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论文网免费提供物理教学论文范文,物理教学论文格式模板下载

基于“有用”思想的中学物理教学思考

  • 投稿Cycl
  • 更新时间2015-09-02
  • 阅读量289次
  • 评分4
  • 33
  • 0
  摘 要:要激发和保持学生的学习兴趣除了物理教学内容本身有趣外,很重要的一点就是让学生感受到生活处处有物理,学习物理有用。在教学中,教师可以通过以学生未能解答的实际情境导入教学,以让学生应用知识完成实践活动结束教学,以递进式解决生活问题的线索贯穿整节课。物理的练习要多联系实际,注重物理实验教学和小实验的开发等,帮助学生认识“有用”的物理教学价值。
教育期刊网http://www.jyqkw.com/
  关键词:物理教学;有用;价值追求
  中图分类号:G633.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6148(2015)6-0033-3
  中学物理课程是科学学习领域的一门基础课程,体现了物理学自身及其与文化、经济和社会互动发展的时代性要求,肩负着提高学生科学素养、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重任。在实际物理教学中,能否收到应有的效果,关键在于任课教师所追求的教学价值。众多的物理课程教学价值,如帮助学生学习物理知识与技能,形成科学思维习惯,培养其科学探究能力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逐步形成科学态度和正确的价值观等,其实都是让学生认识到学物理是有用的,尤其是对自己的生活和发展有用。因此,物理教学所追求的价值可以归结为“有用”二字。
  “有用”是促成学习并使之保持下去的内在动力。物理教学必须在“有用”方面着力,导之以理,化之以情,归之以用。当学生能真正体验到物理有用的时候,就可以激发并保持学习的兴趣,提升物理课的实效性,增强它的吸引力、感染力。
  1 学物理“有用”的体现
  学生的学习行为总是为一定的学习动机所支配的,学习动机是学生进行学习的内部动力。在学习动力的主要表现形式中,学习兴趣是最现实、最活跃的成分。要激发和保持学生的学习兴趣除了学习内容本身有趣外,更重要的是让学生感受到生活处处有物理,学习物理有用。只有在“有用”的驱动下,才能持久地保持学习兴趣。对中学生来说,这个作用越直接越显性,对他们的触动也就越大。学习了物理,应该让学生感受到在以下几方面有直接的作用:
  1.1 解释现象,解决问题
  物理学的产生、发展与日常生活存在着极为紧密的联系,物理知识源自生活,诸多抽象的物理概念和规律都是从各种物理现象中归纳出来的。反过来,探索得到的物理知识又可以解释生活中的现象,解决生活生产中的问题。因此,当学生能够应用物理原理去解释现象和解决实际问题的时候,自然就会感觉物理有用。
  1.2 培养思维,提升能力
  物理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其逻辑性和抽象性较高。在研究过程中,实验是物理学的重要研究方法。除此之外,还需要构建物理模型,运用控制变量法、微小量放大法、归纳法、演绎法等方法研究物理问题。在学知识、技能的同时,严谨、创新的物理思维被培养起来,而且在这过程中,学生的实验能力、探究能力、观察分析等能力也得到提升。当学生能够用物理学科培养起来的思维和能力去解决其他事情时,那学科的价值也就最大化地发挥出来。
  1.3 丰富爱好,完善魅力
  知识的力量是强大的,学习物理不但可以拓宽学生的知识面,而且运用所学的物理知识还可以挖掘学生的个性和创造能力,丰富爱好。如制作魔术道具,简易的乐器、模型等,适时地在同学或朋友间展示和表演,成为魔术师、乐师,甚至是小科学家,这彰显了个人的魅力,还可以结交更多的朋友,这无疑也是学习物理的“有用”体现。
  2 学物理“有用”的教学策略
  2.1 以学生未能解答的实际情境导入教学
