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论文网免费提供物理教学论文范文,物理教学论文格式模板下载

基于学生终身发展培养学生物理学习能力

  • 投稿杜行
  • 更新时间2015-09-02
  • 阅读量165次
  • 评分4
  • 34
  • 0
  摘要:学校教育与课堂教学不可能教给学生万能的知识与方法,基于学生终身发展,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更要注重学生基础学习力的培养、让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掌握学科最基本的学习技能与方法、善于把抽象的学习要求与任务具体化,同时注重学科的思想与价值教育。
教育期刊网http://www.jyqkw.com/
  关键词:终身发展;学习能力;培养
  中图分类号:G633.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6148(2014)2(S)-0042-3
  学校教育不可能把学生一生需要的东西都传给学生,课堂教学也不可能把学生需要的知识面面俱到地教给学生,基于学生终身发展,培养学生学习能力,是学校教育也是学科教学的永恒主题。为此,笔者在长期的教学实践中做了一些尝试。在此抛砖引玉,以期获得专家与同行们的指导与帮助。
  1 物理教学要注重培养学生的基础学习力
  阅读、写作、记忆、运算能力与方法,分析、推理、概括能力与技巧,把它们称之为基础学习力,阅读、写作、记忆、运算是思维的外壳,是思维实现的载体,是第一学习力,分析、推理、概括是思维实现的形式和工具,是第二学习力。在物理教学中通过培养学生的基础学习力,提高学生物理学习的能力,是物理老师的基本任务。
  1.1 培养阅读物理科学知识的意识和能力
  学习是一个获取信息、分析信息、处理信息的过程。阅读是学习的起点,也是教学的起点。获取信息与知识,要成为一个自主行为,学生必须学会阅读。
  物理学知识非常丰富。学生不能把教材与教学辅助用书视作唯一的学习与阅读材料。物理学发展史、物理学方法论、物理学思想、物理学新的发展成就、物理学家的成长故事与传记等都是物理科学知识的内容,利用好这些资源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树立科学的世界观与价值观都很重要。
  不同的书有不同的读法。阅读教材先通读、再细读,掌握知识点与物理公式的由来与推导,分析物理概念间的关联,领会教材编写结构,掌握知识叙述的思维过程。对重点知识要做些勾画或旁批,对不理解的要查资料,或者列为听讲时的重点内容。在此基础上对读的部分还要进行回顾,形成整体的印象。教学辅助用书的使用,要放在知识点的理解与疑难分析上、知识的整合与概括上、典型例题的分析与思维展开的过程上。其它物理科学书籍的阅读,主要培养兴趣、拓展视野、陶冶情操、树立科学的世界观,养成热爱科学、运用科学的习惯,争做科学的尊重者与从业者。
  1.2 把物理学的基础知识牢固地保持在记忆里
  物理学概念、规律和原理是物理学大厦的砖瓦、钢筋、水泥,是物理学的骨架。老师要明白而坚定地告诉学生,必须把物理学的基础知识牢固地保持在自己的记忆里。这没有偷懒的技巧,也没有偷工减料的资本,我们必须有基本的学习责任与意志。我们提倡学习方法,反对死记硬背与把学科知识牢固地保持在记忆里没有矛盾,不要以为搞新课程改革,这些都不重要,可以放任学习,以为不知道的可以查查资料。这是非常有害的。物理学的基本知识,必须让它们成为我们自己身体的组成部分,不自觉地发挥作用。只有这样的学习与知识掌握,才会提高我们的科学素养与能力,也只有这样,创新与实践能力才会有源源不断的动力之源。
  1.3 夯实物理学习的基本技能
  搞好受力分析。力是运动状态改变的原因,把握了物体的受力情况,就能正确地分析物体的运动状态,科学地揭示物体的运动规律。
