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论文网免费提供化学教学论文范文,化学教学论文格式模板下载

高中化学教学中的情感培养

  • 投稿念潇
  • 更新时间2015-09-04
  • 阅读量1026次
  • 评分4
  • 74
  • 0

文/周素琼

教学是教师和学生共同参与的双边活动,也是一种特定情境下的人际交往活动。无论处于教学主导地位的教师,还是处于教学主体地位的学生,都是有血有肉,有情有感的个体。因此,教学过程中,不仅有认知方面的信息传递,也有情感方面的信息交流。

1.创设“情景”,促进产生积极的情感态度。人不是孤立存在的,他总是与外界的环境相互作用的,离开外界的环境,人将失去他自身的成长、发展的“土壤”。在充满欢乐气氛的情景中,人就会产生快乐高兴的情感,而在充满忧伤气氛的情景中,人同样会产生悲伤的情感。教师要善于营造创设与教学内容的相关的具体情景或氛围,景又有情,情中孕景,寓情于景,以景激情,由此激发、唤醒学生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在化学教学中,教师要根据与现实生活密切相关的生动具体的事实问题或问题来创设学习情景。例如通过教师富有感染力的教学语言,促使学生心灵上的激荡,从而使学生获得情感的体验。通过多媒体等现代教育技术,创设生动,逼真的教学情境,使学生如临其境地品读教材的内容和思想,在此基础上掌握知识,发展能力,形成感情并生成意义。通过图画再现教学内容情境,实际上是把教学内容形象化,既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又使学生感受到生动的画面,引发学生联想,激发情感,催动灵感;日常生活中与所学内容相关的物品、现象、事件和经验,能使学生时刻感受化学对改善个人生活和促进社会发展的积极作用;赞扬化学学科对个人生活和社会发展的贡献,有将化学知识应用于生产生活的实际意义。同时要看到化学的两面性,关注一些全球环境中一些与化学有关的问题,能够对化学有关的的社会和生活问题做出合理的判断,逐步形成可持续发展的思想。为促进学生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激发和培养,教师要广泛利用存在于学校、家庭、自然、社会、网络等各方面的资源来营造学习情景,将学生的学习置于广阔而真实的背景之中,帮助他们不断扩展对周围世界的认识与体会。

2.以知育情。在化学教学中,教师首先要善于以知育情,提高学生的认识水平,端正和加强其情感的倾向性、深刻性和稳定性,让理智支配情感。其次,教师要善于以情促知,针对学生苦学、厌学现象,要发挥情感的动力功能,增强教育内容和方法的情趣,提高教学艺术,引发学生积极的情感体验,使苦学、厌学转化为“乐学”、“好学”。在化学教学中,对许多知识难点的分化,教师必须运用恰当的方法,做到深入浅出,让学生易学、易记。使学生在认知过程中,非但不感到艰涩、困苦,而且还能够饱尝成功学习的欢乐。在高中化学“氧化——还原反应”这一难点教学中,有的教师采用对比、联想、浓缩、提炼等方法,使其中涉及的氧化与还原、氧化剂与还原剂、化合价升高与降低、电子得与失等诸多概念,清晰、明了地被学生所理解和接受,学生感到的不是这部分知识的杂乱、难记,而是有序、有理、有趣,特别是可让学生从对比中领悟到“对立统一”、“物质不灭”等闪耀人类智慧之光的辩证唯物主义思想,锤炼学生的科学思维,提高学生的认识能力。在化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的独立学习能力对于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是非常重要的。要求教师必须善于探索,积极改进教学方法,做到寓学法训练于教学之中。在这样的教学过程中,成功之处就在于运用典型范例,指导思想方法,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促使学生逐步学会学习,增强学好化学的信心。

