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论文网免费提供物理教学论文范文,物理教学论文格式模板下载

让物理复习课动起来

  • 投稿小甜
  • 更新时间2015-09-02
  • 阅读量408次
  • 评分4
  • 62
  • 0
  摘 要:物理是一个开放的系统,新课程理念注重学生的主动性,保持学生对自然现象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复习课堂上如何让学生“乐于探索、勤于动手、善于发现”,充分发挥学习的主体作用,教师的提问技术非常关键。本文阐述了通过巧妙的质疑,激发学生的课堂热情,实现复习中的事半功倍。
教育期刊网http://www.jyqkw.com/
  关键词:复习课;提问艺术;探究思维
  中图分类号:G633.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6148(2015)6-0070-3
  1 物理复习课堂背景
  初三,各个科目陆续拉开了中考复习的大幕,如何在有效的时间里既让学生“吃得饱”,又让学生“吃的了”是我们面临的一大课题。传统复习课的教学注重教师的讲解,教师讲得透、讲得清,这节课就是好课。老师更多的是站在自己的角度,忽视了对学生的了解,学生只管按老师传授的“方法”套用即可,长此以往学生就省略了对“方法”的思考和被揭示的过程,最终陷入上课能听懂老师讲的,下课自己却不会做题的郁闷境地。心理学研究表明:疑,最易引起思维的不断深入。在复习课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如何设置问题情境,开放学生的思维是一个难点。提问得当,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提高学生学习的热情,促进学生物理思维能力的发展。教师得具备一定的“内功”,随时应答学生错综复杂的回馈,处理各种偶发事件。课堂上可能会对某个问题纠缠不休,可能会因为某一学生的一个问题引发等待,也可能是教师对学生的预估不够等等。这些偶发事件中隐藏着意外的收获,说不定,学生想到的正是我们老师所没有想到的,看似的败笔中也会蕴涵着教育的良机!我们要顺藤摸瓜,抓住教学中学生的质疑,化疑问为契机,使学生所学的知识得到进一步升华。
  2 关于电阻复习的案例描述
  复习电学中电阻部分的知识,会介绍定值电阻和滑动变阻器。滑动变阻器的经典图例是:■,生活中广泛应用于电子设备、电风扇、音响和收音机音量的调节上。在一次作业讲评课上,有这样一道题目:
  某中学科学课外小组同学做电学实验时经常发现,电路开关闭合后,电路仍没工作,分析发现电路中可能由于接触不良而造成断路。为了判断断路故障发生在哪里,小科和课外活动小组的同学将两节干电池串联后和两根导线及小灯泡连在一起,设计制作了如图1A所示的“测通器”。
  (1)如果需要检测开关是否完好,可把“测通器”a、b两端分别接在电路中开关两端的接线柱上,如图1B所示。若不论开关是闭合还是断开,小灯泡都不亮,则表明开关内部接线柱脱落或开关闸刀接触不好。
  (2)小科用这个“测通器”检测家庭照明电路的故障:他用闸刀开关使进户线的火线和零线断开,将“测通器”a、b两端插在双孔插座的两孔内,发现小灯泡发光,这说明家庭电路中可能出现了 短路故障。
  (3)他们用“测通器”探究电位器的内部结构:当连成如图1C所示电路时,用螺丝刀沿顺时针方向旋动电位器的旋钮,发现灯泡亮度不变;当连成如图1D所示电路时,用螺丝刀顺时针旋动旋钮,灯变暗;若连成如图1E所示电路,当沿顺时针旋动旋钮时,灯的亮度将变亮。
  ■
  A B C D E
  图1 “测通器”测电路
  这是一道生活实验探究题,物理是以生活为基础、基于实验的课程,知识具有相对的稳定性,题目背景丰富多彩。教师的第一问:“这道题考查了几个知识点?”学生1:“测通器、家庭电路的故障分析和变阻器。”学生2:“测通器是由电源和一个灯泡、导线组成,当导线的两个接头之间是短路时,就能使小灯泡亮,当导线的两个接头之间是开路时,小灯泡就不会亮。”这样第(1)(2)小题就迎刃而解了。教师的第二问:“第(3)小题看似是一个电学黑箱,谁来展示你的设计图?”鸦雀无声!教师继续铺垫知识:“电位器实际上是一个有三个接线柱的滑动变阻器,依然可以根据小灯泡的状态来判断三种接线情况。”
  教师出示一个螺旋式设计图:■。其实,这是一种变形的滑动变阻器,学生一般不易想到。到这里对本题的解答已基本完成,若直接这样结束,学生的思维就停滞到此,这时教师第三问:“答变暗的同学需要申诉吗?”也许笔者的设计增加了学生质疑的信心,这时学生3提出了疑问,他觉得答案变亮、变暗都有可能,关键看电路怎么设计。他出示了自己设计的两个电路图(图2甲和乙):
  甲 ■
  乙 ■
  丙 ■
  图2 两个电路
  同学1分析图2甲:与老师的设计一致,结论也一致。图2乙:符合题意,但是结论是变暗。
  同学2马上辩驳:乙图1、3接线不安全,没有保护电阻。
  同学3说:设计成图2丙吧。
  同学4说:不需要图2丙,图2乙也可以,因为B实验已经说明不需要保护电阻。
  同学5说:如何进行旋转呢?要符合生活使用要求吧?
