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论文网免费提供科技创新论文范文,科技创新论文格式模板下载

虚拟社区信息资源特征分析

  • 投稿蔡的
  • 更新时间2015-09-28
  • 阅读量428次
  • 评分4
  • 28
  • 0

董思怡

(华中师范大学信息管理学院 湖北 武汉 430079)

摘 要:随着互联网的快速发展和用户参与度的不断提升,海量的信息资源是虚拟社区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文章从信息资源的定义出发,结合虚拟社区的特点,通过数量、内容和传播特征这三个维度全方位展现虚拟社区信息资源。着重介绍虚拟社区信息资源的特征,并建立相应的理论框架进行系统性阐述,在此基础上介绍形成这些特征的影响因素,为虚拟社区信息资源的相关理论提供参考

关键字:虚拟社区;信息资源特征;用户视角;互联网环境

中图分类号:G40 文献标识码:A doi:10.3969/j.issn.1665-2272.2015.11.024

收稿日期:2015-04-16

0 引言

虚拟社区的概念于1993年被首次提出并将其定义为“一群主要藉由计算机网络进行沟通的人们,他们之间有某种认识、共享某种知识和信息、在很大程度上如同对待朋友般彼此关怀,从而所形成的团体”。随着Web2.0时代的到来,虚拟社区已成为人们进行信息交换、沟通和利用的重要平台。近年来加入虚拟社区的用户群体在不断地增长,并且他们通过日益丰富的交流功能来发布和共享各类信息,从而使得虚拟社区信息资源越发庞杂。本文通过对信息资源特征和形成影响因素进行研究,以期通过研究结果使虚拟社区的参与者能够更好地了解、利用信息资源,从而最终挖掘和开拓虚拟社区中海量信息资源的利用价值。

信息资源是国家的重要战略资源之一,对其进行深入了解和研究不仅有利于国家信息化建设,而且对开发利用信息资源,发展国民经济、促进社会进步等方面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随着虚拟社区的快速发展和数量的迅猛增加,其中蕴含的信息资源也逐渐丰富。在探究虚拟社区信息资源的特征前,首先需要弄清楚什么是虚拟社区信息资源。一般来说,虚拟社区信息资源可以理解为通过计算机互联网络交互的、可以利用的各种信息资源的总和。在当今的互联网大背景下,这种信息资源与其他类型的信息资源相比,具有更显著的特征。本文将从信息资源的数量、内容和传播特征这三个维度,对其特征进行全面分析。

1 从信息资源的数量方面

1.1 数量庞杂

从虚拟社区信息资源的数量维度来看,其信息资源“储量”庞大,且增长速度快。随着网络用户的增加和网络技术的进步,虚拟社区的信息资源以飞快的速度传播和增长。

根据第34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显示,截止至2014年6月,中国网民规模达6.32亿,较2013年底增加1 442万人,中国网站数量为273万个,网页数量为 1 500 亿个,相比上年同期增长了22.2%,同时单个网站的平均网页数和单个网页的平均字节数均维持一定增长,虚拟社区上的内容、数量也更为丰富。在当今的互联网大环境下存在如此多的网站数量,而每个网站中又包含各类网页,同时过亿的网民数量在各类网站上发布的动态信息使得虚拟社区的信息资源数量高速增长,并且储量庞大而杂乱。

1.2 无限性

虚拟社区上的资源是无限的,用户可以根据需要随时随地从网上下载信息或上传信息,需要的内容应有尽有。一方面信息资源数量的无限性表现在时间性方面,比如对某一问题的信息,无论是背景、现状还是未来,都可以被长期保存在网络上,随时供用户查阅。而传统媒介所传递的信息资源,有的稍纵即逝,信息难以保存;有的虽然以实物形态呈现(如报纸、书籍等),但查询起来则相当不方便。虚拟社区信息资源呈现出无限性主要是由于信息资源产生于人们的社会活动和各类需求之中,而人类的社会活动和需求的产生是一个永不停歇的运动过程,因此虚拟社区的信息资源也总是处于不断产生和积累的过程之中。

1.3 分布不均匀性

一般来说,分布在互联网虚拟社区中的信息资源数量多于分布在个人手中的信息资源,并且在同一个互联网环境下信息资源的分布也有所不同。这一方面是由于互联网的开放性,它通过TCP/TP将不同的网络链接起来,因此对网络信息资源的组织管理并无统一的标准和规范,同时信息广泛分布在不同地区的不同操作系统和不同处理方式的服务器上,并受到各自系统的影响;另一方面是由于不同的虚拟社区对信息资源的质量管理和控制机制有所不同,造成了信息资源分布的详略程度、复杂程度有所不同,比如综合性的虚拟社区所拥有的信息资源数量多于专业性的虚拟社区信息资源等,从而造成用户从不同的虚拟社区中获取的信息资源有所差异。

2 从信息资源的内容方面

2.1 质量参差不齐

互联网的出现改变了信息发布和评价的程序,虚拟社区下的信息资源分布具有很大的自由度和随意性,缺少必要的质量控制和管理机制,因此不确定性也大;各种虚假信息、劣质信息充斥网络社区,信息污染程度加深,信息内容繁杂、混乱,质量良莠不齐,信息安全存在隐患,给用户选择、利用信息资源带来了障碍。

