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论文网免费提供科技创新论文范文,科技创新论文格式模板下载

应用型本科院校实验室功能的拓展探索

  • 投稿波意
  • 更新时间2015-09-24
  • 阅读量529次
  • 评分4
  • 57
  • 0

魏 媛,李思雨,许志忠

(河南工程学院 材料与化学工程学院,河南 郑州 450007)

摘 要:地方高校转型发展,对实验实习教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本文从实验室基本功能的提升、社会服务、德育培养、人文素养教育等方面探讨了构建和完善实践育人体系、提升和拓展实验室功能的有效途径.

教育期刊网 http://www.jyqkw.com
关键词 :应用型本科;实验室功能;拓展

中图分类号:G48;G6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3-260X(2015)04-0238-03

基金项目:河南工程学院2013年度教学研究项目“拓展轻化工程实验室功能的探索”(JY201155)

《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的决定》指出要引导普通本科高等学校转型发展.推动地方高校向应用技术类型高校转型,有助于我国高等教育结构的优化,促进现代职业教育体系的构建[1].应用技术大学以培养高层次技术技能型人才为主要目标,人才培养方案中本科实践教学学时占总学时30%以上,实践教学在人才培养中的重要作用逐渐凸显出来.

1 应用型本科实验室基本功能及存在的问题

目前对实验室基本功能的研究主要是实验教学、实践能力、创新能力和创新精神、科学精神的养成和科学研究功能等[2].实验教学是本科实验室的基础功能,当前多数新建本科院校的课程设置存在以下问题:一是与传统的研究型大学的“学术型”课程体系区分度不明显,存在重理论轻实践现象,实验教学环节往往是作为理论教学的补充;二是没有开发利用好实践实验教学极具价值的综合性的教学方式[3],目前阻碍限制实验室实践能力培养功能发挥的主要问题是实验教师教学能力的限制[4].目前我国高校普遍存在的问题是教师师资队伍高学历化,导致很多老师从校门到校门,教师自己没有企业工厂工作经历,教师自身实践能力和实践教育能力不足,即使具有先进的教学理念和渊博的理论知识,也无法胜任学生工程能力和实践能力的培养教学工作.工程教育要重视应用技术,必须构建适应工程人才培养的师资队伍.通过选派教师到合作企业生产一线实践锻炼、参与产学研项目、参加专业培训等多种途径提升教师的业务能力和水平,培养提升教师的双师素质,形成教育理念先进、实践经验丰富,勇于创新的实验教学队伍.

影响实验室对学生创新能力和创新精神培养功能发挥的主要原因有以下两点:一是教师主体的实验教学模式.教师主体的实验教学模式忽视了诱导思维教学在实验教学中的优势和应用,使学生在实验过程中处于被动地位,弱化实验教学创新能力和创新精神培养的效果.二是僵化的实验考核机制.以实验数据或产品作为实验成绩评价标准,忽视对实验过程的评价,造成学生为了拿到较高的成绩在实验过程中拘泥于教材,把实验变成按部就班的验证性操作,严重限制了学生创造性思维的发展.

科学精神是科学的灵魂和支柱,是科学主体的内在精神气质、品质和科学活动的内在性质、特质在求真创新基础上的统一[5].科学精神具有求真求实、创新、理性怀疑、协作和奉献[6,7]等基本特征.实验教学使学生有机会走出教室,在特定实景环境下,学生通过自己动手、与同组同学协作,在实验过程中观察问题,分析和解决问题,感知理论与实践的融合.实验室是培养求真求实、创新、理性怀疑、协作和奉献等科学精神的最佳平台.然而在实验教学中教师和学生更重视实验的结果和数据,实验室的这一重要功能往往被忽视.

实验是科学研究的重要手段,良好的实验条件和科研基础使实验室成为科学研究的重要载体.应用型本科的实验室科学研究功能往往因为对学校定位的误区而被淡化和忽视.提到科学研究,往往会和学术性大学联系起来,应用型本科似乎就应该只专注于应用和技术,这种狭隘的认识无疑会阻碍把我国建设成为高水平的技术创新为实体经济的国家的前进步伐.新技术新工艺是社会不断进步的动力,应用技术型人才培养并不意味着摈弃科研,加强科研工作,充分开发实验室科学研究功能,提高应用型本科科研能力和实力,才能引领和推动行业企业技术的改革与创新.

