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论文网免费提供生物教学论文范文,生物教学论文格式模板下载

在高中生物教学中渗透“三生教育”初探

  • 投稿马遥
  • 更新时间2015-09-05
  • 阅读量808次
  • 评分4
  • 37
  • 0

文/杨玉萍

【摘要】近年来,许多青少年学生暴露出“生命困惑”、“生存弱化”和“生活茫然”的问题。作为生物学教师,不仅仅是给学生传授有关生命的知识:生命的诞生、发育、衰老、死亡等等。我们更应通过课堂教学来教育学生做一个正直、高尚、具有抗挫力、珍爱生命、热爱生活的人。那么,如何才能做到这一切呢?笔者在教学实践中尝试从以下三方面对学生进行“三生教育”教学,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教育期刊网 http://www.jyqkw.com
关键词 生物教学;渗透;三生教育

新形势下,面对着构建美丽中国的伟大构想,营造和谐校园,如何更有效的推进素质教育,如何深入开展关于“生命、生存、生活”的“三生教育”,正确引导广大学生珍爱生命、学会生存、并能享受生活,就成为摆在广大教育工作者面前刻不容缓的一项艰巨任务。学校教育是“三生教育”的最重要实施途径,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

1.捕捉教材中“生命教育”的知识,使学生领悟“生命”的内涵

1.1生命教育的现状

在国外很早就开始了针对青少年的生命教育,教育学生用客观的态度看待死亡现象,从而珍惜自己的人生。比如美国学者杰·唐纳·化特士早在1968 年就提出“生命教育”,此后在世界范围内引起了广泛关注。日本在1989年新的“教学大纲”中,明确将生命教育的目标定位在敬畏人的生命和尊重人的精神这一理念。而我国在上世纪90 年代以来,大陆实施和全面推进素质教育时才开始开展生命教育。对生命教育目前还没有一个统一的定义,不同国家文化传统以及社会面临的主要问题不同,生命教育的关注点不同,其涵义也不同。生命教育的主要任务是培养学生尊重生命、珍惜生命、热爱生命、敬畏生命的生命意识,以树立积极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1.2领悟生命的神奇

一个新生命是如何诞生的?例如,讲在必修2《减数分裂和受精作用》一节内容时,学生的学习的积极性很高,因为精子、性等问题是学生日常生活比较“禁忌”的话题,而他们又很想知道自己是如何来到这个世界的。在介绍完受精作用后问:“正常成年男性一次射精量为2—6毫升,每毫升精液中含有0.5 亿—4 亿个精子,而成年女性一般情况下一个月只排一个卵细胞,这么多的精子‘争夺’一个卵细胞。我想问问大家,根据以上的数据,你来到这个世界的最大几率是多少?”很多学生回答是“亿分之一”。我补充说:“说得太好了,所以我认为,我们来到这个世界就是一个奇迹,而且每个人都是独一无二的,所以我们应该感到很庆幸,”我继续问:你又是怎样从一个细胞(即受精卵)胎儿来到这个世上的呢?你在母亲的体内待了多久?……学生一片迷茫。这时给学生播放“从胚胎发育到分娩的过程”的影片,当观看到“分娩过程”有的学生甚至不敢看。看完影片后,学生认识到了生命孕育的神奇与艰辛,领悟到了一个新的生命来到这个世界上是多么的不容易!珍惜生命、热爱生命之情也就油然而生。

那么你应该怎样珍惜自已健康的活泼的生命呢?

2.挖掘生物素材,实施生存教育

2.1 生物课堂中结合生物教学事例开展挫折教育

人生不如意之事十有八九,遇到挫折打击是不可避免的,失败是成功之母。爱迪生说过:“失败也是我们需要的,它和成功对我们一样有价值。”“江东子弟多才俊,卷土重来未可知。”有了这样的心态,我们就应该享受失败,感谢失败。心理健康教育与挫折教育是一脉相承的,当今社会竞争激烈,父母的期待、学习的压力、同学间的关系,都可能对学生产生压力,如果得不到正确引导,不能及时化解,就可能出现情绪低落、抑郁,导致自杀或他杀行为,我们要教育学生正确地认识困难和挫折,教育他们乐观向上。如高中生物必修2 中有一段遗传系谱图的分析与概率计算,学生经常出错,有的产生心理恐惧,担心在考试中遇到这样的相关题型,我们在教学中要及时疏导学生的情绪,帮助学生分析失败的原因,找到适合的方法,使学生树立信心,迎接成功。

