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论文网免费提供物理教学论文范文,物理教学论文格式模板下载

让学生感受物理的魅力

  • 投稿郝完
  • 更新时间2015-09-04
  • 阅读量226次
  • 评分4
  • 41
  • 0

李永格

河北省邢台市第十九中学054000

物理是一门极易引起学生兴趣的科目,我在一位同仁的博客中看到过这样一段话:物理学本身是这个宇宙给我们提供的最纯净、最美丽的东西。我经常惊叹宇宙的美丽,那么清晰,那么和谐,那么恰到好处,你会完全沉浸其中,体会做上帝的感觉。回到现实中,也会为自己的幸运而感到欣慰。我在自己的教学生活中也深深地爱着物理,体味着它的的魅力并为之折服。但现在许多物理课却以一副刻板高深的面孔使学生敬而远之,望而却步。很多老师照本宣科,"纸上谈兵",把本来生动的、丰富的物理知识变成一堆枯燥难懂的材料,打击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的积极性。

我觉得,一节好课的标准,可以看有多少同学在认真听课,实际参与,更重要的是看有多少同学无所事事,左顾右盼甚至在睡觉,初中物理刚开始内容较简单,实验也较多,极易引起兴趣,但随着学习的深入,难度的增加,尤其是一些公式和理论的应用,使部分学生积极性逐步减弱乃至丧失,如何抓住学生的思维灵感,保护学生的思维积极性应该是我们工作的重中之重。在教学中,我觉得以下几种做法是较为有效的。

首先,允许"百家争鸣,百花齐放",莎士比亚说过"一千个读者眼里有一千个哈姆雷特",小学课堂上一双双小手高高举起,总是充满着活跃的气氛。可到了初中,学生的思维不那么活跃了,课堂气氛也显得沉闷,作为教师,我们真的应该反思是不是扼杀了学生思维的萌芽。学生的直觉和灵感往往是瞬间的,思维的火花往往也是昙花一现,转瞬即逝,而有的老师独霸课堂,以标准答案为由,把学生的另类答案挡在门外。时间长了,学生对问题根本就不去深入思考,思维僵化、麻木,这样做的结果只能会让教育目的本末倒置,南辕北辙。即使学生思维越出了常规,老师也不要强行扭转,而应因势利导,与学生平等交流,使课堂成为孩子们学习的乐园,他们才会想问、敢问、善问,创新的火花被点燃,课堂才能出效果。记得我在讲解4摄氏度的水密度最大且河水较深处水的密度也是4摄氏度时,有个孩子当即提出了疑问,说如果是这样,那任何水底温度都是4摄氏度。但他看过一篇文章,里面说有的海底温度可以达到几十度,而有的海底只有零下十几摄氏度,这是为什么?一石激起千层浪,他的问题立即引起了许多学生的争议,也有很多学生纷纷附和,我顺势引导,说物理是神奇的,科学的魅力也在于它有无限奥妙,能提出这个问题说明我们确实动了脑筋,今天的问题就作为我们的课外作业,下节课同学们展示,课下学生积极性很高,他们纷纷上网或查阅资料,知道了海底温度不仅和纬度有关,还和海底的地质构造等诸多因素相关,学生学到了课外知识,拓宽了眼界,上物理课的积极性也空前提高。

其次,可把实验融入到习题教学当中。实验向学生提供了生动、直观、形象的感性材料,对于初中学生,物理实验有很强的吸引力,极易唤起他们的直接兴趣。而习题对于部分学生来说是比较枯燥的,我们要善于把丰富的感性知识和理性知识结合起来,对于一些习题和学生自己能动手解决的问题,不要让学生凭空想象,可让学生边学边完成实验,在做了凸透镜成像规律的探究实验后,为了拓宽学生的视野,加深知识的延伸,我又专门抽出一节课,要求学生把一些平时遇到的凸透镜成像的其它问题也带到实验课上来完成。

例如1、点燃蜡烛后,无论怎样移动光屏,光屏上始终没有出现蜡烛火焰的像,你认为产生这种现象的原因可能是什么?你能用实验完成几种猜想?学生在充分讨论并亲自操作后给出以下答案。

①烛焰中心、凸透镜中心、光屏中心三者不在同一水平高度上;

②蜡烛放在焦点上;

③蜡烛放在了凸透镜焦点以内;

④蜡烛到凸透镜的距离稍大于焦距,成像在很远的地方,光具座的

光屏无法移到该位置;

⑤凸透镜固定的位置不当;

2、在实验中发现光屏上得到了一个清晰的像,但像的位置偏高,如果只能调节一个元件,你应怎样调整?有几种方法?学生兴趣极高,纷纷动手操作,互相完善补充,得出了以下结论

⑴应把蜡烛向上调,(2)将凸透镜向下移动,(3)将光屏往上调;学生在动手中增强了自己探索问题的能力。

3、用不透光的纸板遮挡住凸透镜的上半边或下半边,然后前后移动光屏,能在光屏上看到完整的像吗?自己动手试一试,你就会得到答案。想一想为什么?

以上实验的完成能很好地培养了学生的思维能力,增强他们的探究意识,增强了求知欲。在讲解液面上方的气压越低,沸点越低的时候,我除了采用把烧瓶倒转过来浇冷水和用抽气机向外抽气两种方法外,还用做声音实验时的真空罩铃,里面放了一杯冷水,结果抽了两分钟水就沸腾了,学生一片哗然,兴趣陡增,我顺势引导,学生很顺利的就能解释高山上煮不熟鸡蛋等类似现象了。

最后,要注重启发诱导,激发学生强烈的求知欲。老师要努力提高自己的教学艺术,善于运用启发式教学。例如在讲到长度测量时,我让一个热情很高的学生上台演示测量物理课本长度的方法,一位同学展示完毕后,马上就有同学指出他的方法不对,我随即也让这个同学做了展示,并让同学们思考比较,并启发学生思考:第一个同学的测量方法是在什么情况下适用的。同学们进过讨论后认为是在刻度尺较薄的情况下。我趁热打铁:"好了,刚才这位同学用的刻度尺太厚,刻度没有紧贴被测物体,如果刻度尺足够薄,他这种方法也可以。"还有在讲到用累积法测量物体长度时,我先展示了用铅笔和刻度尺测细铜丝直径的实验,学生很快就算出了答案,我趁机鼓励他们,并随后出了一道题:200页物理书书厚度共有1厘米,请计算一张纸的厚度。当时学生觉得太简单了,他们几乎都把"页"当成了"张"马上给出了答案0.005厘米,我没有急于纠正或打击他们,而是给他们开了个玩笑:"现在老师给你们挖了个坑,好多同学已经奋不顾身地跳进去了。"同学们听我这么说,马上陷入了重新思考并且很快有同学得出了答案,其他同学在经过思考后也纷纷得出了答案,他们又一次学会了仔细审题并体会到了解题的快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