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论文网免费提供化学教学论文范文,化学教学论文格式模板下载

让童心插上体验的翅膀

  • 投稿图诺
  • 更新时间2015-09-04
  • 阅读量202次
  • 评分4
  • 79
  • 0

——谈《品德与生活》课的有效教学

文/章美云

【摘 要】正如陶行知先生说:“生活与教育是一个东西,而不是两个东西”。在《品德与生活》课程的实施中,我们要建立源于儿童生活的《品德与生活》课程,搭建一个促进儿童发展的平台,使儿童获得真正意义上的发展。

教育期刊网 http://www.jyqkw.com
关键词 体验;品德与生活;有效教学

《品德与生活》教学的根本目的是使学生的自我得到发展,培养少年儿童良好的心理素质,提高他们积极向上的人格意识和生存发展的能力。而发展自我的前提是认识自我,加强自我教育。在低年级学生的教学中,面对着那一双双纯真清澈、充满渴望的大眼睛,什么样的教学方法才是最行之有效的呢?是体验,它其实是一本丰富的实践教科书,它能教给孩子们怎样感悟生命, 锻炼能力,培养道德情操。一、开展多彩的活动,奠定情感体验基础

有效的活动是品德课的生命所在。学生正确的道德情感需要通过丰富多彩的活动来体验和感悟,已形成的道德情感也需要用各种活动来加以巩固和深化,进而形成良好的道德和行为习惯。只有那些让儿童真正有所体验、感悟和收获的活动,才是有价值的活动。在平常的课堂中,我们针对教学目标经常采取教学游戏、情景模拟、角色扮演、欣赏和练习等活动来强化学生的体验感悟。

如在教学第二册第二单元《春天来了》时,课前我先带领同学到户外去感受春天,发现春天,爱上春天,让童心体验春天的美景,为创作春天的作品打下基础。为使每个学生都能参与,我让学生自由组合,每个小组先讨论要用什么样的方式把春天带进教室,学生的积极性和表现欲得到充分的调动,大家畅所欲言,创造性地提出来了很多的建议。最后我和学生共同筛选,把班级分为6个小组:鲜花组、绘画组、歌舞组、花灯制作组、警示牌制作组、头饰组。然后让各个小组的组长组织成员分工合作,通过询问家长、请教老师、网上查找等各种渠道为活动做好准备,再在课堂上展示交流,这样既培养了学生的独立能力,也教给了学生团结协作的精神,让儿童体验到了合作的快乐。

二、运用评价手段,创设情感体验氛围

评价是对价值或意义的系统的调查研究。课堂评价是指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对学生学习质量、学习成效及表现情况的评定。课堂评价不仅是品德与生活教学过程中的一个重要环节,而且是检验学生学习效果的一种必要手段,在品德与生活教与学的活动中起着极大的导向作用。课堂中进行评价时,带着放大镜去寻找每一位学生的优点的。赞赏每一位学生的独特性,赞赏每一位学生的微小进步,赞赏每一位学生的努力付出,使学生在教师富有童心的赞赏性评价中获得自信。

我们提倡采用包含着教师的情和爱的激励性课堂用语,进行口头评价,如:“你是大家的榜样。”“你说得非常有道理,能说得更清楚吗?”“别急,再试试,你能行的。”使课堂形成一种积极的评价文化,使激励性、鼓励性评价成为习惯化行为,体现在对学生日常的、微小的行为关注上。口头评价时,特别注意保护“弱势”学生的自尊心和自信心,在评价语言的措辞上要非常谨慎,让他们更多地看到自己的优势与进步,对未来的学习充满信心。我们还提倡即时口头评价与体态评价相结合,点点头,摇摇头,拍拍肩膀,摸摸头,竖起大拇指,拍手鼓掌等,都能起到语言难于表达的效果。

三、生活德育为先,引领学生情感体验

生活是品德教育的起点,也是品德教育的归宿。学生品德的形成源于他们对生活的体验、认识和感悟,教师必须珍视丰富多彩的儿童生活对儿童品德形成和社会性发展的价值。因此,品德与生活课教学要做到“生活化”,以“生活德育”为基本理念。教学内容的选择贴近儿童的现实生活,让生活走进课堂,再从课堂走向生活,以正确的价值观引导儿童在生活中发展,在发展中生活。让美好的道德理智指导学生的生活,让美好的道德情感滋润学生的生活。

教学《遵守交通规则安安全全上学》一课,可针对一年级学生的特点,从与儿童生活密切相关的交通规则入手,通过游戏,引导学生体验、发现交通规则在生活中的重要性,了解与自己相关的交通规则,在观察和对比中认识规则的意义,提高遵守交通规则的自觉性。教师应该注意,进行交通规则意识教育的立足点不是单纯强调必须遵守规则,而是要让儿童感受到交通规则与生活的关系,使儿童把自觉遵守交通规则内化为自身的需求,并进而指导其在马路上行走时的行为,从而影响家长共同遵守交通规则,达到最佳效果。

四、充分利用信息资源,升华情感体验

课程标准指出:课程表资源共享不限于传统观念意义上的教材。在课程实施中,我们大家要把凡能促进课程内容与现代社会、学生生活紧密联系的可利用的资源能引进课堂,让学生的视野投射到社会生活的广阔范围,增强活力课程的现实性。这就要求我们大家老师在平时的生活中要做一个有心人,善于有效地利用和搜集各种教学资源,以利于学生更好地发展。

教学《我的家庭》一课时,为了让儿童体悟家庭的亲情,我要求学生课前收集家庭成员体现亲情的有关照片,因为学生年龄还小,或是家庭缺乏这方面的兴趣素养,根本没有或没有保存照片,学生就无从收集,可以让有条件的学生在课外请家长拍一张“全家福”,在小组交流时加以选择。如果在课堂上不加选择,一味地让学生任意展示,那就会出现什么照片都“上”的“热闹”场面,学生的兴致可能会很高昂,可是,它的背后却是“高耗低效”,收获甚小。教师在学生小组交流时有目的地“物色”所需呈现的有代表性的照片或让学生推荐,就能更好地利用这些现成的人文资源,达到“为我所用”,促进目标达成。寓情于理,情理交融,产生强烈的情绪效应,从而使学生情感深化,让儿童真正体验到什么是亲情。

品德与生活课程是以儿童的生活为基础,以培养学生良好品德的综合课程,充满童心、童趣。因此,教师在教学中应富有童心结合学生的生活,关注学生个性化经验,重视学生体验的积累,进行积极有效的引导,让学生通过体验认识、感受世界,在体验的过程中提高道德感受力,形成积极的生活态度和良好的行为习惯。只要让童心插上体验的翅膀,他们就能在各自的蓝天下自由快乐地飞翔,更能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教育期刊网 http://www.jyqkw.com
参考文献

[1]温晓静.浅谈《品德与生活》教学活动形式的有效运用.《教育艺术》2014年07期

[2]杨良妃.《赏识为策·生活为源·发展为本》——谈《品德与生活》课的教学.《班主任》2004年02期

(作者单位:福建省泉州市永春县蓬壶镇壶东小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