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论文网免费提供物理教学论文范文,物理教学论文格式模板下载

物理课堂师生语言互动分析研究——基于对《静摩擦力》的课堂教学研究

  • 投稿蓝调
  • 更新时间2015-09-04
  • 阅读量896次
  • 评分4
  • 61
  • 0

陕西师范大学物理学与信息技术学院 张红洋 夏 苗

摘要:新课改注重课堂互动,其中师生语言互动是课堂互动的重要载体之一。文章以全国第八届物理青年教师教学技能大赛东北师大附属中学某老师的“静摩擦力”的教学为研究对象,运用弗兰德斯语言互动分析方法和课堂观察分析方法,将定量与定性方法相结合对课堂教学实践开展研究探索,揭示课堂教学语言的实际情景与效果。

教育期刊网 http://www.jyqkw.com
关键词 :师生语言;弗兰德斯语言分析;课堂观察

中图分类号:G633.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0568(2014)18-0095-03

基多项目:本文系陕西师范大学教师教育科研项目与基础教育课程中心资助“基于课堂视频案例促进教师专业发展研究”(课题编号:jcjy201007)的阶段性成果。

一、研究目的

课程实施是课程改革的核心,而课堂教学是课程实施的最基本途径之一。课堂教学是在课堂情境下,以教师和学生为对话主体,以言语作为主要交流方式,以人的自由自觉发展为终极取向的教育活动。师生语言行为作为课堂最主要的教学行为之一,相互影响,相互促进。苏霍姆林斯基认为,教师的言语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学生在课堂上的脑力劳动的效率,教师的言语是一种什么也代替不了的影响学生心灵的工具,师生的语言互动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学生在课堂上接受知识、反应知识的效率。把课堂观察到的质性描述与量化研究结合起来,对课堂教学中的师生语言行为进行分析和评价,揭示出课堂的动力、气氛以及学生的参与程度,是课堂教学研究的重要内容。

二、研究过程与方法

1.研究对象。本文以全国物理青年教师教学技能大赛东北师范大学附属中学某老师的“静摩擦力”教学为研究对象,本堂课是优质示范课,该教师的教学方式深受学生喜爱和专家评委好评。

2.研究方法。弗兰德斯语言互动分析法是一种通过语言互动过程的研究和分析,深入了解师生课堂语言互动过程和行为的定量研究方法,是课堂研究的重要方法之一。

该研究方法从教师、学生和静止三个方面把课堂教学的师生语言分为10个互动类别,每个类别用一个数字来表示,如表1所示。记录时间间隔为每三秒钟记录一次,也就是观察者每三秒钟记录一次师生互动类别,速度尽量保持稳定,以便实现对课堂教学活动开展精确、定量化的分析与统计。

三、研究结果分析与反思

1.通过师生语言互动系统分析课堂结构特点。师生语言是课堂教学的重要载体之一,通过师生教学语言的整体分析与研究,可深入了解师生互动情况与教学特点,从而增强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和研究的客观性。

据表2统计数据结果,可得出如下结论:

(1)TT(教师话语百分比)为71.91%,常模为68%,略高于常模;TTR(教师反应比率)常模为42%和TQR(教师发问比率)常模为26%,研究中所测数据都明显高于常模;PIR(学生自发比率)常模为34%,测量值低于常模。说明在课堂上教师的讲话时间占据较大比例,本节课例以教师语言为主。

(2)PT(学生话语百分比)为19.85%,基本上与常模20%接近;SC(安静或混乱百分比)为8.24%,常模为11%或12%,课堂沉寂的比率有所降低,其原因是学生之间有意义的课堂交流与合作和一些师生间肢体动作的表达以及师生之间、生生之间的眼神交流是无法用语言完全表达出来的,这种有意义的非师生语言互动的行为也是教学中有必要存在的一部分;CCR(内容十字区比率)为71.54%,明显高于55%的常模,该数据愈高,表明本节课师生的语言互动主要以教材内容的发问及讲授为重心。

(3)SSR(稳定状态区比率)和PSSR(学生稳定状态区比率)都明显低于常模,则可知在本节授课中师生之间的交谈时间都十分短暂。

综上分析,本节课的教学基本上符合新课改要求,但是相比开放性的以学生为中心,发挥学生学习主动性的课堂还有差距,与新课改目标要求还有距离。

2.通过师生语言互动系统分析课堂中的学习气氛。语言互动矩阵图中的1~3行和1~3列相交区域被称为积极整合区,在这个区域里出现的记录次数越高,则说明课堂上师生之间的情感交流越融洽;矩阵图中7~8行和6~7列相交区域称为缺陷区域,在这个区域中记录频次越高,说明师生之间的互动不和谐,在课堂中应引起重视,并避免这一现象发生。

由统计表2可以看出,教师在积极整合区的记录次数是10次,占课堂行为记录总数的3.75%,在缺陷区域出现的频次为4,占课堂行为总次数的1.49%。由此可见,教师与学生的课堂教学互动良好,师生之间的情感交流和谐,师生关系融洽。

3.通过师生语言互动系统分析教师的教学风格。教师在长期的教学实践中根据个人的教学观念、教学环境、教授对象等诸多因素的影响会形成一种稳定的教学风格。由于每个人的教育背景不同,文化的汲取体验不同,喜好不同,因此,教学风格是独一无二的。教师语言是直接体现教师教学风格的一种方式。弗兰德斯互动分析系统把教师语言分为直接影响和间接影响两类,这是就教师对学生的控制态度而言的。

