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论文网免费提供科技创新论文范文,科技创新论文格式模板下载

关于普通本科院校转型建设问题的思考

  • 投稿味精
  • 更新时间2015-09-24
  • 阅读量701次
  • 评分4
  • 70
  • 0

王伟洵

(韩山师范学院,广东 潮州 521041)

摘 要:本文针对高校转型中可能遇到的现实问题进行了思考,并提出促进高校转型建设的建议对策.

教育期刊网 http://www.jyqkw.com
关键词 :普通本科院校;转型;问题;思考

中图分类号:G648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3-260X(2015)04-0222-02

随着2014年年初,教育部副部长鲁昕提出了高校应该向技术型、应用型方向转型,即“600多所地方本科院校转型为技术型、应用型职业教育院校”观点,转型这一重大教育改革在部分高校已经势在必行.

自1999年高校扩招政策实施后,中国人享受了更多的教育资源,培养了更多具有理论知识的本科学生.然而,不可否认,如此快的高校扩张,带来的弊端是:大部分新增的本科院校所培养出来的学生在毕业后没有找到相应的适合自身专业的工作,而许多应用型技术岗位却人才缺乏,这种矛盾已经成为现今中国重大社会问题之一,甚至让一些学者对中国的高等教育模式产生了怀疑.

1 高校转型过程所面临的现实问题

首先,高校转型就是要把现有的“综合型,学术型”高校转化为“技术型,应用型”的高等院校.虽然“注重学生实践能力”已经提倡了很多年,但是在现阶段的高校教育中,传统的课堂授课还是占据主导位置,这种纯以理论为中心的教育方式,不仅表现在课堂上,还直接影响对本科学生的能力评定.对传统教育模式的改革,不仅仅需要对学校管理制度模式进行改革,还需要高校管理者和高校教师的观念改变.

其次,高校转型后普遍面临“师资缺乏”.现今高等院校,特别是新增的高等院校,其师资构成不够合理,大多数以“学术型”教师为主,而这些教师往往具有深厚的理论功底,实践能力却不强,这就不能满足转型后的应用型高校的师资要求.纯“学术型”的教师往往与应用型高校设置的专业实践课程脱节,无法满足需求.

再次,许多现代高校开设专业与地区产业经济脱节,在专业开设和发展上,没有考虑高校所处的地域环境,只是盲目的发展“全面性、综合性”,这样不仅仅影响到其应用性专业的发展,而且还导致高校的专业性、地方性、研究领域性毫无特色,失去部分专业的发展上升空间.而这些历史遗留问题,都会延迟现代高校转型改革的步伐.

最后,企校合作不深入,也是高校转型需要解决的一大难题.虽然在现代很多高校中,有部分企业会为高校提供专业实践机会,然而,这样的企校合作远远达不到我们所提倡的“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要求,因为企业自始至终都没有参与高校对学生的教育以及专业发展之中,这样的应用型专业发展缺乏实践基础,往往使应用型专业的发展走向死胡同.出现这种情况,一方面是传统育人观念的束缚,另一方面也是某些地方政策的过于保守,因为高校经费大部分是来自政府,所以高校的发展方向也与地方政策息息相关.

2 高校转型建设的探讨

2.1 借鉴外国应用型教育方式的经验

当我们刚刚开始走向应用型高校转型的道路时,国外成熟的职业技术教育给我们提供了成功的经验.国外的职业技术教育普遍被认可和肯定的有三种,分别是:“双元制”模式、“STW”模式及“三明治”模式.

“双元制”模式是由德国提出并实行的一种教育模式.双元制下的教育模式是指由国家建校,学校和企业共同发展教学和共同提供教育服务.“双元制”包括二个方面,一个是指学校,其主要职能是传授学生与职业相对应的专业理论知识;而另一个是指学生的实践教学,是由工商行会负责的企业事业单位或是企业的实训场所.

“School to Work”是美国典型的职业技术教育模式,简称“STW”.“STW”大多依托社区学院将职业教育专业知识的传授对象扩展到所有需要的人,通过政府、社会组织以及企业的渠道,将技术教育与职业教育相结合并且无缝隙的由学校教育过渡到社会工作岗位中.

“三明治”模式是一种典型的英国教育模式.可以概括为“从理论到实践,再从实践反馈到理论”的一种人才培养模式.在这种教育模式下,学生在学校规定学习期间,理论教育传授和企业工作实践交替进行,以提高学生对职业岗位的适应性,同时让学生在理论学习过程中针对自己的实践所需进行有规划的学习.

2.2 确定人才培养目标,建立适合应用型教育的课程体系

现代高校的转型,首先就是人才培养目标的转型,或者说是办学目的的转型.这种转型对于传统高校而言,是一种从“纯学术”研究逐渐向“实践技能培训”的转换.通过转型,应用型高校要区别于研究型高校,其着重点要注重岗位技能的培训,突出学生的实践能力,以社会专业岗位的需求为目标培养人才.

