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论文网免费提供物理教学论文范文,物理教学论文格式模板下载

初中物理应用生活化教学的原则和策略

  • 投稿
  • 更新时间2021-10-25
  • 阅读量49次
  • 评分0

  摘    要: 对生活化教学如何在初中物理教学中运用进行探究。分析了生活化教学在初中物理教学中的必要性。适应性原则、指导性原则、系统性原则是生活化教学在初中物理教学中的应用原则。在课前、课堂、课后三个阶段,通过若干生活中的常见小实验创设情境,自然引导,适时迁移知识,培养学生学以致用的能力,这样能够体现初中物理的实用性和价值。

  

  关键词 :     生活化教学;初中物理教学;

  

  Abstract: The research explores the application of life-oriented teaching in junior physics teaching. The necessity of life-oriented teaching in junior physics teaching is analyzed. Adaptation,guidance and system are the application principles of life-oriented teaching in junior physics teaching. In the stage before,in and after class,it is suggested to create situation of small common experiments in life,naturally guide,timely transfer knowledge,and train students application ability. In this way,the practicability and value of junior high school physics can be reflected.

  

  Keyword: Life-oriented teaching; Junior high school physics;

  

  初中物理是学生学习物理的启蒙阶段,新课改中明确指出生活化是物理课程改革和发展的必然要求。生活化教学是指在确定教学目标后,教师结合教学任务把握学生认知规律,贴合学生实际生活,有针对性地选择、组合、设计教学内容,利用教学方法、教学技术、教学形式组织教学活动[1]。教育家杜威认为,教育和生活要联系在一起,教育是为了满足人们生活的需要,学生要学习教育系统中所传递的知识,最终用在自己的生活实践中[2]。本研究将从必要性、原则、教学策略等方面简述生活化教学在初中物理教学中的应用。

  

  1 、生活化教学在初中物理教学中的必要性

  

  A.满足新课改中素质教育的要求。初中新课程改革强调的是全面实施素质教育[3]。为落实“从生活走向物理,从物理走向社会”的课程基本理念,在初中物理教学中渗透生活化教学是必不可少的,这有利于教师更好地引导学生将日常生活的观察体验运用到物理学习中,有利于帮助学生更好地联系生活实际,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与自主学习能力,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

  

  B.改善偏远地区实验仪器匮乏的现状。由于自然、历史、社会等多方面原因,中西部经济社会发展相对滞后,教育基础差,保障能力弱[4]。在物理教学中,实验仪器的匮乏不利于教师展示物理现象,不利于学生理解掌握物理知识。若教师运用生活化物理教学,将实验仪器的依赖转化为对生活中物品的巧妙运用,做一些简单可行的物理小实验,则可改善偏远地区实验仪器匮乏的现状。

  

  C.激发学生学习初中物理知识的兴趣。初中物理是八年级开设的一门综合性较强的学科,基本概念较多,分类繁杂,规律的关联性较强,较为抽象,逻辑思维较强。物理学科的知识与生活的联系很紧密,教师运用生活化教学将丰富多彩的生活知识运用到传统物理教学中有利于激发学生学习初中物理知识的兴趣,激发他们的求知欲,能更好地引导学生学习,更好地开展物理教学工作。

  

  D.提高学生对物理知识的掌握水平。学生单纯将知识死记硬背或许可以得到短时记忆,但想达到长时记忆的效果必须依靠学生对知识点本质的理解。物理学习中仅凭借记忆而非理解不利于牢固掌握相关知识点,而生活化教学则为学生对物理知识的掌握提供了有效途径,能够实现单一记忆—理解性记忆—知识迁移的转换。在声音的产生与传播一课中,要让学生记住声音是由物体的振动而产生的,但时间久了,学生可能会忘记将声音的产生与振动联系在一起。可以在知识讲解中运用一些生活实例,如弹拨类乐器发声时弦在振动,说话时声带在振动。课上,让学生感受自己说话时声带的变化,提醒学生以后看到声音的产生这部分内容时就摸摸自己的声带,唤起对这一知识的记忆。

  

  2 、生活化教学在初中物理教学中的应用原则

  

  生活化教学虽然相比传统物理教学有它的灵活性和可迁移性,但教师在运用时仍应注意相关方法,不可滥用,否则浪费时间,不能起到实质性效果。

  