根据表2数据分析,教师间接与直接的影响比率为104.26%,大于常模100%;TTR89(教师实时反应比率:当学生停止说话,教师立即称赞或统整学生观念和感觉的话语时间,占教师立即以与教学无直接相关的话语响应学生的话语时间的比率)数据愈高,表示教师愈能立即以间接教学风格来响应学生的话语,常模为60%。其值为85.71%,远远高于常模;TQR89(教师实时发问比率)为74.07%,常模为44%。以上数据说明教学中教师对学生的间接影响占主要地位,这种间接的影响体现在教师对学生进行发问,引导学生思维,启发学生积极思考等方面。下面以教学片段A为例,做进一步分析。

教学片段A:

师:现在我们已经明确了什么是静摩擦力,下面给大家布置一个任务(语气平缓),请你在你的身边尝试去寻找并体验一下静摩擦力,大家试试。(停留几秒,巡视教室),好,这位同学你来说一下,好吗?(商量语气)找到了吗?

生1:找到了。

师:好,请你说一下。

生1:我用手推桌子,可桌子没动。

师:桌子和哪?(追问)

生1:和地产生了静摩擦力。

师:很好(鼓励),大家刚才都体验了一下静摩擦力,下面请同学们尝试根据刚才的体验去分析一下要产生静摩擦力需要什么样的条件?(停留几秒)谁想好了,说一下?

生2:(举手)两个物体首先要相互接触。

师:(重复学生话语)对,很好。

生2:然后要有相对运动的趋势。

师:为什么讲趋势?(追问)

生2:因为它没动。

师:(重复学生话语)所以叫趋势,很好!还需要什么条件吗?(追问)

生2:还有……(思考中)

教师多用启发式教学语言,对学生在课堂表现进行鼓励和赞赏,课堂中多用“大家试试”“很好”“好吗”等话语,这为学生的进一步学习产生了积极的影响。教学中运用语言反馈,从呈现的片段可知教师组织下学生积极参与课堂活动,进行自主的实验探究(如寻找身边的静摩擦力小实验),参与交流并对实验结果进行描述。教师善于运用启发性的教学用语,鼓励学生敢于发表自己的独立见解,激发学生思维,通过教师的间接影响使师生之间的互动得以顺利进行。

4.通过师生语言互动系统分析学生参与课堂活动的主动性。根据弗兰德斯互动分析矩阵所测数据可知,学生话语百分比(PT)为19.85%,虽与常模20%接近,但是学生自发的比率(PTR)为22.64%,相比常模34%,该数值下降的比例较大。这说明虽然学生的言语行为在总的言语行为中所占的比例基本与常模持平,但是学生的主动参与意识仍旧不强,这是当今我国物理课堂教学的症结之一。

5.通过质性描述分析本课例的不足之处。本课例中提问与回答之间的等候时间过短,停顿的时间就一两秒,甚至没有,笔者选择以下教学片段B感知本课例的教学特征:

教学片段B:

师(12~39秒):有一天我开车带全家去商场,路上儿子问我一问题:“爸爸,你能推动汽车吗?”(视频演示该场景),我用力了,但是没推动。问题:汽车和地面产生了什么力?

生(39~40秒):摩擦力。

师(40~58秒):很好(鼓励),继续看视频,儿子和爸爸一起推还是没推动,问题:这个时候汽车和地面间的摩擦力变没变?

生(58~59秒):变了(齐声回答)。

师(59~60秒):变大变小?(追问)

生(60~61秒):变大(齐声)。

师(61~70秒):很好(鼓励),继续看视频,进商场乘坐商场的自动扶梯,问题:“我”动没动?

生(70~74秒):动了(齐声)。

师(74~75秒):相对扶梯动没动?(追问)

生(75~76秒):没有(齐声)。

师(76~82秒):很好(鼓励),“我”相对扶梯静止,“我”和扶梯之间有没有摩擦力?

生(82~84秒):没有(齐声)。

师(84~91秒):(质疑,面带微笑)没有?想一想,我乘坐扶梯从一楼到二楼,我和扶梯间有没有摩擦力?

生(91~98秒):有/没有……(学生沉默或讨论)

师(98~99秒):声音大一点,有没有?(鼓励)

生(99秒):有。

师(99~100秒):很好(语气坚定)。

教学片段呈现的场景不得不让我们思考教师所提问题的效度如何,学生能否接受,所有提问是否符合学生的认知水平?虽然有部分学生能够回答出来,但还有一部分学生可能存在知识盲区,导致跟不上节奏。因此,教师一定要注意给学生思考的空间,无论学生思考的结果如何,都要让他参与到学习中来,使之体会课堂主人的角色,否则就会影响学生的学习兴趣。

四、小结

弗兰德斯语言互动研究方法是课堂实证研究的重要方法之一,有助于提高课堂研究的客观性和科学性,但也存在不足,如难以反映教学媒体、实验探究等非口语的教学行为。本研究在运用此方法时,还运用课堂观察方法记录教学事件、行为、对话等,把质性研究和量化研究相结合,试图客观、全面地分析与研究课堂教学,为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提高学校教育质量提供客观证据和研究视角。

教育期刊网 http://www.jyqkw.com
参考文献

[1]邱微,张捷.课堂教学师生言语行为的实证研究[J].东北师范大学学报,2006,(5):133-138.

[2]苏霍姆林斯基.给教师的建议[M].杜殿坤,编译.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4.

[3]姚昊苏.基于弗兰德斯互动分析系统的高师地理课堂教学评价[J].中国地质教育,2012,(2):112-116.

[4]林礼洪.弗兰德斯互动分析系统的验证性研究[J].高等函授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0,(8):88-92.

(编辑:朱泽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