  建立过程分析观念,促进思维发展。学生做题一筹莫展,就是因为思维的道路不顺畅,老师应该引导学生思维方向的发展。教学中应该培养学习审题的能力,引导学生读题,读完题后引导学生分析题中物理过程涉及到哪些物体,明确研究对象。学习物理一定要有对象意识,物理学研究物体最一般的规律,我们连研究对象没有搞清楚,问题也就无法得到解决。明确研究对象后,再分析物体所处的环境。把握物体的受力情况,分析物体在这样的环境里,做什么运动。多过程物理问题,还要注意过程之间的联系,只有明确了运动规律才能用相应的力学条件与运动学方程建立已知与未知的关系,才能突破不知道用什么规律动笔的思维障碍。
  掌握力和运动合成与分解的基本方法。力的合成与分解、运动的合成与分解是解决复杂问题的工具,是把复杂问题简单化的有效思维方式,这应贯穿中学物理学习的始终。
  1.4 提高数学运算能力.助推思维敏捷
  用数学工具分析处理物理问题,是物理学的一个重要能力,学生不仅要善于用语言来描述物理学概念、规律、原理,也要能用简洁的数学公式来揭示物理量之间的变化关系,反映物体运动的规律。教学中笔者从三个方面培养学生的数学能力;一是用数学形式表达物理知识,要结合物理意义理解,反对用纯粹数学观学习物理。二是提高数学运算速度。运算速度取决于学生对数学工具的熟悉,培养学生数学运算能力。不仅是数学老师的作用,物理老师也要培养学生的运算能力。三是提高运算准确度。正确结果来自于知识与数学工具的正确运用,正确结果也才能科学揭示物理量之间的客观联系。所以不能简单地用粗心,不以为然的态度对待计算错误,我们应该要求学生培养正确运算的能力,简单化地把数学仅当物理学的工具,这是不负责任的,也不利于学生科学态度的培养。
  2 老师要善于将抽象的学习要求具体化
  小学、初中和高中老师都会讲学习方法,但学生掌握与运用学习方法的能力分化很大,是什么原因造成了学生的分化呢?笔者认为老师在教学过程中,抽象地谈学习要求和方法时多,对学习过程给予指导的要求太抽象,个别指导的行为不具体。从而形成了学困生群体大面积存在的现象。
  预习、认真听讲、善于理解、联想、类比,学会分析、及时巩固与复习等这是老师给学生提出的要求,但学生具体如何做,才能达到与实现它,很多老师缺乏具体指导,让很多学生无所适从。
  笔者在教学中是这样做的。
  预习的规范:要求学生认真细致地读教材,在读的过程中要动手,做些圈点、勾画和旁批;阅读后要合上书去回顾,想想学到了哪些知识与方法?然后再去尝试完成教材上的课后练习。   听讲行为的规范:课堂上学生必须围绕听展开,并参与到老师的课堂要求与思维中去,充分地动脑、动手、动口,“三动”不能影响到听的效果,服从听的任务,知道老师讲的是什么,能抓住上下旬的联系,不支离破碎老师的语言。老师提出的问题要在老师解决前,动口尝试问答,不做老师的应声虫,只接下旬,说不出上句。老师提出的训练任务,要迅速动笔尝试解决,一道题通过审题。自己能掌握解题方法,可以自己完成,在完成同时,看看老师的思路是不是与自己一样,不同的话,要学会借鉴与吸收。若审题后,缺乏思路,就要去听老师讲解,要注意突破思维的障碍。寻找思维的盲点。对老师讲的内容,不要什么都记,只记重点,书上有的可以只作符号,关键是掌握老师讲的内容的结构与整体框架。对老师讲的典型例题,只大致记题的已知与求知条件,不要去记完整的解题过程,留待课后尝试整理。
  理解、联想行为的规范:理解就是提到一个物理概念与知识能知道与之相关联的内容。提到力就要明白力的产生、定义、力的性质、单位、测量、表示方法以及力的作用效果等,能联想形象具体的力,如重力、浮力、压力、弹力、摩擦力等。提到匀变速直线运动的规律就要能概括描述它的物理量、它的基本公式、大量推导公式,还能用图像的方法来分析理解运动规律。学习加速度就要能辨析速度、速度的改变、加速度之间的区别与联系,运用匀变速直线运动公式时就要注意适用条件、矢量性特点、正确处理单位。理解与联想是一对孪生兄弟。经常这样去多问,多思,学习就会做到融会贯通。
  类比与复习行为的规范:类比也是学习常用的方法,比值法是最常用的一种方法,如速度、密度、功率、加速度等的定义都用比值法,学习时可以进行归类理解。概念学习一般思路:从问题出发,理解物理量引入的物理意义、下定义、定义式、单位及换算、与已学物理量之间的联系、实用中的方法与技巧。学习新的物理概念也要善于运用这些方法去领悟。思维你只要多用,熟能生巧,不自觉地就会提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苏霍林斯基说,复习是学习之母。如何引导学生善于组织复习,也是非常重要的学习方法。笔者要求学生复习的过程一般是这样展开的:一先回顾,二重读教材,三整理笔记,四看教学辅导用书,五完成作业。
