智慧

“诚”是《中庸》的一大主题、一个重要的理论。《中庸》如是说:“是故君子诚之为贵!”[10]张岱年在《中国哲学大纲》中也写道:“今传《中庸》以诚为人生之最高境界,人道之第一原则。”[11]

“诚者自成也,而道自道也。”[12]就是说,一个人对“诚”的贯彻与表现如何,就决定了他的成与否、休与咎。有了最诚实的道和最诚实的心,就可以用来预测未来、感知未来。因此当人说的每一句话都是真实的,他心里想的每一事物都没有私利和占为己有的欲望,他就能透过现实看本质,能够通过今天看明天,通过当代看未来。当人能虔诚地、诚恳地承认自己无知时,反而是有知的体现,“至诚”的修身智慧就要人“真诚无妄”。“唯天下至诚为能尽其性,能尽物之性,则可以赞天地之化育,则可以与天地参矣。”[13]就是说只有天下至诚的人才能充分发挥上天赋予他的本性,进而充分发挥万物的本性,就可以帮助天地万物生养不息,就可以达到与天地并立,建构一个天、地、人和谐共处的美好世界。

(二)“致曲”的个人修身的智慧

《中庸》:“其次致曲,曲能有诚,诚则形,形则着,着则明,明则动,动则变,变则化,唯天下至诚为能化。”[14]这里讲到一种“致曲”的修身之道,对于今人来说,很值得推介。

“致”,就是“使达到”之意,在这里可以理解为“推及”;“曲”,指细小的事情。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每一次成功无不来自背后成千上万次的努力,这个道理相信大多数人都懂得,但是落实到实践上却没有几个人能做到关注每一个细节。细节决定成败,人人都可以经过自己千百倍的勤奋努力,逐渐达到超越自我的圣人境界。因此,“致曲”的智慧告诉我们,抓住一点一滴才是关键。

(三)“和谐中正”的个人修身的智慧

《中庸》以“和”为“天下达道”,只有实践“和道”,才有人生和事业的“和达”。《中庸》说:“大德者必得其位,必得其禄,必得其名,必得其寿。”[15]中国人有“福”的情结,“和达”就是“福”,遵和道就能得到福,就能达到人生的和谐。

《中庸》以“中”为“大本”,“喜怒哀乐之未发谓之中”[16]的“中”是中正的心态,意味着对事客观、冷静、公正,不让感情左右自己,古人所谓“喜怒哀乐未发,意必固我既忘”[17]。心态决定行为,行为决定事态,只有心态中正,才有待人处事的合理中节,可见中正的立场的重要性。如果能做到权衡利弊,全面考虑,以致中和,那么天地万物就能各得其所,也就能成就和谐的境界。

三、中庸是治国管理的理念

由个人推及到社会国家,由微观扩大到宏观,中庸精神一以贯之。在治国管理方面,“执两用中”的治国理念和“五·三·九·一”的管理理念最为实用。

(一)“执两用中”的治国理念

“执两用中”出自《中庸》“执其两端用其中于民。”[18]社会管理以及一切与人打交道的工作都离不开执两用中。领袖管理民众、治理国家,既要实现内部关系与外部关系的和谐,又要实现特定的经济目标和政治目标,就必须制定出正确的路线、方针、政策,同时,又要善于在“众论之极致”中贯彻和坚持自己的正确路线、方针、政策。无论是制定还是执行政策,都需“执两用中”。

曾国藩说:“天下之道,非两不立”,“中则治,偏则乱”[19]。“执两”是控驭全局,“用中”是选择支点,“执两用中”是大智慧,有着无穷的力量。《中庸》有载:“舜其大知也与!舜好问而好察迩言;隐恶而扬善,执其两端,用其中于民,其斯以为舜乎!”[20]这段话的意思是说舜是有大智慧的人,他喜欢向人提问题,又善于分析别人浅近话语里的深刻含义。回避人家的坏处,宣扬人家的好处。把住两端,将得出的中道用于教化老百姓,这就是舜最智慧的地方。可见,执两用中既要隐恶扬善,又要有科学性,确实不易做到。因而,孔子也称舜为“大知”,并探究取中道的方法:执两用中。通俗地讲,执两用中就是执其两端,而用其中,就是把握住阴阳、动静、刚柔的两个极端,而寻求符合当前实际情况的中间状态来使用,并在实践中检验修正,以求有利于人的生存与发展。

