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论文网免费提供科技创新论文范文,科技创新论文格式模板下载

我国外贸人才市场的现状、存在问题及发展建议

  • 投稿闲愁
  • 更新时间2015-09-24
  • 阅读量813次
  • 评分4
  • 61
  • 0

李华皇

(安徽大学 经济学院,安徽 合肥 230601)

摘 要:伴随我国的改革开放以及发展,对外贸易有着非常快的发展速度,并且我国进出口贸易总额在世界的前几位。但中国仍只是一个贸易大国,进一步发展成为贸易强国,外贸人才素质的提高是关键。本文分析了当下我国外贸人才市场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并结合目前外贸企业对人才的要求,提出相应的政策建议。

教育期刊网 http://www.jyqkw.com
关键词 :外贸人才;人才培养现状;实践教学体系;激励机制

中图分类号:F752.8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3-260X(2015)03-0024-02

净出口是拉动中国经济增长的“三驾马车”之一,而增加净出口的关键在于大力发展我国的对外贸易。一直以来,我国政府都致力于我国进出口贸易的发展,在政策上给予进出口企业支持与鼓励,如出口退税,负面清单等优惠政策。截止到2013年,我国进出口贸易总额为4.16万亿美元,出口总额2.21亿美元,进口总额1.95亿美元,超过美国,位居全球第一[1]。尽管目前中国称得上是世界贸易大国,但出口产品主要为劳动密集型和资本密集型产品,产品档次低下,附加值不高,严重阻碍了中国向贸易强国的转变。因此,改善外贸发展方式,提高外贸出口企业核心竞争力是推动中国对外贸易向更高层次发展的必要举措,而外贸人才在这一过程中起着关键作用,要想使我国在复杂多变的世界范围内的对外贸易得到更优更快的发展,不仅仅需要更多的高层次外贸人才,还需要更加优秀的外贸人才。

1 我国对外贸易市场的现状以及现有问题

如今,我国的所有公司中拥有外贸出口权的大约占了18万家,并且在这18万家公司中拥有的外贸人才大约有180万人。2011年、2012、2013年全国高校毕业生总人数分别为660、680和700万人,但是与外贸行业有关的专业毕业生仅仅只占了全国总人数的2%以下,也就是仅仅有18万与外贸专业相关的毕业生。并且这些毕业生真正能进入到与外贸行业有关的企业的人数还不到50%,这样的现象使得我国对外贸人才的缺口更加巨大。新的国际环境对外贸专业的教育教学提出了更高、更新的要求。经过对国内外的研究现状的研究,我国外贸人才市场存在的问题是:

1.1 人才培养没有清晰的目标

尽管大多数院校希望培养出高素质、高能力、高应用的外贸毕业生,但是在大学的课堂的安排上,却没有做到这一点,仅仅是对学生做了理论性的知识,并极少甚至没有鼓励或安排学生参加与外贸相关的实践活动,大多数教师都是以教材教书,对学生的实际运用能力没有提高重视。

1.2 外语能力欠缺

外贸人才既需要掌握大量的英语基础知识,又得具有一定的英语应用能力。但目前,绝大部分高校并没有将国际贸易专业的外语能力放在培养的重点上,仅局限于应试教育,学生在听力和口语上较弱,难以达到用人单位的要求,因此,短期内很难找到和适应工作。

1.3 对学生的实践活动较少

外贸企业目前对毕业生的需求就是希望毕业生在参加工作后能更快的参与到企业的外贸活动中,所以外贸企业希望学生拥有更高的实际运用能力。现如今,大多数学校都是以课堂教学为主,对学生的时间课程却非常少甚至没有,并且大学的课堂教材跟不上时代的发展,进而使得尽管毕业生在校成绩良好,但是工作中却能力不强。