  还有很多,不一一列举。这些可以说既是学习能力也是学习方法。老师不能泛泛地讲要求,而要通过具体的行为指导,让学生懂得如何去做,在做中培养学习能力,达到自主学习的要求。
  学习是抽象的又是具体的,只有抽象的学习要求。我们的学生就会成为智力的懒虫,就会变成知识的乞丐。只有具体的,学生又会一直在任务中忙碌,长时间也会枯燥无味。教师应该把抽象的学习要求转化为具体的学习行为,让学生懂得怎么学习,学会学习,这样学生才有创新的意识与创新的能力,才会自主朝着终身学习的方向不断开拓进取。
  3 注重方法引导,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习惯
  笔者在教学中有意识地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
  1.预习:①从读开始,阅读教材,要做些圈点勾画做旁等工作;②回顾并总结教材上的知识要求;③尝试完成课后“练习与评价”。
  2.自我诊断并纠错:对照参考答案,诊断“练习与评价”完成质量,对做错的题要分析做错的原因。
  3.整理求新:写出本节主要的知识点。并想想新旧知识有联系的地方,同时把不懂的知识和没有把握的方法整理出来作为课堂教学听课的重点,带着问题走进课堂。
  4.课堂学习主要要求:①以听为主,要听懂,边听边想。②学会记笔记,把没有搞懂的和典型的有助于自己理解与掌握知识和方法的东西简要地记下来,并于课后整理。
  5.走进教学辅助用书:①阅读相关知识的疑难解析和典例分析;②完成老师布置的作业;③对作业做我诊断,对错误的要反复修正,实在不理解的要问老师或同学。
  6.及时复习:复习是学习之母,一周结束要对学习的知识与做过的主要习题浏览一遍。
  7.要求学生利用空余时间多读书,广泛地读书。
  从实践来看,学生把做题当成任务去完成很容易做到位,但如自我诊断、整理求新、及时复习等一些学习要求,却往往不去做,或做不到位,笔者在高一年级一个班上实施两个月后,听取学生意见时,学生还要求笔者多讲些学习方法。可见方法的掌握、习惯的养成是长期的过程,是融于学习始终的,需要我们老师对学生进行长期去关注与培养。
  4 要开启物理思想与价值观教学的大门
  物理学是研究物质运动最基本的规律和物质的基本结构的科学。物理学的知识和研究方法,在各种自然科学中和生产技术领域内有广泛的应用。
  物理学的发展史本身就是物理思想的发展史,在物理发展中过程中用到了很多方法,如有观察法、实验法、假设法、极限法、类比法、比较法、分析法、综合法、变量控制法、图表法、归纳法、总结法、发散思维法、抽象思维法、逆向思维法、模拟想象法、知识迁移法、数学演变法等。运用方法的过程也是思维的过程,所以学习物理。不仅要系统地掌握物理的基本知识,同时还要学习物理学研究问题的思想观点和方法。传统物理教学太过于注重知识与物理学习技能的培养,对物理学中丰富的物理学思想和科学方法论。关注太少。学生对物理的情感不够亲切,对物理学的价值认识不到位,学生形成的印象就是物理难学,题难做的呆板形象,而对物理学的科学性、技术性与价值性缺乏体验与认识,这样的教学抹杀了物理学的学术功能。新课程改革要求物理教学重塑物理学科的科学地位,在具体的教学过程,老师要向学生介绍物理学丰富的思想与方法,但实际教学中我们也要防止一个倾向,把物理学的思想与方法当成知识传授,加重学生负担。
  总之,学会学习是新课程改革基本理念,着眼于学生终身发展,培养学生学习能力,是物理学老师的基本任务。在知识掌握与能力培养过程中,老师要善于抓住关键环节,把抽象的学习过程活动化、具体化,达到既培养学生的基础学习力,又能不断提高学生学习物理兴趣的目的;在方法与技能的学习过程只有不断强化。反复运用,才能达到熟能生巧,起到潜移默化的作用,从而全面提高学习能力。
  参考文献
  [1]上海市教委.上海市中学物理课程标准(试行稿)[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4.
  [2]张宪魁,李晓林,阴瑞华.物理学方法论[M].杭州:浙江教育出版社,2007.
  (栏目编辑 罗琬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