而应用型专业的课程体系,要从根本上服务实践能力的培养,实践课课时至少占在总课时的一半,根据实际需要,对于实践能力要求较高的专业,还可以适当提高实践课的比例.这种课程体系的安排,可以参考英国的“双明治”教育模式,以一个学年为基准单位,课堂教育与专业实践交替进行.课程的考核以及评比,不仅仅要看理论成绩,而更注重学生的实践能力评价.在课程的开发上,要加大实践能力模块的研究和发展,区分不同专业的核心课程模块和能力训练模块安排,采取最符合专业特性的培养模式.对于专业课程的设置,要联系当前行业的实际情况,结合地域经济的发展,听取与专业相关的企事单位专家意见进行课程设置,以求培养目标与实践工作岗位需要保持一致.

2.3 加强应用型高校师资队伍建设

转型后的应用型高校,面临最大的问题是应用型高校的师资.因为现有的高校教师资源大多为“理论派”和“学术派”,这部分教师往往具有深厚的理论基础,而实践能力欠缺或是与实践技术领域脱节.

应用型高校,所要求的教师不同于以往传统的“课堂教师”,它要求教师不仅需要有理论知识深度和广度,更看重的是教师的实践能力以及对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如:以往的法学专业教学,更偏重于学生对法律条文的深入理解,以及法理逻辑的探究,而如今的应用型高校,在要求学生掌握法学专业知识的基础上,还要能把法律运用于社会实践当中.对此,授课老师将不仅仅是法学学者,还可以是各司法部门具有丰富的实践经验的人员,如:法院司法人员、检查院司法人员,甚至律师等,因为这一类的“实践导师”,具有一线的实践能力,能传授给学生最实而可行的实践经验.

对于转型高校教师的师资建设,可以从三方面着手:1.引入“校外实践导师”政策,这部分教师资源可以由从事专业实践的技术人员中进行“人才引进”,这部分人作为授课教师,不仅给学生提供实践能力知识,更重要的是其所属的企事业单位能为学生提供实践平台.2.加强现有教师的实践培训,对于原有的“课堂教师”,高校要提倡和鼓励这部分教师“走出去”,把纯学术研究逐渐发展至实践技术的探讨.3.支持现有教师多方面发展,利用课余空闲时间,参与到各种社会实践中,力求发展成为“双师”甚至是“N师”的综合性教师,如:“教师+律师”、“教师+会计师”、“教师+园林师”等.

2.4 校企合作,促进转型发展

高校与企业合作并不罕见,然而大多数都是出于政策和舆论的需要而进行的表面合作,如今的校企合作大多停留在:合作体制不完善、合作深度不够以及合作不稳定的阶段.行业所需的课程教学诉求,无法向学校反映而得以解决,部分高校也“闭门造车”,以现有师资力量来制定教学课程,这是近年来“大学生就业难”的根源所在.

因此,高校、企业和学生要实现共赢,需要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改革:1.课程因企业所需而设.作为转型后的高校,课程的设置应该紧跟行业所需而定,突出专业的应用性和实践性.教学内容应时刻保持与企事业单位的沟通,与时俱进,适应行业的动态发展,以此来缩短毕业生的适应期.2.企业参与高校课程建设.转型后的高校,应该积极与企业沟通,了解当前行业所需,了解企业用人需要以及岗位所需要的知识和技能,课程设计应让企业参与其中,听取企业的意见,与企业共同完善教学内容,并及时引进企业的最新行业知识和技术,实现学生“所学即所需”的教学目标.3.企业参与学生的实习实践.转型后的高校,可以更为频繁的与企业合作,本着互惠互利的原则,可以根据自身实际情况与所在地企业共同建立实践基地或训练场所,共同管理和参与学生的实践环节,包括共同制定实习计划,共同指导学生,允许优秀的毕业生或高年级学生在完成实习后在企业就职,这不仅解决了部分学生的就业问题,对于企业而言,也是在为自身发展培养后备人才.4.企业参与学校的师资建设.转型后的高校面临一个很大的问题就是应用型师资问题,对此,高校可以聘请企业专业人员、管理人员到校兼职授课,解决部分师资问题.另外,作为合作伙伴,高校也可以要求企业对在校原有教师进行岗位培训,加强这部分教师的实践能力,训练其技术应用能力,以更快的适应应用型专业教学的岗位.

3 结束语

高校转型势在必行,各个高校所面临的困难很多,我们不应该回避所面临的困难,高校转型是中国教育的一次改革,也是各高校一次自我飞跃的机会.百年大计,教育为本,高等教育更是重中之重.作为即将转型的高等院校,应该尽快找到自身的定位,促进理论知识和实践能力的协调发展,建设高素质教师队伍,不断提高教学质量,为社会培养应用型人才,实现现代应用型高校的可持续发展.

教育期刊网 http://www.jyqkw.com
参考文献

(1)陈小虎.论地方新建本科高校转型发展——兼谈创建新型应用型本科[J].金陵科技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4(3).

(2)杨薇.高职通信类专业课程的改革与实践探索[J].天津职业院校联合学报,2014(2).

(3)马丁·英斯.国际化视角下的德国“卓越计划”[J].清华大学教育研究,2009(3).

(4)林继志.教学研究型高校科研评价研究[D].华侨大学,2010.11-12.

(5)丁金昌.我国中等和高等职业教育协调发展的探索[J].中国高教研究,2012,16(02):13-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