  成功的导入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迅速进入学习状态,同时也有利于学生把握整堂课的主线。因此,导入在教学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对学生来说,越是具有情境化和生活化的导入,越能促进学生的情感认同和探究渴望,形成学习的积极心理倾向。
  在教学中一方面可以运用多种方式,如展示图片、播放视频、新闻、做实验、魔术表演、科学史实、抛出生活问题等将实际生活中学生熟悉的现象和问题导入物理课堂,利用生活经验为学习提供元认知支持。另一方面,导入的问题又是学生运用已有的知识不能完全解释,或与已有的前认知冲突和矛盾的,或被习惯性忽略,这样就能使学生的求知欲由潜伏状态转入活跃状态,调动学生思维的积极性和创造性,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当学完相关的知识,学生能够运用所学的物理概念和规律解释课堂导入的现象,提出导入问题的解决方案时,自然就会感受到学习物理有用。
  如在“流体压强与流速关系”教学中,导入新课的方式多样。可以播放一段“龙吸水”的自然奇观视频;可以多媒体课件模拟发生在1912年远洋货轮“奥林匹克”号身上的撞船事件;还可以演示从漏斗口向下用力吹气时,乒乓球不会掉下来的小实验等与学生生活息息相关的问题,激发学生探索的欲望和热情,在探索过程中发现物理有用。
  又如,在学习“超重和失重”时,教师可以请学生将两本逐页交叉的书拉开,在发现无法拉开后,请同桌两人合作“重演”实验过程,将各自的物理课本逐页交叉在一起,然后用力拉开这两本书,结果有的同学不能拉开,有的同学拉开了,但是很用力。进而明晰问题,分析拉不开的原因,探索如何更容易地把书拉开。在学生充分思考和讨论的基础上,老师演示在这两本交叉的书下落过程中拉书,结果书很容易地拉开。这时学生不能运用已有的知识解释这些现象,进入到好奇和积极思考的状态中。随着新课的学习,学生由不能到能解释这些现象或解决这些问题,这不仅是知识的收获,更是对学物理“有用”认识上的一次再升华。
  2.2 以让学生应用知识完成实践活动结束教学
  学习了知识和技能关键是要应用。在一个教学内容结束或课堂教学任务终了阶段,可以设计一个与生活紧密相关的实践活动,让学生运用新获得的物理概念或规律在具体情境中解决新的问题。新的问题既要从多个侧面与角度展示新概念的内涵与外延,新规律的适用条件和范围,又要适合学生已有的知识水平和能力,跳一跳就能够得着。这样的教学设计可以促进学生思维活动的深入展开,使学生在新旧知识的相互作用下完善自己的物理认知结构,同时也增强了学生把物理学知识创造性地应用于生活、生产和社会实际的意识。当学生能真正做到学以致用时,那也是学生收获最大成就感之时。   如在学习了“重力”后,可以让学生自制重锤线和水平仪,并到教室中应用,用自制水平仪判断教室窗台、讲台、黑板等是否水平;用简易重锤线判断空调、画框等是否竖直。
  在学习了“流体压强与流速关系”后,可以布置任务让学生运用所学的流体压强与流速的关系,设计改造地下通道不透气的方案。在学习了传感器极其工作原理后,教师提供器材,布置学生设计一个“光线弱,路灯开启,光线强,路灯关闭”的自动光控路灯。学生接到这些任务后,就会积极主动地思考怎样才能完成任务。在运用新旧知识和技能解决问题的同时不仅巩固了知识和技能,而且也深刻感受到了物理在促进美好生活中的强大作用。
  2.3 以递进式解决生活问题的线索贯穿整节课
  任务驱动的教学模式有利于学生对信息的主动获取和对知识的主动建构。教师在教学中,可以将需要解决的问题分解成若干个有意义的问题情境,设置几个具有递进性和任务驱动性的生活问题。在每个问题下还可以再设置一些梯度更小的物理子问题,问题难度要处于学生已知和未知的临界处。在设计这些问题情境的同时,还应该注意教师的引导。教师引导学生进行更高层次的思维活动,通过思考和探究,解决一系列的子问题,完成隐含于问题背后的科学知识的学习,同时形成解决问题的技能和自主学习的能力。在这样的学习过程中,学生思维的力度逐渐加大,解决的问题层次也逐渐升高,整个过程会深刻感受到所学知识在生活中的重要性,亲身体会物理在推动社会的发展中的重要作用。
  如在“变阻器”教学中,围绕台灯亮度调节的实际问题,以四个递进的问题为线索贯穿整节课:
  在第一个任务问题中,教师展示只能亮灭的台灯,然后问学生此台灯的电路图怎样画?根据电路图,电路如何连接?
