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论文网免费提供科技创新论文范文,科技创新论文格式模板下载

浅析包容性城镇化与社区治理的相互作用

  • 投稿我是
  • 更新时间2015-09-24
  • 阅读量661次
  • 评分4
  • 89
  • 0

庞方方

(郑州大学,河南 郑州 450001)

摘 要:近几年,政府和人民越来越关注包容性城镇化与社区治理的发展.包容性城镇化越来越注重农村居民真正的需求,社区治理越来越关注社区居民的生活质量,前者是经济政策,后者是社会管理方面,两者之间是否具有相同之处?是否具有相互促进作用?本文基于包容性城镇化与社区治理间重要因素的运作机制对其进行证明.

教育期刊网 http://www.jyqkw.com
关键词 :包容性城镇化;居民生活质量;社区治理

中图分类号:F12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260X(2015)05-0052-03

基金项目:河南省自然科学规划项目

1 引言

近些年来,“城镇化”掀起了中国城乡一体化的浪潮,城镇化的发展也越来越受重视.2013年12月12日,中国共产党新一届领导班子发布了中央城镇化会议公告,更是将城镇化推上了高潮.中央城镇化会议公告提出“推进以人为核心的城镇化,提高城镇人口素质和居民生活质量,把促进有能力在城镇稳定就业和生活的常住人口有序实现市民化作为首要任务”.城镇居民的生活质量成为城镇化质量评估的重要指标.方辉振[1]认为城镇化核心就是让更多居民成为享受幸福生活的市民化的过程,即不仅城镇市民更加幸福,而且农村转移人口市民化后也能获得同样的幸福感受,这就是以人为本的城镇化的最终体现.张占斌[2]认为包容性城镇化进程中要注重以人为本,为城镇人口提供适宜的基础设施和基本公共服务,更要重点解决他们的就业问题、安居问题、教育问题、医疗问题、交通问题等等,着重提高城镇居民的生活质量.城镇化已经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包容性城镇化.

研究发现,发达地区的城镇化质量远远高于欠发达地区的城镇化质量,不仅欠发达地区的城镇化不仅在产业、经济发展等方面欠缺,更是在城镇居民的生活质量方面远远低于发达地区,城镇居民处半市民化.如何使城镇化后的居民享受市民化待遇,这是包容性城镇化与社区治理共同关注的问题.

2 概念界定

2.1 包容性城镇化的定义

包容性城镇化是中国城镇化未来发展的方向,至今为止,我国对其研究的学者并不多,仅有极个别的学者对包容性城镇化进行了阐述:周阳敏[3]认为包容性城镇化,就是坚持以包容性增长为目标,采用包容性的手段,制订包容性的制度框架,实施包容性的配套措施等而实现城市与城市之间、城市与乡村之间、城市与环境之间以及城市内部等相互协调与可持续性发展的整个过程.张占斌[2]认为包容性城镇就是坚持经济、社会、治理、文化等领域的共同发展,强调发展过程中公平与效率的一致性,强调城镇化进程中不同主题发展权利均等性.

包容性增长是指追求和全面实现公平、均衡、可持续发展的增长,是增长速度和增长方式实现最佳契合的增长,是增长过程和增长结果科学高效地增长.包容性城镇化就是城镇化过程中,经济、文化、生态、社会等不同主体形成包容性增长的发展方式.

2.2 社区治理的概念

社区治理是指政府、社区组织、居民及辖区单位、营利和非营利组织等基于市场原则、公共利益和社区认同,协调合作,有效供给社区公共物品,满足社区需求,优化社区秩序的过程与机制.社区治理的问题是构建和谐社会背景下重要的社会民生问题,其内容包括社区服务、社区环境、社区治安、社区自治、社区文化体育卫生及完善的社区组织体系等多个方面,其目标就是改善环境,解决社区文体,提升社区居民的生活质量,实现社区的公平正义、民主平等和团结互助,最终将社区建设成居民的大家庭.

3 包容性城镇化与社区治理的交集——农村居民市民化

包容性城镇化要求以人为核心,追求农民真正的享受城市居民的待遇,真正的融入城市生活中,成为真正的市民.社区治理追求社区的文敏建设,不仅满足居民的物质生活需求,更加注重居民的精神文化需求,社区治理和包容性城镇化的完美结合是促进农村居民市民化的良药.

