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论文网免费提供科技创新论文范文,科技创新论文格式模板下载

双交叉积上的模范畴

  • 投稿mond
  • 更新时间2015-09-24
  • 阅读量992次
  • 评分4
  • 33
  • 0

李 涛

(连云港开放大学,江苏 连云港 222006)

摘 要:本文中研究一般的双交叉积及其模范畴, 先介绍匹配的双代数(或Hopf代数)对(X,A)及相应的双交叉积X∞A,对于一对匹配的双代数(X,A),定义了(X,A)-交叉模范畴(X,A)M,证明了双交叉积X∞A上的模范畴X∞AM恰好同构于(X,A)-交叉模范畴(X,A)M。最后,对于任一个具有双射antipode的Hopf代数H,我们给出了从Yetter-Drinfeld H-模范畴HYDH到广义Drinfeld double D(H)上的模范畴D(H)M的一个monoidal函子。

教育期刊网 http://www.jyqkw.com
关键词 :双代数;双交叉积;模范畴

中图分类号:O1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3-260X(2015)03-0001-02

设(X,A)是一对匹配的双代数(或Hopf代数),X∞A为相应的双交叉积。用X∞AM,XM和AM分别表示左X∞A-模范畴、左X-模范畴和左A-模范畴。显然X→X?茚A,xa x∞1和A→X∞A,a a→1∞a是两个双代数(或Hopf代数)单同态。将上述两个映射视为嵌入映射,则X和A自然地成为X∞A的子双代数(或子Hopf代数)。

引理1.1 设M是一个左X∞A-模,令

x·m=(x∞1)·m,a·m=(1∞?琢)·m,x∈X,a∈A,m∈M。

则M既是左X-模,又是左A-模,且这两个模作用满足

a·(x·m)=∑(a1→x1)·((a2←x2)·m),x∈X,a∈A,m∈M。

证明 由前面的说明知X→X∞A,xa x∞1和A→X∞A,aa 1∞a是两个代数同态。因此引理中的定义确实使得M成为一个左X-模和左A-模。

对任意的a∈A,x∈X,m∈M有

a·(x·m)=(1∞a)·((x∞1)·m)

=((1∞a)(x∞1))·m

=(∑(a1→x1)∞(a2←x2))·m

=[∑((a1→x1)∞1)(1∞(a2←x2))]·m

=∑((a1→x1)∞1)·((1∞(a2←x2))·m)

=∑(a1→x1)·((a2←x2)·m)

这就完成了引理的证明。

引理1.2 设M是左X-模也是左A-模,若这两个模作用满足

a·(x·m)=∑(a1→x1)·((a2←x2)·m),x∈X,a∈A,m∈M,

则M是一个左X∞A-模,模作用为

(x∞A)·m=x·(a·m),x∈X,a∈A,m∈M。

证明 对任意的x,y∈X,a,b∈A,m∈M,有

(x∞a)·((y∞b)·m)=x·(a·(y·(b·m)))

=x·(∑(a1→y1)·((a2←y2)·(b·m)))

=∑x·((a1→y1)·((a2←y2)b·m))

=∑(x(a1→y1)∞(a2←y2)b)·m

=((x∞a)(y∞b))·m

和(1X∞1A)·m=1X·(1A·m)=m,所以M是一个左X∞A-模。

设(X,A)是一对匹配的双代数(或Hopf代数)。构造范畴(X,A)M如下

·(X,A)M中的对象是左A-模也是左A-模,且两个模作用满足下式

(*) a·(x·m)=∑(a1→x1)·((a2←x2)·m),a∈X,x∈A,m∈M。

·(X,A)M中的态射为既是X-模同态又是A-模同态的影射。

(X,A)M中的对象称为(X,A)-交叉模,(X,A)M中的态射称为(X,A)-双模同态。

2)显然。

定理1.4 设(X,A)是一对匹配的双代数(或Hopf代数),则X∞AM和(X,A)M是同构的范畴。

证明 设M是一个左X∞A-模,令

x·m=(x∞1)m,a·m=(1∞a)·m,x∈X,a∈A,m∈M,

则由引理4.1知M成为一个(X,A)-交叉模,记作F(M)。于是得一个函子

F:X∞AM→(X,A)M

Ma F(M)

fa F(f)=f

其中f是X∞AM中态射。显然f既是左X-模同态也是左A-模同态,故F的定义合理。

另一方面,设M’是(X,A)-交叉模,命

(x∞a)·m’=x·(a·m’),x∈X,a∈A,m’∈M’。

则由引理1.2知M’成为一个左X∞A-模,记作G(M’)。若f:M’→N’是(X,A)M中的一个态射,则f既是X-模同态又是A-模同态。因此,对任意的x∈X,a∈A,m’∈M’,有

f((x∞a)·m’)=f(x·(a·m’))