2.2 形式多样化

由于互联网的开放性,虚拟社区信息资源内容自由度大,信息发布的渠道广泛等原因,虚拟社区的功能得到扩展和实现,同时数量巨大的虚拟社区信息资源来源于各行各业,包括不同学科、不同领域、不同地区的各种信息,社区的性质也由此可以分为交友社区、学术社区、娱乐社区等等多种类型的虚拟社区,其内容是非常丰富的;并且随着互联网技术的快速发展,虚拟社区信息资源也以文本、图像、音频、视频、软件、数据库等多种形式存在。

2.3 碎片化

随着Web2.0阶段的到来,信息进入碎片化时代。对于每一个用户来说,兴趣关注点的差异性,这是用户兴趣的碎片化;对于信息需求来说,受众个性化的信息需求导致所需资源分散在各个不同的角落,这是资源的碎片化;对于虚拟社区来说,各种信息和内容五花八门,这是信息内容的碎片化。在传播学领域对碎片化的定义可以概括为社会阶层的多元裂化,并导致用户细分、媒介小众化。互联网在Web2.0前的传播模式是简单的单向传播,而随着虚拟社区等网上信息交互平台的出现,使得每个个体用户都有机会去分享他的信息。这些不同来源的信息没有统一的规范,也没有一个统一的整理分类分发渠道,使得信息资源在一定程度上凌乱无序,并以各种不同的方式传递,从而造成虚拟社区信息资源在不断增加和扩充的同时,也使我们越来越难找到有价值的信息。

3 从信息资源的传播方面

3.1 动态性强

虚拟社区的信息资源随着时间而不断变化,更新速度很快;除此之外,网络信息资源的地址、链接及内容本身也处于经常变动之中,使得信息资源的更迭、消亡无法预测,因此虚拟社区信息资源的传播是处于动态变化之中的。在信息资源的开发与使用过程中,同一信息资源并不可以永久地被利用下去,而是不断形成新的信息资源。

3.2 交互性强

与传统媒介下的信息资源相比,交互性是虚拟社区下信息资源传播的一大特点,具体体现在它具有主动性、参与性、交谈性和操作性。Web2.0技术的产生让人们实现了跨距离互动、上传照片、评论留言等行为,人类社交所必需的功能帮助社交网站实现了其初衷——交换信息,交流情感。分享是虚拟社区的一大主题,消费者通过网络与好友分享文档、图片、音乐、视频等信息。虚拟社区通过互联网将拥有共同兴趣或目标的人们集合到一起,人们在这个虚拟社区内可以自主地利用已有资源进行交流、交谈,同时也可以创造和共享新的信息资源。所以,用户主动、自发地参与到虚拟社区中进行交流并且实现一系列操作的过程体现了虚拟社区信息资源的强交互性。

3.3 传递快捷

互联网中的信息传播已经成为继报纸、广播和电视之后的第四代媒体。通过互联网进行信息传播,其传播速度是四代媒体中最快的一种。光信号(光纤)达到10Gb/s,并且计算机每秒可以编码100Mb的数据并发送出去。虚拟社区上的信息资源以其快速高效发布、简便廉价获取的特点受到了广大互联网用户的喜爱。

3.4 传播范围广

虚拟社区的传播范围广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方面是由于互联网无国界,因此基于网络构建的虚拟社区也跨越了空间的界限,使得信息资源在其中的传播没有范围的限制,由一个用户发布的一条信息可以瞬间传遍到世界的各个角落。另一方面是由于互联网的发布渠道多样性,人们可以通过各类渠道在虚拟社区上发布一条信息,比如网络广告形式,视频记录形式等,不同的发布渠道使得信息资源能够实现传播范围和效果的最大化。

4 结语

伴随着现代信息技术的发展和网络环境的逐步形成,虚拟社区已经成为网民交流和获取知识的一个重要信息交互平台,虚拟社区中所蕴含的信息资源更是颇具特点。本文将信息资源分为三个维度——数量、内容和速度来分析虚拟社区信息资源的主要特征,并且结合当前的互联网大环境和用户视角,对形成其特征的影响因素做了进一步的分析和总结。在互联网快速发展的信息时代,全面了解虚拟社区信息资源的内涵和特征,对于政府部门部署发展战略、促进社会各界对相关资源的开发和利用有重要意义。

教育期刊网 http://www.jyqkw.com
参考文献

1 Rheingold H. Virtual community:Home steading on the electronic frontier[M] . Boston:Addison-Wesley,1993.

2 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CNNIC).第34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EB/OL].[2014-07-21].http://www.cnnic.net.cn/hlwfzyj/hlwxzbg/hlwtjbg/201407/t20140721_47437.html.

3 常亚平,董学兵. 虚拟社区消费信息内容特性对信息分享行为的影响研究[J]. 情报杂志,2014(1)

4 付尧. 网络信息资源的开发与利用研究[J]. 中国科技信息,2005(16)

5 崔学敬. 互联网信息传播模式研究[J]. 理论建设,2010(1)

(责任编辑 吴 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