4 包容性城镇化和社区治理的相互运作机制

包容性城镇化的重大改进之处在于以人为核心,其积极引入民营企业,努力落实公共产品的提供,主动改善居民与基层政府的关系,志在建立让居民满意的软硬生活条件.社区治理就是优化居民生活的一种重要措施,它不仅可以改善居民生活的物质环境,还可以改善居民的精神生活条件,提升居民物质素质和精神素质.

4.1 包容性城镇化对农村居民市民化的作用

4.1.1 民营企业

我国传统的城镇化属于粗放式的城镇化,就是将农民居民的户口由农业户口改为非农业户口,居住房屋有宅基地改为公寓式高楼,但是并不注重农村社区的治理工作,农民的就业问题依然没有得到解决,还是以种地为生.城镇化未得到更深入的发展.当民营企业参与进来后,这一现状才得到根本的改变.

(1)民营企业带来了大量的就业岗位,且这些就业岗位对技术水平的限制较少,比较适合农村居民,增加了他们的收入,促使他们改变了农村的生活方式及生活环境,推动他们由第一产业向第二、第三产业转变.农村社区居民的生活得到了根本性的改善.

(2)民营企业优化了农村的产业格局.民营企业的加入打破了农村长期形成的单一产业结构,推动了农村三种产业的形成,同时优化了三种产业的就业比率,提高了劳动生产率.民营企业优化了新农村、新城镇的产业结构,促使了城镇化了良性发展,促进了包容性城镇化的发展落实.反之,包容性城镇化的发展优化了产业的生存环境,吸引更多的企业集聚,推进了产业群的集聚,促进了民营企业的发展壮大.

(3)民营企业促进了社区治理由一元化管理到多元化管理的转变.长久以来,社区治理一直由政府主管,由于管理权责的混乱,社区一直处于散养状态.民营企业的参与,加速了社区治理权责的区分,吸引了更多组织的参与,优化了社区治理的管理模式.

民营企业是社区治理和城镇化的动力源泉,是他们之间的桥梁,包容性城镇化优化了民营企业的生存环境,加速了民营企业的发展壮大,民营企业的加入,优化了社区治理的管理模式,带来了充足了资金,促进了社区治理的发展;反之,社区治理的改善,改善了社区居民的生活环境,为民营企业提供了良好的人文环境及大量的劳动力,民营企业改善了新农村,新城镇的产业格局,加速了城镇化的发展.三者的良性循环发展改善了农村社区居民的生活环境、生活方式,使其真正享受到市民化的待遇.

4.1.2 完善公共产品

民营企业和制度企业家是包容性城镇化和社区治理的动力和思想核心,那么公共产品则是居民生活中最基本的需求.公共产品的完善是实现城镇居民市民化的最基本的物质保证,是成为现代文明社区必不可少的环节.

社区的公共服务产品一直以来是政府独家提供的,今后也是政府提供,但是两者又有根本的不同.过去,政府不仅要承担社区公共服务产品的提供,更要参与社区的管理,为社区提供其他方面的支持,在公共产品的提供上一直力不从心,以至于公共产品的缺失十分严重,大多社区只有简单的卫生及教育服务,更有甚者,连基础教育都不能很好的提供.在这种环境下,农村社区居民无法享受到市民化的待遇,城镇化的成果只是将其户口由农业转移到了非农业,住房由农家院变为了楼房,包容型城镇化无从谈起,社区治理更是无法开展.近几年,社区治理由过去的一元化向多元化转变中,政府也从管理者转变为服务者,政府从繁忙的管理工作中解脱出来,专注于公共服务产品,公共产品在逐渐完善中.

公共服务产品是农村社区居民市民化最基本的要求,没有完善的公共服务产品,农村社区居民就没有市民化可言,就没有所谓的包容性城镇化与社区治理.公共产品是城镇居民市民化最基本的物质需求,是文明社区建立的根本保障.

