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论文网免费提供核心价值观论文范文,核心价值观论文格式模板下载

高校在培育与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的问题及对策探析

  • 投稿愚一
  • 更新时间2016-03-15
  • 阅读量947次
  • 评分4
  • 74
  • 0
 摘 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中华民族的价值追求,培育与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时代主题。由于全球化等因素的影响,高校在培育与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过程中也存在一些问题,主要体现:宣传力度不够,氛围不浓;教育重形式,轻氛围;落实重理论,轻实践;载体运用重传统媒介,轻新兴媒介。本文在分析这些问题的基础上,也从宣传、教育、实践、载体以及其与传统文化、外来文化的关系角度提出了解决问题的相关对策。 
  关键词:高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问题;对策 
  中图分类号:D64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3-949X(2016)-02-0041-03 
  一、高校在培育与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存在的问题 
  (一)宣传力度不够、氛围不浓 
  根据调查重庆市的部分高校数百名大学生,其中,党员所占比例为23.23%。了解到有20.11%的大学生知道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具体内容,但却不能真正的理解“三个倡导”的真正涵义。有39.38%的大学生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涵义比较陌生,他们只闻其的提出,却不知道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具体涉及到哪三个层面的要求。甚至还有15.58%的学生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毫不知情。他们完全不知道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从哪来、是什么。这样的一个调查结果,应当引起我们的重视与深思。 
  尽管,我们知道每一个人对每一个新事物的认知都需要时间。在相对较短的时间内,人们对其的认知程度就不会那么深刻。因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被提出的时间比较短,学生对其的了解不深刻、认识不全面这种情况是可以理解的。但是,这也从一个侧面说明了高校的宣传工作没有落实到位。高校没有向广大的大学生群体宣传有关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知识,没有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到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课中,没有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到校园文化中,没有将培育与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这项工作很好地落实到位。正是因为这样,导致了大学生群体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认识程度偏低,其中,竟不乏有排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同学。这对高校培育与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极其不利的。 
  (二)教育重形式、轻内容 
  高校在培育与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面临的另一显著问题,则体现在其教育过程中,特别是思想政治教育这门课中,主要有以下两个方面: 
  一方面,高校思想政治教育重视集中、大规模的教育,忽视针对个体的教育。《法律与思想道德修养》这门课,作为当代大学生的必修课,往往是大班集体教学。由于一个老师要管理、教育上百名学生,那么,该课的教学效果便会大打折扣。老师在课堂上不能很好地兼顾每一名学生,不能针对每个学生的特点因材施教,不能及时发现学生思想上的偏差。这样,对大学生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正确树立以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育、践行是十分不利的。 
  另一方面,高校思想政治教育重视知识性教育,轻价值认同、政治信仰教育。当代大学生的价值观普遍受到了西方拜金主义以及物质主义等冲击。诚实信任面临危机,类似老人跌倒扶不扶等的社会现象一再发生。这无不反映了令人心痛的价值失落。我们处的社会,既有平民英雄的暖暖爱心,也有只炫耀物质利益的腐朽灵魂;既有乐于奉献的大学生支援西部的光辉事迹,也有“宁可坐在宝马里哭,不愿坐在自行车上笑”的价值错乱。然而,随着物质生活的日渐富裕,精神上的空虚、错乱,思想上的迷惘、不知所措更加凸显。 
  (三)落实重理论,轻实践 
  对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要求的行动没有落实到位。高校思想政治教育重视理论教育,忽视了日常生活的教育。日常生活中往往讲得多、督促的少、落实的就更少。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课普遍采用灌输式的教学方法,重视理论知识的传授,而忽视了在大学生日常学习与生活中的督促。以致于有多数的大学生他们熟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涵义与内容,但却不能很好地去践行。例如,他们明白上课不能迟到、不能旷课、不能睡觉,甚至不能吃东西、不能玩手机、不能讲话;他们还明白不能晚归、不能打架斗殴,不能随地吐痰、乱扔纸屑,不能破坏公物、践踏草坪;他们也能明白老人跌倒,作为社会主义事业接班人的我们理应去扶起老人,但是,由于高校在讲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相关的知识理论的时候,忽视了良好的行为习惯的养成教育和在日常生活中的督促与监督,致使很多人自控力差,忘记相关规定,遇此习以为常,无动于衷。 
  这样,大学生们便不能很好的将理论和实际联系起来,便不能在日常生活中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当且仅当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真正落实到行动上,才是现实的。因为部分大学生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践行缺乏持之以恒的毅力,因此,就会出现一些大学生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育与践行就只停留在空喊口号的层面这种现象,不愿将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认识转化成行动,未将“知”很好地转化成“行”。这也从侧面说明了高校没有很好地培育与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四)载体重传统媒介,轻新兴媒介 