(二)“五·三·九·一”的管理理念

《中庸》有关管理的理念十分丰富,如果能汲取其合理内核,那么依然可以为现代管理者提供智慧的借鉴,“五·三·九·一”就是这样的管理理念。

“五”即“五达道”,就是通常所说的“五伦”,即君臣、父子、夫妇、兄弟、朋友之间的伦理关系,从古及今,人们所接触的不外乎这五种。应用于一般企业管理中,君臣之伦,即最高领导者与各部门主管的关系,领导者要尊重主管,主管就会将领导交代下来的工作尽心尽力完成;父子之伦,即企业管理中各部门主管与员工的关系,主管要满足员工的需要,注意提高员工的福利和薪水,员工对主管要诚敬;夫妻之伦,即同一部门中各员工的关系,要做到既互相尊重又分工明确,各司其职;兄弟长幼之伦,即企业中部门之间的关系,要和睦相处,交流促进,形成良性竞争;朋友之伦,即企业和外部关系,需要讲求诚信,也要合理、心平气和地进行交流。

《中庸》曰:“天下之达道五,所以行之者三。”[21]“三”即“三达德”,就是知、仁、勇。这三个字谈之容易,在管理中却用之不易。“知”要求管理者有知识,有知识才能有智慧,有智慧才能深谋远虑,促进企业和国家的长远发展。“仁”要求对人亲善仁爱,这个很好理解,一名员工一定是愿意为亲善的老板工作而非效力于冷酷的老板。“勇”是要果敢、决断,这是对管理者的内在要求,优柔寡断之人不适合做管理者,管理者必须能在选择面前给出果断的决策。同时《中庸》又载“好学近乎知,力行近乎仁,知耻近乎勇”[22],这也给管理者靠近“三达德”提供了借鉴。

“九”即“九经”,是治国管理的九条原则和具体工作,即修养自身,尊重贤人,爱护亲族,敬重大臣,体恤众臣,爱护百姓,劝勉各种工匠,优待远方来的客人,安抚诸侯。企业管理者先要修养自身,才能以身作则,树立威信;要懂得使用人才,才会为企业的发展奠定人才储备;要爱护好家族成员,才能爱护企业员工;要敬重各个部门的管理者,才能处理好各部门的关系;要爱惜员工尊重员工,才会得到他们尽心尽力的报答;要给予适当的激励,才能充分发挥各类员工的积极性;要处理好和各企业以及子公司之间的关系,商场之路才会平坦顺利。这就是古代用于治国平天下的“九经”在现代管理中的理念。

所谓“一”,就是“诚”。经营管理依然离不开“诚”,这就要求管理者要做到“以诚待人,以诚待事”。只有以诚待人才能得到被管理者的信服,久而久之,员工之间也会建立起诚信机制,团结一致共促企业的发展;只有以诚待事才能符合现代市场经济的要求,使企业立于不败之地,最终得到圆满的结果;弄虚作假得到的好处只是暂时的,只有互之以诚,才能得到发展和共赢。

总之,“五达道”也罢,“三达德”也罢,亦或是“九经”,最核心的乃是这个“诚”,把握了“诚”,所有需要做到的常规、纲领与方法都能够正确实施、具体落实。

四、如何对待中庸

(一)走出中庸之误区

中庸是宝贵的精神遗产,但在某些方面,由于理解或处理不当,中庸就容易走入误区,因此有必要深入了解中庸,走出误区,防止中庸精神变异。

“中庸之道费而隐”[23],也就是说中庸道体隐微,难以准确把握其“度数”,不易实践,因此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一是容易出现庸俗化理解。有人将中庸庸俗化理解为平庸,这是最大的误读。中庸所讲的“平常心”是指在日常生活中笃行中道,而非要人平庸。中庸之道是有理想、有奋斗的“笃学、审问、慎思、明辨”的精神,平庸则是无理想、无进取的可怕状态,二者完全不同。二是易走错路线。中庸之道以和为贵,以中为本,而非各打五十大板的折中主义,若在实践中将中庸之道简单化、庸俗化,则易走向简单折中的中间路线。三是易导致做事无原则。中庸虽说“有余不敢尽”,是主张做事留有余地,是为了把事情做得更圆满,也为了规避风险着想,而绝非做事不需原则,如果拿捏不好,则在实践中易出现做事无原则的情形。四是易走向无所作为。中庸讲明哲保身,对人生的起伏可以取一种“无所谓”的达观态度,是一种哲学的至高境界,其内涵不是“不为”,而是“其默足以存”,是积攒能量以待机会,目的是“将以有为”,如果以消极的态度行之,极易无所作为,碌碌终生。五是易走向“滑坡”。中庸强调的是一种温和的处世修身态度,其中包含许多中性的品质,这些善恶不明显品质如若过度则易出现滑坡,甚至滑向负面产生消极的影响。