2.2 利用课堂主阵地培养学生生存和谐的意识

长期的进化,造就了生存的和谐。这种和谐体现在生物与生物之间,也体现在生物与环境的关系上。教学中要善于渗透生命的和谐美,培养学生欣赏生命、热爱生命的情感。例如生物与生物之间的关系,既表现为种内关系,又表现为种间关系。种内个体的互助关系屡见不鲜,可通过蚂蚁、蜜蜂、狼群等种内互助的典型实例,让学生明白个体的价值及分工合作的意义,引导学生正确处理个人与他人的关系,培养与他人和谐相处的意识。同时,教师要处理好师生关系。在师生关系上,教师要采用“平等”策略,应经常关心、爱护学生,不能在潜意识中形成“优等生”与“差生”的区别,建立民主和谐的师生关系。要做到“以情育思”,重视给学生参与的机会,真正做学习的主人,树立正确的学生观;教师要主动与学生沟通,善于与学生交往,还要掌握与学生交往的技巧,寻找共同的话题或兴趣。

3.生物教学与生活教育相结合

人的生活,是建立在人的生命和生存的基础上的,是人的生命和生存的意义。美国教育家杜威曾说“努力使自己继续不断的生存,这就是生活的本性,因为生活的延续只能通过经久的更新才能达到,所以生活是一个自我更新的过程。”

3.1 教学中多应用与生活的素材,帮助学生理解概念

我国著名教育家陶行知说过:“没有生活做中心的教育是死的教育,没有生活做中心的学校是死的学校,没有生活做中心的书本是死的书本。”并在他的“生活教育”中提出“生活即教育,用生活来教育,为生活而教育”。高中生物新课程提倡“密切与现实生活和社会发展的联系,关注学生生活,关注学生全面发展”。由此可见教学生活化的重要性。在生物课堂教学中教师应挖掘教材中与生活联系的素材,引导学生在生活中学习,向生活学习,使课堂成为生活化的课堂,帮助学生理解核心概念,是提高教学有效性的重要途径。例如,糖尿病人的饮食受到严格的限制,受限制的并不仅仅是甜味食品,米饭和馒头等主食都需定量摄取,这是为什么呢?当运用生物学的知识来回答类似的在生活中遇到的问题时,可以加深学生对核心概念的理解。在这个例子里,米饭和馒头虽然它们都不(太)甜,但它们都是富含淀粉(多糖)的,淀粉水解后会变成葡萄糖,而这就涉及“糖类”这个重要概念。此外,还可以引导学生分析一些热点问题来强化核心概念的理解。例如,选修3 教材提供了几个热点问题“有朝一日如果克隆人真的来了,我们该怎么办?”“你支持设计试管婴儿吗?”“你要一张基因‘身份证’吗?”通过讨论,可以把生物学知识变得生动、丰富、具体,从而使学生轻松地理解核心概念。

3.2 充分利用教材中的相关栏目,增强学生的自我保健意识

如在讲述细胞膜的成分时,可以出示肿瘤医院的相关检验报告单,来说明癌细胞的恶性增值和转移与细胞膜的改变有关。教科书在讲稳态的重要性时,“与社会的联系”栏目这样写:“夏天人们在使用空调帮助我们摆脱酷热煎熬的时候,容易出现‘空调病’。”并让学生从内环境稳态失调的角度分析“空调病”的原因,这会对学生以后正确使用空调给予引导。在讲细胞癌变时所涉及的致癌因子,无疑为学生的健康生活方式提供了指导;在讲艾滋病时,提醒“公用注射器、吸毒和性滥交是传播艾滋病的主要危险行为”,还有“拒绝毒品,慎用心理药物”……选修1 虽然是实验模块,但同样也为学生的健康生活提供了相应指导,比如“泡菜在什么情况下吃最安全?”“为什么日常生活中要多吃新鲜的蔬菜?”“如何保存食品?”“泡菜在什么时候吃才安全?”……这些都与我们的身体健康息息相关,在教学中让学生分析相关的保健知识,纠正不良的饮食习惯和生活习惯,从学习中让他们潜移默化地了解一些保养身体的注意事项,提高自身的生活质量。

4.结语

在中学生物科教育中渗透“三生教育”,是在推进素质教育进程中的一个探索与思考,也是新课标所倡导的实践任务。作为一名中学生物教师,应该充分挖掘可以实施“三生教育”的生物学知识,在教育实践中把对于“三生教育”的感性认识上升到一定的实践高度,探索其中的规律和特征,以便自觉指导行动。并通过适当的知识技能的传授,内化、激发学生生机勃勃的精神,并让这种精神不断地充盈于他们生活的世界,珍爱生命,学会生存,从而让他们在这种不断积累的精神基础上去迎接未来的生活。

教育期刊网 http://www.jyqkw.com
参考文献

[1]王丽.云南“三生教育”初探,华北水利水电学报(科技版),2009(4):8~10

[2]周家荣.生存教育与教育的生命价值回归,邯郸学院学报,2009(2):88~90

[3]陈理宣.教育学原理[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0:217-221

(作者单位:云南省砚山一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