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论文网免费提供科技创新论文范文,科技创新论文格式模板下载

皖江城市带承接产业转移城市吸引力研究——基于引力模型的实证分析

  • 投稿老猪
  • 更新时间2015-09-24
  • 阅读量357次
  • 评分4
  • 33
  • 0

韦 露

(安徽大学 经济学院,安徽 合肥 230601)

摘 要:本文以皖江城市带承接长三角地区产业转移为背景,在引力模型的基础上进行修正,计算出带内城市承接长三角地区产业转移的吸引力大小,并运用实证分析的方法测算了影响城市吸引力的主要因素,从而为带内城市制定发展战略提供理论依据.

教育期刊网 http://www.jyqkw.com
关键词 :产业转移;皖江城市带;引力模型

中图分类号:F127;F260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3-260X(2015)04-0093-03

1 引言

2010年1月12日国务院正式批复皖江城市带作为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这是全国唯一以“产业转移”为主题的区域规划.安徽应该把握好这次机遇,利用自身的区位、自然资源、劳动力资源等方面的比较优势,吸引更多的长三角企业向安徽转移.

学术界对产业转移的研究主要是国内地区之间的产业转移,如东部发达地区向中西部地区进行产业转移.以长三角地区的产业转移为研究背景,左学金(2009)认为我们应该借鉴发达国家产业转移的经验,促进沿海产业结构提升,同时在承接地建立起工业园区;杨玲丽、万陆(2012)也认为应该通过发达地区控股的“园区共建”模式,突破制约产业转移过程中的社会资本约束力,促进产业的顺利转移;吴成颂(2009)则以安徽承接长三角地区的产业转移为例,分析了金融支持对产业转移的促进作用.另一方面,如果承接地不加选择的盲目承接,就会带来潜在的经济风险,所以承接地在承接产业转移时应当有所选择,并进行合理规划(方劲松,2010).

现有文献大多从产业转移的概念、动因、模式等方面定性地对产业转移问题进行探讨,定量测算产业转移力度的文献较少.为此,本文以皖江城市带承接长三角地区产业转移为背景,在引力模型的基础上进行修正,计算出带内城市承接长三角地区产业转移的吸引力大小,并运用实证分析的方法测算了影响城市吸引力的主要因素,最终为带内城市制定发展战略提供依据.

2 引力模型的修正

引力模型的研究源于万有引力定律,万有引力公式为,其中G为万有引力常数,Mi、Mj分别表示两个物体的质量,Dij表示两个物体之间的距离.该公式表明,引力的大小与物体i和j各自的质量成正比,与i和j之间距离的平方成反比.

根据万有引力定律,简单的贸易引力模型公式可以表示为:

其中?茁表示两国间的贸易系数,Yi、Yj分别表示i和j国的GDP,Dij表示的是两国间的距离.该公式表明两国间的贸易量与两国的GDP成正比,与两国间的距离成反比.要想得到产业转移城市吸引力的模型,必须对模型(1)进行修正,使其更符合实际.修改后的模型可用公式表示为:

其中,Fij表示转入地i对转出地j的吸引力,?茁表示引力系数,是由城市i的优惠政策决定的,Yi表示转入地的产值,Dij仍然表示的是两地区之间的距离.另外,由于转出地的产值固定所以在模型中省去.

在模型(1)的基础上,Tinbergen(1962)将模型进行了简单的变形,表示为再对等式两边同时取自然对数即可得:

这就是贸易引力模型的线性形式.

要将模型(3)运用于两地区产业转移城市吸引力影响因素的研究,还必须对模型(3)进行适当修改.为此,本文借用贸易引力模型的思想,构造出了两地区产业转移城市吸引力的模型,修正的引力模型可以表示为:

F用来表示产业转移过程中,转入地对转出地的吸引力大小.如果具体到某一个部门,计算的就是转入地对转出地在该部门产业转移中的吸引力.

Y表示转入地的产值.转入地的产值越大,则说明转入地的经济实力越强,对转出地的吸引力也就越大.

D表示的是转入地与转出地之间的距离.距离越近,则产业转移速度越快,吸引力也就越大,反之越小.通常用两地之间的经济距离表示,是通过对两地的物理距离进行两次修正得到的.

I表示转入地企业职工工资水平.工资越高,说明企业劳动要素的投入越大,产业转移的吸引力越小.

L表示的是劳动力的数量,丰富的人力资源是吸引产业转移的一个重要方面.

R表示的是转入地的科研投入,投入越多说明转入地的技术水平越高,这无疑会增加转入地的吸引力.

P代表的是转入地的资源禀赋.特殊的资源禀赋是地区比较优势产生的原因,特别是针对某些特定的行业,如钢铁、水泥行业等.用虚拟变量表示,有就用1,没有就用0.

综上所述,影响产业转移转入地对转出地吸引力的因素主要包括转入地的产值、职工工资、劳动力数量、科研投入、资源禀赋以及两地区之间的距离长短等.