  高校在培育与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往往重视传统媒介的运用而轻新兴媒介。 随着信息传播速度加快,传统的思想政治教育载体形式随着信息传播速度加快,传统的思想政治教育载体形式使用最多的工具就是网络,而高校培育与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载体对网络的运用却是少之又少,大多还停留在课堂教学载体上,这显然会制约高校培育与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形式和效果。其次,教育主体运用培育与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载体的素质较差。信息渠道多、覆盖面广,使课堂教学中教育主体与客体在很大程度上处于同一个“信息平台”,因而降低了教育者的权威性和影响力。同时,现在很多的高校教师都是从应届毕业生中选拔的,这个群体大多没有实践经验,他们在选用培育与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载体时会出现一些差异。最后,一些不法分子利用高科技思想政治教育载体向被教育者传递不良信息。网络为人们的学习生活提供便利同时信息网络空间良莠并存,多元文化观念充斥其间,其交互性、虚拟性和隐匿性,也被不法分子利用而传递出不利于学生身心健康的信息,这对高校学生的思想起着很大的腐蚀作用,影响了高校培育与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效果。 二、高校培育与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对策 
  (一)重视宣传,涵养氛围 
  总书记在中共中央政治局第十三次集体学习时强调:“要利用各种时机和场合,形成有利于培育与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生活情景和社会氛围,使核心价值观的影响像空气一样无时不在,无处不在。”总书记的这句话就论证了高校在培育与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重视宣传、涵养氛围的重要性,为进一步培育与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奠定了理论基础。 
  做好宣传教育始终是培育与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一项基础性工作。自新中国成立以来,特别是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以来的历史实践证明了: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离不开持续的灌输。原因就在于积极、健康、向上的思想和精神当且仅当在大学生心里播下了种子并且扎了根,那么才能够开花、结果,才能转化成奋发向上和崇德向善的力量。只有增强大学生的内心认同感,才能使得他们自觉践行。即只有春风化雨,才能润物无声。要使绝大多数的大学生们认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要使大学生们的心中深深烙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印记,则努力做好宣传工作便显得尤为重要。 
  高校可以通过举办丰富多彩的诸如知识竞赛、名人讲座、身边榜样评比等活动来宣传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通过知识竞赛,可以增强大学生群体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相关知识的了解,使其在理论方面得到一定的提升,为理论向实践的转化奠定基础。通过名人讲座,可以使得大学生群体明白,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对一个人成长、成才的重要作用,坚定其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信心。通过身边榜样评比,可以为大学生积极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营造一个良好的氛围。通过这些活动,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真正做到无时不在、无处不在,营造一个良好的培育与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校园文化氛围。 
  (二)重视教育,增强价值认同 
  其一,需要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作为高等学校教育课程标准制定的一条基本的指导方针,对当代大学生群体在知、情、意等方面进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教育。同时,应当使当代大学生深刻地理解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科学涵义,与当代大学生的个性特点相结合,真正地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进教育中去。 
  其二,需要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到高校教育改革当中去,为课程改革的整个过程指明方向,为课程改革进一步松绑。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指导下,可以不断拓宽高校课程改革自主探索的深度和广度,使得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成为指引课程改革方向的强大指导与坚强后盾。 
  其三,教育工作的根本要求是育人。党的十八大强调要“把立德树人作为教育的根本任务,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培养全面发展的、能应对全球化竞争的人才,必然要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紧密结合在一起。在高校的教育过程中,尤其要重视、凸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要充分利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课的课堂这一载体,积极培育与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要一改过去传统的教育方式,由过去的教师教、学生学改为教学相长,实现教育的双主体化,即主体客体化、客体主体化。从而,充分地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激发起其学习与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兴趣。 
  (三)小处入手,融入日常生活 
  2014年在上海考察时,提出“要注意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日常化、具体化、形象化、生活化”。这就从实践层面对培育与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提出了具体要求。培育与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植根于实践之中。因而,高校在培育与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过程中,应该重视实践的作用,呼吁广大的大学生群体积极主动地去实践,从自我身边的点滴小事做起,把“三个倡导”的要求转化成为大学生日常的行为准则,实现核心价值观的日常生活化、抽象化到具体化和生动形象化。从而,提高其自觉主动、积极践行的能力。 
