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论文网免费提供化工毕业论文范文,化工毕业论文格式模板下载

浅思中学信息技术课程与基础学科的互补

  • 投稿半人
  • 更新时间2015-09-23
  • 阅读量942次
  • 评分4
  • 32
  • 0

张 高

(合肥四十二中中铁国际城校区,安徽 合肥 231131)

【摘 要】随着时代的进步素质教育的发展和教育信息化的推进,要求在中小学普及信息技术教育。而信息技术与基础学科的整合与互补可以充分发挥信息技术的学科的优势又可以对其他基础学科提供有力的支持,是普及信息技术教育的关键,也是信息技术课程和其他学科实现双赢的一种教学模式。就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教学面临的问题,信息技术在基础学科教学中所能够起到的支持作用,以及信息技术与基础学科相互渗透、整合与互补以此提升教学效果略作探讨。

教育期刊网 http://www.jyqkw.com
关键词 信息技术;课程整合;任务驱动;教学模式;激发兴趣

1 信息技术与其他学科整合互补的必要性

2001年6月,教育部颁发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里提出:“大力推进信息技术在教学过程中的普遍应用,促进信息技术与学科课程的整合,逐步实现教学内容的呈现方式、学生的学习方式、教师的教学方式和师生互动方式的变革,充分发挥信息技术的优势,为学生的学习和发展提供丰富多彩的教育环境和有力的学习工具。”

中小学信息技术课程的目标是“通过信息技术课程使学生具有获取信息、传输信息、处理信息和应用信息的能力。培养学生良好的信息素养,把信息技术作为支持终身学习和合作学习的手段,为适应信息社会的学习、工作和生活打下必要的基础。”(中小学信息技术课程指导纲要(试行))然而,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我们往往会发现有些章节很多都是纯粹的理论知识,教材所给的练习也都是些很浅显的,很难跟现实生活建立其直观的关系。在诸如此类的教学中老师会感觉教的很累而学生更会感觉枯燥乏味毫无兴趣。如果我们仅仅盯着课本满足于把书本上的知识传授给学生,不能把信息技术课程很好的有效与其他基础学科相整合,那么信息技术的教学就失去了其原本的意义。相比传统的课本、黑板、草稿,现代信息技术的电脑和投影提供了另一种展现方式。信息技术能很好地支持音频、视频、图像等媒体信息,将文字、文本、图形、图像、动画、声音、视频等多种媒体有机集成,以图文并茂、声形辉映的完整形象展现在学生面前;虚拟现实技术可以在屏幕上实现具有实时三维效果的、近乎逼真的景象,使学生有身临其境的感觉。因此,我们可以在信息技术的教学中结合其他学科中的知识,运用信息技术中的理论去解决其他的问题,采取这样任务驱动的模式教学,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不但可以使学生理论联系实际激发浓厚的兴趣还可在这个过程中培养学生综合性的学习探究能力。同样,也我也可以在其他学科的教学中充分的发挥信息技术的优势是我们的课堂更生动,更直观,从而提升教学的效果。

2 基础学科对信息技术的教学的内容支持

在信息技术的教学中很多的知识理论性很强。如果照本宣科的讲解、上课,即使学生能当时够理解,但过不了多长的时间就会淡忘。因为在学习知识的过程中学生仅仅是被动的接受知识很难激发学习的热情,没有具体的示例也不能跟他们日常的生活或者其他科目的学习相联系。这样很难给他们留下深刻的印象,长此以往势必影响我们的教学效果。因此,我们可以针对所要讲授的知识进行广泛的搜集、查找资料,充分的与其他学科相联系并设计新颖的示例。例如:在进行七年级信息技术“加工数据信息”这一章的教学时我们就可以联系七年级数学课程中的知识。我们可以从数学课程的练习题目中选取合适的习题做为课堂的示例,引导学生思考怎样利用自己掌握的知识来探索使用计算机解决同样的问题。特别是讲解“使用图表”处理数据时我们可以选用合适的习题,首先提出问题让学生思考解决的办法,然后分别采用数学方法和计算机方法去解决问题。最后,再针对两种方法得出的结果进行比较,还可以用计算机中产生的图表去验证我们数学方法产生的结果。在这种任务驱动的教学过程中,我们既可以将书本上枯燥的知识蕴含与具体的示例中,还可以激发学生探究的兴趣,在解决问题的过程通过不同的方法,对比产生的结果。学生把实际问题与数学知识紧密联系,逐步渗透数学建模的思想方法,让学生掌握到更多的技能技巧。同时也感受到“生活处处不数学”从而在生活中主动发觉问题加以解决,达到“乐学”的目的。