3.以理育情。在化学教学中,注意挖掘和利用教材中的德育因素,对学生进行政治思想和科学素质教育,培养学生的爱国、爱科学的情感,是化学教学的一项重要任务。在这一点上,化学较其它学科有着许多独特的优势。但必须采取适合学生年龄特征的方式、方法,做到有理、有据,以理育情。在教学中,要贯彻理论联系实际的教学原则,融化学原理和规律于工农业生产实际和社会生活的应用中,一方面让学生了解学习化学知识的重要性,另一方面要用具体生动的事例向学生证明,在中国共产党的正确领导下,中国化学工业获得了飞跃发展,我国的化学科技工作者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作出了重要贡献,取得了举世瞩目的伟大成就,以此激发学生热爱党、热爱社会主义的情感。在讲“元素化合物”内容时,可结合我国的丰富矿产资源及其开发利用的新成就,对学生进行国情教育、爱国主义情感教育。在实验教学中,要积极创造条件,指导学生认真操作、细心观察、大胆探索,培养学生严谨、求实、创造的科学品质,激发学生热爱科学的情感。

4.以需育情。一方面情感是在需要的基础上产生和发展起来的,另一方面情感又可以调节一个人的需要。一般地说,凡是与主观需要相符合,并能使之得到满足的事物,就会产生肯定的、积极的情感;反之,则会产生否定的、消极的情感。如果学生将学习活动、求知欲望作为自己的优势需要,则他们就会产生热爱学习、追求真理的情感。一个有严重厌学情绪的学生,他就会将学习看作是一种沉重的负担或累赘。在学习活动中,学生必须明确学习目的,培养合理正当的需要,以利于形成自己的高尚情操;同时,又必须使自己的较为低级的情绪变成较为高级的情操,从而使自己的需要受到这种高尚情操的支配和调节。在化学教学中,可联系生产、生活及科学实验的实际,提出一些学生熟悉的,却又难以解释或解决的问题,来激发学生的探索热情。

5.提倡学生主动参与,加强活动体验。心理学意义上的活动是“由行为动作构成的主体与客观世界相互作用的过程,为意识能动性和个体能动性的高级形式”。可见,活动是产生主体体验的重要途径。

任何一种情感体验都是个体具体的生命活动,不是靠外界的灌输与给予就能实现的。离开学习者在活动中的感受和体验,就难以产生思想、观念上的冲击和交融,也就无法产生情感,形成态度和价值观,自然谈不上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培养。这主要体现在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教学目标培养中学生的作用:主体的活动是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形成的基本途径;体验是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形成的关键;认知活动是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形成的基础。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都是主体与客体在相互作用中慢慢形成的,而这种相互作用中介就是主体的活动,人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主要是在自身能动活动中形成和发展的。主动参与,加强活动体验,强调学习者全身心投入,强调参与、实践和经历,鼓励学习者深入观察现象、分析和思考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并用心灵去深刻感悟。体验强调学生的亲历过程,在真切感受和深刻理解的基础上对事物产生特定的情感,体验是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形成的必要条件,在这些活动过程中,学习者需要去动手、动口、动脑,全方位的参与到学习活动过程中去。在活动中,通过经历类似于科学家探究知识的过程,学生体验探究一个问题带来的成就感与快乐,体验探究过程中所蕴涵的科学态度和科学精神,感受化学对社会的作用,从而孕育出科学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例如:通过制作、实验等操作活动,不但养成动手操作的习惯和能力,而且会促使学生产生兴趣,培养情感和意志;通过参观,调查活动,引导学生正确认识社会,认识自然的同时,鼓励学生体验社会,体验自然,增强社会责任感;在阅读教学中,根据教材的特点,教学的需要,可以引导学生扮演不同的角色,以此形象地复现课文的情景。这样,学生不仅能理解教材的思想内容,而且能在扮演中体验,思考,提高。这种体验使学生实实在在的感觉到了自我存在的价值,感悟到自我理智的力量和情感的满足,这会对学生的后继学习产生巨大的促进作用,使其个性得到不断完善与发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需要在积极的活动中通过学生的情感体验内化而形成。所以,要强调通过学生自己亲身的活动,感受活动的价值,强调学生在活动中的体验与内省,从而内化成稳定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念。

(作者单位:福州教育学院附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