2 实验室功能提升的途径

2.1 重视实验教学

充分认识并落实实验教学在应用型本科人才培养和教学工作中的重要地位.拓宽视野,转变实验教学依附于理论教学的传统观念,形成理论教学与实验教学统筹协调的理念和氛围.将实践教学环节放在专业教学计划中的核心地位.适当增加实验课时比例,改变应用型本科和研究型大学课程设置的趋同性,符合工科院校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的要求.改善教学实验条件,加大实验室建设的投入力度,保障实验和科研工作的有序开展.

开展实验教学模式改革探索,切实提高实验教学质量.不搞一刀切,倡导不同性质的实验课程应用不同的教学方法.对验证性实验,实验教学中采用教师主导学生主体的教学方法,在实验前期是讲授、提问和论证结合的方法,在实验组织形式上,改变验证性实验单一形式,避免验证性实验由于缺乏挑战性带给学生的枯燥感,激发学生兴趣;而在综合性实验教学中,则主要运用相互作用的方法和个体化的方法.这一阶段教学对老师的责任心和业务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整个实验教学过程呈“外松内紧”状态,综合性教学中教师仅对实验相关知识点加以指导,把握实验总体方向.通过教研活动交流教学经验,及时推广好的教学方法,使不同教师和课程的教学质量同步提高.

2.2 提升学生实践能力、创新能力和创新精神

实践能力、创新能力和创新精神的养成和发展是相互制约和促进的,优化实验教学考核办法,建立有利于激励学生学习和提高学生实践能力、创新能力和创新精神的有效考核机制.传统的实验教学评价方式是根据学生实验成功与否、实验产品的质量及产率,实验报告的规范性等来评定学生的实验成绩.这种评价方式的弊端在于会导致学生为了拿到高分而拘泥于书本不敢有所创新,在实验中不敢想象和尝试,扼杀了学生的创造性.优化后的实验教学考核办法,增加实验过程成绩,将学生在实验中是否积极主动思考,能否提出不同见解作为学生实验成绩评价中的重要环节,使学生能够放手实验,更好的培养和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思维.

通过开放实验室提升学生实践能力、创新能力和创新精神.开放实验针对不同层次的学生分为三类:一类是课内实验的拓展,主要针对实验能力较弱的学生,增加其实践机会,提高实践能力;第二类是实验能力较强的学生,鼓励学生对自己感兴趣的问题进行研究,通过实验使学生的综合能力得到充分的锻炼;再一类是以教师科研项目为平台,选取其中部分难度适中的研究内容鼓励学生参与.不论是哪种形式的开放实验,在实验过程中都要求学生亲自动手实验、创造性思考探索解决问题的途径,使学生的实践能力、创新能力和创新精神在实践中得到提升.

2.3 科学精神的养成

实验室的教学功能、实践动手能力训练功能、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培养功能因其显见性在实验教学和科研中已得到广泛重视和践行,而科学精神的养成功能却往往被忽视.科学精神形成于长期的科学实践,是科学性质所决定的客观求实、勇于创新、理性怀疑、协作和奉献.

(1)实验教学在培养学生实验取证,求真求实精神方面具有明显优势,求真求实,就是尊重客观事实、脚踏实地、从实际出发;通过实验教学中适时插入正面教育引导学生树立以弄虚作假为耻的风气,杜绝篡改实验数据的现象,并通过不断地训练固化为学生自己的价值标准和行为规范.实验过程中出现的困难、失败也是科学精神培养的有利时机,在困难和失败中锻炼善于思考、勇于探索、敢于创新、锲而不舍的精神.在实验的团队合作中有意识培养学生的集体主义价值观和奉献精神.

(2)通过提高教师自身的科学精神素养以及对实验室科学精神教育功能的重视,以教师严谨的治学态度和优秀的人格魅力潜移默化的影响学生,利用实验室这一检验真理的阵地,将正确的认识和思维方式,执著的信念、良好的素质和品德内化为学生自己的科学精神素养.