(二)在全球化多元化背景下发挥“中庸”的作用

人类进入21世纪,和平与发展成为时代的主题,世界正在进行着深刻的变化,全球化与多元化的趋势势不可挡。在这种背景下,以“中”为本,以“和”为务,以“庸”为法,以“诚”为神的中庸文化更应发挥其作用,并在实践中逐渐走向成熟、严密、常用常新。

当今世界,经济全球化已然成为一种不可阻挡的趋势,科学技术和社会生产力发展到了更高水平,各国经济相互依存相互渗透的程度大为增强,经济上逐渐由对峙走向融合。在这种背景下,人们对现代经济发展模式的看法也产生了分歧,有人强调“合作高于一切”,有人则提倡“竞争才能生存”,而实践证明,和谐与竞争的统一才是经济发展的最高境界。这种统一就是要实现一种“双赢”,就是要将中国传统文化中庸的“和合”思想与西方市场竞争的理念相结合,并在实践上履行中庸的“用中”,公平竞争、共同发展。

世界经济全球化的同时,我们生活的世界正在走向一个平等交往的世界。由一个国家主宰他国命运和左右世界形势的局面已经不符合社会发展的潮流,所以政治开始走向多极化发展的趋势。正因如此,我们看到的不再是频繁的战争,而更多的是和平的往来,例如各国首脑之间的友好对话、政事之间的相互磋商、政治论坛的频繁开展等,中庸的作用就体现于此,紧紧围绕“和平与发展”的主题,推动着政治由对抗走向对话。

文化的优势在于它的开放、综合、融汇。中庸有着人本包容、多元共存的文化理想:“万物并育而不相害,道并行而不悖”,“小德流川,大德敦化,此天地之所以为大也。”[24]这也促使文化由对立走向交流。试想,中国中庸文化的精华,若能与西方文化的开拓、创新、自由、平等、民主、法治等思想有机结合在一起,就可以形成一个更完美的综合文化体系,更能在当今世界发挥作用。人心需要和谐,家庭需要和谐,城市需要和谐,社会需要和谐,国家需要和谐,环境需要和谐,这些方面的促成不仅仅是经济、政治的力量可以达到的,更需要一种内在的潜移默化的文化力量来推动。

今天,当我们走出国界,走出洲界,以宇宙的视野看地球时,地球不过是一个自然村——“地球村”。中庸文化,在一定意义上可以协调地球村内人与自然以及人与人的关系,有着后现代化时期的全球意义,为人类的发展和竞争指示安全航道。把握好“中庸”,在全球化多元化背景下发挥“中庸”的作用,在世界和平与发展中发挥中庸文化的历史使命。

教育期刊网 http://www.jyqkw.com
参考文献

〔1〕冯友兰.中国哲学史[M].北京:中华书局,1961.106.

〔2〕许慎.说文解字[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70.128.

〔3〕〔6〕十三经注疏[M].北京:中华书局,1980.138,2490.

〔4〕庞朴.“中庸”平义[J].中国社会科学(创刊号),1980.96.

〔5〕〔7〕〔8〕〔9〕〔10〕〔12〕〔13〕〔14〕〔15〕〔16〕〔17〕〔18〕〔20〕〔21〕〔22〕〔23〕〔24〕朱熹.四书集注[M].湖南:岳麓书社,2004.19,19,32,6,37,37,37,31,21,21,24,24,33,33,26, 42.

〔11〕张岱年.中国哲学史大纲[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7.230.

〔19〕易孟醇.曾国藩传[M].湖南:湖南大学出版社,2009.26.

(责任编辑 孙国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