=x·f(a·m’)

=x·(a·f(m’))

=(x∞a)·f(m’),

即f是X∞A-模同态,这样我们得出另一个函子

G:(X,A)M→X∞AM

M’a G(M’)

fa G(f)=f

从F和G的定义可以看出FoG=id,GoF=id。故X∞AM和(X,A)M是同构的范畴。

注1.5 由于X∞A是一个双代数(或Hopf代数),所以X∞AM是一个monoidal范畴(见文献[1,3])。而由引理1.3知, (X,A)M也是一个monoidal范畴。直接验证可知定理1.4中构造的函子F,G均是monoidal函子,因此X∞AM和(X,A)M是两个同构的monoidal范畴。

YD H-模全体所组成的范畴记作HYDH,其中的态射为既是左H-模同态又是右H-余模同态的线性映射。众所周知,HYDH是一个辨子monoidal范畴,见文献[1,3,10]。

设M是一个YD H-模,则由M的右H-余模结构可知M是一个左(H0)cop-模,模作用为

f·m=∑f(m1)m0,f∈(H0)cop,m∈M。

详细请参阅文献[1]。((H0)cop,H)是一对匹配的Hopf代数。现在设f∈(H0)cop,h∈H,m∈M,则

所以h·(f·m)=∑(h1→f2)·((h2←f1)·m),即M是一个((H0)cop,H-交叉模。再由引理1.2或定理1.4知M是一个左D(H)-模,模作用为(f∞h)·m=f·(h·m),f∈(H0)cop,h∈H,m∈M。

记这样得到的D(H)-模M为F(M)。

若f:M→N是一个YD H-模同态,则易证f是左D(H)-模同态,这样得到如下结论

注1.8 若H是有限维的Hopf代数,则定理1.7中给出的函子F是一个范畴之间的同构,详细见[3,11]。

教育期刊网 http://www.jyqkw.com
参考文献

(1)S。 Montgomery, “ Hopf Algebras and Their Actions on Rings ”, CBMS of AMS, 82, Providence, Rhode Island,1993.

(2)M 。 E。 Sweedler, “ Hopf Algebras ”, Benigamin, New York,1969.

(3)C。 Kassel, “ Quantum Groups ”, GTM155, Springer-Verlag, New York,1995.

(4)H。 X。 Chen, Braiding structures of double crossproducts, Tsukuba J。 Math。22(3),1998,589-609.

(5)S。 Majid, Quasitriangular Hopf algebras and Yang-Baxter equations, Internat。 J。 ModernPhysicsA5,1990,1-91.

(6)D。 E。 Radford, Minimal quasitriangular Hopf algebras, J。 Algebra157,1993,285-315.

(7)Y。 Doi and M。 Takeuchi, Multiplication alteration by two-cocycles-the quantum version, Comm,Algebra22(14),1994,5715-5732.

(8)H。 X。 Chen, Quasitriangular structures of bicrossed coproducts, J。 Algebra 204, 1998, 504-531.

(9)V。 G。 Drinfeld, Quantum groups, Proc。 Int。 Cong。 Math。, Berkeley, 1,1986,789-820.

(10)H。 X。 Chen and Y。 Zhang, Four-dimensional Yetter-Drinfeld module algebra over H4, J。 Algebra 296,2006,582-634.

(11)S。 Majid, “ Foundations of Quantum Group Theory”,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Combridge, 1995.

(12)G。 Hochschild, Structure of Lie groups, Holden-Day,1965.

(13)G。 Hochschild, Algebraic group and Hopf algebras, Illinios J。 Math。14,1970,52-65.

(14)G。 Hochschild and G。 D。 Mostow, Complex analytic groups and Hopf algebras, Amer。 J。 Math。 91,1969,1141-11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