  A.适应性原则。初中物理教学在进行生活化教学设计时,应考虑到学生现阶段可以了解到的生活现象,要考虑所创造的生活场景、教材知识与大部分学生现有水平是否匹配,是否可以做到通俗易懂,所举实例是否实用,要最大化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不滥用实例。在讲解关于压强的知识点时,举例说钢琴的底座用四块木板垫住可以减小压强就不如用书包带做宽一点来减小压强更让人印象深刻。不是所有学生对钢琴底座都有所了解,这两个例子虽然知识点一样,但后者更贴近所有学生的实际生活。

  

  B.指导性原则。在讲解知识点前准备的引入问题要有针对性、指导性,适合初中生思维,难度适中。在讲解物体内能的改变这一课前,教师可以布置学生们搜集生活中物体内能改变的例子并让学生在课上展示。教师要引导学生将这些例子分类(属于热传递还是做功)并说出理由。教师在这个过程中扮演引导、纠错、补充的角色,要给学生足够空间去自主探索生活中的物理问题。

  

  C.系统性原则。生活化教学需注意时间分配和知识点的系统性,掌握学习进度。虽然生活化教学要求联系实际生活,但同一课时的不同阶段可采取不同方法。课前,可以搜集生活资料,做一些生活小实验。课堂,可以对课前的引入进行讲解并延伸拓展列举相关的生活实例。课后,可以是对相关习题的巩固或对部分实验的再探究,要做到课堂时间高效利用。初中物理知识点分为很多不同的板块,生活化教学设计中要注意各知识点的联系。例如,从高空下落的雨滴为何不会砸伤人?这既可以引发学生思考阻力的存在,又可以说明重力的方向竖直向下。可在同一生活现象中提炼不同的物理知识点,这样有利于学生的系统性理解和运用。

  

  3、 生活化教学在初中物理教学中的应用策略

  

  A.课前。对于一些需要提前查阅的课前准备资料,教师在教学设计时要提前布置观察或探究作业。即使学生课前还不明白相关物理原理,若有条件也可先让学生按照操作说明完成相关探究,亲身体验观察生活中的物理现象。

  

  浮沉子是在讲授物体浮沉条件时经常用到的实验仪器。课前,可以让学生提前自制浮沉子,教师要提前准备操作说明。

  

  材料:空塑料瓶、小玻璃瓶(可用药瓶代替)、吸管、红墨水。

  

  步骤:(1)在小玻璃瓶内倒入适量的红墨水并在瓶口插入截取的一小段吸管,使玻璃瓶放置在水中时整体露出极少部分体积。(2)在空塑料瓶内放入水,让小玻璃瓶倒置在塑料瓶内且塑料瓶上方留有部分空气,最后盖紧瓶盖。

  

  学生们按照说明在课前制作浮沉子,通过动手加深了印象,对新课学习产生了兴趣。课堂上,要和教师一起观察实验现象:用力挤压塑料瓶,观察到小玻璃瓶下沉;放手,观察到小玻璃瓶上浮;用力得当,可使玻璃瓶停留在水中任意位置。这样会更容易建立物理模型,理解物理原理。

  

  B.课堂。

  

  案例1:用眼镜片做物态变化小实验。不仅可以运用眼镜片讲解透镜知识,还可以做物态变化的小实验。教师可以启发学生思考为何冬天从室外进入教室眼镜上会出现雾气,随后让学生对着眼镜呼气,发现亦会出现雾气。出现白雾时,教师要让学生们用手触摸感受一下潮湿的小水滴,不久,小水滴就会消失。出现小水滴时,教师可以提问:是什么原因使得呼出的气体在眼镜片上变成小水滴?然后引导学生思考小水滴的出现其实是气体温度和镜片温度的温差所导致的。这时,教师可以总结液化是因为镜片温度低于气体温度,于是气体液化成小水滴附着在镜片上。当小水滴消失时,还可以总结汽化的原因。利用身边随处可见的物品做的简单小实验就可以让学生感受到液化和汽化的变化过程,在脑海的印象就会更加深刻,有助于知识点的掌握。

  