4.1.3 改善基层政权与老百姓的关系

我国在过去十几年的城镇化过程,尤其是中西部地区,流血流泪的事件时有发生,钉子户成为城镇化过程中必不可少的环节,基层政府与老百姓的关心降到冰点.这些问题发生的根本原因在于,老百姓未从城镇化中得到切实的好处,也没能享受到市民的待遇,生活水平没有得到提高,造成了老百姓抵制城镇化的结果.此外,基层政府没有和老百姓好好沟通,忽略了老百姓的深层意愿,只按章程办事,造成了政府与老百姓的矛盾逐渐扩大.基层政权与老百姓的关系日益紧张.

4.2 社区治理对农村居民市民化的促进作用

4.2.1 社区服务

社区服务是指在政府的主导下,以社区为依托,联合街道和社区居委会,发动社区内各类组织,整合社区内外资源,动员社区成员,为满足社区需要提高社区居民的生活水品而开展的,面向社区全体居民的,具有社区福利性质的社会服务活动.

社区服务在社区治理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包含以下几个方面:(1)社区服务完善了我国社会福利服务建设,社区内通过建立各类敬老院、福利院、康复中心、医疗站、托儿所、幼儿园等设施,进一步满足了社会的需要,为实现老有所养、残由所扶、孤有所托、优抚安置得到保障、贫苦居民的救济发挥了重要作用.(2)社区服务进一步完善了社区服务功能,为居民生活提供了各种便利,加速了农村居民市民化的进程.(3)社区服务的展开,有利于加强社区精神文明建设,提高社区居民的精神文化水平,特别是青年志愿者活动,对青少年的思想道德的培养,社会公德的发扬,文明礼貌等优秀品质的形成有重要的作用.

4.2.2 社区环境

社区环境社社区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外部条件的综合,是各种间接地和直接的作用和影响社区本身的外部客观因素的综合,它既包括自然环境、基础设施等硬件环境,也包含治安状况、人际关系等软件环境,社区是居民的家园,良好的社区环境有利于居民的生活及工作.

4.2.3 社区文化建设

社区文化是指居民在其社区地域里,经过长时间的实践过程,创造出来自身独有的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是一个社区和其他社区相区别的最重要的标志.社区文化建设有利于农村社区居民市民化的顺利进行,它有以下几个作用:(1)增加社区居民的娱乐和健身作用,在此休闲过程中可以放松神经、消除疲劳、调节精神、愉悦身心.不仅满足了社区居民生理需要,同时满足了居民的心理需求.(2)增强居民知识素养的作用,社区文化的建设满足了社区居民不断增长的才智需求,提高其知识,培养起素质.(3)增强居民审美和创造能力的作用.社区文化建设有利于培养居民认识美、欣赏美、创造美的能力.(4)增加居民的沟通,和谐的社区建立在良好的沟通基础上,文化社区建设的过程中增加了居民的共同话语,为居民增加了相互沟通的机会,密切了人与人之间、人与社区之间的关系.

4.2.4 社区教育

社区教育是贯穿社区居民一生的,它不仅仅包括小学中学和大学这样短时间的学习过程,还含有成人教育及社区视频教育等教育方式,是居民知识的加油站,就业的好帮手.社区教育需要政府、学校、驻社区企业、群众组织的共同作用.在社区教育中,政府职能包括制定发展计划,增强宏观指导、建设组织管理体系,加强协调领导等功能;学校的职能主要是短期集中教育,增加青少年的基础知识,成人就职知识等;驻社区企业一般处于企业文化建设和回报社会的思想,对社区教育提供资金的支持;群众组织主要解决社区群体的特殊需要,维护他们的特殊利益,增强弱势群体的知识素养.

5 结论

包容性城镇化的发展促进了人们对社区治理的重视,社区治理的发展促使了人们对城镇化的改观,由被动态度变为积极配合,加速了城镇化的进程.两者相辅相成,没有包容性城镇化的发展,社区治理就无法顺利施展,没有社区治理的推进,包容性城镇化就无法实现其核心思想,无法改善老百姓半城市化的现状.

教育期刊网 http://www.jyqkw.com
参考文献

〔1〕方辉振.新型城镇化的核心要求是实现人的城镇化[J].中共天津市委党校学,2013.

〔2〕张占斌.包容性城镇_新型城镇化之路[J].决策,2013.

〔3〕周阳敏.包容性城镇化_回归式产业转移与区_省略_空间结构优化_以河南省固始县为例_[J].北京:城市发展研究,20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