2.4 提升实验室科学研究功能的途径

虽然地方本科院校的办学定位和人才培养目标更强调技术技能人才培养,但是这并不意味着就忽视科研.加强科研工作,充分开发实验室科学研究功能,提高应用型本科科研能力和实力,才能引领和推动行业企业技术的改革与创新.及时把在实验室完成的科研项目及成果引入实验教学和学生科研项目.鼓励基础较好、学有余力的同学提前进入实验室参加科研课题组的研究工作或做毕业论文.在科研课题研究过程中,力争使本科生能够有两年左右的时间与导师一起,利用实验室和仪器设备,从事相关技术方向的研究工作.

3 拓展实验室社会服务功能

实验教学要主动适应社会发展和行业需求,改变实验教学与社会需求脱节、专业适应面窄、解决实际问题能力不足等问题,培养符合社会需求的毕业生.突出针对性和应用性,加强实践能力的培养,改革实验教学内容,使实验教学与社会和企业对接.在实验教学方面努力践行学校教育与企业教育相结合、课堂教学与实践能力要求相结合、课程设置与企业标准相结合的思路,通过改革实验教学内容,根据企业对应用技术人才的需求,积极引入产业元素加强课程改造,实现课程内容与职业标准的高度融合.

利用实验室仪器设备资源优势,促进资源共享、协作共用,积极服务社会.根据区域经济社会发展需要,把实验室建设成为校企协同的技术积累和科技创新平台,加强技术研发与推广,增强学校服务经济社会发展、产业转型升级的能力.

4 创新实验教学的德育培养功能

高等教育的根本任务是育人.立德树人,是一项系统工程.对学生的德育教育应该贯穿在教育全过程.实验室提供了一个立体生动的教学环境,学生要圆满完成实验就需要在实验过程中遵守实验室的规章制度、要和同组同学团结协作、要认真实验如实记录实验数据、要能够吃苦耐劳,实验进行的每一步都是进行德育教育的契机,创新德育形式,丰富德育内容,从实验教师自身品德素养的提高、实验教学德育理念的植入、实验过程德育目标的细化等方面构建实验教学德育功能.在实验教学中融入团队协作、诚实守信、遵纪守法、艰苦奋斗良好品质等德育教育元素,加强公民意识和职业道德教育,于无形中引导学生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

5 拓展实验室的人文素养教育功能

人文社科知识虽然不等同于人文素养,但人文社科知识的教育会促进人文素养的提升.理工科学生往往因为高中过早的文理分科和高考指挥棒的影响忽视人文科学知识的学习,而理工科大学往往忽视对学生的人文素养教育,导致理工科学生人文素养缺失.发现并利用实验教学中人文素养的教育功能,把实验中蕴含的科学的世界观、先进的价值观、通过实验操作培养优秀的习惯规范等人文范畴的教育内容开发出来,实验教学过程注重以人为本,关心人,爱护人,尊重人,通过人文关怀、生命关怀使学生潜移默化受到影响和教育.在实验室这个平台将人文知识和精神渗透融合到人才培养过程中.

发挥好实验室纽带和平台的作用,使实验室不仅仅局限于为理论教学服务,挖掘实验教学内涵提升其基本功能,拓展实验室德育培养、人文素养教育及社会服务功能,对提升高等教育质量尤为重要.

教育期刊网 http://www.jyqkw.com
参考文献

(1)焦新.课题组解读《地方本科院校转型发展研究报告》[N].中国教育报,2013-12-31(2).

(2)历旭云,梅汝焕,叶治国,等.高校实验教学研究的发展及趋势[J].实验室研究与探索,2014,33(3):131-135.

(3)孙康宁,傅水根,梁延德,等.赋予实践教学新使命避免工科教育理科化[J].中国大学教学,2014(6):17-20.

(4)李春燕.教师专业发展视域下高校教师实践能力发展研究[J].中国大学教学,2014(5):81-84.

(5)秦元海.论科学精神—兼析我国科学精神的缺失与培养[D].上海:复旦大学,2006.

(6)霍岩.当代中国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融合研究[D].长春:东北师范大学,2013.

(7)梁红军.论当代大学生科学精神的教育及培养[J].沈阳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33(4):173-17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