  同学6……
  同学的争论还在继续,笔者的画龙点睛已不再需要,这时笔者真正体会到教师的课堂预设不能成为教学的“枷锁”“鸿沟”和“雷池”,而是要成为激活学生思维的催化剂。解疑并不是教学的终点,提出一些具有探索性、趣味性的问题,让学生存疑,学生有了疑,就会产生新的求知欲,激发他们的思维。学生在知识点分析和迁移的过程中也提高了综合应用的能力。我们应该相信学生的能力,给他们机会去说、去讲、去举一反三。一个班要是有十个优秀生,那么这个时候在课堂上辅导学生的就有十一个老师,效率肯定比一个老师喋喋不休高得多。课堂是学生的舞台,老师的角色是导演好这节课。
  3 案例反思
  物理教学是一个探究与再探究的过程。科学探究是创造性思维活动、实验活动和逻辑推理交互作用的过程,往往需要经过多次循环,不断有新的发现和问题,在解决这些问题的过程中推动发展。记得一位省优秀教师谈上课体会时说:“初一、初二的课堂是团队协作式,初三的课堂,特别是复习课那是单打独斗、单枪匹马式,一石难激千层浪。”的确,初三的复习课上需要激发学生的课堂活动,引导学生对题目进行分析、讨论、研究、解答和再探究。物理复习课堂的教学也应因势利导,开始于识“势”,展开于善“导”。教师应为学生搭建宽广的舞台,学生有了创造的苗头,也为教师发挥聪明才智提供了机遇。千万别将他们的想象力、创造力扼杀在我们的手中!教师应把课堂的主权交还给学生,把精彩的表现还给学生,让学生在质疑和解疑的过程中提高智力与能力,日后就能变“一法一题”为“见题想法”,培养学生辩证思维能力和应变能力,启迪学生的发散性思维。爱因斯坦在回答他为何可以做出科学创造时说:“我没有什么特别的才能,不过喜欢寻根刨底的追究问题罢了。”复习课上的“质疑精神”恰恰是新课程的科学探究所不可缺少的。
  物理课程的教学是一种创造性的活动,在这个活动中教师和学生共同以科学的态度与方法,积极主动地探索、认识自然界。比如,手电筒两节干电池的连接学生耳熟能详,要求学生画扩音器的电池组电路图时,学生的思维就存在一定的差异性。物理课堂源于生活而又高于生活,学生是生活的经历者也是学习的主体,物理课程的教学必须从学生的实际出发,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学生对物理知识的学习始于他们在生活实践中对自然界的认识,而不是单纯对书本知识的记忆和接受。所以,教学上需要将学生的自主学习唤醒,发掘学生探究知识本质的潜能,打开学生思维的黑匣子和创造力,让我们的复习课堂重归栩栩如生。
  宋代教育家朱熹说:“读书无疑者,须教有疑。有疑者无疑,至此方为上进。”在教学中应多设置问题情境,采用灵活恰当的教学方法,激发学生主动探索的欲望和兴趣,随时质疑,随时解决,不烧“夹生饭”。教育家卢梭说过:“多给孩子真正的自由,少给他们强加别人的思想;多让孩子自己动手,少让别人替他们做事。”让学生更多地经历“自己破茧”的过程,教师应跳出备课设定的框架,灵活应变课堂上的不和谐,尊重学生的思考,尊重学生的发现,尊重学生的批评,我们的课堂也会因此而美丽。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初中科学课程标准[S].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1.
  [2]胡晓雄,徐志燕.从教育生态学视角对物理课堂有效提问的思考[J].物理教学探讨,2015,(2):22.
  [3]袁俊.高中物理教学中关于“疑”的教学模式[J].物理教学探讨,2015,(2):68.
  [4]王鲜环.“因势利导 自然生成”在初中物理教学中的巧妙运用[J].中学物理,2015,(4):73.
  (栏目编辑 邓 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