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论文网免费提供作文教学论文范文,作文教学论文格式模板下载

翱翔古典殿堂:引导学生成为作文达人

  • 投稿韩东
  • 更新时间2015-08-30
  • 阅读量556次
  • 评分4
  • 24
  • 0

江苏海门市海南小学(226100) 刘益平

中国古典诗词作为语文教育领域的重要资源,其含蓄、凝练、优美而富有哲理的特点深受人们的喜爱。随着语文课程教学改革的不断深入,对古典诗词的深度与广度的挖掘和拓展成了作文教学改革的一个重要方面。作文写作不仅是个人情感与语文素养的表现,更是个人综合素养的重要展现。将古典诗词教学和作文教学深度融合,对形成富有诗意及内涵的写作风格,增加学生的阅历,培养学生的人格,起到了不可忽视的作用。

一、品味古人情感,有感而发

目前,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古典诗词虽内容丰富但大都比较散乱,没有基本的分类,加上一些教师教学方法老套陈旧,基本上按照介绍作者及写作背景、解释全文、督促学生背诵的教学思路教学,忽视了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对古典诗词情感及美感的领悟。学生不能真正地体会古典诗词的魅力,更谈不上从古典诗词中汲取营养,借用古典诗词写作了。

新课标明确指出:“应高度重视课程资源的开发和利用。”古典诗词教学想要更好地发挥提高学生作文能力的作用,必须打散现有课本和指定补充阅读教材的古典诗词,并依据主题进行科学合理的归类,在学生和古典诗词间架设起一座情感的桥梁,超越时空框架的限制,实现与古人的对话,体验古人的情感,培养学生的写作情感。按照主题和风格,小学课本及补充读物里的古典诗词可以大致分为边塞诗、写景诗、咏物诗、感怀诗等几类。以边塞诗为例,根据内容和情感又可以分为思念故土(人)、爱国忧患、渴望安定等类型。“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表达的就是对故乡和亲人的思念。“死去元知万事空,但悲不见九州同”则倾诉了作者的一腔爱国情怀。“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人未还”触发了人们对和平安定的生活的渴望,也从侧面表现出战争的残酷及给人们带来的痛苦。“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则让我们看到了将士誓死抗争的决心和必胜的坚定信念。诸如此类,把古典诗词进行科学合理的分类,有效地构建古典诗词知识系统,让学生感同身受、心领神会,在作文的过程中巧妙运用,能为作文涂抹出一道道亮丽的色彩。

二、接轨日常生活,让作文下笔有物

想要作文写得好、写得妙,学生就要小中见大,从日常熟悉的生活取材,这样才能言之有物,下笔有神。而古典诗词虽然能吟能诵,但因年代久远,学生与这些经典有着不可忽略的隔阂感。消除学生对古典诗词的陌生感和隔阂感才能让学生深度挖掘这些文学宝藏,汲取营养,积累丰富的写作素材。在此,教师要配合写作的主题进行科学、有效的作文课程设计,引导学生依循古典诗词的历史脉络,使情感与日常生活接轨,让学生心有灵犀,乐在其中。

例如,张继的《枫桥夜泊》是一首学生耳熟能详的古诗,表现的是一个科场落第、漂泊在外的书生的落魄与孤寂。夜半时分,孤独无眠,钟声悠远,短短四句诗描写了六种景物、一种情绪,内容上客观事物和主观感受相结合,表现手法上做到了景为情用、动静结合、疏密有致,是描写性作文和抒情性作文的绝好素材。从“月落乌啼霜满天”开始,这首诗会叙述一个怎样的故事呢?以“夜半钟声到客船”结尾,又渲染了怎样的寂寥?教师在授课的过程中,要引导学生抓住情感,联系现实生活,进行大胆的想象。寒山寺本是一座人迹罕至的小庙,却因这首诗而名扬天下。考试成绩不是衡量一个人成功与否的标准,张继的落榜使他流芳千古,由此可见,人生的得与失、成与败并不是一时或一事就能决定的。由此及彼,放眼现实,这对学生来说可谓意义非凡。

三、巧用古典诗词,让作文妙笔生花

好的文章往往辞藻华美、妙语连珠、清秀隽永,令人回味无穷。古典诗词作为中国语言的宝库,有着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珍贵的语言素材,巧妙合理地运用,可以让作文摆脱枯燥晦涩,脱胎换骨。

古典诗词的使用方式大致可以分为直接引用、化为己用、巧妙仿用三种。直接引用是最简单、最直接的一种运用方式,对作文具有巧妙的点缀作用。如“太阳把光芒洒在湖面上,一阵微风吹来,荡起层层涟漪,显得格外绚丽。大片的莲叶衬托着荷花,真是‘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啊!”古诗的恰当引用为这篇作文增添了不少色彩。

化为己用是对古诗词的重新演绎,不是照搬。合理的想象,辅以优美的辞藻、巧妙的修辞,能让读者觉得似曾相识而拍案叫绝。如“夏天的早晨,我常在这条树荫的路上散步,每次我都从这条路边的高房里,听见一串琴声飞出来,轻轻地敲打着从树荫中透射过来的阳光,也摇动着枝头的树叶……”(选自柯蓝《树荫路上的琴声》)这分明就是“琴声寂静树云深”的精彩演绎。

综上所述,有效建构学生对古典诗词的知识体系,让学生在古典文学的海洋中自由徜徉,汲取营养,积累丰富的写作素材,并活用、巧用这些语言的珍宝,学生必能有感而发,言之有物,妙笔生花,成为作文达人。

(责编 莫彩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