3 信息技术对基础学科教学方法的支持

初中学生有意注意时间有限,持久性差,影响到课堂的学习效果。教师是教学工作的服务者,教师有责任为学生的发展创造一个和谐、开放、富有情趣的学习新知识的探究氛围。信息技术具有大容量、多趣味、高效率等优势,运用多媒体的图、文、声并茂的特点,悠扬的乐曲,生动的画面,能充分调动学生的多种感官,使学生能够身临其境,在最佳状态下进行学习。

例如,在初中化学的教学中,有很多的实验反映很剧烈或者是反映的时间很短。正常情况下我们只能是在从书本上知道其变化的过程后去验证最终的结果,要想细致的观察整个的个却是件困难的事情。更有的时候实验会占用很多的时间,老师这能是先把教材中理论知识讲解再到实验课上专门做实验。这样的教学产生的问题是,学生在学习新知识时只是理论接受而不能即使的跟实验结合看到效果。信息技术的充分使用就可以解决此类问题。我们可以利用信息技术中flash知识将有关的整个实验变化过程及其最终结果制作成演示动画,还可以在关键的地方作出标识。借助多媒体,使图形动起来,在运动中观察发现不变的因素,节省了时间,分散了难点,最大限度地发挥课堂效益,使课堂气氛紧张而活泼,利用计算机虚拟现实的功能,能够弥补实验条件不足的限制,既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又真正落实学生的主体地位,激发了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信息技术与仿真实验相结合能充当数学实验中的有效工具,使学生通过计算机从“听实验”转变为“做实验”。大大提高了教学效果。使学生能够及时的把老师讲解的知识跟实验动画结合,加深理解,印象深刻!

4 信息技术与基础学科整合的功能

在各学科教学中,蕴含着大量的信息技术的因素,通过教师的开发和整合,不仅能够提高学生对信息技术的兴趣,增加学生的信息意识,而且能够大大拓宽学生的知识面,帮助学生对学科知识的理解、记忆和应用。

在教学中,各门学科都有大量的形象的教学内容需要展示,以此来帮助学生更好地掌握学科知识,其中包括大量的图片、影音资料和影视资料。常规的电教手段,只能按线性的方式组织各种媒体信息,学科教师难以控制,且交互性差。以计算机多媒体技术为核心的信息技术,能以超文本和超媒体的非线性方式组织媒体信息,教师容易控制,且交互性好,为各学科多媒体信息的呈现提供极好的展示平台,使之成为学科教学或个别化教学必不可少的辅助手段。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还有利于创设良好的课堂教学情境、生动活泼的教学内容、丰富多彩的课堂演示、扣人心弦的跌宕悬念,营造良好的教与学的氛围,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主动性,提高教与学的有效性,使学生在愉悦的情景下,以丰富的想象、牢固的记忆和灵活的思维获得学习的成功。

总之,信息技术作为认知工具的课程整合无疑将是信息时代中占主导地位的课程学习方式,必将成为21世纪学校教育教学的主要方法。因此在当前我国积极推进教育现代化、信息化的大背景下,倡导和探索信息技术和课程整合的教学,对于发展学生的“信息素养”,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有着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教育期刊网 http://www.jyqkw.com
参考文献

[1]中小学信息技术课程指导纲要(试行)[M].

[2]李连宁.面向未来加快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的步伐[J].人民教育,2000,1:7-8.

[3]汤向东.信息技术与其它学科整合的理论和实践[Z].

[4]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Z].2001,6.

[5]曹建军.利用计算机辅助教学应合理提供形象素材[J].中学数学研究,2003,6.

[责任编辑:刘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