1.4 师资队伍有待提升

外贸行业发展快,知识更新也快,但目前绝大多数高校国际贸易专业的教师都缺乏实际的外贸领域工作经验,或是多年未从事外贸工作,真正从事过多年外贸相关工作后进入大学进行教书育人的人才是非常少的,进而导致大学的师资队伍跟不上社会的发展需求,最终致使大学教师跟不上时代的发展,以及学生的实际运用能力得不到提升,企业在人才培养方面所花费的资金和时间更高的现象。

2 新形势下企业对外贸人才需求的新变化

2.1 管理类人才的需求增大

目前我国国内企业,尤其是刚刚进入外贸行业的中小企业,对优秀的管理类人才的需求正慢慢的睁大。这些企业需要这些人才根据海外市场的需求为企业提供更长远的目标,并为企业选择具备更大潜力的市场,以及建立优秀的出口营销体系;这些人才还需要将企业与国际客户的关系进一步的拉近,增加公司的收入。这些优秀的管理型人才是决定外贸企业的发展目标的关键人才。现如今,我国面临的巨大难题就是,我国的中高层管理者并没有深刻的了解和研究海外市场的需求,致使其企业很难在国际市场的竞争中获得一片合适的地位,使得公司缺少合理的管理方案。因此,我国外贸企业非常需要优秀的管理型人才,为公司做出巨大的贡献。例如在营销方面优秀的管理人才的年薪可达40万,而负责进出口公司的总经理的减去奖励性收入后的年薪在50万~200万的范围之内。

2.2 谈判类人才的需求增大

国际贸易中所出现的交易金额往往是非常大的,因此外贸企业拥有一批优秀的国际谈判师是非常有优势的。这些谈判师的责任和风险是非常大的。因为国际商务谈判中需要各方面的因素参与,所以优秀的谈判师不仅仅需要掌握国际贸易、国际商法、国际金融等那些与国际经济相关的专业知识,还需要学会掌握人的心理,掌握其所要谈判项目的各个细节,也就是说,谈判类人才是属于一种综合素质极高,且应变能力极强的高端人才。

2.3 对法律、诉讼类人才的需求

劳动力成本低廉和政府的政策扶持,使得我国的出口产品在国际市场存在很强的价格优势,但这也导致我国外贸企业频繁遭受其他国家的反倾销,截止到2013年,中国已连续17年成为全球遭受反倾销、反补贴调查最多的国家。由此看来外贸企业对法律、诉讼类人才的需求也是十分巨大的。但是,如今我国尽管拥有十四万人从事律师行业,但是仅仅只有两千人属于涉外法律人才,并且他们的绝大多数仅仅是参与国内代理外商投资或者兼并收购等业务,仅仅有一两百的人才掌握了国际贸易法律等相关知识,并代表我国企业进行维护权益。这些人才的所在地主要是出于我国的大城市里,如北京、上海等,在其他地区这类人才几乎是没有的。

3 改善我国外贸人才队伍的建议

3.1 明确培养目标,加快完善专业培养体系

培养适应外贸企业发展需要的国际贸易人才,所要掌握的知识和技能如下:富有责任感,能够承受艰苦环境,诚实有信用;熟悉法律,能够遵纪守法的完成国际贸易业务;有一定的商务英语基础,懂得商务礼仪,能够参加国际贸易活动;熟练运用计算机常用软件,并具备一定的中英文录入能力,能够快速的利用网络查找所需信息的能力。

大学的课程应该放弃原本的教学模式,根据市场需求将其专业的设置合理的安排,重视学生的实践能力,根据市场需求为学生建立“一专多能”的教学模式。在相关的专业的课堂中,练习国际的市场需求,将课堂的专业性联系到国际,并在确保其专业课程的课时量足够的前提下,为学生开设有国际接轨的相关课程[5];提高学生的商务英语能力,以及交际英语能力,进而提升学生的综合英语能力;可以适当的减少不必要的公共基础课程,为学生提供更多的实践活动机会,以深化和熟练运用其专业知识,为学生的上岗就业提供良好的根基。