  完成此任务后,给出第二个任务问题,教师展示第二个台灯,然后问:“此台灯太亮了,坏眼睛,如何通过添加原件,使其灯光变暗些,同时可以看出电流的变化?”学习层次较高的学生很快就能完成任务,相对差一些的学生教师还可以再通过子问题引导,如“什么原件可以显示电流的变化?”“灯光变暗,那流经灯泡的电流怎样变化呀?”“怎样使电流变小?”“电流表和用电器(电阻)如何连接在电路中?”在第二个任务中,学生知道了改变电路电阻可以改变小灯泡的亮暗。
  接着给出第三个任务问题,教师展示可以调节亮度的台灯,问学生“在原电路的基础上怎样改装,实现台灯亮度的连续变化?”在教师子问题的启发下引出变阻器后,提供器材让学生观察变阻器结构,探究其在电路中怎样使用。在第三个任务中,学生对变阻器的结构和使用有了清楚的认识。
  最后,再通过第四个问题拓展所学,如“要让滑片向右移动,使台灯变亮,该如何连接电路?”
  通过这样递进的四个问题,学生除了能掌握变阻器的相关知识,对变阻器的功能也有了深刻的认识,在潜移默化中加深了物理“有用”的信念。
  2.4 物理练习题目要多联系实际
  物理练习题目是达成教学目标的载体之一,教师命制或选择的题目直接影响到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影响到学生对物理概念和物理规律的深入理解和灵活应用,以及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能力的培养。
  对学生,如果练习的题目没有任何的实际情境,仅有条件加数据,那肯定是枯燥乏味的一个过程,久而久之学生就会失去解答练习题目的兴趣。
  因此在教学中,教师在命制和选择物理习题时要注重联系自然现象、社会热点、生活实际和科技发展等。一方面学生为丰富生活常识,揭示物理奥秘而惊奇;另一方面学生也为物理概念和规律的运用和巩固,以及物理思维的发展而喜悦,这些都是物理学习“有用”的体现。
  2.5 注重物理实验教学和小实验的开发
  实验在物理教学中占有很重要的地位,其对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和探究能力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在实验教学中,通过创设探究情境,可以很好地激发学生的探究欲望和养成学生的探究行为,进而促进学生探究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发展。除了利用学校配套的实验器材进行实验外,教师要重视使用学生生活中常见的瓶瓶罐罐进行演示实验,还要发动学生人人动手,开展低成本实验的开发,拉近物理学习与生活之间的距离,使学生感受到生活处处有物理,物理的作用无处不在。
  如在“神奇的眼睛”教学中,教师可以用自制的水透镜模拟眼中晶状体的改变和眼睛成像的过程,以及近视眼和远视眼的矫正。也可以将水透镜的制作作为学生课外兴趣小组的活动内容。低成本实验的开发可以很好地让学生感到科学知识的美妙有趣和社会生活的丰富多彩,这也体现了学物理“有用”。
  参考文献
  [1]林崇德,沈德立.非智力因素及其培养[M].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1996.
  [2]吴志明.递进式问题链的教学设计与应用[J].物理教师,2015,(1):33.
  (栏目编辑 李富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