3 皖江城市带承接产业转移实证分析

皖江城市带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包括合肥、芜湖、马鞍山、铜陵、安庆、池州、巢湖、滁州、宣城9市,以及六安市的金安区和舒城县.其中,由于巢湖市已于2011年被撤销,所以本文所指的皖江城市带并不包括巢湖市.另外,由于六安市只包括两个县,为了使数据便于比较,所以文中选用整个六安市的数据.

根据安徽省合作交流网利用省外资金项目信息系统综合数据,可以得到2011年全省亿元以上利用省外资金项目产业分布情况,得出2011年安徽省利用的省外资金有大约2/3用于第二产业.因此,本文要分析皖江城市带承接长三角地区的产业转移的吸引力,以第二产业的产业转移情况为例更具代表性.

综上所述,文中选取皖江城市带内的9个城市作为产业转移的转入地,以上海市作为长三角城市群产业转移的转出地代表,测算出2011年第二产业的产业转移过程中转入地对转出地的吸引力大小,并用实证分析的方法找到影响吸引力的主要因素.

利用模型(2)测算2011年皖江城市带9市对承接长三角地区第二产业转移的吸引力大小.其中?茁表示的是引力系数,代表转入地为促进产业转移提出的优惠政策,由于本文测算的都是安徽省内的城市,政策差距并不大,因此所有城市的?茁都用1计算.Yi选用的分别是9市2011年的二产产值.Dij则是各市与上海市之间的距离.

首先计算各市与上海市之间的经济距离.用公式表示为E=abD,E表示两地之间的经济距离,D为物理距离,a为第一次修正权数(通勤距离修正权数),其取值由城市之间的交通运输状况决定;b为第二次修正权数(经济落差修正权数),其取值由周边城市与核心城市的人均GDP之比决定.结果见表2.

根据引力模型(2)再计算各市的产业转移吸引力,结果见表3.

从表3可以看出,合肥、芜湖、马鞍山三个城市的吸引力排在前三名,成为承接长三角产业转移的主力军,这也验证了将合肥、芜湖打造成长三角西翼中心城市的政策的可行性.

各市承接产业转移经济指标及引力大小见表4.

然后根据模型(4)对工业产业吸引力的影响因素进行计量分析.利用Eviews6.0软件,得到产业转移吸引力模型:

4 结果分析

就第二产业而言,产值越高吸引力越大,且影响系数较大.这是因为产值越高,则意味着该转入地有较好的市场、政策或消费源,因而对产业转移起到促进作用.

经济距离对引力的影响是负面的,而且影响系数比较大.这是因为工业产品的运输费用一般都较高,距离越大则成本越高.虽然目前的交通运输状况有所改善,但是运输成本仍然是阻碍产业转移的重要因素.

职工工资对吸引力也是起反作用.工资越高则代表转入地的劳动力成本较高,会降低企业的利润,因而会阻碍产业转移,吸引力减小.

转入地的劳动力人口越多,则说明该地区劳动力资源丰富,而工业企业对劳动力的需求量相对较大,所以劳动力数量越多引力越大.

科研投入对吸引力的影响较小,这可能是因为,对于那些想要进行产业转移的企业来说,技术水平都已经比较成熟,并且可能已经拥有自己的专业技术人员,转入地的科研水平对其影响不大.

转入地的特殊资源情况对产业转移有一定的促进作用.企业选择产业转移的转入地时,特殊资源情况会成为考虑重点,尤其是对那些对特殊资源具有主要依赖的企业而言.

5 结论

从上述实证分析的结果可以看出:就第二产业而言,产值和经济距离对吸引力的影响最大.因此,皖江城市带作为承接长三角地区产业转移的示范区,要想实现率先承接,带内城市的经济发展水平和交通运输水平至关重要,特别是在与中部地区的其他城市进行比较时.这是决定能否实现顺利承接的关键.其次,城市的劳动力资源状况也是影响城市吸引力的关键因素,丰富的劳动力资源和较低的工资水平必然会减少企业的劳动投入,从而吸引更多的企业.最后,各城市应该利用自身有利的特殊资源,主动承接对口企业的产业转移,发挥资源的最大效用.

教育期刊网 http://www.jyqkw.com
参考文献

(1)吴成颂.产业转移承接的金融支持问题研究——以安徽省承接长三角产业转移为例[J].学术界,2009(5):181-187.

(2)杨玲丽,万陆.园区共建:社会资本约束下的长三角产业转移研究[J].经济体制改革,2012(6):61 -65.

(3)左学金.泛长三角产业转移与区域合作[J].江淮论坛,2010(1):10-13.

(4)刘立平,朱婷婷.中部六省承接东部地区加工贸易产业转移比较研究——基于引力模型的分析[J].城市发展研究,2011(2):7-9.

(5)左小德,张力方,梁云.产业转移的引力模型及实证研究[J].产经评论,2011(3):47-5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