  案例2:用窗帘讲解流体压强实验。夏天,教室的窗帘总会飘到窗外,很多同学都会认为是风把窗帘吹到了窗外。但风在室外,如果是风吹动窗帘,窗帘应该飘向室内。和同学们分享这一生活现象之后,教师便可提问:“是什么原因让窗帘往窗外飘呢?”同学们可能结合课本会联想到流体压强和流速的规律:在气体和液体中,流速越大的位置,压强越小。窗外刮风所以流速大,进而窗外压强小于室内,窗帘自然向外飘动。但对于初中阶段的学生来说,这一解释可能与已有经验相违背,往往不足以让学生信服。除了利用生活例子来解释流体压强与流速的关系,还可以当场利用可获取的纸张做实验演示加以佐证。教师可以问同学们:“向两张自然下垂的纸张中间吹气,这两张纸会怎样?”结果如何,同学们一做便知。这样的环节让学生对于流体压强的知识会更深刻一些。

  

  案例3:通过“筷子提米”小实验讨论增大摩擦力原理。此实验可以在课堂上让学生分组自己体验。需在玻璃杯内装上半杯大米(不能装满或装的太少),把筷子插在中间,把米压紧使筷子直立,加入少量水后等米吸水涨开再提筷子,米和玻璃杯会一起被筷子提起。米吸水以后发涨发涩,既增加了米对筷子和米对玻璃杯的压力,又增大了米与筷子、米与玻璃杯之间的粗糙程度,筷子与米、米与玻璃杯之间的摩擦力也增大,所以提起筷子就能把装米的玻璃杯提起来。该实验形象、直观地展示了压力增大,接触面粗糙程度变大,摩擦力变大的原理。

  

  案例4:自制密度计。教师可教学生自制密度计,取细圆木棍一根,在表面涂上石蜡,在细木棍一端绕上适量的保险丝,使木棍能竖直浮在水中,上端露出水面1/5为宜。然后,分别放入三种液体(如水、牛奶、盐水)中,可观察到木棍在牛奶中上端露出液面最短,在盐水中上端露出液面最大。实验现象说明,三种液体中牛奶密度最小,盐水密度最大。浮力现象是学生比较熟悉的,但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对物体在液体中受到的浮力与物体浸入液体的密度有什么关系总是迷惑不解。而自制密度计的演示效果可以更直观让学生感受理解物体的沉浮条件,加深印象。在课堂上用到的生活化例子常常需要教师创设情境,以小实验的方式进行展示。应选取易获得,初中生较熟悉,实验通俗简单的材料,教师亦可自己创造相关教具。学生要亲身体验实验过程,这样在理解物理知识时能更轻松。

  

  C.课后。课后生活化教学设计应该被引入物理作业之中。作业不一定都是纸质习题训练,动手实践的任务也可作为作业的一种。习题中要渗透生活例子,贴近日常生活,强调物理与生活息息相关,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增强学习动力。还可以布置实践作业,在日常作业减负的同时使学生了解更多生活中的物理知识。

  

  学习完简单机械这一章内容后,要让同学们对熟悉的自行车进行思考研究,查阅资料分析自行车结构哪些部分是省力杠杆,哪些是费力杠杆。(自行车手刹是省力杠杆,中轴上的脚蹬和齿轮组成省力轮轴,手把和前叉轴组成省力轮轴,后轴上的齿轮和后轮组成费力轮轴,使前进的距离变长)这样既可以强化学生对简单机械知识点的理解,又拓展了学生的生活常识,进一步认识了自行车结构。

  

  4、 结语

  

  在初中物理教学中,教师要充分利用生活器具、生活经验、生活现象、生活实验开展丰富多彩的生活化物理教学。若学生只学会了理论知识,却不懂得将物理原理在生活现象中学以致用,就不足以体现初中物理的实用性和价值。教师要遵循适用性、指导性、系统性原则进行生活化教学设计,在课前、课堂、课后的各个教学环节创设生活情境,自然引导,适时迁移知识,培养学生学以致用的能力。

  

  参考文献

  

  [1]余礼物理习题教学生活化的实践价值[J] .湖南中学物理, 2016,(04):58-60.

  

  [2][美]约翰杜威着我们怎样思维经验与教育[M] .姜文闵译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 2005.

  

  [3]蔡汉彬新课程改革下初中物理教学方式的转变探讨[J] .文理导航(中旬) , 2020,(09)-.28-29.

  

  [4]国务院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加快中西部教育发展的指导意见(国办发[2016]37号)EB/O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