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论文网免费提供政治教学论文范文,政治教学论文格式模板下载

生活思维对学习主动性的推动

  • 投稿韩东
  • 更新时间2015-08-31
  • 阅读量442次
  • 评分4
  • 79
  • 0

陈国先

摘 要:生活思维是思维主体对生活及其释放的信息进行加工、处理的过程和结果。生活思维在促进学生主动学习方面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学生生活思维的激发和共鸣,可以引发学生学习品质上的质的飞跃。在课堂教学中,应通过“渗透和嫁接”,“唤醒”学生的生活思维,培养学生的生活思维能力。

关键词:学习主动性 生活思维 生活思维能力

作者简介:陈国先,男,江苏省南京市文枢中学,中学高级教师。

影响中学生主动学习的因素很多,包括家庭、社会、学校和学生自己等,这些因素对学生的制约作用有时是复合累加的,囿于时空的局限,在促进中学生主动学习方面,教师的方法和效果看上去常常较为有限。南京市文枢中学近年来一直从事关于“小班化”背景下学生学习主动性培养的课题研究,对此类问题进行了深入的探索。研究发现,影响学生学习主动性的成因不尽相同,合适的方案也因人而异,但在那些实现了从“要我学”向“我要学”转变的学生的成功案例中,存在着一个共同的辩证否定环节,即学生思维的催化和转变,特别是有关生活思维的激发和共鸣,引发了学生学习品质上的质的飞跃。所谓“工夫在诗外”,在促进学生主动学习方面,文枢课题组老师认为,学校和老师在重视培养学生的学科思维能力外,尤其要重视培养学生的生活思维能力,为学生未来的转化奠基。

一、“沉睡”的生活思维

生活思维,通俗地讲,就是对于生活中遇到的情况和问题,总要去想一想,是思维主体(人)对生活及其所释放出来的信息进行加工、处理的过程和结果。不同生活背景和生活实践的人,其思维能力(包括对生活的理解力、分析力、综合力、比较力、判断力等)有差异,对生活的认知和理解也有不同。

说中学生的生活思维“沉睡”,不是说学生完全没有生活阅历和生活经验,也不是说学校和教师从没有对学生进行过生活思维的引导,更不是指学生完全缺乏生活思维能力。我们所说的中学生生活思维的“沉睡”,是指在推动学生学习积极性方面的作用发挥方面,生活思维是“沉睡”的;就教师是否有意识地系统化培养学生的生活思维来看,学生的生活思维是“沉睡”的;就学生群体在分析、理解学习、工作、幸福等重要生活元素之间关系上表现出来的思维和价值观混乱来看,学生的生活思维是“沉睡”的。这样的现象和表现俯拾皆是:学生可以把家长、教师的付出看做理所当然,却总抱怨他们对自己的照顾不周;学生一心想着未来有个好工作,却总嘲笑学校所学知识在社会上一无所用;学生们极想追求一个安静的学习环境.却总在公共场合、自习课上大声地或随意地讲话。这不是哪一门学科能够教懂他们的,这涉及到对社会和生活的基本(价值/理念)认知,需要生活思维的感悟和提高。

中学生贫瘠的生活思维看似是教育缺失问题,其实有其合理与不合理的演化路径。首先,学生时代,书本知识的学习占据了学生学习生活的大部,学校、家庭和社会也在竭力为他们创造一个尽心尽力学好文化知识的独立空间和环境,间接地阻隔了他们与社会的广泛接触,削弱了他们对生活的全面感知。其次,应试教育背景下,分数本位的高考模式挤压了学生可以用于生活实践与思考生活的时间与空间,使得他们的思维几乎完全局限于所学知识之中,以应对各种应接不暇的考试。再次,由于缺乏独立思考的可能,学生的思维产生了强烈的依赖性,习惯于接受来自于父母、老师既有的生活经验与生活指导,失去个体的体验与感受,不能引发内心的震动和共鸣。

二、生活思维对学习动力的作用

在中学阶段,生活思维能力较强的学生是一个少数群体,十七、八岁就能想清楚自己生活追求的人毕竟不多。对于那些顺利考入大学的学生包括名校的学生,他们将会在很快来临的大学、社会竞争中遭遇诸多生活问题,只是,他们的生活思维并没有为此做好准备,相当数量的学生在进入大学后迷失了方向。因此,对于中学生来说,生活思维及其能力的准备是必须的,而在促进中学学业方面,由于青少年学生学习动力系统不完善、不稳定、难持续和易减退的特点,生活思维及其能力的培养对他们尤显重要。唤醒学生的勤奋,唤醒学生的“我要学”,其重要着力点在于唤醒学生的生活思维。

学生的生活思维如何作用于学生的学习动力并促进他们主动学习呢?