3.2 加强实践教学,培养学生的职业道德素质

外贸专业是属于一种实践性比较强的专业,因此,大学不仅仅需要为学生提供专业课程还需要为学生提供更多的实践机会。在大学的课程中,适当的为学生提供实践性教学,并在专业性的课堂中以优秀的案例为学生讲解,进而使得学生能够在实践中更好的发挥专业知识。增加试验性教学,提高学生的国际贸易经营能力,让学生能够真正领悟真实的商战;为毕业生提供更好的实习机会,为学生争取那些外贸岗位大的实习职位,让学生更有机会运用其所需的专业知识,进而更快的使毕业生在就业之前就能掌握外贸工作的流程。只有为学生提供更好更多的时间机会,才能提升学生的应用能力,并增强学生就业的自信心和工作环境的适应能力。

3.3 加强师资队伍的建设

一个优秀的外贸专业教师不仅仅需要有充足的理论知识,以及对国内市场需求具有良好的了解,而且还要有丰富的实践经验,并了解国际性。仅具备理论知识的外贸专业老师是难以培养出适应国际环境变化的复合型外贸人才。各高校应联合海外办学,尽可能多的吸引国内外优秀的人才,高薪聘请海内外知名的专家学者,并根据我国出国留学的根本方针定时的安排优秀的教师到海内外的知名院校进行学习和研究;提高校际之间的沟通,优化我国国内院校的教师资源,采用优势互补等方式,建立我国优秀的专业教师团队;与各大外贸公司合作,为学生提供更加优秀的实习环境,安排优秀教师进入外贸企业进行实践锻炼,并以最快的速度分析最新的市场行情,为我国高校的课程提供更好的参考,进一步的提升高校课程质量,为高校的实践创新提供更优秀的基础。

3.4 完善科学的激励体系

外贸人才管理的主要目标就是,通过提高员工的积极性,以及提升员工的创新能力,使员工能够为企业创造更多的价值,所以激励外贸人才的常用方式可以分为物质、事业以及感情三种激励方式。物质激烈的含义就是企业可以在基本工资和奖金的基础上,建立更加公平且合理的分配体系,将员工的利益和风险与企业挂钩。例如,企业也可以采取股权激励机制,即根据员工的能力和绩效以及工作态度为员工分配合理的股份,并关注其绩效的变化和岗位来适时的改变其股份,用来调动员工的积极性[6]。事业激励。当发现员工在工作上表现出色时,可将员工的岗位晋升。员工往往有强烈的事业心和成就动机,希望在自己的事业上有所建树,因此,企业应该尽可能的创造机会和条件让员工能够施展才华。感情激励,意思也就是说企业对员工的尊重以及理解。在西方,感情激励是一种非常有效的管理方式,主要体现在员工的态度调查,以及休闲时间。企业应该更加关注员工的生活状态,并为他们提供有效的帮助,将员工进一步的与企业联系到一起,增进两者间的关系[7]。有助于提高员工对企业的忠诚度,防止企业的外贸人才流失。

教育期刊网 http://www.jyqkw.com
参考文献

(1)中国商务部。国别贸易报告2014[R]。中国商务部网站,2014(04)。

(2)张丽华,杨明芳。就业质量比“数字”更重要[N]。人民日报,2012(06):18.

(3)胡彩梅,王莉,肖坤。基于“3+1”培养模式的国际贸易专业课程体系探析[J]。经济师,2012(1):142.

(4)张琦生。应用型国际贸易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探索研究[J]。中国人才,2011(07):43.

(5)钟睿,王思文,魏恒荣。国际贸易专业大学生就业现状分析——基于苏南高校国际贸易专业大学生及企业的调查研究[J]。现代企业,2011(07):267.

(6)黄胜权。加强人力资源开发与管理,增加企业的核心竞争能力[J]。经济师,2012(07):146-147.

(7)白玉。人力资源管理与企业文化建设研究[M]。北京:北京图书馆出版社,20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