  确实,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不是空中楼阁,其魅力就在于亲和力。感动中国中,涌现了多少道德模范,他们通过自身的言行诠释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当代大学生,也要积极踊跃地践行。当代大学生,要将社会主义的意识形态作为其根本的指导,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指导思想。高校也应该开展形式繁多、有较强针对性的实践活动,调动广大的大学生群体的积极性,使他们从自我做起,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变成日常学习与生活的行为准则,达到潜移默化的效果。不仅使得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内化于心,更要使之外化于行,转化为实际行动。 
  (四)运用新兴载体,实现载体多样化 
  课堂,无疑是对大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最好的平台。在高校课堂上普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不能单纯地就概念解释概念,就理论宣讲理论。要结合实际生活,根据社会的热点问题以及大学生关注的焦点问题,用具有代表性的案例,采用学生讨论的方式,持续、深入地进行道德宣传教育,让大学生知其言、晓其义、信其理。例如,处置路人跌倒无人扶等社会热点事件,就要运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进行舆论引导,及时发出正义之声、道德之言,帮助大学生明辨是非、善恶、美丑,形成正确的“三观”以及正确的行为规范。同样,高校要运用新兴的网络媒介来培育与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适应网络普及和微博、微信媒介快速发展的形势,善于运用微博、微信等媒介来传播,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渗透到网络宣传、网络文化以及网络服务之中去,用正面的声音和先进的文化占领网络阵地。从而营造良好的网上舆论环境,凝聚网上舆论引导的重大力量。高校要利用好微博、微信等媒介,做好重大信息网上发布的工作,将体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正能量例子及时发布到微信、微博上,回应大学生网民所关切的问题,积极且有效地进行网上引导与宣传,增加大学生的心理认同感。学生辅导员、班主任以及专业教师都可以利用短信和学生及时沟通,有效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提倡建立学生班级群发机制,定期定时通过短信和学生以及学生家长保持联系。但短信同样具有不可控制性,各种信息良莠不齐、泥沙俱下,处理不好,甚至有可能对传统思想政治教育的成效产生颠覆。  同时,要用大学生听得懂的语言来进行宣传,就是要借助通俗易懂、生动活泼的语言进行宣传,把核心价值观渗透到大学生的精神世界。高校通过增强语言的感染力,进而来达到潜移默化的效果。 
  (五)处理好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传统文化和外来文化的关系 
  高校培育与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还应重视并处理好两对关系,即其与传统文化的关系、其与外来文化的关系。 
  一方面,高校培育与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还要合理地处理其与传统文化的关系。换言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需要吸收我国优秀传统文化的精华,扎根于传统文化的那片沃土,它才能枝繁叶茂。我国的优秀传统文化凝聚着我们中华民族不懈的精神追求,蕴含了我们中华民族最根本的精神基因,是中华民族生生不息的精神源泉。在高校培育与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就要发挥我国优秀传统文化涵养中华文明的重要作用。因而,高校要重视并加强对大学生进行中国传统文化的教育。这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培育与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必然选择。 
  另一方面,高校培育与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还要合理地对待其和外来文化之间的关系。这个是不能够回避、必须面对的问题,同样亦是由我国基本的国情来决定的。其中,我们不仅要弘扬我们的价值自信,同时也要坚决反对“外来教条主义”。随着全球化范围和影响的不断扩大,外来文化也越来越多地传入中国,传到高校校园里。其中,也包含着人类文明的优秀成果,值得我们学习、吸收与借鉴。然而,一些人对外来的东西顶礼膜拜的情况也随之而来。特别是热衷于简单化地搬用西方的概念和语言,而对其背景及来源不闻不问、毫不知情。这就是当今的“外来教条主义”。它的特点就是“言必称西方。对此,如果高校不加以克服,那么后果是很消极的。对于外来文化,我们不应该全部否定,不能将其全部拒之门外,当然,亦不能简简单单地照搬过来。我们应该做的就是:在对外来文化全面了解、全面分析的基础之上,做到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做到用辩证的思维看问题,即做到一分为二看问题,做到既肯定,做到又否定。 
  纵观全文,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培育与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不是一蹴而就的,而是一个复杂的工程,需要高校共同且长时间地去努力,确保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到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去,增强大学生群体的认同感,使大学生群体真正地理解其内涵,并在其日常学习与生活中积极地践行。 
  参考文献: 
  [1]《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学习读本》编写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学习读本[M].北京:新华出版社,2015:210-211. 
  [2] .青年要自觉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在北京大学师生座谈会上的讲话[J].中国高等教育,2014,(10):5. 
  [3]杨志平.找准核心价值观教育路径[N].光明日报,2013—02—23. 
  [4]关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网络培育途径[J].当代世界与社会主义(双月刊).2013(2). 
  [5]杨义芹.十八大以来关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研究述要[J].理论与现代化.2013(4). 
  [6] .中共中央政治局第十三次集体学习[R].北京.人民出版社,20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