生活思维能够促进理想、目标的具象化。理想、目标是学习动力系统中最为重要和持久的内引驱动力,决定着学习动力系统的性质和方向。家长、学校和老师都能充分意识到这一动力要素的价值,他们往往会要么引导学生设计自己的理想、目标,要么提供一个自以为合适的理想、目标,希望学生可以去追求。然而,从实际情况来看,这一动力源对相当数量的学生来说积极作用不大,甚至适得其反。具体的原因可能有多种,但一个不可忽视的因素在于,由于这些理想、目标的高度抽象化,不能在学生的心中生根发芽。

具象化就是把看不见、不容易理解的,变得看得见、容易理解。生活思维在化解理想目标抽象化和促进具象化方面发挥了积极的作用,它能把日常生活(包括学习)中无数的单一表象进行有机串联、归类和综合,能在各种人生目标的取舍中融进个人生活的经验素材和情感特质。这样,经过目标、经验和情感的相互作用与融合,呈现出来的理想、目标就会较为丰满和具有现实感,当我们需要调动这些目标动力时,它的出场往往会触及我们的灵魂,而不再是一个没有任何感觉的简单名词。在对学生做相关方面的调研时,我们不乏听到学生这样的生活感悟:我之所以想考个好大学,是要给家人一个更好的生活;我之所以这么拼命地学,是不想自己再被别人瞧不起等等。当学习理想、目标能够唤起学生强烈的生活感触,能够在他心中形成一个具象化的形象时,这样的动力无疑是有效和持久的。

生活思维能够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学习兴趣是形成理想、目标的重要元素,是推动学生主动学习的关键动力。当前,学生的学习兴趣总体呈现减退趋势,这既有资本市场异化带来的不利影响,也有教育领域功利化对学生学习热情的伤害。培养学生的生活思维及其能力能很好地消解上述不利因素的影响,从真正意义上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生活思维能够为学生建立一个更为广阔的人生视野和竞争意识,正确领悟知识学习与能力培养之间的内在联系,真正理解知识学习与人生历练的承接关系,真正体会知识学习为生命奠基的生活真谛。

生活思维能够增强学生的自控力。由于经济和社会的发展,学生面对的诱惑(包括不良诱惑)增多,在学生自我控制比较脆弱和缺乏外界有效干预的情况下,学生的学习主动性会受到极大的影响。而生活思维及其能力能够对社会和生活中的各种信息(包括不良信息)进行有机的综合、分析和比较,使学生能够理智把握当前得失与长远关切,明确自己“要什么”和“不要什么”,在权衡得失利弊的基础上做出较为合理的判断和选择,从而有效增强自己在不良诱惑面前的自控力,促进学业进步。

生活思维能够激发学生的责任意识。使命感和责任意识是促进学生主动学习的重要动力。那些责任意识强的学生往往能化压力为动力,主动学习,积极迎接未来的挑战。当然,责任意识不是靠强加就能达成的,生活思维在激发学生使命感和责任意识方面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它能够使学生居安思危,意识到当前和未来隐存的生活危机,引导他们积极地去思考问题,寻找解决方案,在化解危机和学习之间建立一个可以贯通的桥梁,从而激发学习的热情和信心。

三、生活思维在课堂教学中的应用

培养学生的生活思维及其能力既不是无能为力,也不是份外之事,我们可以采取多种方式和学生就他们生活方面的事进行广泛交流,引导他们积极思考人生。对于我们的主阵地——课堂教学而言,生活思维的作用更是不容小觑,它实现了在知识传授中证明生活思维的存在和价值,实现了在生活逻辑的推演中感悟知识的魅力和趣味,从而极大地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在课堂教学中,唤醒学生“沉睡”的生活思维需要在“渗透和嫁接”上下工夫。

在课堂教学中渗透生活思维。把社会生活中的主流价值观以论说的方式告诉学生,极易遭到学生的抵触,认为这是“说教”。如果我们在课堂教学中以潜移默化的授课形式“提示”学生,则很容易引发他们对生活的真切感悟。我们学校在培养学生学习主动性方面进行了各种课型的探索,其中“自助课堂ABC”的课堂模式较为典型地反映了教师对学生生活思维能力的培养。“自助课堂ABC”在课堂结构上由三种版式的学案和四个活动环节组成,是一种通过学生的自主学习促进学生自我管理、自我帮助、自我教育、自我提升的课堂发展模式。该课堂模式很好地引发了学生对学习主体、公平规则、竞争和合作等重要生活元素的理性思考,有助于推动学生实现从“要我学”向“我要学”的思维转换。

在知识传授中嫁接生活逻辑。经验告诉我们,当知识的讲解贯穿生活的逻辑和生活的智慧的时候,就很容易被学生接受和理解,教学效果也是最为明显的。今年,浙江大学出了一个“百万名师矿爷”——苏德矿教授。苏教授之所以能深受学生的爱戴,主要是他的微积分教学总是包含着对生活的体验和理解。苏教授认为,除了学好数学,还要懂得生活,即便数学不懂,活着才更重要。比如他讲到“一元复合函数的求导”,就这样解释:“就像最近天突然热起来,你要脱衣服。脱到怎样合适呢?一件一件脱,脱到不热了为止。复合函数也一样,一层一层求导,直到内函数的导数有公式,就成了。”再如在解释微积分概念——偏倒数时,他说:“当你喜欢一个人的时候,他的一举一动,一点变化你都看在眼里,别人都变成了常数,他才是唯一的变量,只为他倾倒,如此偏爱称为偏导(函数定义)。你们女生不要因此烦恼,既然他把你看成常数,那你也把他看作常数好了,找到对的人互相倾倒才有意义。”

对于教师来说,唤醒学生的生活思维,首先要唤醒自己的教育思维,在对的方向做优化的事。唤醒不在于一定要把确定为正确的生活经验反复灌输,而是启发或创设情境让他们去积极思考;唤醒不在于一定要反复提问,而是让生活的思维、动作、表情和神态等引发他们心海的涟漪;唤醒不在于一定有特别深邃的思想,但一定有对生活的真切感悟和真挚表达。

(本文系南京市十二五规划教育课题“‘小班化’背景下‘少教多学’理念引领的高中生课堂主动性培养的实践研究”的阶段性成果之一)

(责任编辑:王葎)